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南川

重慶市南部的城市
南川市位于重慶市南部,東南與貴州省道真、正安、桐梓縣接壤,東北與武隆縣為鄰,北接涪陵區,西連巴南區、綦江縣、萬盛區。南川置縣637年至今已有1357年的曆史。1994年撤縣設市,1997年成為重慶市的地區中心城市之全市轄37個鄉(鎮),6個辦事處,2個管理處,445個村,22個居民委員會,3381個村民小組,10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64萬人。市政府駐隆化鎮,距重慶市中心170公裡。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号)批準:撤銷南川市,設立重慶市南川區。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南川區的行政區域,南川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郵編:408400。區号:023。拼音:Nanchuan Qu。
    中文名:南川 外文名: 别名:南川 所屬山系: 地理位置: 走向: 長度: 寬度: 起點: 終點: 主峰: 海拔:

地理條件

   南川區位于重慶市南部,介于北緯28°46′至29°30′、東經106°54′至107°27′之間,東南與貴州道真縣、正安縣、桐梓縣接壤,東北與武隆縣為鄰,北接涪陵區,西連巴南區、綦江縣、萬盛區。南川有1359年的縣治曆史,1994年撤縣建市,1997年成為重慶市的地區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撤市設區。幅員面積2601.92平方公裡。轄31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區政府駐東城街道。2006年末總人口65.0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5.21萬人,非農業人口9.86萬人。

  南川境内多山,地形以山為主,地勢呈東南向西北傾斜。以雷石公路為界,以南屬大婁山脈褶皺地帶,呈中山地貌;以北系川東平行嶺谷區,呈台地低山地貌;沿線為低山漕壩地帶。南川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城區海拔550米,垂直氣候明顯。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6℃,年平均日照127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85毫米,無霜期為305天。

  南川區位獨特,渝湘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距重慶解放碑僅75公裡左右,屬重慶“1小時經濟圈”。萬南地方鐵路和即将破土動工的南涪鐵路把南川境内的川黔線、渝懷線、滬漢蓉大通道連接起來,自古以來就是黔北地區通往重慶主城的要沖。

  南川植物資源豐富,植物有430科、1884屬、5099種。自然植被有菌類、蕨類和裸子、被子植物種群。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級古稀植物有銀杉、珙桐、水杉、人參等4種。南川經濟商品品種多樣,物産豐富。農業商品有油菜、茶葉、烤煙、蠶繭、高山反季節蔬菜、水果、生豬、小家禽和水産品。有中藥材植物4180種,已形成規模的有黃柏、黃連、天麻、杜仲、雲木香、五倍子等。土特産品有方竹筍幹等。境内有大小河流56條,水資源總量21.3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3.7億千瓦,已開發8萬千瓦。鋁土礦遠景儲量3億多噸,探明儲量1億多噸,煤炭遠景量3億噸,探明儲量1億多噸,硫鐵礦儲量1.04億噸,鐵礦儲量618萬噸,耐火粘土儲量1318萬噸,石英砂儲量2000多萬噸,大理石儲量9400萬立方米,石灰石儲量100億噸以上。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金佛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國家自然遺産,核心景區441平方公裡,最高海拔2251米,被譽為“生物基因庫”,原始風貌濃郁,自然景觀形色兼備,珍稀動植物集中,四季風光各有特色。是避暑納涼、觀光賞雪、吸氧洗肺、科普科考的理想之地;楠竹山、山王坪、黎香湖、大觀溫泉等景區景點也極具開發價值。

自然資源

  南川區幅員面積2602平方公裡,轄區内水資源、礦産資源、動植物資源、土地資源、等多種自然資源富集。

  水資源

  南川年平均降雨量1185毫米,境内有河流56條,其中50km2以上的有18條,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5.9億m3,無過境水。截止2006年底,有各類水利工程4251處,蓄引提水能力22398萬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3座,總庫容137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9720萬立方米;小(一)型水庫11座,總庫容3533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57座,總庫容1283萬立方米;山平塘2987口,總庫容1242萬立方米;引水堰809條,引水能力2954萬立方米;機電提灌站436台/384處,提水能力811萬立方米;水火力發電廠74處,裝機容量87725kw。有熱礦水多處,允許開采量1000立方米/天。

  礦産資源

  南川區礦産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産有煤、鐵、鋁土礦、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鑄型用砂岩、陶瓷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磚瓦用頁岩、方解石、螢石、滑石、硫鐵礦、耐火粘土、水泥配料用頁岩、化肥用砂岩、镓、飾面用大理石、地熱、礦泉水等2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有9種,即煤、鋁土礦、石英砂岩、磚瓦用頁岩、石灰岩、方解石、螢石。

  南川區鋁土礦儲量居重慶第一位,已查明儲量達到1億多噸,遠景儲量3億多噸。煤炭查明礦産地15處,探明儲量2.05億噸,預測深部煤炭資源17461萬噸。鐵礦查明儲量618萬噸,硫鐵礦查明儲量6477.4萬噸;耐火粘土查明儲量22108.2千噸;石英砂岩838萬噸;飾面大理石25萬立方米;滑石112.6萬噸;含磷粉砂岩0.7萬噸。

  此外石灰岩、頁岩儲量也相當豐富。

  動植物資源

  南川區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環境氣候資源,是多種動植物生長的适宜區或最适區。野生動物有野豬、野羊、猴、獐、狐、獾、刺猬、水獺、旱獺、虎、豹、狸等,全市動物資源有523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4種,瀕危動物69種。養殖業中有豬、牛、馬、羊、雞、鴨等40多種,其中以豬、雞、牛、鴨的數量大,分布範圍廣。生豬上南川為無疫病防治區。據不完全統計,南川境内植物資源5655種,其中全國一級保護植物71種,特有植物200餘種,尤以銀杉、金山方竹、金山杜鵑、金佛山大樹茶、珙桐、金山竹米等最為著名。有藥用植物2100多種,其中有天然名貴的天麻、黃蓮、杜仲、厚樸等。南川農村經濟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是重慶市優質糧經作物生産地,目前,重慶市首個綠色食品大米示範基地已落戶南川。

  土地資源

  有耕地資源105.4萬畝,占幅員面積的27%。其中水田面積60.9萬畝,旱地44萬畝,菜地0.4萬畝。有園地資源9.6萬畝,占幅員面積的2.5%。其中果園地1.8萬畝,桑園地1.1萬畝,茶地5.6萬畝。有林地資源186.6萬畝,占幅員面積47.9%,其中有林地面積163萬畝,灌木林2萬畝,疏林地0.3萬畝,未成林地3萬畝,采伐迹地、苗圃地0.03萬畝,活立木蓄積47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7.4%。有草地(天然草場草山草坡)資源3.5萬畝,占幅員面積1%,包括農作物稭稈在内理論載畜量為15.7萬牛單位。

經濟發展

2006年南川地區生産總值69.5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3.35億元,減少4.3%;第二産業增加值34.38億元,增長20.3%;第三産業增加值21.79億元,增長12%。三次産業比重由上年22.1:46.9:31調整19.2:48.3:32.5。财政總收入4.78億元,增長20.8%,其中地方預算内财政收入2.54億元,增長25.1%;地方預算内财政支出6.33億元,增長20.4%。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6.17億元,增長11.9%。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166元,增長3.6%。

  農業總産值20億元,減少1%;增加值13.35億元,下降4.3%。主要農産品産量:糧食30.1萬噸,減少13.3%;油料1.7萬噸,減少1.4%;煙葉2769噸,減少15.2%;水果3.9萬噸,增長9.3%;茶葉2401噸,增長7.4%;麻類2348噸,減少12%;水産品5260噸,減少13%;肉類6.3萬噸,增長8.4%;禽蛋5118噸,減少2.3%;出欄生豬70萬頭,增長10.8%。鄉鎮企業總産值74.39億元,增長26.4%;營業收入 65.4億元,增長29.8%;利潤16900萬元,增長56.4%;上繳稅金18886萬元,增長40.1%。

  工業總産值71.88億元,增長19.5%;增加值27.99億元,增長25.2%;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産值46.95億元,增長33.8%;利稅6.79億元。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企業增加值14.02億元。其中,重工業增加值13.5億元,增長30.9%;輕工業增加值5123萬元,減少30.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25億元,增長48.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08.6,提高32.7個百分點。主要工業産品産量:飲料(酒)8961千升,增長54.5%;原煤103.07萬噸,增長2.1%;發電量65651萬千瓦小時,增長12.5%;水泥81.54萬噸,增長12.8%。

  建築業增加值6.39億元,增長6.8%。房屋施工面積84.2萬平方米,增長45.8%;竣工面積16.04萬平方米,減少26.9%。建築業從業人員6983人。

  交通運輸完成客運量1840萬人次,減少12.9%;客運周轉量46030萬人公裡,增長7.3%;貨運量338萬噸,減少14.7%(其中鐵路126萬噸,增長14.5%;公路212萬噸,減少38.5%)。郵電業務總量2.05億元,增長14%。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4.2萬門,增長5%。城市電話用戶2.88萬戶,減少0.3%;農村電話用戶5.6萬戶,增長7%。

  外貿出口額3530萬美元,增長11.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4億元,增長15.1%。

  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6.47億元,增長9.7%。其中建設與改造投資 32.63億元,增長7.1%;房地産開發投資3.84億元。

社會事業

2006年,南川教育事業取得明顯進步。實施學校建設項目119個,改造中小學危舊房11.3萬平方米,全部消除了D級危房,全部償還了“普九”債務,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兩基”工作通過重慶市政府複查驗收;素質教育紮實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累計向各類高校輸送人才7676名。

  建立完善了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成了疾控中心及傳染病分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全面鋪開。城區醫療機構建設加快,新建、改建鄉鎮衛生院9所、村衛生室243個,形成了三級農村初保網絡。

  建成了一批示範文化站和社區文化中心,完成了5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達95%,光纖廣播電視通村率達97%。

  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南川誠信模式”受到國家計生委高度肯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獲全國先進,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

  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加大,建立了人才市場,累計引進各類人才2000多名,壯大了人才隊伍。審計、統計、民族、宗教、僑務、對台、雙擁、人防、檔案、外事、保密、修志、氣象、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婚姻登記工作獲全國先進。

  2006年,南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66元,增加924元;單位職工人均工資收入14314元,增加5949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36億元,增長近1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幅度始終控制在3%以内;人均居住面積超過30平方米。

曆史沿革

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時期。南川者南江之别名也。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發源縣。公元637年,南川置縣。1994年撤縣設市。

  1994年,全市轄37個鄉(鎮),6個辦事處,2個管理處,445個村,22個居民委員會,3381個村民小組,10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64萬人。市政府駐隆化鎮。

  2000年,南川市轄隆化、三泉、南坪、神童、文鳳、大觀、興隆、太平場、白沙、水江、石牆、金山、頭渡、大有、合溪、鳴玉16個鎮;石蓮、嶺壩、木涼、乾豐、魚泉、青龍、騎龍、德隆、慶元、古花、馬嘴、民主、冷水關、石溪、福壽、沿塘、峰岩、河圖、土溪、鐵村莊、中橋2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63185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隆化鎮 144119 三泉鎮 14512 南平鎮 30865 神童鎮 8875 文鳳鎮 26761 大觀鎮 23801 興隆鎮 24656 太平場鎮 17771 白沙鎮 11148 水江鎮 39837 石牆鎮 9269 金山鎮 13692 頭渡鎮 9575 大有鎮 13808 合溪鎮 11308 鳴玉鎮 16954 石蓮鄉 7810 嶺壩鄉 6344 木涼鄉 9859 河圖鄉 8954 土溪鄉 8673 乾豐鄉 9101 騎龍鄉 10802 青龍鄉 7120 魚泉鄉 8345 中橋鄉 10474 鐵村鄉 9947 德隆鄉 8418 慶元鄉 12887 古花鄉 12418 馬嘴鄉 7758 蜂岩鄉 10637 民主鄉 11465 冷水關鄉 12332 石溪鄉 16385 福壽鄉 12087 沿塘鄉 13086

  2001年8月3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渝府[2001]212号)同意南川市将37個鄉鎮調整為34個街、鎮、鄉。其中撤銷6個鄉鎮,新建3個街道辦事處,擴大4個鎮行政區域,保留27個鄉鎮。調整後,鄉鎮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70.3平方千米擴大至76.5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調整前的17370人增至18903人。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一、撤銷6個鄉鎮:撤銷隆化鎮、文鳳鎮和沿塘、青龍、嶺壩、馬嘴等4個鄉。

  二、新建3個街道辦事處

  (1)東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新建路54号,管轄原城東辦事處、城北辦事處所屬行政區域和原街道、城中辦事處所屬灌壩、後街、南門橋、西街、西城外等居委會的一部分,渚堰塘、東城外、東城門、中和街、北街、北城處等居委會和水口村、北較村、花果村、黃泥堡村,面積99.26平方千米,總人口8.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6萬人,轄11個村委會,20個居委會。

  (2)南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南大街132号,管轄原城南辦事處、文鳳鎮所屬行政區域和原街道、城中辦事處所屬灌壩、後街、南門橋、西街、西城外等居委會的一部分,南園路、三聖路居委會,面積208.41平方千米,總人口7.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1萬人,轄16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

  (3)西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龍濟橋,管轄原城西辦事處、沿塘鄉所屬行政區域和原街道、城中辦事處所屬西街、西城外居委會的一部分,東方紅村、長遠村、黃桷村,面積60.83平方千米,總人口5.0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7萬人,轄14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

  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1)三泉鎮:鎮政府駐地三泉,管轄原三泉鎮和原馬嘴鄉所屬的團山、叢嶺、小河、天坪、落星、馬嘴等6個村的行政區域,面積191.5平方千米,總人口1.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12人,轄22個村委會。

  (2)水江鎮:鎮政府駐地水江石,管轄原水江鎮和青龍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233.03平方千米,總人口5.00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611人,轄3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3)南平鎮:鎮政府駐地陳家場,管轄原南平鎮、嶺壩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9.92平方千米,總人口3.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73人,轄23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

  (4)大有鎮:鎮政府駐地大鍋廠,管轄原大有鎮、馬嘴鄉雲峰村、嶝山村、水源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0.69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41人,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四、保留10個鎮17個鄉:保留神童、大觀、興隆、太平場、白沙、石牆、金山、頭渡、合溪、鳴玉等10個鎮和石蓮、木涼、河圖、土溪、乾豐、騎龍、魚泉、中橋、鐵村、德隆、慶元、古花、峰岩、民主、冷水關、石溪、福壽等17個鄉行政區域不變。

  2002年,南川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17個鄉,59個居委會、352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64.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5萬人。

  南川市轄3個街道、14個鎮、17個鄉: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三泉鎮、南平鎮、神童鎮、鳴玉鎮、大觀鎮、興隆鎮、太平場鎮、白沙鎮、水江鎮、石牆鎮、金山鎮、頭渡鎮、大有鎮、合溪鎮、石蓮鄉、木涼鄉、河圖鄉、土溪鄉、乾豐鄉、騎龍鄉、魚泉鄉、中橋鄉、鐵村鄉、德隆鄉、慶元鄉、古花鄉、峰岩鄉、民主鄉、冷水關鄉、石溪鄉、福壽鄉。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号)批準:撤銷南川市,設立重慶市南川區。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南川區的行政區域,南川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

  鄉鎮簡介

  水江鎮 位于南川東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城區26金佛山千米。原名龍見場,相傳修石拱橋時,淘石水中,現“水江石”三字,水江因此得名。1910年南川劃為九鄉時,設水江鄉;解放後一直是區鄉政府駐地。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将原水江鎮、中橋鄉、雙溪鄉合并為水江鎮;1998年,中橋成建制單獨設鄉,水江鎮下設雙溪管理處;2001年10月,原青龍鄉整體合并為水江鎮,同時撤銷雙溪管理處,形成現域的水江鎮。面積233.03平方千米,全鎮總戶數14445戶,總人口49293人,其中農業戶數12541戶,農業人口42439人;城鎮規模達1.73平方千米,城鎮人口13650人。原轄33個村,1個居委會,238個農業社,6個居民小組。現轄8個居委、9個村,56個農業社、48個居民小組。

  南平鎮:位于南川區西南部,距市中心16千米。面積130平方千米,城鎮建成區面積1.2平方千米,海拔640米。全鎮轄22個村,3個居委會,156個村民小組,14個居民小組,人口11000戶,36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047人;流動人口3000人;少數民族55戶,255人,是南川區唯一的苗族聚居地。 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時期。南川者南江之别名也。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發源縣。公元637年,南川置縣。1994年撤縣設市。

  1994年,全市轄37個鄉(鎮),6個辦事處,2個管理處,445個村,22個居民委員會,3381個村民小組,10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64萬人。市政府駐隆化鎮。

  2000年,南川市轄隆化、三泉、南坪、神童、文鳳、大觀、興隆、太平場、白沙、水江、石牆、金山、頭渡、大有、合溪、鳴玉16個鎮;石蓮、嶺壩、木涼、乾豐、魚泉、青龍、騎龍、德隆、慶元、古花、馬嘴、民主、冷水關、石溪、福壽、沿塘、峰岩、河圖、土溪、鐵村莊、中橋2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63185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隆化鎮 144119 三泉鎮 14512 南平鎮 30865 神童鎮 8875 文鳳鎮 26761 大觀鎮 23801 興隆鎮 24656 太平場鎮 17771 白沙鎮 11148 水江鎮 39837 石牆鎮 9269 金山鎮 13692 頭渡鎮 9575 大有鎮 13808 合溪鎮 11308 鳴玉鎮 16954 石蓮鄉 7810 嶺壩鄉 6344 木涼鄉 9859 河圖鄉 8954 土溪鄉 8673 乾豐鄉 9101 騎龍鄉 10802 青龍鄉 7120 魚泉鄉 8345 中橋鄉 10474 鐵村鄉 9947 德隆鄉 8418 慶元鄉 12887 古花鄉 12418 馬嘴鄉 7758 蜂岩鄉 10637 民主鄉 11465 冷水關鄉 12332 石溪鄉 16385 福壽鄉 12087 沿塘鄉 13086

  2001年8月3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渝府[2001]212号)同意南川市将37個鄉鎮調整為34個街、鎮、鄉。其中撤銷6個鄉鎮,新建3個街道辦事處,擴大4個鎮行政區域,保留27個鄉鎮。調整後,鄉鎮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70.3平方千米擴大至76.5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調整前的17370人增至18903人。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一、撤銷6個鄉鎮:撤銷隆化鎮、文鳳鎮和沿塘、青龍、嶺壩、馬嘴等4個鄉。

  二、新建3個街道辦事處

  (1)東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新建路54号,管轄原城東辦事處、城北辦事處所屬行政區域和原街道、城中辦事處所屬灌壩、後街、南門橋、西街、西城外等居委會的一部分,渚堰塘、東城外、東城門、中和街、北街、北城處等居委會和水口村、北較村、花果村、黃泥堡村,面積99.26平方千米,總人口8.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6萬人,轄11個村委會,20個居委會。

  (2)南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南大街132号,管轄原城南辦事處、文鳳鎮所屬行政區域和原街道、城中辦事處所屬灌壩、後街、南門橋、西街、西城外等居委會的一部分,南園路、三聖路居委會,面積208.41平方千米,總人口7.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1萬人,轄16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

  (3)西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龍濟橋,管轄原城西辦事處、沿塘鄉所屬行政區域和原街道、城中辦事處所屬西街、西城外居委會的一部分,東方紅村、長遠村、黃桷村,面積60.83平方千米,總人口5.0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7萬人,轄14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

  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1)三泉鎮:鎮政府駐地三泉,管轄原三泉鎮和原馬嘴鄉所屬的團山、叢嶺、小河、天坪、落星、馬嘴等6個村的行政區域,面積191.5平方千米,總人口1.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12人,轄22個村委會。

  (2)水江鎮:鎮政府駐地水江石,管轄原水江鎮和青龍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233.03平方千米,總人口5.00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611人,轄3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3)南平鎮:鎮政府駐地陳家場,管轄原南平鎮、嶺壩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9.92平方千米,總人口3.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73人,轄23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

  (4)大有鎮:鎮政府駐地大鍋廠,管轄原大有鎮、馬嘴鄉雲峰村、嶝山村、水源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0.69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41人,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四、保留10個鎮17個鄉:保留神童、大觀、興隆、太平場、白沙、石牆、金山、頭渡、合溪、鳴玉等10個鎮和石蓮、木涼、河圖、土溪、乾豐、騎龍、魚泉、中橋、鐵村、德隆、慶元、古花、峰岩、民主、冷水關、石溪、福壽等17個鄉行政區域不變。

  2002年,南川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17個鄉,59個居委會、352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64.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5萬人。

  南川市轄3個街道、14個鎮、17個鄉: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三泉鎮、南平鎮、神童鎮、鳴玉鎮、大觀鎮、興隆鎮、太平場鎮、白沙鎮、水江鎮、石牆鎮、金山鎮、頭渡鎮、大有鎮、合溪鎮、石蓮鄉、木涼鄉、河圖鄉、土溪鄉、乾豐鄉、騎龍鄉、魚泉鄉、中橋鄉、鐵村鄉、德隆鄉、慶元鄉、古花鄉、峰岩鄉、民主鄉、冷水關鄉、石溪鄉、福壽鄉。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号)批準:撤銷南川市,設立重慶市南川區。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南川區的行政區域,南川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

  鄉鎮簡介

  水江鎮 位于南川東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城區26金佛山千米。原名龍見場,相傳修石拱橋時,淘石水中,現“水江石”三字,水江因此得名。1910年南川劃為九鄉時,設水江鄉;解放後一直是區鄉政府駐地。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将原水江鎮、中橋鄉、雙溪鄉合并為水江鎮;1998年,中橋成建制單獨設鄉,水江鎮下設雙溪管理處;2001年10月,原青龍鄉整體合并為水江鎮,同時撤銷雙溪管理處,形成現域的水江鎮。面積233.03平方千米,全鎮總戶數14445戶,總人口49293人,其中農業戶數12541戶,農業人口42439人;城鎮規模達1.73平方千米,城鎮人口13650人。原轄33個村,1個居委會,238個農業社,6個居民小組。現轄8個居委、9個村,56個農業社、48個居民小組。

  南平鎮:位于南川區西南部,距市中心16千米。面積130平方千米,城鎮建成區面積1.2平方千米,海拔640米。全鎮轄22個村,3個居委會,156個村民小組,14個居民小組,人口11000戶,36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047人;流動人口3000人;少數民族55戶,255人,是南川區唯一的苗族聚居地。

網絡信息渠道

目前南川有很多網站

如金佛山旅遊網 金佛山論壇 南川在線

南川的門戶論壇有 南川方竹論壇

您可以在上面和大家一起交流,了解更多關于南川的風土人情,也可以了解到更多關于南川的第一手新聞。查看到更多關于南川最新的照片等等

上一篇:巧克力爺爺和糖奶奶

下一篇:康師傅冰紅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