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同科學院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

四年制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
由同濟大學與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公司合作試辦、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同濟大學同科學院”成立,今年計劃在滬二本招生297名。[1]2006年5月18日下午在同濟大學滬北校區揭牌成立,同年年計劃在滬二本招生297名。上海市教委副秘書長蔣紅、該校黨委書記周家倫到會緻辭并共同為同科學院揭牌,閘北區副區長韓曉玉、該校副校長陳小龍也分别緻辭。揭牌儀式結束後,校領導與市教委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還就同科學院的實際運作和今後發展進行座談研讨。然而目前同科學院因為大股東撤資已處于停辦狀态,所以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
  • 中文名:同濟大學同科學院
  • 外文名:
  • 簡稱:
  • 創辦人: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别:
  • 學校特色:
  • 主管部門:
  • 所屬企業:
  • 現任領導:
  • 專職院士數:
  • 高職專業:
  • 本科專業:
  • 碩士點:
  • 博士點:
  • 博士後:
  • 國家重點學科:
  • 院系設置:
  • 校訓:
  • 校歌:
  • 院訓: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碼:
  • 主要獎項:
  • 知名校友:
  • 知名教師:
  • 現任校長:陳小龍
  • 校址:上海市共和新路1238号
  • 主要院系:土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建築設施智能技術
  • 學校類型:綜合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

概況簡述

學院建設

科學院依托同濟大學在學科同、師資等方面的優質教育資源,借助同濟校企的經濟實力,以新機制、新模式進行合作辦學。學院将學習借鑒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種實訓平台,緻力于培養大批應用技術型本科層次人才,以滿足上海及長三角等地區對高層次工程技術類人才持續上升的需求。據了解,目前上海地區部分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多以文科、商科和管理類專業為主,同科學院立足于同濟的學科優勢,與同類學院實行錯位發展、差别發展。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現有電子與信息技術系、交通與機電技術系、樓宇設備與管理系、土木施工與環境技術系、人文藝術設計系、醫學技術與護理系6個專業系,涉及工學、管理學、文學、醫學四大學科門類,設置6個本科專業以及若幹專業方向。

學院現設有“上海市城市建設與管理實訓中心”,形成10大項目56個子項目,是集實驗、實習、現場模拟訓練與及職後崗位培訓功能為一體的一流教學實踐基地,為培養高層次、高質量、應用型技術、管理人才提供了切實的保障。學院還設有第47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同濟大學EDS PLM培訓中心,應用技術教育研究所,出版《高等技術教育研究》。合作創辦同濟珠寶學院。與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系,發展國際交流。.

院系分科

同科學院下屬6個專業系,2006年設有土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建築設施智能技術、護理學、廣告學等6個本科專業以及若幹專業方向,除廣告學招收文科生、護理學文理兼收外,其餘專業均招收理科生。

學院精神

學院依托同濟大學優質師資與優勢學科資源,建設精幹的、複合型專業師資隊伍,現有教授6名,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27名,專任教師中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學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院發展,樹立現代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面向市場,依托母體,獨立辦學,錯位發展,注重特色,保證質量。

創新教育理念,創造培養模式,創建實踐環節,實施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人才模式,努力造就應用性、技術型、個性化人才,适應生産、建設、管理、經營、服務第一線的需求。實行校企合作,推進産學結合;拓展國際交流,推進合作辦學。以人為本,引領學生發展,服務學生成才。傳承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精神,弘揚嚴謹、求實、團結、創新校風,倡導學生博學、笃行。

院系設置

電子與信息技術系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電子與信息技術系依托同濟大學電信學院雄厚的辦學基礎和師資力量,自2000年以“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招收高職和技術應用型本、專科,至今已有高職畢業生716名,技術應用型本科畢業生394名,04、05屆學生的就業率均均為97%以上,已畢業的學生受到業界的肯定和歡迎。

2007年本系申報三個新專業:《網絡工程》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築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醫學信息應用方向)。

交通與機電系

同科學院交通與機電系設有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現正申報2007年增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

交通與機電系擁有一支團結、敬業的專任教師隊伍。強調教師的學曆、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并重。高度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該系現有10位專任教師,可以承擔大部分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

交通與機電系有多個實驗實習室。現有實驗、實習室面積約600平方米。主要有同德機電技術中心、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室、汽車仿真室、汽車結構室、汽車排故室、公差實驗室、金相實驗室等十幾項實驗實習項目。

交通與機電系與國内外企業、行業組織、研究單位及高校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促進專業建設的發展。該系與上汽大衆、上汽通用、東航、上航、新宇航、申通地鐵等20餘家公司、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共同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管理人才,為該系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

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設有建築設施智能技術專業,現正申報2007年增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工程管理專業。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擁有一支敬業的、學科交叉的、有朝氣的專任教師隊伍。該系現有11位專任教師,可以承擔全部專業課和大部分專業基礎課。其中有副教授4人,碩士生導師2人,高級工程師1人,其它均為講師職稱。11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有4人,5人具有碩士學位,其中4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近年來完成十餘項國際合作、國内縱向和橫向的科研課題。在國内外學術會議和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近百篇,出版教材多本。

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有樓宇系實訓室。現有實驗、實訓室面積約1300平方米。能開出的實驗實習項目達三十幾項。其中樓宇物業管理與智能化控制項目固定資産(儀器設備)價值近400萬人民币。

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與國内外企業、行業組織、研究單位及高校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促進專業建設的發展。該系已與十幾家單位簽訂了校外實訓基地合作意向,為該系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等。

人文與藝術設計系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人文與藝術設計系是本院主要從事文科與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的專業系,自身擁有一支精幹、高效的專職教師隊伍,并有效依托同濟大學其他二級學院而聚集了一批長期、穩定的高水平兼職教師。本系除了建有制圖室、電腦設計室、陶藝室、窯爐和藝術展廳等公共教學設施外,還建成了珠寶首飾鑒定與評估、首飾制作與加工、玉石雕刻等專業實訓室,配備了先進的實驗、實訓設備和器材,能夠較好滿足專業教學與實踐的需要。與此同時,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實訓室正在籌建當中。

土木施工與環境技術系

2006年,本系開始招收《廣告學》普通本科專業(二本),當年招生50名。2007年,計劃申報新增《寶石與材料工藝學》(珠寶鑒定與評估)和《建築學》(室内設計)兩個普通本科專業。

設置“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和工程”、“環境工程”本科專業。擁有一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專業建設得到上海市建委、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水務局的支持,與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共同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初步建成現代土木建築施工技術與管理實訓室以及包括“給水處理技術及其運行管理”等環境技術實訓基地。

醫學技術與護理系

醫學技術與護理系現設護理學專業。我系具備了較強的師資力量、較完備的實驗與實訓條件、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積累了較豐富的高等教育經驗。

我系積極進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為主題的專業教學改革,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建立了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的理論教學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

我系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改革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我們以醫學基礎知識和護理學相關知識為基礎,增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人文學課程,在教學中以衛生服務崗位群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線,開展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态度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把課程設置與學生實際能力培養真正結合起來。此外,開設适合護理學專業的早、中、後期選修課,培養全方位發展、具有個性特色的高級護理人才。

我系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注重更新實踐性教學内容,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并與理論教學體系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系建立了較完備的專業實驗與實訓室,包括“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和“護理實訓中心”,在本市同類院校中處較高水平。護理學專業都有穩定的教學實踐,其中多數為三級甲等醫院,除同濟大學的有關附屬醫院外,還有長征醫院、長海醫院、第六和第八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等。

我院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在護理教育領域進行了合作,雙方在師資、學生、教材建設、教學計劃、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開展國際合作辦學不僅在于提高教師的學曆層次和派遣學生赴海外留學,更重要的在于引進國際護理人才培養的技術标準和培養模式,使護理人才的培養規格能夠逐步國際化。

-

校園環境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校園占地面積165畝,分為兩個校區,滬北校區位于閘北區共和新路(1238号),滬西校區位于普陀區真南路(50号)。校舍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

同科學院擁有設施齊全的“上海市城市建設與管理實訓中心”,集實驗、實習、現場模拟訓練及職後崗位培訓于一體,設有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所及專業培訓中心。據校長助理、同科學院院長呂才明介紹,除校内現有實踐平台外,學院還将盡可能利用好社會和企業的各種實踐平台,多方面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相關新聞

教育部召開滇西定點扶貧工作會議

2013年11月,教育部在雲南省大理市召開定點聯系滇西邊境山區扶貧經驗交流會和教育部直屬高校對口幫扶大理學院學科建設座談會。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楊宏,雲南省副省長高峰、沈培平,雲南省教育廳廳長何金平,雲南省扶貧辦主任李新平,大理州州長何華等領導出席。學校校長助理吳廣明及校辦、外聯辦和經管學院等職能部門和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同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43所高校,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等東部地區10個職教集團及成員企業,大理州等滇西10州政府,雲南省各級扶貧辦等機構出席了教育部定點聯系滇西邊境山區扶貧經驗交流會。

會上,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清華大學等9單位代表發言,交流過去一年中參與扶貧滇西工作的經驗,并舉行了“滇西學習網”啟動儀式。雲南省扶貧辦和教育廳等部門介紹了雲南省教育發展與扶貧工作推進情況。沈培平介紹了雲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并向參與扶貧工作的單位和人員表示感謝。魯昕總結了教育部16所參與定點扶貧工作的直屬高校、參與專項扶貧任務的22所直屬高校和部署各部門的總體工作情況,強調了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對今後的扶貧工作計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