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論語·子路》中的句子
出自《論語·子路》,是孔子所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譯文:“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于對方。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論,但在内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态度。”
  • 作品名稱:君子和而不同
  • 作者:孔子
  • 出自:《論語·子路》
  • 文體:文言文
  • 主題:人際、社會交往
  • 朝代:春秋末期

原文

出自《論語·子路》,是孔子所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釋

和:于事物來說是“多樣性的統一”。而對于人來說,“和”是和于觀點與意見,是觀點與意見的多樣性統一。

同:同質事物的絕對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疊加起來。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于對方。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論,但在内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态度。”

何晏《論語集解》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賞析

在先秦時代,“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種有差别的、多樣性統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調,必須使酸、甜、苦、辣、鹹調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味俱全、味在鹹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樂,必須将宮、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音共鳴、聲在宮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樂:反之,如果好鹹者一味放鹽,好酸者拼命倒醋,愛宮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徵,其後果便不難設想,也不堪設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嬰就曾說過:“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左傳·昭公二十年》)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孔子将“和”與“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際關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論語·子路》中的這句話。

所謂“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于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論,但在内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應該通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即使暫時統一不了思想也不會傷了和氣,可以經過時間的檢驗來證明誰的意見更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緻;相反,容忍對方有其獨立的見解,并不去隐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才算得上赤誠相見、肝膽相照。但是,那些營營苟苟的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隐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隻知道人雲亦雲、見風使舵;更有甚者,便是黨同伐異、以人劃線:凡是“朋友”的意見,即使是錯了也要加以捍衛;凡是“敵人”的觀點,即使是對的也要加以反對。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就劃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幫派。其“朋友”的真正意義也便蕩然無存了。

或許,這種“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種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來,孤立的個體是很容易吃虧和受到傷害的,如果不加入某個幫派、不擠進某個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這種安全感的獲得卻是以犧牲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為代價的。當一個人連真實的思想都不敢表達,連自己的見解都無權具備的話,這個人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更有甚者,這種“同而不和”的小人行為方式不僅在當下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到了如今的學術領域。其結果,便是把學術之争變成了門戶之見。我們知道,學術之争的本意是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而去僞存真,促進學術的發展;而門戶之見則是無原則地堅持和捍衛自己學派的觀點,将學術之争演變為利益之争:顯而易見,後者已由人格的異化擴展到了學術的異化,而異化的根源,就在一個“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樣:“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宋·歐陽修《朋黨論》)又或曰:“君子論是非,小人計利害。”(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與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際往來中的利益糾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卻勇于堅持立場;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計較人際往來中的是非恩怨,但卻能在正視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因此,這樣的人或許即使也還會有些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

上一篇:國際清算銀行

下一篇:繁華落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