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瑪縣

呼瑪縣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轄縣
呼瑪縣位于大興安嶺東麓,黑龍江上遊西南岸。西部和北部與新林區、塔河縣毗鄰,南部與黑河市愛輝區、嫩江市接壤,東部與俄羅斯施馬諾夫斯克市、斯沃搏德内市和馬格達加奇區隔江相望。呼瑪縣總面積為14335平方公裡,轄6鄉2鎮54個行政村,1個辦事處,即:呼瑪鎮、韓家園鎮、三卡鄉、北疆鄉、金山鄉、興華鄉、白銀納鄂倫春族鄉、鷗浦鄉,鄉鎮中白銀納鄉是鄂倫春民族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呼瑪縣常住人口為36362人。2020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17.08億元,增長2.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1億元,增長18.9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長1.4%、8.9%。
    中文名:呼瑪縣 外文名: 别名:呼瑪爾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黑龍江大興安嶺市 地理位置:大興安嶺東麓,黑龍江上遊西南岸 面積: 下轄地區:6鄉、2鎮 政府駐地:呼瑪鎮 電話區号:0457 郵政區碼:165100 氣候條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呼瑪江邊公園 機場: 火車站:韓家園站 車牌代碼:黑P 地區生産總值: 面積:14335平方公裡 人口:36362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17.08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呼瑪縣,因呼瑪河得名。“呼瑪”,又稱“呼瑪爾”、“庫瑪爾”,系達斡爾語,“高山峽谷不見陽光的急流”之意。

漢、晉屬鮮卑。

唐屬室韋都督府。

遼屬東京道室韋部。

金屬上京蒲峪路。

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屬奴兒幹都司。

清初,始屬甯古塔将軍管轄。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政府派甯古塔副都統薩布李甘率1500名士兵進駐呼瑪爾建木城,作為抵禦沙俄侵略的前哨堡壘。二十二年(1683年),在黑龍江上遊呼瑪爾河口附近,修建呼瑪爾木城,改隸黑龍江将軍管轄,屬黑龍江副都統轄區。清雍正五年(1727年),黑龍江将軍于呼瑪爾城設置呼瑪爾卡倫。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1908年8月5日),為驅逐沙俄越境掠奪黃金,清廷批準,拟設呼瑪直隸廳,駐西爾根卡倫。後因條件所限,緩設。宣統元年(1909年),于呼瑪爾河口設置呼瑪爾河總卡官,節制呼瑪爾河、依西肯、倭西門、安幹、察哈彥、望哈達卡倫。隸屬瑷珲兵備道。

民國元年(1912年7月1日),設置呼瑪廳設治局,駐呼瑪爾河口(又稱“金山口”,今金山鄉金山村)。

民國三年(1914年1月11日),呼瑪廳設治局改為呼瑪縣,為二等縣。同年7月11日,呼瑪縣知縣孫繩武啟用“呼瑪縣印”,隸屬黑河道;10月批準,呼瑪縣署遷至古站(今呼瑪鎮)。

民國四年(1915年1月),将倭西門卡倫改為呼瑪縣分駐倭西門縣佐。

民國五年(1916年4月),呼瑪縣署正式移駐古站。

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1日),倭西門縣佐升改鷗浦設治局,旋即改設鷗浦縣。呼瑪縣由黑龍江省直轄,同年4月提升為一等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東北淪陷後,初由黑龍江省直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日本侵略占領了呼瑪縣。12月,劃歸黑河省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隸屬黑龍江省管轄。

1945年8月,呼瑪解放。

1946年8月13日,建立了呼瑪縣人民政府。

1947年3月,撤銷鷗浦縣和漠河縣,并入呼瑪縣。呼瑪縣改隸黑河專區管轄。

1964年8月,将西部林區劃歸大興安嶺特區管轄。

1970年4月,将呼瑪縣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

1981年5月,将沿江漠河、興安、開庫康、依西肯公社和十八站公社分别劃歸新設置的漠河縣和塔河縣管轄。11月,呼瑪縣一分為三,單設了漠河縣、塔河縣。

1992年,呼瑪縣共轄11個鄉鎮。縣政府駐地呼瑪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呼瑪縣共轄8個鄉級行政區,包括2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分别是呼瑪鎮、韓家園鎮、鷗浦鄉、白銀納鄂倫春族民族鄉、興華鄉、金山鄉、北疆鄉、三卡鄉。呼瑪縣人民政府駐呼瑪鎮迎賓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呼瑪縣位于黑龍江北部,地外大興安嶺東麓黑龍江之濱,北緯50°49′20″至52°53′59″、東經125°03′20″至127°01′30″,東部和北部為黑龍江環繞,黑龍江主航道為國境線,北與塔河縣相連,西為新林區、松嶺區接壤,南與黑河市、嫩江市毗鄰。南北長230公裡、東西寬135公裡,總面積14335平方公裡。

氣候

呼瑪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極端最代低氣溫-50.2℃,夏季炎熱多雨且短暫,年降雨量300至500毫米之間,極端最高氣溫38℃,年平均氣溫-2℃。積雪覆蓋期長達150餘天,無霜期80至110天,結冰區期每年7個月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529小時。年≥10℃的活動積溫為1998.0℃。

春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少,溫度低,風天多;夏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多,溫度高,雨天多;秋季日照時間短降水量較多,溫度漸低;冬季日照時間短降水量少,溫度低,晴天多。

地貌

呼瑪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屬低山丘陵區,東南部屬漫崗平原區。地貌标高143-788米,平均海撥350米(系黃海高程)。屬多山區,轄區内深山地約占全縣總面積的83.8%,丘陵地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4%,平原約占全縣總面積的9.9%,河流湖泊等約占全縣總面積的0.9%。

水文

呼瑪縣境内水境内有名稱河流127條、無名稱河流56條,均屬黑龍江、嫩江兩大水系,呼瑪河水向東注入黑龍江,境内流程209公裡,是縣内最長的一條大河。境内泡澤共有331個。江河水含省量少,透明度29-33左右。

土壤

呼瑪縣土壤屬大興安嶺東部山地棕壤、黑土、草甸土和草甸沼澤土4個類型13個亞類型。有機質含量高,但土溫低,有機質分解緩慢。

人口

2012年,總人口5.3萬人,滿族、回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蒙古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哈薩克族等10餘個少數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呼瑪縣常住人口為36362人。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呼瑪縣境内蘊藏着十分豐富的礦産資源。這裡盛産黃金,自古有“黑水鑲邊、黃金鋪路”之稱。金礦遍布全縣各個鄉鎮,金沙品位高、儲量大,已探明的黃金儲量占全省的45.9%,是中國重點黃金産地。

截至2012年,呼瑪縣礦産資源有金、煤、鐵、磷、钼、石墨、雲母、石灰石、石英砂、花崗岩、膨潤土等。呼瑪素有“黃金鋪地”、“金鑲邊”的美稱,探明的黃金儲量居黑龍江省之冠,已探明的煤炭儲量達1億噸,埋藏淺、易開采。褐煤埋藏淺、易開采,儲量達1.7億噸以上,鷗浦煤礦、椅子圈煤礦已建成投産。鐵、釩钛磁鐵礦儲量探明627萬立方米,儲量達4000萬噸的石英砂礦體,為中國國内石英砂礦所罕見。

動物資源

呼瑪縣野生異獸珍禽有鹿、犴、貉、黑熊、狍子、猞猁、黃鼬、紫貂、水獺、麝鼠及飛龍鳥榛雞、樹鳥、雉鳥等。江河中盛産聞名遐迩的鳇、鲟、鲑魚和鳌魚、哲羅、細鱗為代表的“三花五羅十八鱗”等魚類。

植物資源

呼瑪縣境内植被種類繁多,野生草本、木本植物共62科215屬374種,擁有建材、家用材、水土保持等各類植物。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樟子松、蒙古柞、白桦、黑桦次之,有相當數量的灌木林——都柿甸、沼柳,還有少量的楊樹、榆樹、水曲柳、黃波羅、榛子、興安胡枝子、興安杜鵑等。草本植物中主要建群植物有小葉樟、五脈山黛豆、苔草、紫花和白花地榆、大葉樟、大油芒等。天然草場以林緣草地為主,沿河流溝谷呈樹枝狀公布。可劃分為草本沼澤類,沼澤草甸和灌叢類三個類型。

呼瑪縣境内有毛尖蘑、猴頭蘑、黑木耳和蕨菜、黃花菜等食用山産品,有都柿(學名藍莓)、稠李子、黑加倫、刺玫果等野生漿果,還有北芪、五味子、掌參、黨參、柴胡、桔梗、防風等寒地野生藥材。

水資源

呼瑪縣水資源總量為73億立方米(過境水量來計),其中地下7億立方米,多為淺層的裂隙水。江河泡澤面積共計25.6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2%,人均占水量10.4萬立方米,年平均流經總量38億立方米,年平均水能蘊藏量50萬千瓦(不包括黑龍江)。

經濟

綜述

2012年,呼瑪縣地方生産總值完成12.69億元,同比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9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25.15%;全口徑預算收入1.2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8,496萬元;一般預算支出8.42億元,固定資産投資9.48億元。

2020年,呼瑪縣地區生産總值17.08億元,增長2.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1億元,增長18.9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長1.4%、8.9%。

第一産業

2012年,呼瑪縣糧食總産突破4億斤大關。35畝低溫水稻試種喜獲成功,玉米、水飛薊等高産高值作物種植面積分别擴大到5.3萬畝和4.5萬畝,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超過80萬畝,大馬力深松整地達到40萬畝,4個大豆高産創建示範片、4個千畝連片種植區和10個科技示範基地建設初見規模,投入900萬元建設了旱作農業示範基地、冷水性魚類增殖放流站。發放各類農業補貼4766萬元,政策性農業保險30萬畝,災害性理賠150萬元。

全縣綠色有機食品标志認證已達19個,認證綠色食品小麥基地3萬畝、無公害食品基地50萬畝,發展綠色、特色農業的基礎更加堅實。

第二産業

2012年,呼瑪縣實現簽約項目12個,其中落地開工項目6個、異地招商落戶安達萬寶山園區項目1個,到位資金7.2億元,招商引資成績斐然。産業項目紮實推進,納入全區重點的6個産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1億元,超額140.5%完成投資計劃;60萬噸産能擴儲改造已經啟動實施。加大了跑省進京力度,全年共争取各類項目38個,到位資金1.65億元,投入配套設施建設資金1810萬元,完成民房拆遷82戶,征收土地76公頃,修建園區外環路基4.15公裡。

第三産業

2012年,呼瑪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億元。

2013年,呼瑪縣整合黃金開采、抗擊沙俄入侵、鄂倫春民俗發展、知青上山下鄉等曆史文化資源,修繕吳八老島、中俄古戰場遺址、抗聯戰鬥紀念碑、呼瑪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重溫先輩們抵禦外侮的曆史憑吊場所,建成畫山棧道和景區白色公路、景觀亭榭,打造畫山界江旅遊度假區、呼瑪河口風景旅遊區、桃源峰水利風景旅遊度假區、白銀納鄂倫春民族文化旅遊區4大核心景區,突出大森林、大冰雪、大濕地、大界江和黃金古驿路、鄂倫春風情特色,帶動服務業發展。

交通

呼瑪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境内黑(黑河)呼(呼瑪)、呼(呼瑪)塔(塔河)兩條公路是縣内貨運輸主幹線。鐵路終止于縣韓家園鎮,距縣城呼瑪鎮百餘公裡。黑龍江在明水期客貨航運便利,發展水運事業潛力很大。加上呼(呼瑪)加(加格達奇)客運線的開通和以縣城為中心通往興隆、新街基、韓家園、鷗浦的縣鄉公路網。

社會事業

文化

截至2010年,呼瑪縣的文藝創作達到了新高,文聯會員的作品在國家、省、地頻頻見報,計有數百件(篇),文學作品、曲藝、歌曲、書法美術、攝影等門類多次獲獎和獲得好評。陸續出版了《鐵血龍江》、《豐收的田野》、《光輝的曆程》、《林海雄鷹》、《鄉情》等書籍。

體育

1952年4月,成立體育運動委員會。每年六七月間召開全縣性或縣直的田徑運動會;冬季開展滑冰運動;組織球類比賽;推出廣播體操;協助中小學開展學校體育活動;指導農村、廠礦企事業的體育活動;舉辦業餘體育訓練班等。

教育

呼瑪縣志記載:呼瑪教育始于1915年(民國四年)的“私利國民初級小學”。截至2010年,呼瑪縣有中小學校15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小學9所。另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4所。共有教師527人。其中,擁有本科學曆305人,專科學曆193人,中專(含高中)學曆29人。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曆合格率均為100%。有高級職稱的40人,中級職稱的309人,初級職稱的154人。特級教師2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120人。

2012年,呼瑪縣投資2500餘萬元,建成縣特殊教育學校、三卡鄉中心校食宿樓及2個鄉鎮幼兒園,投資100餘萬元為縣鄉學校安裝了監控裝置和交通減速帶。全部免除了學前3年教育收費和本縣戶籍高中生議價學費。2012年高考本科進線146人。

衛生醫療

截至2012年,呼瑪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3所,其中縣級9所,即縣人民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站、紅十字會、合管辦及醫學會、紅十字救護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級9所即9個鄉鎮衛生院;村級37所即37個行政村衛生所、另有4所個體診所和4所廠礦衛生所。衛生系統共有職工30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41人,行政管理人員68人;高級職稱47人,中級職稱75人,初級職稱76人;全縣共有鄉村醫生37人。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8。

2013年,呼瑪縣投入2000餘萬元新建縣急救中心和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到95%,基本藥物制度實現了鄉村全覆蓋。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社會保障

2012年,呼瑪縣新增就業1829人,其中困難群衆就業825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迅速鋪開,參保人員達到9,389人;城鄉低保、醫保補差标準提高,發放社會保障金7497萬元,發放城鄉低保、大病救助、社會救災、優撫定補及傷殘撫恤、高齡津貼等資金達1411萬元。

風景名勝

金山林場

金山森林公園位于呼瑪縣城西北金山林場内。金山林場始建于1959年,位于大興安嶺主脈東側,伊勒呼裡山脈的東北坡,呼瑪河下遊,黑龍江的右岸。東西長42公裡,南北寬26公裡,施業區東臨黑龍江,南北西與韓家園林業局接壤。有占地20多萬畝的天然樟子松母樹林,是黑龍江省最早确定為天然樟子松母樹林種子基地之一,分布在30個林班,54個小班内,平均年齡41年,平均郁閉度0.6,平均地位級Ⅱ級。屬珍貴樹種,1990年,被林業部和黑龍江省林業廳确定為國家級樟子松種子園。

察哈彥景區

呼瑪縣江段屬于黑龍江上遊,因地質情況等諸多原因,此江段地質斷層較多,所以形成了多處奇山美景,察哈彥風景區就是其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旅遊的好去處。察哈彥,村名,黑龍江邊上的一個不足百戶人家的自然小村屯的名字,地理坐标北緯52°16',東經126°23',桃園湖風光行政區劃隸屬于呼瑪縣金山鄉;察哈彥,山名,黑龍江邊上的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山峰的名字。察哈彥村因察哈彥山而得名,也因察哈彥山而聞名。

察哈彥風景區為察哈彥半島,北起黑龍江第一險關迎門砬子,沿綿延5公裡的察哈彥山,南至羊草溝六道灣一帶。此江段水道多曲折,山勢多奇峰,世間多傳說,江水忽而咆哮洶湧,忽而平穩如鏡;此江段天然景色神奇宏偉,生态景點連綿集中,令人流連忘返,使人終生難忘。

龍頭山景區

龍頭山景區位于呼瑪縣的湖通鎮附近,是黑龍江上遊江段著名的風景區之一。乘船從黑龍江上遊出發,順流而下,經過呼瑪縣境内的迎門砬子、冒煙山、畫山等著名景區後,在湖通鎮附近的呼瑪河入江口處,遠遠地就會看到江的左岸俄羅斯境内,一座陡峭的高山橫卧在江面上,山的形狀酷似中國的圖騰——龍的頭部,龍頭引頸向南,倒映在滔滔江水中,環抱于巍巍青山之間,宛若“潛龍在水,飛龍在天”,讓人感受到“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與非凡氣勢。這就是龍頭山景區。

八十裡灣

江灣,俗稱“八十裡灣子”,因黑龍江的江道在此繞了一個巨大的“S”形彎子(巨大的彎子由中國的江灣半島與俄羅斯的沙漠墩半島所組成),緻使直線距離隻有幾百米路程,乘船則需要繞行八十華裡,故得此名。江灣也有“天下第一灣”的美譽。

河口景區

呼瑪河口景區,距離呼瑪鎮縣城有9公裡,位于呼瑪河大橋南岸。呼瑪河是黑龍江在大興安嶺流域的一條重要支流,發源于大興安嶺呼中區的大白山,流經新林、塔河、呼瑪這三個縣(區),在呼瑪鎮東側彙入黑龍江,全長524公裡。呼瑪河以盛産珍稀的令水魚而著稱,如珍稀瀕危的哲羅魚、大馬哈魚、細鱗魚等。呼瑪河兩岸樹木成林,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蒙古柞、水曲柳、白桦、黑桦等珍貴樹種。

地方特産

果酒

以無污染的野生都柿果(學名藍莓)、野玫瑰果、稠李子果為原料釀制,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檸檬酸等,不含任何人工色素,保持天然野果的色、味和營養成分。

呼瑪老醋

呼悅牌“呼瑪老醋”曆史悠久,酸度高,色味濃正,具有獨特的芳香氣味和永貯不腐的特點。1983年列為全區科研項目,經多年研制,總結出一套獨特生産工藝,經省地食品監測部門檢驗證明理化衛生等指标符合部頒标準。

豆瓣醬

以優質地産黃豆為原料,以獨特制作工藝和科學方法精制而成,在制作過程中不加入任何化學成分和添加劑,保持了黃豆特有的芳香和營養。

醬油

呼悅牌醬油是以糧食為原料精制菌種發酵數日之後淋制而成,具有味道香醇,色濃味美的特點。

榮譽稱号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