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

末任印度皇帝及首任英聯邦元首
喬治六世(George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阿爾伯特·弗雷德裡克·亞瑟·喬治(AlbertFrederickArthurGeorge),大英帝國各自治領國王,印度皇帝,1936年12月12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喬治六世為末任印度皇帝及首任英聯邦元首。喬治六世作為喬治五世次子,本不是王位的繼承人,早年亦生活在其兄長愛德華八世的影響之下。1936年12月11日,其兄愛德華八世決定退位與辛普森成婚,阿爾伯特随即即位,王号喬治,稱喬治六世。二戰時期,喬治六世成為英國人民勇氣和毅力的象征。在其統治期間,大英帝國解體過程加速,逐漸演變為英聯邦,喬治六世成為首任英聯邦元首。喬治六世在位後期飽受健康問題困擾,最終因冠狀動脈血栓形成于1952年2月6日在睡夢中去世,其長女伊麗莎白即位,稱伊麗莎白二世。
    别名:艾伯特·弗雷德裡克·阿瑟·喬治·溫莎 中文名:喬治六世 英文名:KingGeorgeVI 性别:男 國籍:英國 出生年月:1895年12月14日 星座:射手座 去世年月:1952年2月6日 職業:英國國王

人物生平

童年時期

喬治六世于其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出生。父親約克公爵(後來的喬治五世)是威爾士親王與王妃(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和亞曆山德拉王後)的次子。母親約克公爵夫人(後來的瑪麗王後),為泰克公爵的長女。

他生于1895年12月14日,這天正好是他的曾祖父阿爾伯特親王去世34周年祭日。威爾士親王在給兒子約克公爵的信中寫到:“我真的認為,如果你向女王提出給孩子起名阿爾伯特,那将會讓她高興的。”維多利亞女王對給新生兒起名阿爾伯特的提議感到寬慰,并寫信給約克公爵夫人:“我迫不及待地想見到這個孩子,他出生在如此悲傷的一天,但對我來說更為珍貴”。在家裡,他被稱為“伯蒂”。阿爾伯特出生時是王位第四繼承人,排在他的祖父、父親和哥哥愛德華之後。

阿爾伯特經常受到健康問題困擾,他被描述為一個“容易受驚,有些容易流淚”的孩子。他的父母通常不參與孩子的日常教育,這在那個時代的貴族家庭中司空見慣。他自幼患有口吃,盡管天生是左撇子,但不得不用右手寫字,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做法。此外,阿爾伯特還患有慢性胃病和膝外翻,為此他不得不戴上痛苦的矯正夾闆。

維多利亞女王于1901年1月22日去世,威爾士親王即位為愛德華七世。阿爾伯特成為王位第三繼承人,排在父親和哥哥之後。

軍旅生涯

1909年,14歲的阿爾伯特以海軍學員的身份就讀于奧斯本皇家海軍學院,1911年,升入了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

1910年,他的祖父愛德華七世去世,阿爾伯特的父親繼承王位,稱喬治五世,其兄愛德華成為了威爾士王子,阿爾伯特成為王位的第二繼承人。

阿爾伯特在世界各地的公海上漸漸成長。1913年的頭六個月,他在西印度群島和加拿大東海岸的坎伯蘭号訓練船上度過。1913年9月15日,阿爾伯特成為科林伍德号海軍軍官候補生。他的同僚給他起了個綽号“約翰遜先生”。在被任命為軍官候補生一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戰争爆發僅三周,阿爾伯特得了闌尾炎,他被送到了阿伯丁,在那裡約翰·馬諾奇爵士切除了他的闌尾。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日德蘭海戰期間,他是柯林伍德号上的炮塔軍官。1917年11月,阿爾伯特又接受了一次十二指腸潰瘍手術,這導緻了健康問題,他因此離開了前線,沒有看到戰争的進一步發展。盡管如此,喬治六世仍是自威廉四世以來唯一一位在前線參加過戰争的英國君主。

1918年2月,他被任命為克蘭韋爾皇家海軍航空服務培訓機構的男孩主管。兩個月後,随着英國皇家空軍的成立,以及克蘭韋爾從海軍部調至空軍部,阿爾伯特也從皇家海軍調任至皇家空軍。之後他來到英國皇家空軍在聖萊昂納德的軍校報到,完成了為期兩周的飛行訓練,并在該軍校聯隊指揮着一個中隊。

阿爾伯特想在戰争還在進行的時候在歐洲大陸服役。1918年10月23日,他飛越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奧迪尼。在戰争結束的最後幾周,他在法國南錫的英國皇家空軍總部的獨立空軍部隊工作。1918年11月英國獨立空軍部隊解散後,他作為英國皇家空軍的一名參謀在歐洲大陸呆了兩個月,直到被調回英國。

1919年7月31日,阿爾伯特正式獲得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的資格,并在第二天晉升為中隊長。喬治六世是英國王室中第一位獲得全面資格飛行員認證的成員。

1919年10月,阿爾伯特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那裡他學習了一年的曆史、經濟學和公民學,曆史學家R.V.勞倫斯擔任他的“官方導師”。

1920年6月4日,他的父親封他為約克公爵、因弗内斯伯爵和基拉尼男爵。阿爾伯特開始承擔更多的王室職責,他代表父親參觀了煤礦、工廠和鐵路。通過這些訪問,他獲得了“工業王子”的綽号。不過他的口吃,以及他因此而感到的尴尬,加上腼腆的性格,使阿爾伯特看起來不像他的哥哥愛德華那麼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他身體活躍,喜歡打網球、高爾夫、馬球。

1926年,他與路易斯·格雷格一起參加了溫布爾登網球男雙比賽。阿爾伯特對工人的工作環境很關注,并擔任了工業福利協會會長。他在1921年至1939年間為男孩們舉辦的一系列年度夏令營,将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男孩彙聚了起來。

繼任國王

喬治五世對長子愛德華素來有諸多不滿,他曾說過:“我死後,這孩子将在十二個月内自取滅亡”,“我向上帝祈禱,希望我的長子永遠不會結婚,不會有任何東西妨礙伯蒂和莉莉白(指約克公爵長女伊麗莎白)繼承王位”。1936年1月20日,喬治五世去世,愛德華即位成為愛德華八世。

由于愛德華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阿爾伯特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愛德華在繼位數月後,向美籍名流華裡絲·辛普森(已離異一次,并尋求第二次離異)求婚,引發憲政危機。愛德華意識到若其堅持同辛普森成婚,首相斯坦利·鮑德溫及其政府将集體辭職,觸發大選,由此違背國王作為政治中立立憲君主的憲政方針。最終他選擇退位,和辛普森關系繼續。其王位由阿爾伯特繼承,阿爾伯特并不情願接受這個王位。

在愛德華退位的前一天,阿爾伯特去倫敦看望了他的母親瑪麗王太後。他在日記中寫道:“當我告訴她所發生的一切時,我崩潰了,像個孩子一樣哭泣。”在退位典禮上,阿爾伯特又暈倒在母親的懷裡。事後,瑪麗王太後證實,這位新國王在她的肩膀上抽泣了整整一個小時。

統治早期

阿爾伯特用“喬治六世”作為王号,以強調他與父親統治的連續性,希望民衆對君主制恢複信心。喬治六世上台後的第一個舉動是授予他的哥哥已退位的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的頭銜。他還被迫從愛德華那裡購買巴爾莫勒爾堡和桑德林漢姆宮的皇家住宅,因為這些都是私人财産,并不自動傳給喬治六世。在他登基後的第三天,他把嘉德勳位授予了他的妻子,伊麗莎白王後。

1937年5月12日,喬治六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加冕禮,這一天原本是愛德華加冕的日子。為了表示對兒子的支持,瑪麗王太後打破傳統,出席了儀式。為慶祝英王加冕,英國在斯皮特黑德海峽舉行了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閱艦式。喬治六世加冕閱艦式除了英聯邦的一百四十五艘軍艦外,還邀請到了十八個外國海軍赴宴,這也是大炮巨艦時代各國海軍的最後一次聚會。

喬治六世統治早期,歐洲爆發戰争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根據憲法,國王有義務支持首相内維爾·張伯倫對希特勒的綏靖政策。然而,1938年當國王和王後歡迎張伯倫帶着《慕尼黑協定》回國時,他們邀請了張伯倫和他們一起出現在白金漢宮的陽台上。這種君主與政治家的公開聯系是不尋常的,因為按照傳統,在白金漢宮陽台上露面隻限于皇室成員。盡管當時張伯倫對希特勒的政策在英國民衆中廣受歡迎,但在下議院中,仍有一些人反對張伯倫的政策。曆史學家約翰·格裡格将國王的這一舉動描述為“本世紀英國君主最違憲的行為”。

1939年5月到6月,國王和王後訪問了加拿大和美國,這是英國君主曆史上首次訪問兩國。這次訪問旨在緩和北美民衆對歐洲日益緊張的局勢所産生的強烈孤立主義傾向。盡管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政治上的,但國王和王後仍受到了公衆的熱烈歡迎。人們不再擔心喬治六世會被人拿去和他的前任愛德華八世作比較。國王和王後訪問了加拿大的每一個省。國王在日記中寫道:“在加拿大的最後一次演講結束時,我差點哭了。我周圍的每個人都在哭,這是一次難忘的行程。”在美國,國王和王後參觀了紐約世博會,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邀請了他們前往自己在紐約海德公園的私人莊園。期間,國王和王後與總統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随後的戰争年代中,這對英國與美國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這次皇室訪問在20世紀的重要性被認為僅次于愛德華七世1903年對巴黎的訪問。

二戰時期

1939年9月,英國和除愛爾蘭以外的自治領向納粹德國宣戰。1939年9月3日下午6時,喬治六世向英國及海外領地人民發表講話。在廣播中,他談到了未來的困難時期,并敦促他的人民堅定立場。盡管德軍對倫敦進行了轟炸,喬治六世和妻子還是決定留在倫敦。整個戰争期間,國王和王後晚上乘車回溫莎城堡過夜,其他的時間都留在了白金漢宮。1940年9月13日,兩枚炸彈在白金漢宮的一個院子裡爆炸,國王和王後險些喪命。白金漢宮在戰争期間共計被轟炸9次。王室在當時被描述成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面臨着同樣的危險和物品供給的限制。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談到了她對這座沒有暖氣、用木闆封住的宮殿的印象。

1940年,認識到現代戰争的全面性後,國王設立了喬治十字勳章和喬治勳章,以表彰公民的英勇行為。1942年,喬治十字勳章被授予馬耳他人民,以表彰他們抵抗敵人圍攻的英勇行為。1942年8月,國王的弟弟肯特公爵在服役期間因空難去世。

1940年,溫斯頓·丘吉爾取代内維爾·張伯倫成為首相,盡管喬治六世個人更傾向于任命哈利法克斯勳爵。國王最初對丘吉爾任命比弗布魯克勳爵為内閣成員感到沮喪失望,但他逐漸開始毫無保留地支持丘吉爾戰時的領導。他和丘吉爾建立了“英國現代史上君主和首相之間最親密的私人關系”。從1940年9月起,之後四年半的每個星期二,這兩人都要秘密地共進午餐,坦率地讨論戰争問題。國王把兩人讨論的大部分内容在日記中記錄了下來。

在整個戰争期間,國王和王後在英國各地進行了鼓舞士氣的訪問,他們視察了炸彈爆炸地點、兵工廠和軍隊,在這些場合,國王總是穿着軍裝出現。喬治六世在當時成為英國人民勇氣和毅力的象征。1939年,國王前往法國視察英國遠征軍,1943年在阿拉曼戰役勝利後前往北非。1944年6月,在諾曼底登陸10天後,國王在諾曼底海灘檢閱了他的軍隊。同年晚些時候,他視察了意大利和低地國家的英軍部隊。

1945年5月8日歐洲勝利日,下午6時國王再次向全國廣播。人群在白金漢宮前高呼“我們要國王!”在下午和晚上,國王和皇室成員在白金漢宮的陽台上露面8次,向下面聚集的人群緻意。為了與1938年張伯倫在白金漢宮陽台的出現相呼應,國王邀請了丘吉爾和皇室成員一起出現在陽台上,接受民衆的歡呼。

帝國飄搖

喬治六世統治期間,大英帝國加速解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加快了大英帝國向一個獨立國家自願聯合體(即英聯邦)轉變的步伐。在克萊門特·艾德禮擔任首相時期,英屬印度于1947年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自治領。喬治六世放棄了印度皇帝的頭銜,成為了印度國王和巴基斯坦國王。1950年,印度成為共和國(但仍是英聯邦成員),他不再是印度國王,并開始接受他的新頭銜——英聯邦元首,但他一直是巴基斯坦的國王直到去世。在外交事務上,國王大力支持工黨政府的政策,并在促進英聯邦發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一些國家仍脫離了英聯邦,如1948年的緬甸,1949年的愛爾蘭共和國。

1947年,國王和他的家人訪問南非。期間,南非政府告知喬治六世隻需與白人握手,他對此感到十分震驚,并稱他的南非保镖為“蓋世太保”。

晚年病逝

到了1948年,英國似乎已經克服了戰後最困難的時期,但戰争的壓力卻對喬治六世的健康造成了損害。國王的身體本就脆弱,又由于吸煙過多而患上了肺癌,同時還有動脈硬化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其他疾病。計劃中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行也因國王右腿動脈阻塞而推遲,喬治六世面臨喪失右腿的風險。1949年3月,國王接受了右腰交感神經切除術手術。

随着父親健康狀況的惡化,國王的長女伊麗莎白開始承擔更多的王室職責。1951年9月23日,在發現惡性腫瘤後,克萊門特·普萊斯·托馬斯切除了國王的左肺。1952年1月31日,國王不顧衆人反對,執意前往倫敦機場為女兒伊麗莎白和女婿菲利普送行。2月6日格林尼治時間早上07:30,喬治六世被發現在自己桑德林漢姆莊園的房間中去世,他死于冠狀動脈血栓形成,享年56歲。

當丘吉爾聽到國王去世的消息時他哭了,身邊的工作人員試圖安慰他說他會和新女王相處得很好時,他回答說自己不認識她,她隻是個孩子。伊麗莎白王後在寫給國王母親瑪麗王太後的信中也表達了自己的哀思,她寫道:“我知道您非常疼愛伯蒂,他也是我的一生,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快樂的時光,我深深地感謝他。他是如此的體貼及愛護人,我相信他從來沒有為自己着想過……對我和孩子們來說,他是一個天使……難以想象莉莉白這麼年輕就要承受這樣的負擔……”

國王的葬禮于1952年2月15日在溫莎城堡的聖喬治教堂舉行。在國王的葬禮上,政府的花圈挂着一張卡片,丘吉爾在卡片上寫下了那句刻在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上的話——“英勇無畏”。國王去世後,瑪麗王太後也因喪子之痛一病不起,13個月後去世。

人物影響

用工黨議員喬治·哈迪的話來說,1936年愛德華八世的退位危機“對共和主義的貢獻超過了過去50年的宣傳”。喬治六世在給他的哥哥愛德華的信中寫到,當他退位後,自己不情願地繼承了這個“搖搖欲墜的王位”,并試圖“讓它重新穩定下來”。當公衆對君主制的信心處于低潮時,他成了國王。在他統治期間,他的人民承受了戰争的苦難,皇權被削弱了。然而,他對家庭的盡職盡責,以及在任期間展現出的個人勇氣,成功地恢複了君主制的聲望。曆史學家羅斯·麥基賓(RossMcKibbin)認為:“在整個戰争中,君主制特别受歡迎——這是一次幸運的逃脫(考慮到喬治六世曾經對張伯倫保守主義的支持)——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舊精英階層”。

主要頭銜

1895年12月14日–1898年5月28日:約克的阿爾伯特王子殿下(HisHighnessPrinceAlbertofYork)

1898年5月28日–1901年1月22日:約克的阿爾伯特王子殿下(HisRoyalHighnessPrinceAlbertofYork)

1901年1月22日–1901年11月9日:康沃爾和約克的阿爾伯特王子殿下(HisRoyalHighnessPrinceAlbertofCornwallandYork)

1901年11月9日–1910年5月6日:威爾士的阿爾伯特王子殿下(HisRoyalHighnessPrinceAlbertofWales)

1910年5月6日–1920年6月4日:阿爾伯特王子殿下(HisRoyalHighnessThePrinceAlbert)

1920年6月4日–1936年12月11日:約克公爵殿下(HisRoyalHighnessTheDukeofYork)

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國王陛下(HisMajestyTheKing)

1936年12月11日–1947年8月14日在印度帝國:國王陛下、印度皇帝陛下(HisImperialMajestyTheKing,EmperorofIndia)

喬治六世在其一生中作為英國君主曾孫、孫子及子嗣擁有諸多頭銜。作為國君其通常被稱為“國王”或“陛下”,并由此自動獲得三軍總司令頭銜。

人際關系

婚姻

在王族相互通婚的時代,阿爾伯特擁有較大的自由來選擇未來的妻子并不是一件尋常的事。他與澳洲名媛希拉·奇澤姆(SheilaChisholm)的暧昧關系終止于1920年4月。那一年的晚些時候,他遇到了伊麗莎白·鮑斯-裡昂,她是第十四代斯特拉斯莫爾和金霍恩伯爵克勞德·鮑斯-萊昂最小的女兒,他決心娶她。瑪麗王後親自到格拉米斯城堡探望偷走她兒子心的女孩,并開始相信伊麗莎白是“唯一能讓伯蒂開心的女孩”(theonegirlwhocouldmakeBertiehappy),但還是拒絕幹涉。據報道,1921年和1922年,她兩次拒絕了阿爾伯特的求婚,因為伊麗莎白并不願意為成為皇室成員而做出必要的犧牲。經過長期的追求,1923年1月,伊麗莎白最終同意嫁給阿爾伯特。

他們于1923年4月26日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婚禮。阿爾伯特與非王族出身的伊麗莎白結婚被認為是英國王室支持政治現代化的一種姿态。新成立的英國廣播公司也希望通過廣播來記錄和播放婚禮的過程,但是教堂否決了這個提議。

嫁給阿爾伯特後,伊麗莎白給他帶來了他一直渴望的愛、理解和支持。由于口吃,阿爾伯特害怕在公衆面前講話。1925年10月31日,他在溫布利舉行的大英帝國展覽會上發表的閉幕演說,對他和他的聽衆來說都是一場難忘的折磨。此後,他開始與澳大利亞籍語言治療師萊昂内爾·羅格(LionelLogue)見面。他與羅格練習呼吸,伊麗莎白則耐心地和他排練。漸漸地,他說話不再那麼猶豫了,演講能力也有所提高。1927年,約克公爵夫婦展開了帝國之旅,他們乘坐聲望号(HMSRenown)前往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途經牙買加。在牙買加,阿爾伯特與黑人男子伯特蘭·克拉克搭檔雙打網球。這在當時是不尋常的,在當地被視為種族平等的表現。

約克公爵夫婦有兩個女兒:1926年出生的伊麗莎白(她被家人稱為“莉莉白”Lilibet)和1930年出生的瑪格麗特。他們在倫敦皮卡迪利大街145号的住所過着相對遠離公衆視線的生活。1931年加拿大總理R.B.班納特提議讓約克公爵擔任加拿大總督,不過喬治五世聽取了自治領事務大臣J.H.托馬斯的建議,拒絕了這一提議。

親屬

曾祖父: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王子

曾祖母: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祖父: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

祖母:丹麥的亞曆山德拉公主(亞曆山德拉王後)

父親: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母親:泰克的維多利亞·瑪麗公主(瑪麗王後)

兄長: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

妻子:伊麗莎白·鮑斯-萊昂(伊麗莎白王後)

長女: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次女:瑪格麗特公主

藝術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2002年

電視電影

《伯蒂與伊麗莎白》

詹姆斯·威爾比

2010年

電影

《國王的演講》

科林·費斯

2011年

電影

《傾國之戀》

勞倫斯·福克斯

2012年

電影

《總統别戀》

塞缪爾·韋斯特

2015年

電影

《公主夜遊記》

魯珀特·埃弗雷特

2016年

電視劇

《王冠》

傑瑞德·哈裡斯

2017年

電影

《至暗時刻》

本·門德爾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