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馬先蒿

南川馬先蒿

列當科馬先蒿屬植物
南川馬先蒿(學名:Pedicularis nanchuanensis)為列當科馬先蒿屬的植物,為我國特有種,僅見于四川南川金佛寺、鐵瓦寺等處。生于海拔2,100-2,200米的竹林邊。
  • 中文名:南川馬先蒿
  • 拉丁學名:Pedicularis nanchuanensis Tsoo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玄參科
  • 屬:馬先蒿屬
  • 群:長莖群
  • 亞群:長莖亞群
  • 系:藓生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幹時不變黑色,高15-25厘米。

根多少肉質變粗,徑可達3毫米,有分枝;根莖粗壯,被有卵形的厚鱗片多枚。

莖基部有線狀長圓形膜質的鱗葉數枚,多分枝,枝互生,半直立或基部多少傾卧而上部彎曲上升,密生白色長毛,而主莖即不很發達,直立,長僅4-7厘米。

葉互生,在分枝上者互生至亞對生,厚膜質至薄紙質,有柄,柄在主莖上者長可達5厘米,在分枝上者僅長1.5-2厘米,疏被長柔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11厘米,寬2.5-5厘米,分枝上者較小,長2.5-4厘米,寬1-2厘米,兩面均疏被短毛,基部不等,以羽片漸狹的基部成為亞心髒形,端多鈍圓或微銳,羽狀全裂,裂片每邊7-12枚,互生至亞對生,形狀與大小變異極大,自菱狀卵形而基部長漸狹至線狀披針形,基部多下延于軸而為翅,端鈍圓至銳頭,自身亦為羽狀淺裂至半裂,或較小者僅有缺刻狀重鋸齒,小裂片每邊3-6枚,為三角狀卵形至長圓狀卵形,後緣常長于前緣,大者長達5毫米,有銳鋸齒,齒與上卷的葉緣均有白色胼胝。

花腋生而疏,紅色,梗長可達3.5厘米,纖細,上部者及分枝上者較短,均被長柔毛;萼圓筒形,長約10毫米,前方不開裂,沿5條主脈密生長柔毛,此外尚有次脈5-7條,無網脈,齒5枚,近于相等,長約為筒部的1/2強,基部三角形,向上狹縮,至一半以上處又稍稍膨大而有細鋸齒,多少披針形至卵形,有毛;花冠長約3厘米,管長約2.5厘米,細直,被有短柔毛,盔無毛,直立部分短,自基部至盔頂長約6毫米,約以直角折向前方而成含有雄蕊的部分,長約4.5毫米,前方延伸為伸直的喙,長僅3-4毫米,下唇長于盔,長約12毫米,寬約15毫米,以銳角開展,側裂較大,斜橢圓形,中裂較小,寬過于長,為菱狀廣卵形,長4毫米,寬5毫米,鈍頭,二側不叠置于側片之下;雄蕊着生于花管中部,前方1對花絲上部被有微毛;子房卵圓形,長2-3毫米,柱頭不伸出。

生長環境

生長于海拔2100-2200米的竹林邊。

分布範圍

我國特有種,僅見于四川南川金佛寺、鐵瓦寺等處。 

本種識别

這一種的分布極為狹仄,顯然是一個很小範圍的地方種。它的體态與葉子是極與前一系的膜質馬先蒿與本系的大管馬先蒿相近似的,但是前一種的管很短,所以歸在前一系中,而且管外也無毛。與後一種的不同,在于其管的長度相去太遠,而且管的外面有毛,所以不能把它細作為後一種的亞種,它的體态似乎,也要比那一種粗壯一些。

上一篇:大花柃

下一篇:甜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