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荔枝

南山荔枝

無患子科荔枝屬植物的果實
南山荔枝,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特産,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荔枝原産于中國南方,早在唐宋時期,荔枝便是進獻的“貢品”。主要品種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1]
    中文名:南山荔枝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外文名:Nanshan Litchi 産地: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質量認證: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認證時間:2006年10月

生産概況

南山荔枝種植面積2.6萬畝,主要分布于南山區西麗、南山、沙河等街道和區西麗果場。年産量1000~1300噸。生産方式除區西麗果場規模化産業化經營外,其餘為果農和果園承包者生産經營。産品以本地銷售為主,少部分銷往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城市和港澳地區,每年出口到美國、德國、加拿大、菲律賓等國家的荔枝100多噸。南山荔枝以其品質優良、風味獨特而飲譽海内外,成為南山區農業支柱産業和農産品知名品牌,雄踞“南山農産品三寶”之首。

産地環境

地形

南山區位于深圳市中西部,東監深圳灣,北靠羊台山和塘朗山,西瀕珠江口,南至伶仃洋,區域面積182平方公裡。南山區屬于低山丘陵濱海區,整個地形呈南低北高,南部是三面臨海的半島。深圳灣、伶仃洋東側屬河口岸帶,有鹹淡水相互影響,大量的生物殘體使灘塗土壤積累了豐富的有機質和礦質氧份。為南山荔枝生産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南山荔枝。

土壤

荔枝主要種植于低矮的山坡上,土質主要是花崗岩赤紅壤和砂頁岩赤紅壤,土壤呈微酸性,PH值為5~6,土壤含有機質1.4%~1.8%,土壤體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通透性良好。

溫度

南山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4℃,最高氣溫38.7℃,最低氣溫0.2℃。1月平均氣溫14℃,7月平均氣溫28.4℃。霜凍機會很少。具備了荔枝枝梢生長、花芽分化及果實發育所需的最佳溫度條件。

水分

南山區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948毫米,但在時間空間分布上都不均勻,旱季和雨季明顯,一般每年從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下旬之間為旱季,4月下旬到9月下旬之間為雨季。

光照

南山區緯度較低,日照相對較強,年日照平均為2134.2小時。日照百分率如50%。年内日照時數以7、10月最多,分别為241.2小時和228.6小時;2、3月最少。

醫療效用

中國醫學認為,荔枝味甘、酸,性溫,有補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瀉等功效,适用于身體虛弱、病後津液不足、胃寒症、疝氣痛、淋巴結核、單闆機疹不透、脾虛洩瀉等症。

《本草綱目》說:“常食荔枝,補及健身,治瘰疬癰腫,開胃益脾。幹脯能補充氣,為産婦及老弱補品。”《随息居飲食譜》說:“荔枝甘溫而香,通神益智,填精充液,辟臭止痛,滋心營,養肝血,果中美品,鮮者尤佳。”《本草綱目》說它:“益智,健氣。”《玉楸藥解》則說它:“暖補脾精,溫滋肝血。”

荔枝對伴有虛寒症狀的貧血、心悸、失眠、口渴、氣喘等症還有較好的沼療作用。貧血者可取荔枝幹、大棗各12個,水煎服,每日1劑。老人五更瀉則可用荔枝幹6個,舂米50克,合煮成粥,每日早晚各1次。脾虛久瀉者,可用荔枝幹7個,大棗6個,淮山藥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呃逆不止者,取荔枝幹9個,連皮核燒存性,研為末,白開水調下。1次無效時,可隔1小時再重複服1劑。小兒遺尿,可讓小兒每日吃荔枝幹6個.遺精者,可用荔枝(連殼)幹9個,五味子10克,金櫻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上一篇:豬鳄

下一篇:桑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