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

哪咤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
哪咤,神話人物,一個頂天立地的神話英雄,一個躍然于書本上的民間傳說。活躍于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他是托塔李天王的三兒子,形似少年,但神通廣大。據說,他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靈珠子“奉玉虛宮法牒,脫化陳塘關李門為子”,“輔姜子牙而滅成湯”。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仙名:哪咤 父母:托塔李天王的三兒子 師父: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簡介

哪咤:佛教中的護法神,傳說是毘沙門天王之子。哪,也寫作"那"。又因其年少而英勇善戰,民間遂以之為少年英雄的象征。

演化于小說中,有折骨肉還父母,現身為父母說法的故事。也稱為「哪吒三太子」。

主要定型于鬧海屠龍的傳說,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入聖等故事内容,出生奇異,一身神器,能變化三頭六臂又或三頭八臂;百邪不侵、免疫病毒瘟疫、專克攝魂奪魄的蓮花化身。在中國各地成為世代相傳、家喻戶曉的著名藝術形象;後期影響民間奉祀為保護神,并被道教所吸納,将其遵崇供為中央祭壇的大羅天神,地位高貴鼎盛;神仙譜中被歸類為“忠武戰神”之位,屬于武神一系。在民俗敬尊為救世護民的“五營神将”之首;乃統領天兵天将的元帥之神,又被奉為“太子元帥”、“天帥領袖”和“火輪天王”,常以娃娃或者少年兒童的模樣登場,終成神話史上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天庭童神。在儒釋道三體合流相融的文化傳承中,得享華人普遍崇拜與信仰。更因為鮮明精彩的古老形象和經典故事而名氣響亮,因此吸引現代衆多動漫、真人劇都将哪吒設定為主角,加以兒童化的少年英雄方式傳揚,深受諸多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

形象設定

名字含義:“哪”乃古漢語複合名詞,據《康熙字典》(115頁)《辭海》(2106頁)載,“哪”指“傩”,本意是驅邪祛疫,鬼神之偶像;“吒”字為正義,咤(異寫)即叱吒,指叱吓邪惡之意,萬邪諸惡之克星,象征叱怒也,形容脾氣火爆易怒、嫉惡如仇;二字合一即以傩叱祓禳妖魔鬼怪,有毫無阻檔之威力與戰無不勝之意義,此神名叱咤風雲,乃驚天地泣鬼神之聲,代表至高無上的神威,為毀世之力。

姓名:李哪吒(也譯“哪咤”;《封神演義》神仙小說裡自稱姓李)。n

主要名号:哪吒三太子(“三”在印度尼西亞語之中是一個神聖且吉利的數字。)n

原型:波斯戰神“努紮爾”、佛教護法神“那咤”(六臂那吒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神(法身形象),手捧三叉神戟、保衛佛國的藥叉神)。n

尊稱:太子神、李三爺、金康元帥、羅車太子、哪吒天王、哪吒天尊等(道教五營神将首領,中營金環大元帥)n

職位:天命化身,元始天尊首選滅纣先鋒代表(正印開路先行官),玉虛法旨負責人(殺業執行者),武王護駕(闡教欽點保周猛将),托塔天王旗下王世子之降魔先鋒,唐僧保官(元代版《西遊記》)。n

神号:玉帝封為—三壇海會大神、天帥元領袖、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八百萬天兵都元帥、八百億萬統鬼兵都元帥、護世八臂哪吒、都天大帥總元戎、降妖大元帥等;佛祖親封—威靈顯赫大将軍、通天太師、善勝童子、佛聖等(結合各種記載)。

地位:天庭大神、玉帝座下護駕親臣兼執法神尊、佛祖義子兼弟子n

身份:天王太子、天道武神、道教忠武戰神n

種族:天神、大羅仙、聖人、佛n

住所:天宮、天府宮、天帥府、三鳳宮、雲樓宮、昆沙宮n

出生地:天津陳塘關李府(有争議)n

司掌:天界兵權、天條法律、冥界兵權、鎮天護帝、鎮海護世、司火正神、伏惡龍n

神屬體系:中國神仙、宗教正神、民間之神、古文學神氏n

神祇封号:中壇元帥、元武将軍(道教、民間官封神号)

神話信仰:道(三太子信仰)、佛(那咤)、闾山教、闡教(小說内容)、民間法教等n

民間形象:少年英雄之神n

朝代:商—周n

前世:靈珠子(鎮闡教奇寶,民間傳說為女娲仙童)、玉皇之大羅仙(自《三教搜神大全》)n

轉世:裴元慶(《說唐全傳》的設定)n

師祖:元始天尊n

師尊:太乙真人、釋迦牟尼(如來佛、世尊)n

師弟:金霞童子n

義父:如來佛祖(哪吒以佛為父)n

舅舅:通天教主(自《鋒劍春秋》琴書版。通天教主俗名“殷廣靈”,是殷夫人的兄長)n

父母:李靖(托塔天王)、殷夫人(搜神大全稱為“素知”夫人,一說為玉帝二公主轉世)n

兄妹:李金吒(甘露太子)、李木吒(惠岸尊者);李貞英(西遊人物)n

義妹:地湧夫人(白鼠精,拜哪吒為義兄,并侍奉香火)n

外公:玉皇上帝(《二人轉》戲譜中,哪吒太子是玉帝的外孫之一,母親為玉帝的二公主“金花女”)n

外婆:玉皇聖後(德元順天皇後,自《曆代神仙通鑒》,一說王母)n

佛教父母:毗沙門天王、吉祥天女n

佛教兄弟:最勝(甘露)、禅尼、獨建、常見n

佛教叔父: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n

輔佐天子:周武王、玉皇上帝n

法術神能:三頭六臂;三頭八臂九眼等(西遊、封神、搜神等内容)n

法寶神兵:乾坤圈、乾坤弓、混天绫、震天箭、風火輪、火尖槍、九龍神火罩、金磚、陰陽劍、戮魂幡等(封神内容)(注:封神小說中除了用過一次的弓箭外,其餘都是由太乙真人所傳,神火罩和陰陽雙劍在76回所得,戮魂幡是劫餘化所搶);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等(西遊内容,因影視劇的影響這些兵器名存實亡。注:西遊原文并不存在乾坤圈混天绫這些類武器);九節銅鞭(南遊記)n

手下軍隊:十六神将(獨角逆鱗龍、八角頭陀、九天十八角同波羅龍、和合二神、霹靂鬼大仙、吞世界鬼、辟瘟使者)(《南遊記》之中隻出現八位,剩下一半神将身份不明)。八百萬天兵、八百億萬鬼兵、五千瘟陣鬼兵(手下的手下)、四魔女、統領諸天神将等。n

神獸坐騎:紅鬃天馬(自:《南遊記》)n

誕辰:農曆3月13日、或2月28日等(參考《識餘》卷一雲:歲歲四月佛誕日,二月哪吒太子誕日)n

象征:蓮花化身(代表佛道共有的至尊聖物,寓意哪吒“脫胎換骨”)n

職責:降妖伏魔,天兵統帥,三教護法,保佑信衆,兒童守護神n

信仰地:台灣、天津、福建、四川、河南、澳門、安徽等有神廟的地區n

故事傳說:哪吒鬧海(中國民間傳統神話故事)n

主要出處:《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演義》、《西遊記》、《南遊記》等n

代表作品:《哪吒鬧海》、《哪吒傳奇》、《封神榜傳奇》等多部國産經典作品影視形象.n

戰績和成就:封神—元始欽定大先鋒,七歲宰夜叉、鬧海屠龍抽筋送父,天宮隐身毆打龍王,射妖童,削肉救母、翠屏顯聖百姓敬拜、反抗父權、順應天命、保周滅商、打仗殺敵、完成使命、肉身成聖。搜神—奉玉帝聖命下凡除魔滅怪,出生五天戰東海,從小殺九龍、天門截殺龍王、殺魔頭石記(石矶)、誅群魔,拜師世尊,伏盡天下各種孽龍和妖魔鬼怪惡獸,殺伐邪衆,靈山封太師,天庭加封天帥。

西遊—出生三天大鬧龍宮水府,踩倒水晶宮降龍,自幼降伏九十六名妖魔,反父精神,拜佛祖幹爹,當上天庭太子成為三壇海會大神,統領神兵蕩除邪魔,擒牛魔王,收降地湧夫人等。南遊—鬥平華光,兵勝華光(繳獲三角金磚)。家庭美滿,從古至今英雄事迹傳遍天下受衆歡迎,享有大衆香火供奉,後于各影視化傳頌,名氣越傳越廣。更多的真人影片、動畫影片、漫畫作品、小說及遊戲或歌曲等娛樂形式,都在該角色上進行不同版本的加工渲染,這也使得哪吒的故事在現代更加家喻戶曉。

形象來源

哪吒是我國最為著名的正統神仙之一,同時又是一個經典的藝術形象及影視角色,最早約東晉北涼時期傳入中國,在本土以佛教護法神的形象出現;是結合民間傳說、宗教作品及文學作品創作的虛拟人物,最初隻是一個神話傳說,最早來自古波斯和古印度和中亞一些國家,中世紀在西域就有人信仰,後來傳到唐朝後期中原才形成外來本土化。其主要故事源自宗教文化與古代名著的内容,傳統神話主要分為四大體系:正統佛教體系、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在佛教體系中,哪吒作為威武的護法軍神,起到了護持佛法的作用;在道教神話體系中,哪吒身為專司伏魔的正道天神,其神祇行宮規格定性很高。

哪吒最早的原型即為古波斯一神“努紮爾”(拜火教之神,一說是蘇赫拉布),後入釋收錄為佛教護法戰神“那咤俱伐羅”,之後又納入道家文化,最終演變成為道教神仙的形象。相傳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原型是“毗沙門天王”+唐代同名将領)的三個兒子之一,身為金吒與木吒(《西遊記》寫為“木叉”)之弟,出身王室貴族,在三兄弟之中排行老三,所以稱為三太子或三王子。封神小說中,其師從昆侖上仙“太乙真人”門下(之前的記載中均為“如來佛祖”的弟子),乃道教與佛教結合的神祇,同時是并列于民間信仰中大名鼎鼎的孩童天神。最完整且權威的神話故事記載于《三教搜神大全》,在後來諸多版本的記載中,基本情節都是參照這本書的設定加以叙述。

哪吒形象主要顯著于《封神演義》《西遊記》兩本明代小說之中,繼承了傳統的“鬧海殺龍”、“削肉剔骨”、“反抗父權”等經典事迹。雖然為看似柔弱的“孩童”外表,卻武功高強,善于打架、打仗、統軍等戰鬥職業,司掌殺伐工作、軍事、财富、王權等,屬于軍神、守護神、首領神的階級職位;上天下海,屠龍伏虎,法力無邊,是一名神通廣大的降魔之神,具有三頭六臂或八臂的法身能力,又擁有諸多神器法寶在身,加上身體是由美麗高貴且神聖的蓮花所化,免疫攝魂、瘟疫、痘疹等旁門左道的攻擊,因此性格頑皮驕傲、膽大包天、不容人欺。封号有三壇海會大神、威靈顯赫大将軍、通天太師、太子李元帥等衆多神銜尊位,為統帥道教五營神軍的“中壇三秦軍”主帥。

小說故事

《封神演義》

在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一書之中,哪吒是從小經曆過鬧海殺龍、削肉剔骨、封神大戰後修道成聖的闡教傳人,為玉虛鎮派之寶“靈珠子”的投胎轉世,被母親懷胎三年又六個月後從肉球中出生,身為陳塘關總兵李靖與殷夫人第三個孩兒,兩個哥哥為金吒、木吒;為闡教仙師太乙真人的得意弟子,姜子牙的師侄,西周大軍中伐纣開路的預訂先鋒官,為了讨伐擾亂人間朝綱的商王殷受而出動。

外表為一個英氣俊秀的青少年,身長一丈六尺之高,具有強大戰鬥力,手使“火尖槍”殺敵及作戰,又擁有一身衆多師傳的鎮洞法寶加成威力,手臂上所戴“乾坤圈”可投擲而出殺傷敵人,肩上所披“混天绫”可纏住對手,雙腳下踏着“風火輪”飛行及空戰;當變成“三頭八臂”的法身形态打鬥時,手上又持有“金磚”、“九龍神火罩”、“陰陽雙劍”多種神器,滿手驅使着七種八件裝備與敵厮殺搏鬥。因為自殺後是由“蓮花化身”塑成人體而複活重生,不再是血肉凡胎,沒有三魂七魄,因此免疫多種左道攻擊的傷害。

其性格火爆沖動、争強好戰且剛烈,打仗時曾經常叫嚣罵陣、對敵人嘲諷,而且下手兇狠爆表,并在生存到整個伐纣戰争結束後,最終一家人成為肉身成聖的上位者,與父親及倆哥共四人獨占七聖者的大半位置,完成史前仙界亂鬥并圓滿成為活神仙。

《西遊記》

在《西遊記》一書版本中,哪吒是玉帝身邊一位護駕統軍的先鋒神将,被封為“三壇海會大神”,位高權重,身為天界精銳的降魔戰神,由父親李天王領導。

雖然是可愛小兒童的外表,但神通廣大,扮相威武,打鬥時會以法身“三頭六臂”和六件降妖神器作戰(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火輪),可以用降魔法力發動“千萬兵器雨”進行轟殺攻擊;身體是在自殺後由如來佛祖用蓮藕重塑。個性粗暴、勇猛頑強且叛逆,但因出身軍事的豪門世家而富有禮數;小時候曾鬧海抽過龍筋、削骨還父而亡,複活後并以一己之力降伏九十六洞妖魔,并因不滿李靖的無情而試圖弑父,在見到佛祖之塔而開悟,還曾為了讨伐擾亂天界的孫悟空而出動,在天庭和西天兩方勢力來回行職。

多次幫助孫行者一行人對付妖怪,曾向真武大帝借用皂旗遮天騙寶(對付金、銀角二妖)、對付紅孩兒時,将天罡刀借給二兄長木叉交給觀音,單挑攻打青牛怪(老君坐騎)時,和孫悟空一樣被收走了武器;為唐僧師徒解決了八十一難的其中兩難,分别是親自出手捉拿牛魔王(紅孩兒之父)和白鼠女妖(哪吒的義妹)。哪吒一共出場幫助了西遊團隊五次。在哪吒的所有家庭成員之中,除了自己的父母和兩位哥哥之外,還額外多了一個親妹妹全名叫李貞英。

著名動畫

上海美術制片廠制作的《哪吒鬧海》

上世紀1979年的老動畫《哪吒鬧海》更是萬人空巷的“經典神作”,京劇風的打戲樂曲之中體現出中國神話文化的精髓,延伸戲劇的美術化形态,并把哪吒的「出生」「屠龍」「自刎」「複活」「終結龍宮」這五大橋段完整精良地手繪出來,承包了諸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細節生動全面、引人入勝,且極具鮮活濃重的生命力,甚至令外國人都過目難忘。

此片由上海美術制片廠電影公司創作,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内國外均獲得過多個獎項,且獲百花獎、菲律賓電影節特别獎等,同時還是第一部戛納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而且是在條件不發達的老年代時發揚的國漫佳作。這是哪吒第一次以身穿紅肚兜、丸子頭、四武器齊全的形象出現于動畫影片中,同時也是哪吒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現于動畫之中。左手乾坤圈、右手火尖槍、身披混天绫、腳踏風火輪這一經典模樣也被普遍認定為常用的傳統四件套裝備。

影片中穿肚兜持槍的小哪吒是正義且孝順的可愛孩子,他的故事是為了拯救童男童女和父母與四海惡龍做鬥争;該片以色彩鮮豔、風格雅緻、角色傳神、想象力豐富、内含濃重的戲曲元素而出名,符合現代的傳統審美。這一懷舊的藝術形式至今仍在以哪吒的基礎造型奉為傳統版頌揚,民間根據這段耳熟能詳的神話演繹出了多種多樣的戲曲、評書、話本、工藝等形式展現出來,并将這個故事不斷地向後傳承,而街頭藝人也開始使用這樣的形象進行表演,這部電影之所以在美工藝術上取得巨大的成就,與中國文化的充分融合不可或缺,與其他商業流量動畫不同的是,此作品更具美術片的文藝價值,無一是哪吒動畫的領頭之作。

本片根據《封神演義》故事改編,并榮獲1980年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1983年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别獎;1988年法國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央視出品的動畫《哪吒傳奇》

本世紀初的2003年,由央視出品的大型動畫連續劇《哪吒傳奇》再一次創造了精彩的哪吒故事,與《哪吒鬧海》同為中國著名的經典動畫著作,但與老動畫《哪吒鬧海》隻截取了哪吒“從出生到鬧海”的片斷不同的是,《哪吒傳奇》講述了哪吒作為一個小英雄的全部成長經曆,劇情偏向合家歡向,除了保持國産動畫的民族性和健康主題外,也增添了一些生動幽默的現代色彩,并且加入了“龍珠事件”、“解救太陽”、“大地之脈”等原創劇情,甚至連“後羿射日”、“誇父追日”這種《山海經》中記載的遠古神話也添入了其中;哪吒主要與大魔頭石矶鬥智鬥勇,以及成為伐纣大将,幫助明君周武王攻打惡君商纣王,推翻暴政解救天下衆百姓。

此劇的片頭曲《小哪吒》和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更是成為了經典的兒歌神曲。之後此版本也成為了哪吒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形象之一。片頭曲開頭:“說一段神話,話說那麼一家”等,從全歌詞中就能看出,主題曲所表達的含義就是在講述哪吒的傳奇人生,他從一出生就不同凡響,直到千征百戰、鬥邪魔的英勇事迹,并介紹了哪吒身上的特征、武器、法力等因素。

“票房神話”《哪吒之魔童降世》

2019年暑期火熱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中國影史上“最高票房”記錄的中國動畫電影,總票房位于國漫第一名,同時還是2019年名列躍居全影票房第二名的電影作品,僅次于某真人電影;該片緻敬并重現了老動畫《哪吒鬧海》的一些經典橋段,再經過颠覆性地改編,斥巨資創作,最終成為了收獲”50多億元“成績的票房神話;那一句簡單卻不失共情的勵志台詞“我命由我不由天”充滿着打破偏見的精神,通過關鍵的一語道破天機。

《哪吒》的成功無一是引領中華國漫崛起的一場光輝奇迹,因此被廣大觀衆視為當之無愧的“國漫之光”,成為國内動漫興起的新标杆,為中國動漫發揚光大甚至走出國門遠銷海外,不斷刷新人們對于國漫崛起的期待。而“封神題材”系列正好就是由“哪吒”這一角色開頭帶火的端倪,自從哪吒電影開始熱映後票房熱銷大爆款,就掀起一波封神熱潮,甚至“封神宇宙”這種龐大的構想框架也随之煥發。

民間形象

民間傳統的小哪吒活潑可愛、頑皮好動勇敢善良、天生開朗聰穎絕頂,充滿着純真和童真的生動形象,被譽為正義好戰、智勇雙全的少年小英雄。常見的傳統形象是:紮着雙丸子頭,長着包子臉,穿肚兜、蓮花衣、荷葉裙、光大腿、光腳丫、光屁股、粉雕玉镯,長得像女童的可愛男孩子,拿着槍和圈,披着布條踩着輪兒的胖娃娃(有些民間形象則是少年或青年的外表)。

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伏龍的神話傳說主要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西遊記》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記載中的神話故事。因其主角人物——哪吒的天真勇敢與不畏強權的精神,備受人們喜愛。故事中因妖龍作祟,殘害百姓,興風作浪,引出哪吒大鬧龍宮水府的行為。

傳說托塔李天王在陳塘關作總兵時,其夫人生下一個肉蛋。李天王認為是不祥之物,于是一劍劈開,卻蹦出一個手套金镯,腰圍紅绫的俊俏男孩,這就是後來起名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歡習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邊嘻戲,正好碰上巡海夜叉,與東海龍王三太子出來肆虜百姓,殘害兒童。小哪吒見此惡徒,義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夜叉與三太子敖丙又抽了它的龍筋。

東海龍王得知此訊後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親,随即興風作浪,口吐洪水淹沒陳塘關。小哪吒不願牽連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腸、剔骨,還筋肉于雙親,仙師太乙真人借着荷葉蓮花之力,為其脫胎換骨,化作蓮花化身的哪吒。後來大鬧東海,砸了龍宮,捉了龍王,為民除害。現代人們借助這個神話故事,發洩對造成水害的龍王——最高封建統治者——“真龍天子‘的怨恨;故民間信仰之中,沿海的百姓常常把哪吒奉為鎮水之神來敬貢。

上一篇:武式太極拳

下一篇:創意禮品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