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彼得·德魯克所著管理學圖書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是彼得·德魯克所著管理學圖書。
  • 書名: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 别名:
  • 作者:彼得·德魯克
  • 類别:管理學
  • 原作品:
  • 譯者:蔡文燕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33
  • 定價:38
  • 開本:
  • 裝幀:
  • ISBN:

内容簡介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人人都知道創新的重要性,激烈的競争,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技術已經讓人們對此深信不疑,但關鍵問題是,該如何進行創新呢?創新是每位高層管理者的職責,它始于有意識地尋找機遇。如果你懂得在哪裡以及如何尋找創新機遇,你就能系統化地管理創新;如果你懂得運用創新的原則,你就能使創新發展為可行的事來。這就是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為我們揭示的重點。

如何尋找創新機遇?将創意發展可行的事業有何原則和禁忌?什麼樣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機構成功地孕育出企業家精神?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機構如何組織和配備人員?如何成功地将一項創新引入市場,赢得市場?德魯克在經典之作《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首次将實踐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視為所有企業和機構有組織、有目的、系統化的工作,并與我們共同探讨這些問題的答案。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陳春花)

推薦序二(邵明路)

推薦序三(詹文明)

譯者序

序言

引言企業家經濟

第一篇創新實踐

.......

第18章生态利基

第19章改變價值和特征

結論企業家社會

推薦閱讀書籍

作品摘要

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被處決,原因就是他的計量經濟學模型預測了蘇聯的農業集體化将會導緻農場生産量大幅下降。事實證明,他的預測完全正确。“康德拉季耶夫經濟周期”(每50年為一個周期)理論是根據科技内在動力理論提出來的。

康德拉季耶夫斷言,每隔50年,科技發展的曲線将達到頂峰。在一個周期的前20年裡,最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幾種高成長産業似乎表現得異常出色,但是,這些産業所創造的空前巨額利潤,其實隻不過是對已經停止成長的産業所不再需要的資本加以回籠而已。這種高利潤的情況從來不會持續20年以上,随之而來的就是突發的經濟危機,通常會經由某種恐慌發出預兆,接下來就是長達20年的經濟停滞現象,在這段時期裡,剛出現的新科技還無法産生足夠多的工作崗位,也無法促使經濟再度增長,而且沒有人能夠扭轉這種局勢,政府尤其對此無能為力。

引自引言企業家經濟

事實上,高科技并不屬于“企業家的管理”這類“新技術”的一部分。矽谷的高科技企業家至今還主要以19世紀的管理模式運行。他們仍然信奉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如果你發明了一個更好的捕鼠器,那全世界的人将會把你的門檻踏破。”可是,他未曾想過這樣的問題:究竟什麼樣的捕鼠器才是“更好的”捕鼠器?而且,這種更好的捕鼠器要給誰使用?

當然,高科技公司中也有許多特例,就是那些了解如何管理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的高科技公司。在19世紀也有類似的例外情況:德國人維爾納·西門子(Werner Siemens)創立了一家迄今為止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另外,美國人喬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不僅是位偉大的發明家,同時也是位成功的企業創建人,他給後人留下了兩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一家是運輸行業的旗艦企業,另一家則是電氣設備業的主力軍。

但是,對于“高科技”創業家而言,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似乎是他們的典型代表。愛迪生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他将發明轉換為一門學科,我們如今稱之為“研究”。然而,他真正的野心是創辦一個企業,最終成為一名企業大亨。但是,他對于如何管理自己的企業根本一竅不通。結果,為了保全每一個企業,他自己不得不含恨下台。如今,仍然有許多(很可能是大多數)高科技公司,是以愛迪生的方式來管理企業的。更準确地說,就是這些公司管理不善。

這解釋了高科技産業遵循着大起大落傳統模式的原因。這種模式一開始的時候閃耀奪目,繼而快速擴張,然後便是突然隕落。在5年之内,經曆了“從赤貧到巨富,然後又從巨富跌為赤貧”的過程。大多數矽谷公司,以及許多新興的生物高科技公司,仍然隻是發明家而非創新家,是投機家而非創業家。恐怕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迄今為止,高科技産業與康德拉季耶夫理論如此吻合,并且無法産生足夠的就業機會來重振整個經濟。

但是,有系統、有目的、以創業精神管理的“低科技”含量的機構卻可以做到這一點。

引自引言企業家經濟

作者簡介

彼得·德魯克,彼得·德魯克1909年生于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咨詢為業,是當代國際上最著名的管理學家,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

在美國他曾擔任由美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組成的财團的經濟學者,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為紀念其在管理領域的傑出貢獻,克萊蒙特大學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魯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就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部著作,已傳播到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其中《管理的實踐》一書奠定了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的經典。

2002年6月,美國總統布什宣布彼得·德魯克成為當“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作品評價

對于德魯克的著作而言,讀Notes遠遠不如讀原著,讀一遍的收獲遠遠不如常常溫習,下面算是給讀過的人的溫習吧。

0.創新是體現企業家精神的手段,企業家從事創新。

1.創新即改變資源的産出,凡是能使現有資源的财富生産潛力發生改變的事物都足以構成創新。

2.變化為新穎且與衆不同的事物的産生提供了機會。系統的創新存在于有目的、有組織的尋找變化中,存在于對這些變化本身可能提供的創新機遇進行系統化的分析中。

3.絕大多數成功的創新都是利用變化達成的。

4.系統化的創新包括七個來源。從大到小排列,體系内部來源:意外事件、不協調的事件、程序需要、産業與市場結構;體系外部來源:人口統計數據、認知的變化、新知識。

5.意外,沒有什麼比意外的成功提供更多成功創新的機遇了,但是,意外的成功幾乎完全受到忽視。

6.不協調,是指現狀與“理應如此”之間,或客觀現實與個人主觀想象之間的差異。不協調狀況包括:産業的經濟現狀之間的不協調、産業的現實與假設之間的不協調、産業付出的努力與客戶的價值和期望之間的不協調。

7.認知和實際現實之間的不一緻,一般出現在整個産業或服務領域裡,但是,解決方案仍然應該保持簡單、小規模化、有重點而且高度專業化的特性。

8.産業結構的變化向業外人士提供了顯而易見的而且可預測的絕佳機遇,但是業内人士往往将這些機遇視為威脅。

9.在利用認知變化的創新過程中,最危險的莫過于操之過急。

10.基于知識的創新是很難以駕馭的,風雲莫測,善于變化。有着特殊的要求。a.基于知識的創新要求對所有必要的要素進行深入分析。b.要求有清晰的定位。c.需要學習并實踐企業家管理。

11.基于知識的創新有三個主要的重點,a開發一套系統,然後占領該領域。b.為自己的産品創造市場c占據一個戰略位置,專注于一個關鍵功能。

上一篇:人類群星閃耀時

下一篇:數學物理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