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衡山

南嶽衡山

五嶽獨秀
南嶽衡山,素有“五嶽獨秀”之美譽,它既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聖地,也是千百年來的文化名山;是軍事上的天然防衛要塞,也是古今中外的旅遊避暑勝地。南嶽之秀,在于無山不綠,無山不樹。那連綿飄逸的山勢和滿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長青,就像一個天然的龐大公園。著名遊記《遊南嶽記》這樣說道:“諸松茂一山,則山暗。一山或未能叢,則兩山映之,能暗崖石。森沉多如幽齋結構,至于水蒲溪毛,宛如盤秀。步步懷新。度三十餘裡,聲影光三絕。”其文描繪了南嶽獨特的風情。林深樹多,光聽聽樹的名字,也夠動人了:金錢松、紅豆杉、伯樂樹、銀鵲樹、香果、白檀、青銅以及常綠的香樟、神奇的梭羅、火紅的楓林、古老的藤蘿。據統計,南嶽現有的風景林等各種植物,有1700多種。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南嶽、壽嶽、南山 所屬山系: 地理位置: 走向: 長度: 寬度: 起點: 終點: 主峰: 海拔: 名稱:南嶽衡山 最高峰海拔:1300.2米 所在地: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山脈面積:181.5平方公裡 氣候: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地理位置

南嶽衡山是中國五嶽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境内,群峰巍峨,氣勢磅礴,72峰逶迤800裡,貫穿7個縣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嶽獨秀風光好,曆史悠久名氣大,佛道并存影響廣,中華壽嶽衆人仰著稱于世.

五嶽之中南嶽衡山,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在中說:“恒山如行,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贊美。

自然景觀

“青天七十二芙蓉”,衡山由包括長沙嶽麓山、衡陽回雁峰在内,巍然聳立着的72座山峰組成。南嶽的首峰就在衡陽市中心的南門口--回雁峰,從"天下南嶽第一峰"向北出發,沿蒸湘北路乘汽車行駛一個多小時,從眼前閃過幾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進入了南嶽勝景。如果人們從京廣鐵路乘火車,則于衡山站下車,再轉乘汽車,隻有15千米的路程,便可以飽覽南嶽的風光。

南嶽之秀,在于無山不綠,無山不樹。那連綿飄逸的山勢和滿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長青,就像一個天然的龐大公園。林深樹多,光聽聽樹的名字,也夠動人了:金錢松、紅豆杉、伯樂樹、銀鵲樹、香果、白擅、青銅以及常綠的香樟、神奇的梭羅、火紅的楓林、古老的藤蘿。據統計,南嶽現有的風景林等各種植物,有1700多種。這是幾十代人的血汗結晶,其中許多是奇珍異寶。福嚴寺的銀杏相傳受戒于六朝時的慧思禅師,樹齡至少也有1400多年,樹身三個大人合抱亦不能圍攏。藏經殿後的白玉蘭,亦有四五百年的曆史,至今仍然逢春開花,香飄滿山。半山亭的古松,三四百歲的年齡,還是小弟弟呢!上封寺後的原始森林,許多樹都是老态龍鐘,彎腰曲背,遍身青苔,望不見紋路。乍一看去,它們長得拳曲不張,冠蓋不整,盤根錯節,相互依偎,恍如嚴寒中一群衣衫破敗的老人,相擁取暖,令人憐憫而無俊俏風華的贊歎。但在這高山風口上,它們千百年如一日,在"風刀霜劍嚴相逼"之中,彼此抱得鐵緊,你攙我扶,有的甚至同根所生,枝同連理,不僅獨秀,而且情深。

曆史景觀

南嶽還是著名的佛教聖地。環山數百裡,有寺、廟、庵、觀等200多處.位于南嶽古鎮的南嶽大廟,是中國江南最大的古建築群,占地9800多平方米,仿北京故宮形制,依次九進。大廟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壽澗山泉,繞牆流注。廟内,東側有8個道觀,西側有8個佛寺,以示南嶽佛道平等并存。南大廟,是一件有曆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珍品,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結構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實屬罕見。

在南嶽古鎮,還有一座佛教古寺——祝聖寺。它位于鎮的東街,與山上的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和衡山城外的清涼寺等,合稱為南嶽六大佛教叢林。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經來到這裡,并在這裡建立清冷宮佘禮舜帝。清康熙年間作為皇帝的行宮進行大規模改建,并更名祝聖寺。現在寺的四周古木蒼翠,品,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結構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實屬罕見。在南嶽古鎮,還有一座佛教古寺——祝聖寺。它位于鎮的東街,與山上的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和衡山城外的清涼寺等,合稱為南嶽六大佛教叢林。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經來到這裡,并在這裡建立清冷宮佘禮舜帝。清康熙年間作為皇帝的行宮進行大規模改建,并更名祝聖寺。現在寺的四周古木蒼翠,寺内香煙缭繞,木魚鐘磬之聲,不絕于耳,佛圖佛像滿目,有興趣者,還可入内與法師交談,品嘗一下南嶽著名的素餐齋席。其它如廣浏寺、湘南寺、丹霞寺、鐵佛寺、方廣寺及傳法院、黃庭觀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镡,規模大小雖不相同,但也各有佳趣。寺内香煙缭繞,木魚鐘磬之聲,不絕于耳,佛圖佛像滿目,有興趣者,還可入内與法師交談,品嘗一下南嶽著名的素餐齋席。其它如廣浏寺、湘南寺、丹霞寺、鐵佛寺、方廣寺及傳法院、黃庭觀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镡,規模大小雖不相同,但也各有佳趣。

祝融峰之高

祝融峰是南嶽的主峰,海拔1289.8米,衡嶽千仞起,祝融一峰高。自古以來,遊人皆以登上祝融峰為一大樂事。詩人墨客用詩文來贊頌祝融峰的确實不少。唐李白《與諸公送陳郎将歸衡陽》詩雲: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老人星本來是很高的了,但南嶽還要高;山高自然風大,南嶽的雪花竟被吹到洞庭湖裡去了。這種豐富的想象,通過誇張的手法,把祝融峰高聳雲霄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登上祝融峰,東望羅霄,白雲缭繞,西顧雪峰,若隐若現,北眺洞庭,水天一色,南望湘江,宛若銀鍊;大地阡陌縱橫,曆曆在目,腳下峰巒起伏,如走泥丸;仰觀宗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上下四方,盡收眼底。真是“極目楚天舒”啊!

祝融峰頂有祝融殿,原名老聖帝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為祠,現在的建築是後來重修的。殿後岩石上裝有石欄杆,以便了望北山的風光。

在祝融殿的西邊,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臨空,銀光四射,景色格外明雨。遊人站在台上,欣賞月色,較在平地上别有一番景象。即使人間玉兔西沉,這裡也還留有夜月的餘輝。正如明孫應鳌的詩中所說的:“人間朗魄已落盡,此地清光猶未低。”這種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見了。

祝融峰頂下的南面有上封寺,寺後的山上有觀日台,台系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所建,現設有氣象台。在觀日台旁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觀日出處”四個大字。在秋高氣爽,特别是雨後初晴的日子裡,遊人可以看到“一輪紅日滾金球”的奇景。

為了看日出,遊人需要先天住在上封寺的招待所裡,次日黎明以前,穿上初冬的衣服,趕到觀日台。隻見東方是一片灰白色的天空,漸漸地出現了微微的绯紅色,接着一道道光芒噴薄而出,五彩缤紛。刹那間,太陽似乎從地平線下向上一躍,就浮出部分弧形的紅邊。紅邊很快地變成了半邊紅輪,紅輪又成為一個火紅的圓球,金輪湧出,上下蕩漾,旭日冉冉地升起。這時人們歡呼着,跳躍着,親自看到了日出的奇景。曙光由遠而近,灑向大地,萬物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環顧整個南嶽,樹綠山青,都沐浴在金黃色的陽光裡,顯得特别秀麗。

由于每天天氣變化的不同,日出的情景也千姿百态,各呈異彩,使南嶽日出的壯觀,更加美不勝收。在祝融峰下,還有高台寺,它與上封寺緊緊相連。

高台寺,開始建于何時,已不可考。據清李元度《南嶽志》記載,至遲是宋代的佛寺。這裡山高、石大、泉清、樹老,風景優美。寺右邊是觀音岩,岩上是碧蘿峰,岩下有煙霞洞,路旁有觀音泉,泉水從石縫中涔涔流出,晶瑩清冽。高台寺的左邊有開雲亭,是紀念唐代韓愈遊山時,先天陰雨綿綿,次日雲開日現這一情景而建立的。最惹人注目的,要算寺右的幾株古松了。

這幾株古松,跟附近一帶的樹木大不相同。附近一帶,因為地勢很高,風力極大,溫度太低,喬木難以生長,一般的樹木,大都是低矮臃腫、虬枝旁逸的灌木林。而這幾株古松,特别是其中的三株“念庵松”,卻長得那麼高大挺拔,郁郁蔥蔥,好象仲展着臂膀,喜迎遊客的到來,這三株“念庵松”,據說是明代江西學者羅洪先(号念庵)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訪問高台寺的楚石和尚時,攜帶了三株廬山松苗,親手栽種在這裡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曆史了。

藏經殿之秀

藏經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陳廢帝光大二年(568)慧思禅師所建。前面說過,相傳陳後主的一個妃子因避難來南嶽,向慧思學佛,其地點就在這裡。由于明太祖賜大藏經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稱為“藏經殿”。以後又相繼改為祥光寺、普光寺,後來仍叫藏經殿。現在的建築是1933年所重建,紅牆黃瓦,掩映在古林深處。

現在藏經殿已修繕一新,殿内油漆彩畫,光輝耀眼,增添的雕刻,形象生動,特别是1980年8月間,泰國華僑贈送了兩尊銅佛像安放在殿内,這充分表現了海外華僑熱愛祖國的崇高思想。

藏經殿的景物特點是:樹多、花多、水多、鳥多、名勝古迹多。這裡土厚水深,溫度不太低,植物容易生長。其中珍貴的樹木,如湘椴、杜英、猴喜歡、甜槠、香榧等,确實不少,比較完整地保存着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混交的原始植被,可以作為林業教學、科研的一個場地。

樹多自然鳥也多。莺啼百啭,燕語呢喃,充滿了無限生機。你如果在黎明時要聽百鳥争鳴,黃昏時看飛禽歸宿,藏經殿是個好地方。

藏經殿的周圍,到處都長着奇花異草,四季飄香。春季裡,滿山的映山紅,燦若朝霞。特别是殿後的大白玉蘭,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了,徑粗一尺多,高達兩丈餘。早春二月,還是春寒料峭,它卻舒展翠葉,開出白若羊脂般的花瓣,吐出沁人心脾的芬芳。這香氣,是那樣的飄溢,那樣的誘人,那樣的馥郁,把藏經殿點綴得更加春意盎然。

藏經殿的前面,有一條林間小溪,流水淙淙,常年不斷。若是雨季來臨,山間瀑飛泉湧,景色更是迷人。藏經殿附近的名勝古迹很多。殿後約百步,是古華居,鐵瓦石牆,比較精美堅實。在殿的左前方,是梳妝亭,相傳為明桂王的母親陳太妃整妝的地方。在殿對面的馬鞍山上,有允春亭,是遊人的休息之處。在殿的西面,是側刀峰,怪石嶙峋,上有飛來船、猴子石等古迹,保存完好;惟釣魚台已有損壞。藏經殿林壑幽深,風景秀麗,素有“藏經殿之秀”的譽稱。

方廣寺之深

方廣寺,在南嶽區蓮花峰下。寺名方廣,取佛說十方廣布之意。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後曆經各朝代修葺。寺中有宋徽宗寫的“天下名山”四字。寺前有一條小溪,寺左有石澗潭,泉水從石上流下,瀉為瀑布,墜入深潭,聲若鐘鳴。這裡林泉、山巒秀美,環境幽靜深邃,遊人至此必有一種“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廣,不足以知其深”之說。李白寫了一首《遊方廣寺》詩:“聖寺閑栖睡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滿窗明月天風靜,玉馨時聞一兩聲。”其幽深之狀,躍然而出。公元1167年冬,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和湖南提刑張栻,踏雪南嶽,唱詩作和。七天之中,互相唱酬,作詩149首,其中1/3的詩篇寫于方廣寺。後由張栻作序,朱熹作後記,彙成一部《南嶽唱酬集》,對南嶽進行了空前細緻的描繪。後人為了紀念他們這次勝遊,特意在方廣寺修建了二賢祠和嘉會堂。

其實,朱張“嘉會”的主要意義,并沒有表現在這部酬唱集上,而是推動了湖南道學運動的發展。朱熹死後不久,封建統治階段從政治需要出發,為了确立道學在思想上的統治地位,便由皇帝出面,加谥他為朱文公,追封他為太師、國公,下诏讓他從祀孔子。以後數百年間,朱熹注釋的《四書》,成為知識分子必讀的課本。科舉考試不按他的解說做文章,則被視為異端邪說。朱熹及其道學被擡到這麼高的地位,他曾到過南嶽并在這裡講過學,當然也就“青山有幸”,成了儒家的勝地了。到了明朝,就在本為佛教地盤的方廣寺,建起了一座二賢祠,并将朱、張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會堂上,讓他們長遠享受儒家的香火。

魔鏡台之幽

魔鏡台緣于唐懷讓的魔鏡的故事。魔鏡台位于南嶽擲缽鋒下,與半山亭對峙。魔鏡台附近還有觀音橋、麻姑橋、龍舒橋等古迹和明清兩代的名人題刻。此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冬溫夏涼,今已成為避暑的勝地。這裡山環路轉,幽徑曲橋,有綠竹亭亭,有繁花盛開,有涓涓流水,有清澈明淨的遊泳池,有松濤陣陣,鳥鳴嘤嘤,處處都充滿着詩情畫意。山上設立南嶽賓館招待所。招待所辦公室上面是一塊台地,其上有高大的蒼松、翠柏、柳杉、銀杏以及枇杷、石榴等樹木和許許多多花卉。火紅的杜鵑,雪白的梨花,金黃的菊花,豔紅的梅花,芳姿煥發,香氣襲人,真是滿台花木滿台香。如果是雨天,煙雲四起,山色空蒙,密密的松柏更是一片翠黛色。綠林叢中的亭台樓閣,山風頻吹,更露出了雍容華貴的姿态。大地上的草木,被雨洗得那麼清新,那麼潔嫩,那麼充滿着生機,整個魔鏡台,像一幅濃墨潑灑的圖畫。

水簾洞之奇

“一片挂蒼崖,分明不惹埃。蹙成珠顆白,垂下水簾來。野燕飛難入,山風卷不開。聲聲去朝海,天意戀岩隈。”宋人李元輔《水簾洞》一詩,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了水簾洞的奇景。

水簾洞,在南嶽鄉水簾村,距南嶽鎮4千米,古名朱陵洞,傳說與衡陽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在石鼓的為朱陵後洞,在南嶽的為陵前洞。水源來自南嶽紫蓋峰頂,流經山洞,彙入6米餘寬,深不可測的石洞,水滿溢出,垂直下瀉,形成瀑布,高60餘米,宛如水簾懸挂九天,故名水簾洞。每逢晴日當空,水簾上面,飛虹耀目,五彩缤紛,蔚為奇觀。“水簾洞之奇”,使人感到名副其實。唐、宋、明、清各個朝代,都有不少詩人名家為之題刻賦詩。石刻有宋代的“南嶽朱陵洞天”,明代的“天下第一泉”,清代的“夏雪晴雷”、“醉眼歡瀑”。此外還有“飛瓊濺雪”、“簾挂古今”等。其中“夏雪晴雷”一詞,把水簾洞的色、光、聲三者都描寫得恰到好處。“醉眼歡瀑”,則反映了作者的浪漫情懷,同時也表現了水簾飛瀑具有無比神奇的吸引力!詩則有彭齡的《水簾洞》:“奇峰銳鏟銀河漏,半天瀉下飛濤吼。泉聲石勢天馬行,電掣雷轟老蛟鬥。可憐龍女長寡栖,缫絲愁聽烏夜啼。鲔绡一幅挂洞簾,洞口明月照琉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簾洞的景色和神話般的奇異。宋朝畢田寫的詩句:“洞門千尺挂飛流,玉碎珠簾冷噴秋。今古不知誰卷得,綠蘿為帶月為鈎。”富有情趣。水簾洞是唐代道教活動的地方,被當做洞天福地,稱為“朱陵洞天”。唐玄宗還派朝廷内史帶領道士們在投龍潭祭祀,可見水簾洞在當時非同一般。

大禹碑之古

大禹碑緣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是傳說中最早在衡山留下的文字,碑中記載了大禹治水的經過。傳說中最早在衡山留下文字的,恐怕要首推大禹了。大禹為了治水,八年于外,勞苦奔波,“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忘我奉獻精神,一直被傳為美談。

據說,夏禹治水頭幾年沒有成功,但他還是再接再勵,艱苦奮鬥。大禹聽說黃帝曾把一部以金簡為頁、青玉為字的寶書,即《金簡玉書》,埋藏在南嶽。他知道這部書會對治水有很大的幫助,但不知道這部書究竟在什麼地方。于是,他來到南嶽殺了一匹白馬,禱告天地,接着便卧倒在山峰上。不久,他夢見一位仙人,自稱蒼水使者,告訴他這部書的所在地。夢醒後,果然找到了這部書。按照書上的指點,他率衆鑿山開口,疏通壅塞,把危害人民的洪水引進江河,浩浩蕩蕩地流進大海。大功告成後,他把《金簡玉書》送回到原來的地方,仍用盤石壓蓋起來,并在岣嵝峰(古代衡山又稱岣嵝峰)上刻了一塊大碑,記載治水的經過。後來,人們就把大禹殺白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馬峰”,把掘出寶書的山峰叫做“金簡峰”,把那塊石碑叫做“禹王碑”。禹王碑至今還屹立在岣嵝峰上,上面镌刻的蝌蝌古文,究竟是詩歌還是散文,古往今來,衆說紛壇,一直沒有破譯出這個秘密。至于那禹王碑究竟是大禹本人所樹,抑或為後人所托?千百年間,也始終莫衷一是,但它的存在,則的确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岣嵝山》一詩這樣寫道:“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蝌蚪拳身薤葉披,鸾飄鳳泊拏虎螭。事嚴迹秘鬼莫窺,道士獨上偶見之。我來咨嗟涕漣漪,千搜萬索何處有,森森綠樹猿猱悲。”把石碑的顔色和蝌蚪文的形狀以及感懷都清清楚楚地描繪出來了。

南嶽廟之雄

南嶽廟在南嶽鎮北街盡頭,坐北朝南,後有赤帝峰,前有壽澗水,廟址呈長方形,總面積達九萬八千五百平方公尺,是湖南省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築物。古木參天,綠樹掩映,飛檐淩空,光華四射,顯得十分壯麗。正門叫棂星門,牌樓式建築,由花崗石砌成。左右各有東西便門。正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姿态雄偉。門内翠柏挺立,綠草如茵,使人頓覺有清新幽靜之感。

再進為奎星閣,其上為戲台。台前橫額是:“古往今來。”台門兩邊有木雕蒼松、白鶴,顔色尚鮮豔。閣東有鐘亭,懸有大銅鐘一個,系元代鑄造,重九千斤。閣西有鼓亭,置有大鼓。現兩亭完好,隻是鐘鼓已毀。

三進為城門式的三大洞門。正中叫正川門,左右為東西川門。洞門原為重檐門樓,抗日戰争時期為敵機所炸毀,後來裝上石欄杆,登臨其上,仍可遠眺。正川門内有玲珑别緻的禦碑亭。亭内有清聖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為重修嶽廟而立的一個巨大的龜馱石碑,碑文系康熙的親筆。

四進為嘉應門,東西有角門,角門的部分鬥拱還保留着宋代建築的特色。門内先前有許多石碑,書法甚佳。自嘉應門左右角門起到寝宮止,東西住房,各有五十三間,現在加以改建,内設南嶽文物保管所、南嶽書畫館、大廟招待所等,幾十根紅柱相連,整齊壯觀。

五進為禦書樓,畫棟雕梁,樓上原有清代幾個皇帝寫的匾額和碑文。

六進為正殿。殿前是一塊大坪。正殿聳立在十七級的石階上,正中的石階嵌有漢白玉浮雕遊龍,形象生動,極為精美。

殿高七丈二尺,為重檐歇山頂建築,内外共有七十二根大石柱,象征南嶽七十二峰。整個殿頂,覆蓋着橙黃色的琉璃瓦,并飾有寶劍、大小蟠龍和八仙中的人物。飛檐四角,垂有銅鈴。檐下窗棂、壁闆,都雕刻着各種人物故事或花木鳥獸;後牆上繪有大幅雲龍、丹鳳。所有這些,色彩斑斓,鮮豔逼真。

大殿台階周圍,有麻石欄杆圍繞,柱頭上雕刻的獅子、麒麟、大象和駿馬,千姿百态,意趣橫生。欄杆中嵌有漢白玉雙面浮雕一百四十四塊。這些浮雕上的人物以及動物和植物,有些是想象出來的,有些是真實的寫照,還有些是《山海經》中的事故,生動極了。

殿中原來設有嶽神座位。曆代統治者對嶽神都加賜封号,如唐初封為“司天霍王”,開元間封為“南嶽真君”,宋代又加封為“司天昭聖帝”,等等。整個大殿,顯得莊嚴肅穆,氣勢雄渾。

七進為寝宮,宮内原有銅佛重一萬斤,是明崇祯年間(1628—1644)鑄造的。最後是北門,東為注生宮,西為轄神祠,出北門即可上山攀登祝融峰。

全廟周圍,都是紅牆圍砌,四角有角樓。角樓以内,東邊有觀八個,西邊有寺八個,以正殿為中心,連接樓閣亭台,紅牆黃瓦,構成了一組宮殿式的建築群,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雕刻和繪畫方面卓越的藝術才能。

嶽廟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南嶽志》載:唐初建司天霍王廟,後經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又經十六次修繕擴建,才成為現在的規模。大殿是清德宗光緒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宮的樣式重修的。

會仙橋之險

會仙橋,又名試心橋,在祝融峰巅北面的青玉壇,壇基是突兀峥嵘的一片大岩石,岩石上面平坦無奇,可容數十人。俯瞰岩下,深不可測,岩下有大小兩石,小石的面積僅大石的一半,中有石橋可通,橋極險窄,僅可容步。一般人不敢在上面行走,偶一失足,便成千古恨。據道家言:青玉壇是烏青公所創,為第二十四福地,仙人常在夜間到這裡聚會,來去都要經過這座橋,所以叫會仙橋。相傳,深夜還可聽到群仙聚會時奏出的仙樂聲。橋上有“昔人曾此飛仙”、“爽心悅目”、“南山一境”等石刻。明代盧仲田有詠《會仙橋》詩:“柯爛仙人久不回,一橋空對百花開。我來橋上尋遺事,雲滿空山月滿台。”站在會仙橋,四顧奇珍異寶,金光燦燦,綠浪滔滔,蔚為壯觀,還可望見祝融峰側的一巨石,宛如烏龜,人稱“金龜朝聖”。橋之險,可謂一絕,真乃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佛教聖地福嚴寺

南北朝時,佛教開始在南嶽活動起來。所謂南嶽十八高僧,便陸續出現于各個名刹古寺之中。特别是慧思禅師于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到南嶽後,積極開展活動,佛教的傳教事業,一時興盛起來。

慧思是佛教天台宗的第二祖。他對《法華經》、《般若經》很有研究,在北劑的名聲很高。由于佛教内部的鬥争,他幾次差點兒被人害死,不得已才跑到南方來,另圖發展。他到南嶽後,得到先前來到南嶽的海印禅師的大力支持。在天柱峰的南面建立了般若寺,即今福嚴寺。不久,又建立了小般若寺,即今藏經殿。更重要的是,慧思取得陳政權的支持,在佛道兩教的鬥争中,佛教一步一步地獲得了勝利。自唐中葉以後,佛教在南嶽幾乎取得了壓倒的優勢,一些道觀逐步改為佛寺,道教勢力衰微了。

慧思的聲譽在南嶽大振,并且傳到了國外。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朝鮮的玄光和尚到南嶽來,拜慧思為師,慧思親授《法華經》,玄光回國後廣為傳播。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慧思是有功勞的。

到了陳後主(陳叔寶)時(583—586),相傳有一個妃子到南嶽避難,她向慧思學佛,削發受戒,慧思把她安頓在小般若寺。亂平以後,又被陳後主派人接回。她在陳後主面前,對其師極力推崇,陳後主便特召慧思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去做國師。臨行前,他的弟子們極力挽留,可是他去意堅決,就把多年來的一個僧缽向般若寺後的一座石峰上擲去,至今人們還把這座石峰叫做“擲缽峰”。

到了唐玄宗時,佛教禅宗七祖懷讓也以般若寺為道場。宋以後,般若寺改為福嚴寺。

福嚴寺的規模較大,是南嶽佛教的五大叢林之一。寺的東面有山門一座,橫匾有“天下法院”四個大字,意思是天下的佛教徒都以它為傳法的寺院,兩邊的對聯是“六朝古刹,七祖道場。”進山門便到知客廳,廳前的石柱上刻有“福嚴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的對聯,可見福嚴寺在南嶽佛寺中的重要地位。

寺内有嶽神殿、正佛室、方丈殿、蓮池塘、禅堂、齋堂等,這些結構,渾然一體。寺内原有銅質嶽神一尊,重一萬三千斤,銅佛像三尊,各重一萬斤,都是六朝陳廢帝時所鑄,現已無存。

寺西後門,有一株古銀杏樹(白果樹),圍粗約一丈五尺,上半截已被雷電劈去大部分。樹齡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了,但仍展枝抽葉,生機還相當旺盛,寺東後門,有方形石井,叫“虎跑泉”。傳說有一隻猛虎在一塊大岩石前,伸出前爪,使勁抓岩,同時大叫幾聲,泉水就從岩石裡嘩嘩地流出來,因此叫做“虎跑泉”。在寺後山坡的石壁上,刻有唐朝宰相李泌寫的“極高明”三個有力的大字,其旁又有石刻:“高無見頂相,明不借他光”,中間是一個“佛”字。這就把佛捧到至高無上,無以複加的地位了。

福嚴寺周圍,古木挺拔,山花喜盈盈地舒開笑臉。名刹古迹,山林美景。這是一處值得遊覽的勝地。

八祖道場南台寺

南台寺,在福嚴寺左南方,是南嶽佛教五大叢林之一,為六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海印禅師所建。到了唐玄宗天寶(742—756)初年,禅宗八祖希遷來到南嶽,見這裡林深草茂,景色絕佳,遂開辟為道場。由于有石狀如台,所以叫做“南台寺”。希遷就号為“石頭和尚”。石頭希遷某種有《草庵歌參同契》,在此宣傳“頓悟”之說,南宗在南嶽的勢力,又得到了發展。南台寺後來年久失修,全部倒廢。清德宗光緒時(1875—1908)僧淡雲、妙見師徒,募捐重修,陸續興建佛殿、關帝殿、禅堂、齋堂等,寺貌煥然一新。

當重修工程開始時,恰值日本佛教徒曹洞宗梅曉和尚(号六休上人)來南嶽禮祖,他是希遷和尚第四十二代法孫,視南台為祖庭,自動提出在佛寺竣工後,贈送《藏經》全部。過了五年,大功落成,梅曉和尚果然同其他日本僧人,從日本護送《藏經》七百餘卷,放在南台寺的藏經殿。“六藏”中以鐵眼本為最好。續藏本載有輯續後賢語錄,是一份珍貴的禮品。當時學者王闿運(壬秋)特為撰文刻碑于寺内,題為《日本僧贈南台寺藏經記》。在抗日戰争前,日本每年都有佛教徒組成的“禮祖代表團”前來南嶽。至今,日本曹洞宗還把南台寺視為祖庭。由此可見,南台寺在中日友好往來史上有着光輝的一頁。

南台寺古木成林,一片蔥茏,綠蔭夾道,不見天日。夏季微風拂面,涼爽宜人。地上花草叢生,香氣撲鼻。有一種名叫“雪花”的高山植物,枝杆低矮,花瓣豐腴,呈金黃色,有一股脈脈的清幽的芳香,很是逗人喜愛。

祝聖寺

祝聖寺,在南嶽廟的東南側,是一座古廟。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經來過這裡,并在這裡建立清冷宮祭祀舜帝。到唐代始建為寺,初名彌陀台。後來又改稱般舟道場、報國寺等。清聖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撫趙申喬,聽說康熙皇帝要到南方巡視,便大興土木,把這裡改建成一座規模宏大而又豪華的行宮,後來皇帝沒有來,于是又改名祝聖寺。寺的主要結構,有前殿、正殿(即說法堂)、藏經閣、方丈室、羅漢堂以及禅室、齋堂、寮房等。這些建築,光彩華麗,甚為壯觀。

羅漢堂左右牆上嵌有石刻的五百羅漢像。清德宗光緒六年(1880),寺内有個心月和尚,擅長石刻。他從江蘇天甯寺得來版本,連續三年刻成。這些羅漢像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其中,或雙膝盤坐,或坦胸露腹,或持禅杖,或揮禅帚,或目光前視,或俯首沉思,無不忘情物外,意境天然。真是篆刻工巧,神彩飛揚。

祝聖寺為南嶽五大叢林之一。解放前,平日僧徒有兩百人左右,集會時多至五六百人,可見當時之盛。解放後,南嶽佛教協會會址設在這裡。

以前,寺西原有禹柏庵、禦書閣。寺後有柳宗元撰書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般舟和尚碑、元和五年(810)彌勒和尚碑等古迹。寺後還有一片森林,翠柏撩雲,松濤滾滾,夏日遊人至此,格外涼爽宜人。過去這裡是一處著名的風景林。

南嶽書院

邺侯書院,在煙霞峰下,原名端居室,是唐朝宰相李泌隐居的地方。據說李泌七歲能寫文章,受到唐玄宗的喜愛。燕國公張說稱他為“奇童”,宰相張九齡呼之為“小友”。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叛唐,攻下長安,玄宗李隆基奔蜀,太子李亨在靈武(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即位,是為肅宗。李泌前往谒見,陳述國家成敗的原因,得到信任。但他不想做官,“願以客從”,參議國事。他常常陪着皇帝乘車出入,看見的人都指着說:“衣黃者聖人(指肅宗)也,衣白者山人(指李泌)也。”長安收複後,肅宗回到京城。但中書令崔圓、宦官李輔國專權,他們看到肅宗對李泌重視,就十分嫉妒。李泌怕自己受禍,遂托故請求退隐衡山。皇帝答應了,賜給他隐士衣服,并替他修了房子。他在南嶽除了好神仙道術外,還好讀書。韓愈《送諸葛覺往随州讀書》詩:“邺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可見他藏書之多。後來李輔國被誅,代宗立,李泌複出從政。德宗時,位至宰相,封為邺侯。他博學多謀,善于直谏,曆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政績比較顯著。

李泌死後,其子李繁在南嶽的左側修了個書院紀念他,叫做南嶽書院。南宋時,又被遷到集賢峰下,改為邺侯書院。到了元代,書院遭到破壞。清乾隆年間(1736—1795),衡山一個知縣在煙霞峰下的李泌故居處,建立了一個義學,仍叫邺侯書院。現在的建築是1922年在此重修的。檐柱上有一副對聯:“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它表達了作者的懷古深情。

上一篇:鐵闆甲魚

下一篇:柿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