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第一中學

吳川第一中學

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吳川市第一中學,簡稱吳川一中,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區,是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創建于1927年,解放前學校曾名為梅錄市立中學、梅茂縣立中學;解放後曾名吳川縣第一中學、化州縣第二中學。1966年學校遷到現址,1978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定為縣級重點中學,1994年吳川撤縣設市,學校便用現名。2000年實行初高中分離,創辦吳川市實驗中學,學校現為普通高中。2006年10月25日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2007年4月17日吳川一中以優秀等級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确認。
  • 中文名:吳川市第一中學
  • 外文名:
  • 簡稱:吳川一中
  • 創辦人: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别:
  • 學校特色:
  • 主管部門:
  • 所屬企業:
  • 現任領導:
  • 專職院士數:
  • 高職專業:
  • 本科專業:
  • 碩士點:
  • 博士點:
  • 博士後:
  • 國家重點學科:
  • 院系設置:
  • 校訓:立志成才,博學創新
  • 校歌:
  • 院訓: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碼:
  • 主要獎項:
  • 知名校友:
  • 知名教師:
  • 英文名:Wuchuan city first middle school
  • 創建時間:1927年
  • 類别: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 現任校長:康亞華
  • 學校地址: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區
  • 所屬地區:廣東省湛江市
  • 占地面積:88940.9平方米
  • 辦學宗旨:全面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
  • 高級教師:323人
  • 特級教師:1人
  • 理念:傳承創新,人本人才

創建曆史

學校創建于1927年,由于行政區域管理的變更,解放前學校曾名為梅錄市立中學、梅茂縣立中學;解放後曾名吳川縣第一中學、化州縣第二中學。1966年學校遷到現在校址,1978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定為縣級重點中學,1994年吳川撤縣設市,學校便用現名。2000年實行初高中分離,創辦吳川市實驗中學,學校現為普通高中.2006年10月25日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

基本情況

學校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足球)學校,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實驗基地,湛江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占地面積88940.9平方米,建築面積100498.2平方米,綠化面積22014.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87.4%。校道全部硬底化,教室和教師住房樓房化,布局合理。校園内繁花燦爛,綠草如茵,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文化氣氛濃厚,是湛江市綠色學校和花園式單位。

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86個,學生4814人,教職員工347人,教師323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4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市級8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5人。

設施建設

學校教學儀器、設施設備比較齊全。現有教學樓5幢,教室113個;科學館一幢,建築面積12762平方米,集圖書館、各學科功能室于一體,設有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實驗室、曆史室、地理室、電腦室、語音室、美術室、聽力系統控制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藏書室、課件制作室等共73間;圖書館藏書168716冊,各類報刊372種;電腦室8個,學生專用電腦430台,教師辦公室每3.8位教師配有一台電腦,多媒體教室73個,行政辦公的處室均裝配了電腦。

體育場館五處:第一運動場為标準4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新建的第二運動場面積為9600平方米,設有小型足球場一個、籃球場3個、乒乓球場一個;體育館一座,面積1626平方米;籃球、排球綜合運動場一個,占地4200平方米;遊泳池一個,占地2200平方米。同時,校園千兆網、圖書藝術中心(在裝修)更體現我校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師323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4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市級8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5人。近年來,學校實施名師工程,大膽起用年輕教師,放眼全國向省外高校招聘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專任教師中,學曆達标率100%。

辦學特色

“全面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省内一流”是學校辦學的一貫目标,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三個明顯的辦學特色。

一是班級循環管理責任制。所謂循環管理,就是每個年級有一名副校長,一至二名中層幹部,以及一名級組長,組成管理核心,由起始年級一直帶到畢業,然後再回到一年級,如此循環往複。教師能否随級直上進行循環教學,則根據綜合考核結果決定。這一管理模式,大大強化了集體責任感,激發個性創造力,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煥發了教師自尊、自強、力争上遊的精神,有利于教學管理、教學實施的系統性和延續性,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發展變化,有針對性地持續進行思想教育,收到更好的“培優轉差”的效果。

二是課堂教學“高效率、大容量、優化系列訓練”。這是我校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所謂“高、大”,就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同等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知識。要做到這點,就要求老師要有明确的教學目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探究欲望,而不能主次不分,滿堂灌。“優化”訓練,就是精選訓練點,力求“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而不是題海戰術,簡單重複。在湛江市産生影響的語文組的“快速、巧練、高效”的教改試驗,獲得省科研黃華獎的生物科組的“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中學生物教學難點的研究”教改課題,以及其他許多教研教改課題,都是圍繞這一特色進行的。

三是足球傳統項目長盛不衰。學校以此為龍頭,全面推進體育運動的開展。足球運動在我校有廣泛的群衆基礎,也有悠久的曆史,是我校傳統體育項目。學校足球隊曾獲得全國中學生“三好杯”足球賽第三名,在省内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學校曾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稱号,曾獲首屆“霍英東發展體育基金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獎”(當年獲此獎的全國十所中小學,我校是廣東唯一的一所),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三年來,我校為廣東宏遠足球隊輸送了4名運動員,為中山大學等高校輸送了18名足球尖子。足球運動帶動了全校群衆性體育運動的開展,也促進了體育教學科研。體育科組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高中以俱樂部為依托,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模式”研究課題已結題,并取得明顯效果。

學校成果

十多年來,學校高考成績穩步上升,一年上一個台階,在粵西地區赢得廣泛的贊譽。不少學生從母校的懷抱走向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1997年以廣東省高考第三名成績考取清華大學的陳甯同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随後曆年以80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考上清華的有:陳景妹、龍宇飛、王康健、林良有、林詹欽;考上北大的有:易顯河、劉曉春、倪彩霞、吳斌、沈健、黎元春、李高榮;考上複旦的有:黃斌、林建華、李華泉、吳土觀;考上浙大的有:黃俊、孫宇強、吳康平、蔡康榮、孫康進、莊紅豔、梁文鋒、李坤、陳志娴、朱上志、淩俊傑、歐亞聰。

近幾年來,學校狠抓教育質量,高考成績更加輝煌,2003至2005年均獲湛江市高考特等獎,2001至2005年連續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2006年獲湛江市高考一等獎(特等獎隻有湛江一中一所學校),我校高考成績的輝煌主要表現在:

(1)上重點線的人數逐年增多(2004年267人,2005年280人,2006年337人)。

(2)上第二批本科線以上人數大幅度攀升(2004年490人,2005年609人,2006年760人)。

(3)在湛江市的高考地位突出,無論是上線率、升第二批本科以上人數還是高分層人數,均居湛江市同類學校首位,并且每年都有亮點:2004年獲湛江市高考特等獎第一名,林詹欽同學為湛江市高考狀元;2005年高考總分700分以上96人,僅次于湛江一中,在湛江市各類學校中排名第二;2006年上第一批重點人數比去年增加57人,而整個湛江市應屆生上重點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42人,我校占其中38%。

湛江市教育局的一位領導多次說:“吳川一中是湛江市高考的三大支柱之一。”這是對我校高考成績的充分肯定。

未來展望

1、堅持并完善三個辦學特色,認真踐行辦學理念,努力實現辦學目标。

2、進一步完善學校硬件建設,特别是争取今年内建成圖書藝術中心,使學校的育人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3、加大教研力度,完善校本培訓制度,完善名師培訓工程,争取有一至兩個教改項目在省内産生影響,學校教研成果達到省内先進水平。

4、創新管理機制,形成現代學校管理新途徑。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的體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創新,建立與新課改相适應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教代會監督職能,實行校長向教代會定期報告制度及教代會代表對職能處室的問責制度。

5、精心打造學校品牌,發揮學校的示範作用。學校普通高考、學科奧賽成績在繼續保持湛江市同類學校領先地位的基礎上,争取全面趕超省市重點中學;學校社會地位和綜合影響力不斷提升,使之成為“人才的搖籃,名師的沃土,文明的窗口”,并形成辦學的品牌,在粵西甚至更廣的範圍内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其他學校發展。梅山之陽,鑒水之東,吳川一中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學府,正展翅飛翔,我們無懼困難,任重而道遠;我們面對挑戰,上下而求索。我們堅信,學校會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超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