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

受戒

汪曾祺著短篇小說
各種賣小吃的都來了。賣牛肉高粱酒的,賣回鹵豆腐幹的,賣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賣豆腐腦的,賣煮荸荠的,還有賣河鮮——賣紫皮鮮菱角和新剝鵝頭米的……
    書名:受戒 别名: 作者:汪曾祺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頁數:573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内容簡介

《受戒》共分為四個部分,包括散文部分,包括“文藝思想”“美食心得”“舊人舊事”三個組合,小說則輯選了包括《大淖記事》《受戒》等著名中篇。除以選入作家代表篇目以外,更注重了所選入作品題材、文風的親和。這些作品文筆手法細膩、結構順當、條理清晰、内容豐富多彩、語言流暢優美。滲透着作者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複雜的内心世界。

圖書目錄

複仇

老魯

雞鴨名家

虐貓

八千歲

故裡三陳

故裡雜記

金冬心

日晷

異秉

受戒

落魄

看水

大淖記事

子孫萬代

窺浴

小孃孃

昙花、鶴和鬼火

禮俗大全

侯銀匠

天鵝之死

鑒賞家

人物介紹

明海

“荸荠庵”裡17歲的小和尚。因為家裡兄弟多田地少,出于生計考慮選擇了出家,13歲時到“荸荠庵”出家。庵内的當家和尚仁山便是他的舅舅。他與“荸荠庵”的鄰居趙姓人家的女兒小英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還認了小英子的母做幹娘。

小英子

庵趙莊的趙大伯的小女兒,與明海年紀相仿,心靈手巧、活潑美麗。她家是“荸荠庵”的鄰居,日子過得很興旺,除了自家的地外還租種了庵上的十畝地。

仁山

明海的舅舅,“荸荠庵”的當家和尚,負責管理庵内的賬簿,教明海念經,深谙佛門的升遷之道。其人黃、胖,不修邊幅,在庵裡從不穿袈裟,經常披着短僧衣,光腳趿拉着僧鞋。

仁海

仁山的二師弟,很愛幹淨。有家室,老婆每年夏秋之間會到庵裡住幾個月。

仁渡

仁山的三師弟。年輕漂亮,聰明能幹,不但經忏俱通,而且身懷絕技,會表演“飛铙”,還會放“花焰口”唱山歌。很有女人緣,據說外面有相好的,但是平常表現很規矩,看到姑娘媳婦連玩笑也不開。年下庵裡殺豬時由他掌刀。

趙大伯

小英子的父親,是個能幹的莊稼人,不但田裡場上的活計樣樣精通,而且會罾魚、洗磨、修水車、砌牆等等手藝。不咳嗽、不腰疼,身體結實得像一棵榆樹,為人和氣,平時沉默寡言。

趙大娘

小英子的母親,五十歲了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無論何時都是精神飽滿,頭梳得整齊,衣服穿得體面。熱愛勞動,一天到晚不閑着。除了會做農活和家務,還會剪花樣子。喜歡明海聰明、會畫畫,認他做了幹兒子。

作者簡介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其短篇小說創作成就頗豐,他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代表作有《受戒》《邂逅》《大淖記事》等。其文風樸實自然,以抒情的筆調描摹民情民俗,從傳統文化角度再現了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風情。

作品賞析

《受戒》中的小明子正是作家當初在避難寺廟裡所見的小和尚,同時,又有作家自己少年時的影子,比如作品開始寫小明子出家路上對沿路店鋪的好奇,尤其是小明子朦胧的初戀,都融進了作家自己的感受。小明子出家時十三歲,四年後受戒時十七歲時,汪曾祺十七歲時也正經曆着初戀,和善而儒雅的汪父(汪曾祺曾說“多年父子成兄弟”),還在他寫情書時給他出謀劃策。而小說中的小英子,也有現實生活的影子,甚至也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比如小英子的父母和善能幹,勤儉持家,一家人過着殷實的生活,這與汪曾祺家的生活情景非常相似。汪曾祺非常願意始終像小英子那樣無憂無慮地生活,像小英子那樣開朗活潑,但世事不如意,他又是男性,因此,隻能抱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這種态度有點女性化,這種不争也是無奈的,因此,他的小說中多有這種不争而忍耐的人物形象。

創作背景

《受戒》,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歲那年,抗戰爆發時,避難到了一個小寺廟裡住了幾個月的親身經曆與感受,最早曾以《廟與僧》為題在上海《大公報》發表,1980年才重新寫成了《受戒》。兩部作品比較後發現,兩小說都有“回憶”的特點,但相隔了近三十五年,作家對往事的回憶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小說風格也完全不同。《廟與僧》嚴格說來,隻是《受戒》的創作素材,作家對人生的理解,還停留在好奇階段,并無成熟的見解。經過幾十年的發酵,才釀成醇美清新的《受戒》。

上一篇:大酸漿草

下一篇:日本秋田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