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葬

冰葬

新型安葬死者技術
冰葬(bīngzàng)是指在零下196℃的低溫下利用液态氮氣儲存死者遺體。2011年2月22日,韓國大田保健大學殡葬指導教授張萬石一行在與武漢殡葬業交流時,介紹了韓國殡葬業引進的“冰葬”新技術,有民政部門人士表示,将進一步了解該技術,如條件成熟,不排除這種技術将來為武漢殡葬業引用。
    中文名:冰葬 外文名: 别名: 類型:埋葬 原使用者:愛斯基摩人 方法:将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态氮氣中 來源:北美

背景

這是北美愛斯基摩人的葬俗。老人患病後不願成為家庭的累贅,當他們預感到死神将要來臨時,就對兒子說,自己年老困倦,想要睡覺,需要一張獸皮,兒子會意,即準備一個冰洞,讓父親躺進去,用獸皮蓋好,然後用冰塊封住洞口,父便安然死去。五天以後,兒子需在冰洞上方挖一小孔,認為這樣父親的靈魂便可離開冰洞,升入天堂。

方法

這種方式是将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液态氮氣中進行處理。氮氣要進入液體狀态需要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因此液氮環境就能夠制造出極低的溫度環境。在這樣的低溫下浸泡,有機組織很快就會脫水,再利用超聲波,遺體就會粉末化成為骨灰。

優缺點

這種方法比傳統火葬的效率要高出許多倍,而且不會産生環境污染問題。這種條件下産生的骨灰粉末很容易在自然條件下分解,回歸自然界的生态輪回,也因此實現亡者落葉歸根的願望。但是,其與傳統的火葬相比價格略貴了一些,還有待推廣!

步驟

工作人員會先将屍體藏于-18℃的冰格内,接着浸在溫度為-196℃的液體氮中,使屍身變幹脆。 其後,工作人員把屍體放入震動儀器内慢慢搖晃,令之碎裂成為粒狀,再将碎粒送往特制的真空箱内處理。待當中水分完全被吸走後,有關物質将被移入一個金屬分離器内,以便使碎粉與屍體遺留下來的體内金屬零件如手術用的螺絲、補牙用的水銀等分離,以達到屍體被淨化的目的。

1、死後12天内,将屍體冷藏在-18℃冰櫃中。

2、在-196℃的液體氮中使屍體變脆。

3、震動屍體使其粉末化。

4、将屍粉真空處理使水分蒸發。

5、過濾屍粉去除雜質。

6、以蜀黍粉或薯粉制成的有機棺材盛載。

7、葬在墓地6至12個月,塵歸塵,土歸土

我國實行

2011年2月22日, 張萬石一行韓國客人在漢先後參觀了長樂園、石門峰文化名人公園等陵園,并與武漢殡葬同行就葬祭文化、殡葬技術進行了交流。

據張教授介紹,“冰葬”通過在低溫環境下将死者遺體急凍,再将遺體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體氮中浸泡。通過低溫浸泡,遺體有機組織很快就會脫水,再利用超聲波短暫機械振動,可化成粉末;最後通過金屬過濾器,将冷凍後留下的金屬和其他雜質濾走。相對于目前的火葬等方式,這種遺體處理方式不會對環境産生污染。據介紹,“冰葬”技術最先是由瑞典科學家研究發明的,韓國是亞洲最先引進該技術的國家。

上一篇:入室盜竊

下一篇:後現代主義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