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師範學院

喀什師範學院

高等師範院校
喀什師範學院是一所多民族、多學科、多形式的高等師範院校,是新疆南疆唯一的一所高等師範院校,也是祖國最西部的大學。[1]學院的前身是新疆喀什師範專科學校。1962年建校,1978年8月,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喀什師範學院。2003年6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開始承擔碩士研究生培養任務。從建校到1979年底的17年間,學院是新疆5所高等院校中唯一的一所高等師範院校,在新疆教師教育和民族教育中,承前啟後,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 中文名:喀什師範學院
  • 外文名:
  • 簡稱:喀師(KNU)
  • 創辦人: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别:
  • 學校特色:
  • 主管部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所屬企業:
  • 現任領導:
  • 專職院士數:
  • 高職專業:
  • 本科專業:
  • 碩士點:11個
  • 博士點:
  • 博士後:
  • 國家重點學科:
  • 院系設置:
  • 校訓:紮根邊疆,團結奮鬥,勤奮學習,為人師表
  • 校歌:
  • 院訓: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碼:
  • 主要獎項:
  • 知名校友:
  • 知名教師:
  • 英文名:Kashi Normal University
  • 類别: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師範
  • 屬性: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 所屬地區:中國新疆喀什
  • 現任校長:阿布拉江·艾麥提

學院概況

學院的前身是新疆喀什師範專科學校。1962年上半年,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對自治區大專院校進行調整,決定将原新疆師範學院和新疆大學合并,從中抽調部分教職員工、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在喀什市組建新疆喀什師範專科學校。1978年8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喀什師範學院。2003年6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開始承擔碩士研究生培養任務。從建校到1979年底的17年間,學院是自治區5所高等院校(新疆大學、新疆工學院、八一農學院、新疆醫學院、新疆喀什師範專科學校)中唯一的一所高等師範院校,在新疆教師教育和民族教育中,承前啟後,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學院所在地喀什地處祖國西部邊陲,位于新疆西南部,北倚天山,西枕帕米爾高原,南抵喀喇昆侖山脈,東臨塔克拉瑪幹沙漠。喀什是祖國的西大門,自古就是軍事戰略要地。周邊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爾吉斯、印度五國接壤,有紅其拉甫、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卡拉蘇四個口岸對外開放。随着1999年南疆鐵路庫爾勒至喀什段貫通、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開放和喀什至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通航,喀什結束了遙遠封閉的曆史,一躍成為中國進入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國際大道道、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戰略地位更顯突出。

喀什全稱“喀什噶爾”,含義為“玉石般的地方”,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文字記載的曆史2000多年。公元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西域都護府,喀什作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國版圖。到唐代這裡又是著名的“安西四鎮”之—的疏勒鎮。在十五世紀海路開通之前,喀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一直是中外商賈雲集的國際商埠和東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

喀什市是新疆唯一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建築風格特色,在整個新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觀和獨特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聞名遐迩的班超紀念公園、葉爾羌汗國遺址、高台民居、莫爾佛塔、唐王城、石頭城等曆史遺址,是追尋西域曆史文化變遷的好去處。不朽的維吾爾古典名著《福樂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就誕生在這裡。

這裡還是世界語言學名著、第一部《突厥語大詞典》的編纂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的故裡,是維吾爾音樂瑰寶——木卡姆的發源地,是極富傳奇色彩的香妃的故鄉。這裡有聞名伊斯蘭世界的全國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艾提尕大清真寺。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格裡峰和号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以及原始胡楊林等多種自然景觀和原始風光,大漠、綠洲、冰河、雪嶺、原始森林在這些都可以領略到。悠久的曆史文化,東西交彙的地緣戰略地位,使喀什聞名遐爾,享譽中外。

學院教學機構現設有人文系、法政系、語言系、數理系、生命與環境科學系、信息工程技術系、體育系、藝術系、漢語教學研究部和成人教育學院、電化教育中心和網絡中心。有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維吾爾語言文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曆史學、學前教育、教育學、漢語言、民語言(維語)、英語、音樂學、美術學、教育技術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等23個本科專業和34個專科專業。在校普通本、專科生11133人,少數民族學生占76%。教職工862人,其中,專任教師572人,正、副教授155人,圖書館藏書70萬冊。學院占地31.02萬平方米,永久性建築20.9萬平方米。

在各族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形成了“民漢合校、艱苦奮鬥”的傳統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成為新疆特别是南疆各族人民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的縮影,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單位”光榮稱号,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光榮稱号。

截止2005年7月,學院共為國家培養了33669名(民23180人,占69%)中等學校教師和各類專門人才,其中60%以上已成為教育戰線和其他行業上的骨幹,為新疆特别是南疆民族教育、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學院已成為新疆主要是南疆培養各族中學教師和各類專門人才的搖籃。

曆史沿革

學校建于1962年,始稱新疆喀什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8月,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喀什師範學院。

2003年6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開始承擔碩士研究生培養任務。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南疆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心

南疆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喀什師範學院為适應南疆五地州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高校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支撐作用,于2011年5月設立的院級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下設南疆社會發展研究組、南疆經濟發展研究組、南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組、南疆地區社會保障研究組。擁有一批熟悉南疆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狀況,在相關領域造詣較高的專兼職研究人員。其中副教授以上18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碩士學位21人;另有校内外兼職科研人員。

下設南疆社會發展研究、南疆經濟發展研究、南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南疆地區社會保障研究等研究組。

研究中心的中心定位:既着眼南疆發展,又做區位文章。

研究中心的宗旨:倡導科學精神、追求創新理念、立足南疆地區開發、研讨發展戰略。

目标:充分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優勢,針對南疆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建議。

南疆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南疆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23日,是自治區﹙首批﹚批準建立的自治區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由喀什師範學院和自治區教育廳共建,為喀什師範學院獨立的學術研究機構,隸屬教育學一級學科。

中心研究工作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認真貫徹黨和國家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方針原則,堅持正确方向、服從服務大局、發揚學術民主、銳意改革創新的理念,注重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緊密圍繞南疆教育發展中具有前瞻性、緊迫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南疆雙語教育”、“南疆思想政治教育”和“南疆教師教育”為研究方向,突出現實針對性和應用對策性研究,力争産出份量重、影響大的原創性成果,為南疆教育發展提供有力理論支撐,為南疆各級黨、政教育決策提供咨詢服務,為實現南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貢獻。

中心發展願景是:經過努力,使中心的整體科研水平和參與南疆教育發展重大決策的能力顯著提升,在自治區居于領先地位,進入自治區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前列,在自治區學術界具有較強影響力,享有較高聲譽,成為南疆學術研究的領軍力量、南疆教育發展研究的思想庫、南疆教育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培訓基地、南疆學術研究和交流中心、南疆教育發展情報資料信息中心和自治區人文社會科學科研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示範基地。

教學建設

截止2005年7月,學院共為國家培養了33669名(民23180人,占69%)中等學校教師和各類專門人才,其中60%以上已成為教育戰線和其他行業上的骨幹。

在各族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形成了“民漢合校、艱苦奮鬥”的傳統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單位”光榮稱号,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光榮稱号。

2003年6月,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截至2013年底,有中國語言文學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思想政治教育等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1個自治區緊缺專業、1個自治區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重點學科有:中國少數民族(維吾爾)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底,學院有教職工954人,其中,專任教師69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52.4%,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14人。圖書館藏書101萬冊,所有圖書、報刊和電子閱覽室都采取全開放式和一卡通,校園網及3G通信網絡覆蓋全院,互聯世界。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7347.74萬元,完善的高标準的教學實驗設備和文化、體育、衛生等設施,全面保障和服務于學院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需要。

知名校友

中國工程院院士吾守爾·斯拉木教授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新疆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長期從事多語種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及網絡技術研究與開發應用。研發出20多種多語種信息處理系統軟件,開拓計算機民文處理新領域;發展了多語種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化、網絡化,使民文信息處理事業有了新的突破和進展;與國内區内有關公司合作,在自治區形成了新疆多語種信息技術的研發、生産、經營、服務一體化的産學研基地,取得重大經濟及社會效益,對新疆多語種信息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1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