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

劉姓

姓氏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占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1]
    中文名:劉姓 外文名:Liu、Lau 得姓方式: 得姓始祖:劉累(禦龍氏) 主要郡望: 主要堂号: 地位:世界第四大姓 郡望:彭城郡、中山郡、長沙郡、南陽郡 來源:帝堯曾封其第九子監明于劉地 堂号:禦龍堂、豢龍堂、沛國堂、中山堂 主要分布:中國、日本、韓國、朝鮮、新加坡 功績:統一中國 創漢文化 曆史人物:劉邦、劉徹、劉備、劉少奇等 名人:劉邦 劉秀 劉伯溫 劉少奇 成就:帝王最多 政權最多 聲望:史上最強 統治最久 釋義:古代兵器 象征皇權

​基本簡介

劉姓,漢朝國姓,中國曾經最具影響力的姓氏,現在最有影響力的姓氏之一,世界第四大姓,人數極多、分布極廣。世界人口在9000萬人以上,中國人口在7000萬以上。大約占漢族人口5.5%,因政治原因在《百家姓》之中被排在第252位,實際上劉姓在宋朝為第三大姓。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劉姓是第四大姓。

中國自古就有劉天下之說,無論是建立王朝的數量,還是稱帝的人數,劉姓都遠多于其他姓氏,劉姓稱帝稱王者多達1000多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帝王專業戶”。

自劉累、劉康公開始,劉姓政權400年連綿不斷,先後建立朝代包括西漢、東漢、蜀漢、前趙、南朝宋、後漢、南漢、北漢、遼朝、劉國、西遼、玄漢、北遼、胡夏、後遼、大齊、東遼、漢國、東丹、燕國等王朝。另有劉聖、劉永、劉顯、劉黎、劉龍兒等割據政權。根據《王道世系明鑒》記載吐蕃帝國、古格王朝和拉達克王朝的君主漢姓劉。

世界曆史上劉姓建立政權最多、統治時間最長、稱帝人數最多。在中國曆史上,劉姓曾被套稱為帝王之姓,《古今圖書集成·民族典·卷三四三》載”大約得姓之尊、稱帝之貴,無過于劉”。

劉氏是唯一曾2次統一中國和擁有世界最多諸侯王國,并在春秋戰國、三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擁有正統政權,最偉大姓氏!

當今專家在評論劉姓文化的時候,用十六個字精辟的評價和總結了這一偉大的姓氏:“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響之巨、萬姓之首”。顯然,這個評價是毫不過譽的。

劉姓主要分布在中國本土地區。在朝鮮、韓國、越南、新加坡亦有分布。另外根據日本可查檔案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出自中國劉姓,為劉邦後裔。現代劉姓除少數人明确表示在漢化過程中改為劉姓以外,其他劉姓絕大多數都是‘漢室之後’劉邦及其兄弟後代,此外劉姓還有漢後無二劉和天下一劉的說法。

凡是姓的字是劉的人均屬于劉姓或劉氏。劉姓是當今世界人口第四多的姓氏。

在古代,劉氏特指姓劉的未婚女子或改姓夫姓劉的婦女。近現代以來,姓與氏的概念一般不作區分。

劉姓,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有9000多萬,稱得上是“遍地劉”。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治天下,于是其子孫分布于彭城、中山、長沙、南陽、天水、東平等十五處之多。另外全世界的劉姓人口聚在一起牽手能圍繞地球轉1.2圈。

主要來源

來源一:

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堯(伊祁放勳)之後,受封于劉(今河北省唐縣),建立祁姓劉國,後裔因以為源于祁姓,傳說出自上古堯帝的後裔祁氏被封于劉國(前稱定州唐縣,今河北唐縣),屬于以國名為氏。相傳,唐堯是遠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領袖,名放勳,他賢達善良,後成為部落聯盟首領,被尊為五帝之一。據傳說唐堯出身在順平縣(原完縣)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堯因地名而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劉國(今河北唐縣),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為劉氏,史稱劉氏正宗。

又一說劉姓始于劉累(部分留氏族譜作“留被封殺累”)。《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禦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竹書紀年》雲:“孔甲元年,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竹書紀年》雲:“帝孔甲七年,劉累遷于魯陽。”

來源二:

源于晉國士氏: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賜氏禦龍。後遷魯縣,至商代彭氏而為豕韋氏。商末國于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杜(今西安市南杜陵),為唐杜氏。周宣王時國君杜伯無罪被殺,其子杜隰叔奔晉,其孫杜蒍在晉國擔任士師,其玄孫士會因功封于範(今河南省範縣),子孫遂以封邑範為姓,稱為範氏。士會嫡子範文子士燮,為國之賢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複劉氏,漢高祖劉邦就是他的後代。士會不僅是範氏、随氏得姓始祖,也是劉氏的大顯祖。《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範宣子說)“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王符在《潛夫論》中稱贊道:“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着于世,莫若範會(即士會)之最盛也”。鄭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說:“堯之後分為六,唐氏、杜氏、範氏、劉氏、韋氏、祁氏,皆為着姓,豈堯之不泯欤”!

來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賜給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後,周定王将劉邑(今河南偃師),封給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領地。至此,姬姓劉子國就正式地在東周王畿之内建立起來了,劉康公也就成了很高興飛姬姓劉氏的肇姓始祖。姬姓劉氏世代任周朝卿士,主理内政外交長達一百多年。

《左傳》成公十一年:晉郤至與周争鄇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

來源四:

源于投降漢朝的秦末齊國将領劉到:據史書記載,“平都孝侯劉到,平都。索隐縣名,屬東海。以齊将,高祖三年降,定齊,侯,千戶。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劉到元年。索隐故齊将。巳上孝惠時三人也”。

來源五:賜姓或改姓

1.出自項氏:漢初賜項羽的叔父項伯等人為劉氏,封射陽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為感謝項伯的救命之恩,賜項伯姓劉,封為射陽侯。同時還封了三位項氏族人:桃侯項襄封邑在山東汶上,平臯侯項它封邑在河南溫縣、玄武侯(姓名無查,封邑待考),對這三位項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賜姓為劉氏。

2.出自姒姓婁氏:賜婁敬為劉氏,封關内侯:婁敬,齊國人,婁敬去拜見劉邦。主張定都長安。劉邦認真聽取了他對建都的意見後,并又征求衆大臣的意見。衆臣中惟獨張良十分贊同婁敬的見解,并力勸劉邦移都長安。于是,劉邦決定将漢朝都城遷往長安。劉邦采納了婁敬遷都長安的建議,并把他留在身邊為官,還封他為關内侯,同時賜姓為劉氏。

3.源于漢代禮儀(官職),出自漢代皇室秋祭——?膢(?劉),屬于以官稱為氏。特别需注意的是:?劉一支劉氏,本字為?膢,因此正确姓氏讀音作lòu(ㄌㄡˋ),不可讀作líu(ㄌㄧㄡˊ)。

4.出自王氏:東漢舞陽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王朗冒名漢成帝之子劉子輿,自立為帝,被誅。

5.出自龔氏:宋真宗繼位後,賜皇後劉娥表兄(一說前夫)龔美姓劉,認其為弟;明朝嘉靖年間著名大将軍都督劉顯原姓龔,為報人知遇之恩,改姓劉。

6.出自盧氏:安定三水人盧芳,詐稱武帝曾孫劉文伯,曾自立為帝,據平涼等地,後失敗逃奔匈奴:

7.出自寇氏:三國蜀将劉封,原姓寇。為劉備義子,改姓劉。

8.出自丘氏:西晉義陽(今河南新野)人丘沈冒稱漢宗室後裔,改姓劉名尼。被擁立為帝,建年号為神鳳。

9.出自留氏:留氏改劉氏:後坡劉氏為永春留氏族裔,于宋末元初的動蕩中易姓為劉;另《清源留氏族譜》載:第三十九世留天祿,泉州路錄事,因軍情嚴重,不仕,複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為劉,為本支始祖。

10.出自柳氏,為唐朝文學家柳宗元之後,因柳宗元和當時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親信,其後人恐遭陷害,逃荒到山西的洪桐縣,改姓為劉。很多年後因當地遭水災,他們紛紛遷移到河南的周口、安徽的亳州、山東的曹縣、泰安一帶。

11.出自薛氏:北漢皇帝劉繼恩,本姓薛,因是劉承鈞的外甥和養子,改姓劉。

12.出自何氏:北漢皇帝劉繼元,本姓何,因是劉承鈞的外甥和養子,亦改姓劉。

13、一說元末陳友諒敗亡後其後代有改姓劉的。

14.唐宦官劉貞亮,原名俱文珍,無嗣。

15.明代宦官劉瑾本姓談(音dan),改姓劉,無嗣。

16.出自侯氏:劉亨赙(1872-1926年),又名侯夏飽,字圖瓊,号純青,菲律賓名何塞·伊格拉西澳·寶華,福建南安碼頭人,是菲律賓獨立戰争中的一位華僑将軍。其他近代、現代改姓劉氏者略。

少數民族或外國劉姓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長期以來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變上,劉姓是頗為典型的一例。

1.匈奴劉氏: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采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音modu墨讀)為妻,冒頓姓攣(音luandi銮低)。按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所以漢女後代有以劉為姓者。五胡十六國時期記載有漢國-前趙國建立者匈奴屠各部劉淵、劉曜,夏國建立者匈奴鐵弗部劉屈孑(即赫連勃勃)、襄國劉顯等。

2.獨孤部:是五胡十六國末期出現的北方遊牧部落之一,匈奴後裔。後歸附拓跋鮮卑。北魏時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部分獨孤氏改為劉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獨孤姓,如李淵和楊廣的外祖父獨孤信)成為當時北魏鮮卑貴族最顯赫的八姓之一。

3.稽胡,又稱山胡、步落稽,源于南匈奴。北魏時期稽胡首領劉蠡升、其孫北周時期稽胡首領劉沒铎等曾先後稱帝,建立割據政權。離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初,離石胡人劉龍兒、劉季真,劉苗王曾建立割據政權。

4.沙陀劉氏:

唐德宗時,沙陀人内附,定居于今山西大同一帶,長期與漢族雜居,不少人改漢姓。其中沙陀部的劉知遠家族兩度建立政權:後漢(劉知遠建立)和北漢(劉崇建立)。後降宋朝,沙陀劉氏散居北方各地,成為劉姓又一支脈。

5.契丹劉氏: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之後,因為追慕漢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稱劉氏,起漢名劉億。《遼史·後妃傳》“序”:“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裡比蕭相國,遂為蕭氏。”《金史》記載“移剌曰劉“。(“移剌氏”即契丹國姓“耶律氏”)因此耶律氏有改為劉姓的。當代天津市郊區寶坻縣耶律各莊村中劉姓村民較多。當地人說,這個村劉姓村民多為坐地戶,是當年随蒙古軍隊來到這裡定居的,劉姓是由耶律姓衍轉過來的。

6.魏晉時烏桓部族有劉姓者;另外後燕時獨孤部劉亢泥曾被封為烏桓王。

7.據《舊唐書·南蠻傳》所載,唐代南蠻有劉姓者。

8.回族中的劉姓,多為改姓。中國回族形成于宋元之間,初無固定姓氏,入居中原後,回、漢雜居,很多人使用漢字姓。劉姓是從古蘭經經名譯音“遼艾遼艾”(漢語義為珠寶)轉音而來。明初以後,随着回漢民族間人文交融,内地回民普遍使用漢字姓,其中劉姓不少。至元七年(1207年)授蒙古國諸萬戶府奧魯總管的鐵邁赤之子,虎都鐵木祿(字漢卿),母姓劉,故改名劉漢卿。(參見《古今同姓名大辭典)。清代歸附回回伊不熱業墨,“原隸内務府,後在鳳城縣(分屬遼甯)入籍,改姓劉氏,遂為鳳城劉姓回民先祖。”(《中國回族人名大詞典》)另有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任河南行省平幸政事的劉哈刺不花,雖《元史》言“其先江西人”,但就其“哈刺不花”和“探馬赤軍戶”的身份,以及受回回人泰不華(達不華)賞識推舉為椽史(屬員)的迹象來看,或是回回人。哈剌不花的劉姓,非賜即改。再有,甘肅的回族中,也有将馬、白等回族顯姓,改為劉姓者。劉姓回族在中國分布較廣。

9.蒙古族劉姓

(1)元朝蒙古族中劉氏出現在公元1285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來有位蒙族人名呼圖克特穆爾的名士,酷愛漢族書籍和文化,他的母親是漢人,姓劉。有一天,這位名士拜見元仁宗皇帝,談論中,元仁宗對他的漢學水平加以贊賞,并為他起了個漢人的名字,叫劉漢卿。從此,劉漢卿的後代就形成了一支劉氏家族。(2)蒙古族鄂爾果諾特氏,滿語為ErgonoteHala,亦稱鄂柳特氏,本蒙古族姓氏,世居喀爾喀,後多冠漢姓為劉氏。

(3)蒙古族劉佳氏,亦稱留佳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LingiyaHala,世居李佳和羅、瓦爾喀、烏喇、輝發、松花江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劉氏、雷氏(蒙古留佳氏世居察哈爾)。

(4)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稱赤穆特氏,世居察哈爾,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uijukHala,多冠漢姓為崔氏、劉氏。

10.滿族劉姓,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烏庫理氏,亦稱烏色裡氏,滿語為UkuriHala,漢義“細鱗鲮魚”,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國時期女真“烏古倫”,世居黑龍江,後多冠漢姓為商氏、劉氏、烏氏、李氏、讷氏、桑氏等。

(2)滿族甯古塔氏,滿語為NinggutaHala,漢義“六”,既清六祖世居地。以地為氏,所冠漢姓為甯氏、劉氏,世居甯古塔、綏分、珲春、讷殷和佟吉等地。元朝時女真人烏古倫氏遷居到中原,改姓劉氏,其後裔中有位劉國傑,英勇善戰,成為湖廣行省的要官,後又升任光祿大夫。還有一支女真人甯古塔氏也遷居到中原,改姓甯和劉,甯為甯古塔氏的頭一個字;而“甯古塔”按滿語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實就是“六”,“劉”與“六”同音,故姓氏為劉。

(3)滿族鈕圖氏,亦稱甯武圖氏,滿語為NiotuHala,世居哈達。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後多冠漢姓為鈕氏、劉氏。

(4)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是滿族大姓,滿語為SitaraHala,漢義“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俄國學者史祿國認為,它與瓜爾佳氏,滿語為同屬“闊雅裡滿洲”。另考,《龍飛禦天歌》有哈蘭都達魯花赤姓“奚灘”,乃明時女真望族,曾冠漢姓為“劉”,有學者認為喜塔拉即其演變而來。世居尼雅滿山、蜚優城、長白山蓋吉、佛克順等地,所冠漢姓為管氏、趙氏、圖氏、祝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5)滿族伊喇氏,亦稱伊拉喇氏,滿語為IlanHala,漢義“三”,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國時期女真“移喇”(即契丹國姓“耶律”),世居三姓,後多冠漢姓為劉氏、王氏、肖氏、蕭氏、李氏、黃氏、白氏。

(6)滿族紐塔氏,亦稱努他氏,滿語為Nuntamongu,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多,有四個分支。滿語NINGUTA為遠祖之意,推想表示其遠祖來自甯古塔,後多冠漢姓為劉氏。

(7)滿族查佳氏,滿語為CagiyaHala,是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今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滿族同胞中有此氏,後改漢姓為劉氏。

(8)鈕祜祿氏(多改漢姓為鈕或郎,改姓劉的不多)。

其他還有伊裡氏、伊拉齊氏、劉佳氏、以及隸屬各旗本為漢族的劉氏和朝鮮族劉氏。

11.維吾爾族劉姓

維吾爾族劉姓形成于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為官的維吾爾族人刺真海牙,曾孫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随祖母姓劉,名仲琛,隐姓埋名,作為普通百姓繁衍生息下來。劉姓維吾爾族人現居河南渑池縣尚有500馀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12.朝鮮族朝鮮國韓國劉姓

中國朝鮮族劉姓人口數量位居第30名左右。朝鮮族劉氏以江陵為核心本貫,後來分衍有忠州、巨昌、金城、裴州、延安、我州、慶山、平尚等數本。在韓國的二百五十多個姓氏中,韓國劉氏人口總數排在第三十二位。據記載泉州人劉載在高麗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定居高麗後,被任用為“守司空尚書右仆射”。

13.傣族、景頗族劉姓

明朝初期,朝廷派軍隊到滕沖地區屯田戎邊,許多内地劉氏将士随軍來到該地,其中一部分人則定居下來,與當地主要民族傣族、景頗族女子聯姻,成家立業,繁衍生息。由于這些劉氏人與傣族、景頗族人通婚,其後代多随父姓為劉氏,融入傣族、景頗族。據近年雲南騰沖劉氏收集到的351個族譜中發現,有七支劉姓演變為傣族、景頗族。

14.京族越南劉氏

京族原稱為越族,人口近兩萬,有31個姓氏,居住在廣西南疆諸島,劉姓人口數量在京族中占20%,是這個少數民族的第一大姓。在越南的京族劉姓有三類,一類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劉姓,一類是越南族人使用漢字姓劉氏而形成的劉姓,再一類就是近代以後移民越南的華僑、華人。不過,今天這幾種不同的劉姓已很難區分了。

15.壯族劉氏:

湖南、廣西等地都有壯族劉氏分布,名人有唐代著名的歌仙劉三姐

16.高山族劉姓

高山族人本無固定姓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賜給高山族七個姓(衛、金、錢、廖、王、潘、黎)。從日本侵占台灣到台灣重回中國期間,高山族人多依托當地漢族人,認其姓為己姓,據統計共有79個姓,其中有劉姓。

17.柯爾克孜族劉姓

清末民國初期,柯爾克孜族姓氏改稱漢姓,并從柯爾克孜族姓“蔡音德熱”分化出漢族姓“劉”。

18.達斡爾族劉姓

清末民初兩次戶籍調查時,滿文已被漢文代替。用多個漢字書寫達斡爾族姓氏已不方便,于是便采用“哈勒”或“莫昆”音首或意義字表記,随着社會的發展和不同民族的聯煙,達斡爾族又增加了讷迪、紮尼、雅庫斯、尼爾登、塗庫敦、張、王、李、趙、徐、邵、劉、陳等姓氏。

19.仫佬族劉姓

在仫佬山鄉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龍岸鎮,他們當中有劉家、陳家、李家、古家等13個姓氏

20.苗族劉姓,湘西等地有分布

21.瑤族劉姓,湘南等地有分布

22.白族劉姓,湖南桑植、慈利的白族姓氏比較多,有谷、王、鐘、熊、李、段、高、楊、張、劉、孔、施、車、于、馬等。

23.藏族劉姓,古代藏族逐漸發展成為六大氏族,即賽、穆、黨、東、劄和珠,各大氏族中又分化出若幹小氏族和家族,取的漢姓中,其中有劉姓。其實,藏族人取漢姓是曆史及生活環境的産物,也是社會發展、民族融合這一大趨勢的産物。

其他外國劉姓的來源略

得姓始祖

劉累,堯之裔孫。早年,劉累曾向豢龍氏董父學豢龍之術。約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時,天降龍于今河南省臨穎縣豢龍城東南角龍蕩溝處。孔甲派劉累到此養龍,長達7年之久。因劉累養龍有功,孔甲封他為禦龍氏。後因一雌龍死,累把龍肉加工成美食,送給孔甲吃,孔甲享用後,感到味道鮮美,又向劉累求食,劉累怕死龍事發,孔甲追究問罪,便于約公元前1873年,遷徙到河南省魯山縣隐居,隐匿了原來的名字,改稱“丘”,人稱“丘公”,稱隐居的地方為“邱公城”。孔甲知道後,不再追究,丘公改為劉累,劉累族人遂複姓為劉氏,中華劉姓遂繁衍生息。

劉姓自漢朝以來多次建立大一統或地方割據政權,其中西漢(皇帝15人)、東漢(皇帝14人)為大一統政權。史書公認但未大一統的政權還有玄漢(皇帝1人)、南朝宋(皇帝9人)、蜀漢(皇帝2人)、後漢(皇帝2人),其它地方割據政權稱帝者有十六國漢國-前趙(稱帝5人)、夏國(稱帝3人)、南漢(稱帝4人)、北漢(稱帝4人)、齊(稱帝1人)、燕(稱帝1人)等。還有自立為天子者史書記載有19人(西漢時的劉信、東漢之前的劉盆子、西漢鐘武侯劉望、梁王劉永、新朝的劉子輿、東漢的劉文伯、西晉時的劉尼、西晉時的劉芒蕩、襄國劉顯、劉黎、南朝宋的劉義宣、南朝宋的劉子勳、南朝梁的劉靜躬、北魏末年的劉蠡升、北周時的劉沒铎、隋代的劉苗王、隋代的劉元進、隋末的大世皇王劉迦論、隋末唐初的劉武周)。

劉姓自漢以來受封王爵、自立為王者曆代大約有500多人(見詞條“劉氏諸侯國”)

劉姓自東周卿士劉康公開始,各朝及地方割據政權行使丞相與副丞相職權的100多人。(見文庫“劉姓主要分布”)

遷徙分布

劉姓,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有7000多萬,稱得上是“遍地流(劉)”。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治天下,于是其子孫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

漢末三國之際

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

劉氏大舉南遷,在江南影響很大。

唐代和宋代,

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國,直至今日。

從明末開始,

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傳統文化

郡望堂号

據有關史料記載,劉姓郡望達27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

彭城郡:西漢的時候設立,當時将楚國改為彭城郡,後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江蘇徐州)。

沛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相縣。相當于今安徽、河南等地。《史記高祖本紀》,大曆史學家裴骃《史記集解》謂劉氏世居于沛,移在豐。應邵曰:“沛,縣也。豐,其鄉也。”曆史學家顔師古曰:“沛者,本秦泗水郡之屬縣。豐者,沛之聚邑耳,即江蘇銅山所屬。”西漢初期改泗水郡為沛郡。

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時代頃王劉仲。

河間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樂城。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之子河間王劉開。

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州)。此支劉姓多出自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

梁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咀陽。此支劉姓為漢文帝之子劉文所開基。

頓丘郡:西漢、西晉兩次置郡。此支劉氏多出自匈奴劉氏。

南陽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宛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定王劉發。

東平郡:漢晉置郡,治所在無鹽。南朝宋改稱東平郡。此支劉氏,其開山基始祖為漢宣帝第四子東平王劉宇。

高密國:西漢置國,治所在高密。此支劉氏為廣陵王之子劉宏所開基。

竟陵郡:西晉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劉氏為後漢劉焉所開基。

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洛陽市東北。此支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

尉氏縣:春秋時鄭國尉氏邑,秦時置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廣平郡:漢置郡,治所在廣平。此支劉氏出自西漢景帝之孫劉蒼之後。

丹陽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劉氏為臨懷劉氏分支,起開山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7世孫劉會。

廣陵郡: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宣帝廣陵王劉胥。

長沙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臨湘。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長沙定王劉發。

臨淮郡:漢武帝時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劉姓,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六世孫晉永城令劉建。

堂号

彭城堂: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漢皇族,時間較早,人口、支脈較多,影響較大,因此被劉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藜照堂:是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劉姓宗族中,另一個用得最多的、最為著名的堂号;藜照堂的得名,來自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藜照堂及與此相近的堂号,不隻在劉向後裔彭城劉氏宗派中,在中國南北各地各宗派劉氏後裔中都被廣泛使用,該堂号已成為劉姓的标志之一。

中山堂:是劉姓中又一個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号。中山是劉姓的著名郡望,也是劉姓的發源地之一。中山劉氏在劉氏各宗派中有一個顯着特點,就是人丁極為興旺,族裔衆多。

五忠堂:是以祖先名号為堂号。宋朝時期,福建建州、建陽劉氏一門忠烈,有5人死後被朝廷賜谥為“忠”,世人号稱“劉氏五忠”,堂号主要在福建劉氏及其分遷到各地的劉氏支派後裔中使用。

墨莊堂:是一個典故堂号。主要在江西劉式後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遷他省的劉式後裔仍沿用這一堂号。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祿閣流光,彭城世德

——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堂聯

上聯以大學問家劉向勤奮好學,經常苦讀到深夜的故事激勵後人要勤奮學習,自學成才。

下聯出自漢高祖劉邦的事典

術通象緯,藥采天台

——佚名撰劉姓宗祠聯

上聯典出明初大臣劉基。

下聯典出東漢剡溪人劉晨。

相傳永平年間他和阮肇同入山采藥,迷路遇兩個仙女,邀他們到家中,吃胡麻飯,睡前行夫婦之禮。半年後回家,子孫已經七代了。

阮嵇作友,豐沛發祥

——佚名撰劉姓宗祠聯

上聯典出晉.劉伶與阮籍、嵇康為友。

下聯典出劉邦建立漢朝。

五言通用聯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劉禹錫《陋室銘》句聯

一姓五都督,三科兩狀元

——佚名撰江蘇省姜堰區舊城劉氏宗祠聯

全聯典指江蘇省姜堰市舊城劉氏家族,在明清兩個朝代先後出過五名都督和一對兄弟狀元。

六言通用聯

海隅文藻振世,順昌旗幟驚人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指魏代“建安七子”劉祯,有文名。

下聯指宋劉琦鎮守安徽順昌,破金兀術十萬兵。

七言通用聯

三章早沛秦川雨,五夜長明書室燈

——佚名撰劉姓宗祠聯

上聯典出西漢開國皇帝劉邦;

下聯典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劉向。

皇恩有秩光先世,祖德無疆裕後昆

——清代光緒狀元曹鴻勳甲子題山東濰縣後門劉氏族譜聯

先代蒲鞭昭德澤,後人藜閣繼書香

——佚名撰劉姓宗祠聯

上聯典指東漢華陰人劉寬。

下聯典指西漢劉向。

世号五忠光世第,家傳七業振家聲

——此聯為福建省地區劉氏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福建省劉氏分支在宋代有劉颌、劉純、劉铪、劉子羽、劉珙5人被谥為“忠”公的曆史;

下聯典指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的7個兒子分别攻讀“五經”和《史記》、《漢書》,後來都功成名就的典故。

太史令術通象緯,剡溪人喜入天台

——上聯典指明初大臣劉伯溫,明初任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博通經史,善寫文章,尤精象數谶緯之術。着有《誠意伯文集》等。下聯典指東漢剡溪人劉晨,相傳永平年間和阮肇同入山采藥,迷路遇兩個仙女,邀他們到家中,吃胡麻飯,睡前行夫婦之禮。半年後回家,子孫已經七代了。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藜照堂敦本堂中山堂蒲編堂堂堂挺秀,彭城郡弘農郡東海郡高密郡各郡争芳。

——全聯典指劉姓名郡和名堂。

少志萦懷,兩篇宏論警天下;奇冤驚世,六字大謊喪國師

——題劉少奇主席。六字即叛徒、内奸、工賊。

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編者

編纂時間與方式

【全國】閩杭白沙白蓮塘劉氏族譜十一卷首一卷

(清)劉青藜纂

清宣統二年(1910)木活字本九冊

【天津靜海】劉氏家譜二卷

(民國)劉傑臣編

民國十六年(1927)序石印本二冊

【天津】敦複堂劉氏家譜一卷

(民國)劉厚生編

民國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

【天津】劉氏家乘序一卷

(民國)劉數勤編

民國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

【河北】豐潤劉氏家譜五卷

(民國)劉煥然劉璧榮重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河北】滄縣西趙河莊劉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劉慶凱劉孟揚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天津文義印書局鉛印本一冊

【河北滄州】劉氏家譜三卷首一卷

(清)劉濤劉玉策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

【河北】鹽山劉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劉傳恕等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四冊

【河北南皮】劉氏族譜

(民國)劉廷樾等修

民國十七年(1928)天津鉛印本三冊

【河北】上元劉氏宗譜六卷

(民國)劉文耀纂

民國間朱絲欄稿本八冊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劉鎮劉志纂輯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刻本四冊

【山西】洪洞劉氏族譜五卷

(清)劉周頌劉業長等重修

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四冊

【山國】洪洞劉氏宗譜六卷

清乾隆五年(1740)木刻本六冊

【山西】洪洞劉氏族譜

(清)劉日采劉蒸霖修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八冊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六卷首一卷

(清)劉大哲纂修

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六冊

【山西】洪洞劉氏族譜五卷

(清)劉振基重修

清道光元年(1820刻本

【山西】洪洞劉氏族譜十五卷首一卷

(清)劉劻劉元鶴重修

清同治四年(1865)重刻本十六冊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劉勝蓮編輯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十六冊

【山西】洪洞劉氏族譜不分卷

清鈔本

【山西】洪洞劉氏族譜十七卷首一卷

(民國)劉鐘英纂輯

民國三年(1914)刻本

【山西平定】劉氏族譜不分卷

(清)劉燦劉得義等修

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五冊

【山西平定】劉氏族譜附合譜分譜不分卷

清鹹豐六年(1856)刻本十二冊

【遼甯潘陽】劉氏家譜不分卷

(清)劉安國等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一冊

【遼甯潘陽】劉氏家譜

(清)劉德懋重修

清乾隆二十六年(1751)刻本

【遼甯】錦州白官河劉氏宗譜一卷

清道光十四年(1834)稿本

【遼甯遼陽】劉氏宗譜一卷

舊抄本

【遼甯淩源】劉氏宗譜十卷

民國十年(1921)木刻本

【上海松江】劉氏宗譜續稿

(民國)劉維澤纂

抄本一冊

【江蘇南京】劉氏家譜

(民國)劉泗英增修

民國三十四年(1945)抄本

【江蘇溧水】中山劉氏宗譜不分卷

清光緒十八年(1892)承啟堂木活字本十冊

【江蘇溧水】劉氏宗譜十卷

(民國)劉德貴劉修堂纂

民國二年(1913)中山堂木活字本

【江蘇溧水】續修劉氏家乘十六卷

(民國)劉興開劉昌明等纂修

民國二十九年(1940)道勝堂木活字本十八冊

【江蘇沛縣】彭城堂劉氏族譜

清道光十年(1830)抄本一冊

【江蘇豐縣】劉氏家譜十卷

清光緒間抄本

【江蘇豐縣】劉氏宗譜十卷

民國十七年(1928)石印本

【江蘇豐縣】劉氏家譜十三卷

(民國)劉學文纂

民國二十三年(1934)抄本

【江蘇】泗陽橡樹劉氏宗譜四卷

(民國)劉鑒清三修

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

【江蘇揚州】甘泉劉氏宗譜

(清)劉豫成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0)傳經堂活字本四冊

【江蘇泰縣】姜堰劉氏家乘四卷首二卷

(民國)劉長福劉漢臣等編修

民國三年(1914)木活字本

【江蘇】華縣姜堰鎮劉氏續修家乘□□卷

民國二十二年(1933)重編木活字本

【江蘇靖江】梓溪劉氏支譜六卷

(清)劉松久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敦本堂活字本六冊

【江蘇靖江】梓溪劉氏支譜十五卷末一卷

(清)劉輔廷劉輔仁修

清同治十年(1871)存心堂刻本

【江蘇靖江】戲魚墩劉氏宗譜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劉鐘英主修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五十冊

【江蘇靖江】戲魚墩劉氏家譜二十八卷

(清)劉楚寶等續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序五忠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冊

【江蘇】靖江梓溪劉氏異移公直系支譜四卷

(民國)劉嶽鎮修

民國抄本一冊

【江蘇】寶應劉氏家譜六卷首一卷

(清)劉秉鈞等重修

清道光三十年(1850)世德堂刻本

【江蘇】寶應劉氏家譜□□卷

清宣統三年(1911)續修本

【江蘇江都】安阜洲劉氏重修族譜六卷

(清)劉兆福等主修江永河纂輯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六冊

【江蘇江都】安阜州劉氏重修族譜六卷

(清)張永明纂輯

清光緒十九年(1893)再思堂木刻本六冊

【江蘇江都】維揚江都劉氏重修分譜二卷

(清)劉德湖劉德國主修江子谟纂輯

清光緒二十年(1894)活字本二冊

【江蘇江都】維揚江都劉氏重修族譜四卷

劉雲龍劉雲祥主修蔡步雲纂輯

民國元年(1912)活字本四冊

【江蘇江都】劉氏族譜

(民國)劉文焘纂

民國元年(1912)重修木活字本四冊

【江蘇江都】維揚江都劉氏宗譜四卷

(清)孫憲椿纂輯

民國二十年(1931)武忠堂活字本四冊

【江蘇】興化劉氏族譜

(民國)劉啟龍劉麟祥修

民國十八年(1929)木刻本六冊

譜首修於宋宣和六年劉安世。此為四修。

【江蘇南通】劉氏宗譜十五卷

(清)劉芬修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江蘇如臯】劉氏宗譜二十五卷。

(清)劉廷萼等輯

清同治七年(1868)觀音閻宗祠木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如臯】臯東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铮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劉氏明經堂木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如臯】劉氏族譜三十二卷

(民國)如臯劉氏合族編修

民國十五年(1926)傳經堂活字本三十二冊

【江蘇鎮江】潤東劉氏宗譜六卷

(清)劉日新等修

清光緒六年(1880)藜照堂木活字排印本六冊

【江蘇鎮江】京江劉氏宗譜四卷

(清)劉志奎等重修

清光緒九年(1883)木活字本四冊

【江蘇鎮江】京江劉贻德堂支譜四卷首末各一卷

(清)劉景澄校

清宣統元年(1909)木活字本二冊

【江蘇鎮江】東江劉氏續譜四卷

(民國)劉長慶等續修

民國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四冊

【江蘇鎮江】劉氏族譜十六卷

(民國)劉康遐修

民國四年(1915)五忠堂木刻本十六冊

【江蘇丹徒】京口劉氏族譜六卷

(清)劉祥澍重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六冊

【江蘇丹徒】京口劉氏宗譜六卷附世系表一卷

(清)劉增繡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敦倫堂刊本七冊

【江蘇丹徒】京口儒林劉氏族譜六卷首一卷

(清)劉從*重修

清活字本六冊

【江蘇丹陽】雲陽小墟劉氏宗譜十卷

(清)劉中漢劉永盛等重修

清光緒元年(1875)木活字本十冊

【江蘇丹陽】雲陽嘉山劉氏家乘十卷

(清)劉瑛等纂修

清光緒四年(1878)藜照堂活字本十冊

【江蘇武進】國營劉氏宗譜十卷

(清)劉宏概劉景輿等增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十冊

【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家譜十卷

(清)劉突等修

清鹹豐五年(1855)刻本十二冊

【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家譜十二卷

(清)劉堃劉炳照等重修

清光緒二年(1875)木活字木

【江蘇武進】西嚴劉氏宗譜八卷

(清)劉正松主修

清光緒二年(1876)五忠堂刻本八冊

【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大分老七房支譜二卷

(民國)劉如輝劉租濬等纂修

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

【江蘇武進】西營劉氏二分支譜二卷

(民國)劉煊劉尚德編纂

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

【江蘇武進】西營劉氏五福會支譜不分卷

(民國)劉氏五福會修

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一冊

【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家譜八卷

(民國)劉琛劉善強等修

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十冊

【江蘇武進】昇東劉氏宗譜十四卷

(清)劉佑南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五忠堂刻本十二冊

【江蘇武進】昇東劉氏宗譜十六卷

(清)劉叙正劉正協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武進】昇東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叙正劉維晉等九修

清光緒十六年(1890)五忠堂木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武進】昇東劉氏宗譜二十卷

(民國)劉金寶等修

民國四年(1915)五忠堂刻本二十冊

【江蘇武進】蓉湖柳蕩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越甫纂修

清光緒三年(1877)武進劉氏守三堂木活字本

【江蘇武進】蓉湖柳蕩劉氏宗譜二十二卷

(清)姚安纂修劉蔭福主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活字本二十八冊

【江蘇武進】蓉湖柳蕩劉氏宗譜三十六卷

民國二十二年(1934)守三堂木活字本

【江蘇武進】毗陵新安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善亨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佩三堂刻本二十六冊

【江蘇武進】毗陵劉氏宗譜十二卷

(清)吳治允修

清光緒二年(1876)五忠堂活字本十四冊

【江蘇武進】毗陵戚墅堰劉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

(清)劉宸等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贻遠堂木活字本十冊

【江蘇武進】毗陵劉氏宗譜十六卷

(清)劉樹屏等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五忠堂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武進】晉陵閘頭劉氏宗譜八卷

(清)劉開林等重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序九如堂木活字本八冊

遺産故居

西漢帝陵

西漢帝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陝西省鹹陽市、西安市境内。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除漢文帝劉恒霸陵和漢宣帝劉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東郊的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馀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鹹陽塬上,西起興平市(縣級市)豆馬村,東到鹹陽區正陽鄉張家灣,依次排列着漢武帝劉徹茂陵、漢昭帝劉弗陵平陵、漢成帝劉骜延陵、漢平帝劉衎康陵、漢元帝劉奭渭陵、漢哀帝劉欣義陵、漢惠帝劉盈安陵、漢高帝劉邦長陵、漢景帝劉啟陽陵。

大邑劉氏莊園

四川大邑劉氏莊園,又稱劉氏莊園博物館,其建築規模宏大,風格獨特,建于1958年10月,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中國成立前為川西大地主劉文彩私家宅院,現藏文物數萬件,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築之一。

鳳崗忠賢劉氏宗祠

鳳崗忠賢劉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的劉宅村,是閩省劉氏族人為紀念其入閩始祖劉存、司馬參軍劉贻孫而建的。為石敬塘後晉天福元年(936)初建,後曆代有過多次重修,1990年由美東福建同鄉會劉文善會長、旅台劉渭卿宗親倡導,海内外劉氏族親共同努力下,祠堂又重修整葺告峻。1994年10月22日,以馬來西亞拿督劉會幹率領的沙撈越劉氏公會尋根問祖懇親團回鄉見谒祖廟、祖墓,盛況空前。

劉少奇故居

劉少奇故居位于中國湖南省甯鄉縣,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于此,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在一座蓋有茅草的栅欄門内的四合院中。故居匾額由鄧小平題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9-1990年,故居曾經四次整修。1998年12月,劉少奇10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在此隆重舉行。

姓氏名望

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劉姓曆代名人1574名,占曆代名人總數的3.46%,排在姓氏名人的第四位;劉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4.39%,排在第四位;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2.88%,排在第六位;劉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2.47%,排在第八位;但在曆代帝王錄上,劉氏卻以66位帝王而獨占鳌頭,領諸姓氏之先。

名門望族

在中國曆史上,劉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6人,先後建立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後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共曆時650多年,是中國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

其中,劉邦建立的西漢曆214年,劉秀建立的東漢曆196年,兩漢共計41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劉備建立的蜀漢曆43年;匈奴族劉淵建立的漢國,至其侄劉曜即位,改國号為趙,史稱前趙,曆26年;

劉裕在南方建立的宋朝曆60年;劉武周于唐初曾自稱皇帝,年号天興;劉黑闼于唐初稱漢東王,年号天造;

劉隐在廣州建立的南漢曆55年;沙陀人劉知遠建立的後漢曆4年;劉崇建立的北漢曆29年;劉豫受金冊封,南宋初曾為“齊帝”;新莽末年,湖北棗陽人劉玄曾在河南南陽稱帝,年号更始;

東漢建都于洛陽,劉秀又是南陽人,所以“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東漢時河南的劉姓族人特别多。此後,由于劉姓子孫蕃盛,支脈衆多,分布廣泛,又有“遍地劉”之稱。

諸城劉氏(劉墉家族)

曾祖父:劉必顯,順治年間進士

祖父:劉棨(qǐ),康熙朝有名的清官

父親:劉統勳,清代名臣,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

知名人物

古代名人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恒: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儉勵精圖治,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其廟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與其父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并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号。谥号“孝武”,廟号世宗。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淮南王。曾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後世稱《淮南子》)。《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

劉向:(約前77—前6),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縣(現江蘇省沛縣)人,漢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别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

劉歆:(約前50-23),新朝開國功臣。封紅休侯。劉歆在天文學及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他編制的《三統曆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并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

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曆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号稱「建武盛世」。

劉洪:(約130-196年),中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漢獻帝劉協(181年-234年9月19日),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間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禅讓帝位給曹丕,劉協被封為山陽公。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150-222),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山靖王劉勝的裔孫。一生以仁義為本,頗得民心。

劉元梁:晉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為上卿,後被奸臣所害貶為右淮尉,精通詩詞,頗有文采,詩作衆多,後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殘詩作有反昭新書等。

劉徽: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着有《九章算術》(九卷)、《海島算經》等。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将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

劉琨:(271~318),西晉愛國将領,也是著名的詩人、音樂家。成語“聞雞起舞”的人物之一。

劉淵即漢光文帝,字元海。新興(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稱帝)。

劉牢之:東晉北府兵将領,淝水之戰中率精兵5000夜襲駐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的5萬前秦軍,并分兵斷其退路,使前秦軍腹背受敵,迅速崩潰,争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将領陣亡,士卒損失1.5萬人。

宋武帝劉裕(363—422),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曾先後滅亡南燕、後秦等國。有“氣吞萬裡如虎”之美譽。

劉義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廟号“太祖”。

劉勰:(約465—532)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他的主要着作《文心雕龍》,發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巨着。

劉義慶:(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學家。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着有《徐州先賢傳》,編有《幽明錄》、《宣驗記》等,但皆已散佚,現隻存《世說新語》一書,流傳于世。

劉焯:(公元544~610年)隋代天文學家。着力研習《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曆書》等,還着有《稽極》10卷,《曆書》10卷。提出新法,編有《皇極曆》。

劉文靜:(568-619)唐初開國功臣。李淵在太原起兵,他亦随軍南下,俘隋大将屈突通。唐立,任納言,助修律令,并助李世民擊滅薛仁杲,任民部尚書、陝東道行台左仆射,封魯國公。

劉禹錫:(772-842),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劉昫xù:(公元887-946年),五代史學家,後晉政治家。二十四史之一《舊唐書》的編撰者。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

劉仁瞻:(900-957)五代十國南唐大臣。以骁勇名于當世。曾任吳右監門衛将軍。曆任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

劉金定:北宋著名巾帼女将(與穆桂英齊名),高瓊之妻。曾大敗南唐軍,為宋軍平滅南唐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宋建立後,劉金定随丈夫高瓊北上抗遼,助丈夫鎮守雁門、甯武、偏頭三關等重地,後不幸戰死。

劉娥:(968-1033),是宋真宗趙恒的皇後,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後,主政長達十馀年,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并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劉锜:(1098-1162年),中國南宋抗金将領,官至太尉、威武軍節度使,去世後,谥為武穆。建炎十年,金統帥完顔宗弼(即金兀術)以大軍進攻,劉锜率軍以懸殊兵力大敗金軍于順昌。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緻,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劉松年:南宋錢塘人,畫家,善于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

劉克莊:(1187~1269))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早年與四靈派翁卷、趙師秀等人交往,詩歌創作受他們影響,學晚唐,刻琢精麗。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劉元:元代傑出的雕塑大師,其雕塑作品使元代的雕塑藝術達到了峰颠。

劉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

劉福通:(1320~1365),元末紅巾軍首領。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皇帝,稱小明王,定都亳州。建國号大宋,年号龍鳳。他曆任平章、丞相等職,掌握大宋的軍政大權。

劉基:(1311—1375)字伯溫,元末明初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禦史中丞,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民間傳說其神機妙算,常與諸葛亮相提并論。

劉天和:明代醫學家、治河專家。曾官至兵部尚書,後告老返鄉。平時留心醫藥,輯有《保壽堂經驗方》四卷,另刻有《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

劉純:(135?-1418)明初著名醫學家。(祖籍吳陵,即今江蘇泰縣、如臯一帶。)着作有《醫經小學》、《太素脈訣》、《玉機微義》、《雜病治例》等。

劉瑾:明朝司禮監掌印太監。

劉統勳:(1698-1773),清内閣學士,刑部尚書,劉墉之父。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乾隆年間累官至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内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為官清廉,頗能進谏,參與《四庫全書》編輯,并擔任《四庫全書四》正生總裁。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正。

劉墉:(1719~1804),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劉統勳子。官至内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劉統勳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劉永福:廣東欽州人,晚清名将。著名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乙未戰争中指揮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協助巡撫唐景嵩建立曆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國号永清)并作為繼任代總統為保衛台灣做出了重要貢獻。

劉銘傳: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台灣首任巡撫,台灣近代化的奠基人。

劉錦棠:協助左宗棠鎮壓阿古柏叛亂收複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撫。

劉秉璋:(1826~1905),廬江人,晚清重臣。中法戰争期間,他力抗外侮,指揮了著名的“鎮海之役”,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劉光才:清代名将,在固關阻擊戰中劉光才率忠毅軍共打死打傷法、德侵略軍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軍官多名。

劉鹗:清代小說家,寫的小說《老殘遊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劉步蟾:北洋水師名将

近代名人

劉少奇(1898~1969):湖南甯鄉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劉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劉明昭。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

劉亞樓: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是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任空軍司令員。

劉震: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劉志丹(1903—1936):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将領2,陝北紅軍和蘇區主要創建人之一,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劉家語:又名谷牧,前任副總理、國務委員。

劉胡蘭(1932~1947):革命烈士。

劉半農: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

劉亨赙(1872-1926):菲律賓準将,福建南安碼頭人,是菲律賓獨立戰争中的一位華僑将軍。

劉國英:法學博士、華裔美籍空軍少将軍銜。

劉長春:中國奧運第一人,短跑運動員。

劉兆玄:台灣作家、政治家。青年時曾寫武俠小說,筆名上官鼎,2008-2009任台灣"行政院長",現為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劉大年:中國曆史學家。

劉克峰:著名數學家,現任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兼數學系主任、光彪講座教授。

劉德華:著名香港歌星、影星。歌壇四大天王之一。

劉歡:流行音樂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集作詞作曲、編曲、制作、演唱和音樂教育于一身的音樂人。

劉曉慶:國家一級演員,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女配角獎等。

劉翔:國際著名田徑運動員。

劉青雲:著名香港影星,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劉錦川:華裔美籍人,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劉永坦:中國雷達與信号處理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謙:台灣著名魔術師。

劉璇:前奧運會體操冠軍。

劉焯華:廣東新會人,澳門特别行政區立法會主席。

劉國梁:奧運冠軍,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教練,原中國乒乓球隊著名運動員

劉文輝:民國二級陸軍上将,四川省主席。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義,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

劉詩詩:中國内地女演員,代表作品《步步驚心》。

劉亦菲:中國内地女演員,代表作品《神雕俠侶》(黃曉明版)。

劉偉強:香港著名電影導演,代表作《古惑仔》、《無間道》。

劉鎮偉:香港著名電影導演,代表作《大話西遊》、《東成西就》。

劉若英:台灣知名女歌手、演員,代表歌曲《後來》、《為愛癡狂》、《很愛很愛你》。

劉強東:京東商城創始人。2011年獲得華人經濟領袖大獎,同年,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劉雲山: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

劉延東: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曾任國務委員。2013年3月16日任國務院副總理。

劉淇:原北京市市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前北京市委書記。

上一篇:x三國

下一篇: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