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

雀形目太陽鳥科一種體型非常小而纖弱的鳥
叉尾太陽鳥(學名:Aethopyga latouchii),别稱燕尾太陽鳥,是雀形目太陽鳥科一種體型非常小而纖弱的鳥,體長約9厘米,雄鳥頭頸及尾上金屬綠色,兩根中央尾羽特别長,具赭紅色的喉斑,上體橄榄色或近黑色,餘部污橄榄白色;雌鳥較小,上體橄榄色,下體淺綠黃色;它們的嘴細長下彎,舌呈管狀,專門用來吮吸花蜜,因此又被稱為“亞洲蜂鳥” 。常見分布于中國南方,範圍包括海南島,也及越南。在開花的矮樹木叢生活,且能懸飛在枝頭食蜜。在1982年曾被認為是中國最小的鳥;2000年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叉尾太陽鳥 拉丁學名:Aethopyga latouchii 别名:燕尾太陽鳥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 科:太陽鳥科 亞科: 族: 屬:太陽鳥屬 亞屬: 種:叉尾太陽鳥 亞種:3亞種 分布區域:中國、越南、老撾 命名者及年代:Swinhoe,1869 保護級别:無危(LC)IUCN标準 外文名:Fork-tailed Sunbird

叉尾太陽鳥是太陽鳥科中的一種,該科位于進化樹上與莺科相近的一支,生活在非洲和南亞地區,因适應環境需要,逐漸進化成和同樣吸食花蜜的鳥較為一緻的形态;該種最早由斯溫禾(Swinhoe)1869年在中國海南島發現并定名,由于中央尾羽羽軸為形特殊,1876年謝利曾将其單立一屬;叉尾太陽鳥通常認定為有三個亞種。

形态特征

叉尾太陽鳥(指名亞種)雄性成鳥頭頂至後頸間為綠色,具金屬光澤,背羽絨黑,腰呈鮮黃色,翅為暗褐色,外緣以橄榄黃,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金屬綠色,在不同折光下或呈藍紫色,中央尾羽羽軸先端延長如針狀,外側4對尾羽具清晰純白端斑和翠綠色羽緣;眼先、頰、耳羽概黑,頭側或渲染褐紅色,髭紋翠綠而具金屬光澤,或呈輝紫色,颏、喉、上胸暗褐紅,下胸橄榄黃,有時染以灰褐色,下體淺綠黃色不鮮亮,近下胸處渲染灰色,脅部絲白或微綴黃色,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鳥冠部或冠部羽基灰褐至褐色,上體橄榄黃染綠,兩翅暗褐,狹緣以橄榄黃,尾羽褐黑,中央尾羽羽軸不延長,外側尾羽具明顯的白色羽端,向外漸形大;眼先灰黑,頭側淺橄榄綠,颏、喉或為灰綠色,胸部呈較深灰綠黃,腹部為灰綠色,漸轉淺淡,尾下覆羽淡乳黃或乳白色。

幼鳥冠部羽基隐約可見暗褐色,頭、頸兩側灰綠,下體羽毛呈絨狀;喉灰微沾黃綠,胸部黃綠色較深,腹和兩脅淡黃,餘與雌性成鳥相似。

華南亞種與指名亞種在其特殊的尾形和羽色上均相近似;華南亞種雄性成鳥背橄榄綠,喉與胸皆赭紅,雌性成鳥上體橄榄黃綠色,較指名亞種鮮亮,兩個亞種下體羽色均不穩定,羽色變異與季節、分布高度無關。

叉尾太陽鳥體型纖細;嘴細長下彎,上下嘴緣先端約1/3呈細鋸齒狀;翼短圓,第一枚初級飛羽短小,尾呈楔形;跗蹠纖細而長,具盾狀鱗。雄性成鳥體重5.0~7.0克,全長9.5~11.5厘米,翅4.5~5.5厘米,尾4.0~5.2厘米;雌鳥體重4.5~7.0克,全長7.9~10.0厘米,翅4.2~4.8厘米,尾2.5~3.0厘米。

栖息環境

叉尾太陽鳥多見于中山、低山丘陵地帶,栖于山溝、山溪旁和山坡的原始或次生茂密闊葉林邊緣,也見于村寨附近的灌樹叢中,或活動在熱帶雨林和油茶林。常在高樹頂上活動,尤其喜在檞寄生叢或開花的樹、灌木叢中活動。

生活習性

食性

叉尾太陽鳥食性與其它太陽鳥相似,以花蜜為主食,兼捕食飛蟲和樹叢中昆蟲和蜘蛛等;野生狀态下常扇動雙翅懸垂于花朵上空,以微呈彎曲的嘴和管狀的長舌吸食花蜜;也吃種子等食物。

鳴聲

叉尾太陽鳥鳴聲婉轉動聽,常間歇發出悅耳而富旋律的鳴聲,有如金屬铿锵之音;在育雛期的雄鳥發出如pe-et,pe-et之聲,逐音升高,随發出急促的pit-pit聲。鳴聲細而尖,具有容易識别的特色。通常“twisk”的叫時,是以單個或多至五次重複的形式。

行為

叉尾太陽鳥性情活躍不畏人,行動敏捷,總是不停地在枝梢間跳躍飛行;多常單獨活動,有時成對,或亦有結二十隻左右的小群。

分布範圍

在世界範圍内,分布于中國、越南以及老撾。在中國東南及南部的江西、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包括香港)、福建、海南島等地常見。

繁殖方式

太陽鳥科的雄性在繁殖季節比平時更加好鬥。在繁殖季節,雄性鳥雀為了吸引雌性羽色會更加鮮豔。叉尾太陽鳥每年3~5月間繁殖,由雌鳥(據1984年廣西觀察)在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地海拔490米的竹-闊葉林緣的藤本灌木叢上營巢,巢呈長梨狀,約高11.6厘米,寬6.3厘米,用草莖、苔藓、枯樹葉和木棉絮等野生植物纖維及毛、羽為材料編織構成,系于懸垂的橫枝下面,裡層敷以地衣、軟細的木棉絮和細的草根等材料。

(據1984年廣西觀察)發現該巢後三天見初卵,每窩産卵計2~4枚;僅由雌鳥孵卵,雄鳥偶爾伴随雌鳥歸至巢房,孵化期13~17天,破殼出雛當天親鳥即尋食喂雛,由雌鳥單獨承擔育雛,三日齡全天喂食38次,九日齡全天喂食81次;12日齡離巢時,一小時喂食5次,巢空後雌鳥仍叼食回巢數次,不見雛時才退出巢。整個離巢過程中未見雄鳥參與什麼活動;次日下午見雌鳥在距巢約十米的竹、灌木上喂幼鳥。

叉尾太陽鳥卵渲染綠色或灰色,而具有紅褐色、紫或微黑色暗斑,卵重均為1克,大小幾相等,量度(4枚)平均約為13.67×10.3毫米;雛鳥剛出殼時通體肉紅色,光裸無毛,嘴峰、卵齒肉色,嘴角白,微沾肉色,鼻孔蓋突起于上嘴嵴中兩側,腹部大如球狀,頭頸常向腹部彎曲,體重為0.7~0.9克,輕于卵重,體長為23毫米左右。2日齡,針狀初級飛羽破皮而出,長約1毫米。4日齡,眼微睜,耳孔啟開。6日齡,體各羽區皆出針羽,尾羽每邊外側有兩枚羽首先破鞘。8日齡,眼已睜得較大,虹彩褐;初級飛羽破鞘成筆狀。10日齡,卵齒已看不見;上體主要為橄榄綠色,翼褐,眼已睜得較圓;能作6至8厘米遠的小距離飛跳。12日齡離巢時,上嘴亮褐,下嘴色稍淺且近基部沾肉色,嘴角白沾肉色,下體淡橄榄黃,跗蹠淡褐灰,趾肉色沾褐。雛期15~16天。

種群現狀

叉尾太陽鳥在東南亞屬常見鳥類,盡管由于栖息地逐漸破壞,可能呈現一定的減少趨勢,相對整體基數而言數量仍較穩定。

該鳥習見于亞熱帶以南,即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分布,近二十年來(2011)其新分布記錄見于暖溫帶華北,已向北延伸一個溫度帶。2007年3月,湖北省恩施州第一次發現有叉尾太陽鳥分布。2011年,叉尾太陽鳥首次在江蘇省被記錄。20世紀80年代,由于嚴重的空氣污染在重慶市絕迹,2005年9月重又出現。1994年,叉尾太陽鳥首次在老撾被記錄。

據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對桂林市區8個公園樣帶法調查記錄,該種鳥的發現次數占總遇見次數3.48%,密度約0.185隻每公頃,為常見種;通常單獨活動,雖然密度較小總數不多,但遇見頻率卻非常高。

保護級别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級别:無危。

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991年列入中國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上一篇:石漿魚

下一篇:微囊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