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

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個單位為了保護其資産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内部規章要求,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風險等目的,而在單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制度和方法。從《會計法》規定的單位内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内容看,其本質是一種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說是吸收和借鑒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也指一個單位的各級管理層,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經濟和會計信息的正确可靠,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内部分工而産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範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
    中文名:内部控制制度 外文名: 别名: 目 的: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 方 法:單位内部分工而産生的相互制約 成 果: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 目的劃分: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 完成部門:内部審計

分類

内部控制制度(internalcontrolsystem)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

企業内部控制制度設計

保護财産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務活動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标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會計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國務院審計機關及其派出機構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審計機關對單位進行審計時,應當調查了解單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實施的有效性,揭示相關内部控制的缺陷,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處理意見和建議,并督促單位進行整改。

目标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産的安全性、經營信息和财務報告的可靠性。

1.有助于管理層實現其經營方針和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幹具體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組成,它們首先是為了實現管理層的經營方針和目标而設計的。内部控制可以說滲透于一個單位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隻要單位内存在經營活動和經營管理的環節,就需要有相應的内部控制。

2.保護單位各項資産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産流失。保護資産一般指對本單位的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币資金、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商品、産品以及其他重要實物資産的安全和完整進行保護。

3.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财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對一個單位的管理層來說,要實現其經營方針和目标,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報告及時地占有準确的資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斷和決策。

基本結構

控制環境

即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主要反映單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對控制的态度、認識和行動。具體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經營作風;單位組織結構;管理者的職能及對這些職能的制約;确定職權和責任的方法;管理者監控和檢查工作時所用的控制方法;人事工作方針及實施措施;影響本單位業務的各種外部關系等。

控制程序

即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針和程序,用以保證達到一定的目的。它包括下列内容:經濟業務和經濟活動批準權;明确有關人員的職責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憑證和賬單的設置和使用,應保證業務和活動得到正确的記載;财産及其記錄的接觸使用要有保護措施;對已登記的業務及其計價要進行複核等。

會計系統

即指單位為了彙總、分析、分類、記錄、報告單位的業務活動,并保持對相關資産與負債的受托責任而建立的方法和程序。有效的會計系統應當能做到:确認并記錄所有真實的經濟業務;及時并充分詳細地描述經濟業務的價值,以便在财務會計報告中記錄其适當的貨币價值;确定經濟業務發生的期間,以便将經濟業務記錄在适當的會計期間;在财務會計報告中适當地表達經濟業務和披露相關事項。

建立實施

簡介

一個單位要實行内部控制,重點應當在組織結構及職責分工、授權批準、會計記錄、資産保護、職工素質、預算管理和報告制度等重要環節組織實施。

授權批準控制

授權批準是指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必須經授權批準以進行控制。企業每一層的管理人員既是上級管理人員的授權客體,又是對下級管理人員授權的主體。

授權标準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權和特别授權之分。一般授權是辦理常規性的經濟業務的權力、條件和有關責任者作出的規定,這些規定在管理部門中采用文件形式或在經濟業務中規定一般性交易辦理的條件、範圍和對該項交易的責任關系。在日常業務處理中可以按照規定的權限範圍和有關職責自行辦理。特别授權指受權處理非常規性業務,比如重大籌資行為、投資決策、股票發行等。

内部控制要求明确一般授權和特别授權的責任和權限,以及每筆經濟業務的授權批準程序

組織結構控制

實行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從本單位的組織結構開始,主要包括:确定單位的組織形式,明确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以及為每個組織單位内部劃分責任權限。

根據内部控制的要求,單位在确定和完善組織結構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所謂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擔任,既可能弄虛作假,又能夠自己掩蓋其舞弊行為的職務。單位的經濟活動通常可以劃分五個步驟,即:授權、簽發、核準、執行和記錄。一般情況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驟均由相對獨立的人員或部門實施,就能夠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發揮。

會計記錄控制

會計記錄控制的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準确、合法。一個單位的會計機構實行會計記錄控制,要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和制約的關系。經濟業務一經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号,通過複式記賬,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帳戶中進行登記,以防止經濟業務的遺漏、重複,揭示某些弊端問題。

會計記錄控制

會計記錄控制的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準确、合法。一個單位的會計機構實行會計記錄控制,要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和制約的關系。經濟業務一經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号,通過複式記賬,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帳戶中進行登記,以防止經濟業務的遺漏、重複,揭示某些弊端問題。

資産保護控制

資産保護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盤點控制,廣義上說,資産保護控制,可以包括對實物的采購、保管、發貨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

接近控制主要是指嚴格控制無關人員對資産的接觸,隻有經過授權批準的人同才能夠接觸資産。一般情況下,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币資金、有價證券和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強的資産必須限制無關人員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可通過保管、批準、記錄及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和授權批準控制來達到。

盤點控制是指對實物資産進行盤點并将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進行比較,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如不一緻,可能說明資産管理上出現錯誤、浪費、損失或其他不正常現象。

職工素質控制

職工素質控制包括企業在招聘、使用、培養、獎懲等方面對職工素質進行控制。招聘是保證單位的職工應有素質的重要環節。單位的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應共同對應聘人員的素質、水平、能力等有關情況進行全面的測試、調查、試用,以确保受聘人員能夠适應工作要求。

如果管理層重視對單位内職工的投資、管理和使用,合理配置組織内的人力資源,職工所創造的價值必然會增加;反之,就會造成人力資源價值的不充分發揮,甚至損失和浪費。

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經過批準的預算就是單位的法令,單位内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完不成預算,将要受到處罰。預算控制也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的組織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構成。預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蓋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籌資、融資、采購、生産、銷售、投資、管理等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實行預算控制。

預算的執行層由各預算單位組織實施,并輔之以對等的權、責、利關系,由内部審計部門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通過預算的編制和實施,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比較分析内部各單位未完成預算的原因,并對未完成預算的不良後果采取改進措施。

風險控制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财務風險兩大類。

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産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盈利帶來的不确定性。比如,由于原材料供應地的政治經濟情況變化等帶來的供應方面的風險,新産品、新技術開發試驗不成功,生産組織不合理等因素帶來的生産方面的風險,銷售決策失誤等帶來的銷售方面的風險,此外還有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自然環境變化,稅收調整以及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方面等因素,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經營風險多數情況來源于企業外部,盡管如此,企業仍應采取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範。

财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由于舉債而給企業财務成果帶來的不确定性。對财務風險的控制,關鍵是要保證有一個合理的資本結構,維持适當的負債水平,既要充分利用舉債經營這一手段獲取财務杠杆的收益,提高自有資金盈利能力,同時也要注意防止過度舉債而引起的财務風險的加大,避免陷入财務困境。

編制業績報告控制

業績報告也稱責任報告,是單位内部各級管理層掌握信息,加強内部控制的報告性文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業績報告是為單位内部控制服務的,屬于管理會計的範疇,因此,編制業績報告必須與單位内部的組織結構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結合,明确反映各級管理層負責人的責任。業績報告可以有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并通過文件的形式予以規定。

檢查評價

内部控制的檢查與評價是通過内部審計來完成的。内部審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對内部控制的控制。通常可按以下程序和步驟:

1.确定被審計單位内部控制的标準。内部審計将根據标準對被審計單位的内部控制的現狀進行檢查和判斷。

2.檢查、判斷被審計單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情況,在分析被審計單位控制缺陷及潛在影響的基礎上,即可對被審計單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作出評價。

3.測試被審計單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審計應當科學地選定具有代表性的測試樣本,借以正确判斷被審計單位内部控制的質量狀況。

4.寫出内部控制檢查與評價的最終報告。内部審計人員在其最終報告中,提出若幹具體調查結論、意見、評價和建議,供單位最高管理層采納,同時送交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以改進内部控制。

必要性

企業内部控制制度劃分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内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沒有直接影響的内部控制。例如,企業單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術管理等,就屬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内部控制。例如,由無權經管現金和簽發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就是一種内部會計控制,通過這種控制,可提高現金交易的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

企業單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企業資産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包括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的正确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企業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财務管理系統電算化已經普及,但計算機信息失控、破壞情況日趨嚴重,從而造成責任不明、相互推卸等問題,其關鍵在于計算機核算軟件存在着密碼缺乏牽制性,常用的密碼設置方法已不适應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發展,所以财務管理電算化應提高會計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洩漏及對實體信息破壞。内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隻要企業存在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加強内部控制,建立相應的内部控制制度

規範内容

企業在遵守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應以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和強化自身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控制制度。對這些會計政策和會計控制制度,應作出書面文字規定,這樣,不僅有利于企業有關人員了解處理日常會計事項的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業會計政策的前後連貫。

1.明确規定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

企業要健全和強化内部組織機構,它是企業經濟活動進行計劃、指揮和控制的組織基礎,其核心問題是合理的職責分工。在一般情況下,處理每項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或者在全過程的某幾個重要環節都規定要由兩個部門或兩個以上部門、兩名或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分工負責,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如彙出一筆采購貨款,規定要由采購經辦人填寫請款單,供應計劃員(或供應部門負責人)審查請款數額、内容及收款單位是否符合合同和計劃,會計員審核請款單的内容并核對采購預算後編制付款憑證,最後由出納員憑手續完整的付款憑證辦理彙款結算(出納員開出彙款結算憑證,還要通過會計員審核),前後須經四人分工負責處理。而采購彙款的報帳業務,則規定要經過采購經辦人填寫報帳單,貨物提運人員提貨,倉庫保管員驗收數量,檢查員驗收質量,以及會計員審核發票、帳單及驗收憑證,編制轉帳憑證報銷。2.明确資産記錄與保管的分工

規定管錢、管物、管帳人員的相互制約關系,旨在保護資産的安全完整。如出納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銀行票據的簽發印鑒,必須有兩人分别掌管;向銀行提取較大數額現金時,必須由兩人以上,對領款、點驗安全入庫的全過程共同負責;倉庫材料明細帳要設專人稽核或另設記帳員記帳;管錢、管物、管帳人員因故離開工作崗位或調動工作時,規定要由主管負責人指定專人代理或接替,并監督辦理必要的交接手續或正式移交清單。現金收付的複核制,物資收發的複秤制、複點制等,也都是防錯防弊的内部控制制度。

3.明确規定保證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

如對各種自制原始憑證,在格式、份數、編号、傳遞程序、各聯的用途、有關負責人和經辦人簽章、明細數同合計數及大小寫數字一緻等方面作出規定;對各種帳簿記錄,要求帳證的一緻或保持一定統馭關系的規定;還有會計核算中規定的雙線核對、馀額明細核對、各種報表相關數字核對,以及由此而規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4.明确規定建立财産清查盤點制度如為了保證财産物資的安全和完整,除規定物資保管員對每項物資進行收付後,都要實行永續盤存辦法核對庫存帳實外,還要規定财産物資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證帳卡物相符或及時處理發生的差錯。又如現金出納員除規定每日下班前要結帳清點庫存現金,遇有差錯要及時報告外,會計主管人員還有經常檢查出納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庫存現金及金庫管理情況的責任。

5.明确規定計算機财務管理系統操作權限和控制方法

(1)計算機代替手工填制記帳憑證是相當容易的,并且比手工制作的憑證更規範、效率更高。但是難以給查帳和審計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以先由計算機填制輸出記帳憑證,然後由有關經辦人确認後簽名或蓋章,無簽名或蓋章的視作無效憑證,不得進行帳務處理。設置主輔操作員進行兩次輸入,僅僅是為了防止數據輸入時錯誤,對于原始憑證與記帳憑證中的差錯卻無法校正,連事後控制的作用也發揮不了。

因此,可直接由主辦會計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操作計算機制作記帳憑證,并将數據存入一個臨時數據庫中,以便調出修改。同時應對輸出的記帳憑證确認後簽名或蓋章,然後交稽核員稽核。對于審核無誤的記帳憑證,稽核員交出納進行收、付款,并操作計算機将主辦會計存入臨時庫存中的憑證數據轉入正式數據存中,以便進行帳務處理。

(2)電算化可以大大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會汁處理中已建立起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時,還應加強對電算化系統的管理,這是會計系統安全、正常運行的前提。要明确系統管理人員、維護人員不得兼任出納、會計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軟件直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程序設計人員還應對數據庫采用加密技術進行處理,嚴格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設計要求配置人員,健全數據輸入、修改、審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統設計的處理流程不走樣變型。

(3)對會計電算化進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對存取權限進行控制。設多級安全保密措施,系統密匙的源代碼和目的代碼,應置于嚴格保密之下,從計算機系統處理方面對信息提供保護,通過用戶密碼口令的檢查,來識别操作者的權限;利用數值項防用戶利合法查詢推出該用戶不應了解的數據。操作權限(密級)的分配,應由财務負責人統一專管,以達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責任.。建立和評價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則。

評價原則

1.要起到既有防錯防弊,又有促進經營管理效果的作用;

2.要起到事前預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後及時發現工作漏洞的作用;

3.要在認真總結、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設計手續安全度、業務分工合理的制約方法,切忌過于繁瑣;

4.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如電算化管理)對相應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時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關詞條

财務管理

财務檢查

财務公司

财務欺詐

财務咨詢

财務結構

财務風險

财務總監

産權比率

财務信息

存貨舞弊

成本分配

财政赤字

财務資源

财務政策

籌資渠道

财務診斷

财政監督

财務預測

财務外包

财務治理

成本企劃

财務資源

籌資風險

财務困境

存貨投資

财務預警

财務異化

财務契約

财務預算

上一篇:人性化管理

下一篇:營業稅金及附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