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漢語漢字
公(拼音:gō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最早見于甲骨文 。本義是對祖先的尊稱,在西周金文中主要是王朝大臣之稱,春秋時代“公”是諸侯的通稱。又由平分義引申出公共、共同義。
  • 中文名:公
  • 拼音:gōng
  • 繁體:
  • 部首:八
  • 字碼:
  • 五筆:wcu
  • 倉颉:ci
  • 鄭碼:ozs
  • 筆順: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平聲一東
  • 注音:ㄍㄨㄥ
  • 總筆畫:4
  • 四角号碼:4
  • 統一碼:基本區,U+516C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構: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會意字。《說文》:“公,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為公。’”所謂從厶,乃由“A”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公”或疊加“B”而繁化作“C”,或在“B”内加點飾作“D”,均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裝飾。戰國時所從之“B”或寫作“E”。在漢代隸書中,“公”字方口、尖口寫法并存,“公”字即由尖口寫法變來。小篆字形是誤認偏旁造成的,“E”與“厶”(即今之“私”)形混而訛。小篆與隸書殊途同歸,最後均演變為現在的楷書寫法。甲骨文、金文中公指先公,即對祖先的尊稱。文獻載周代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稱,公最尊。“公”在甲骨文中沒有用為爵稱者,作為爵稱大概是進入西周以後之事。“公”在西周金文中主要是王朝大臣之稱,如穆公、召公等,這些“公”都擁有采邑。“公”也用于已故祖考之名谥。金文中“公”還用為尊稱,如小臣宅簋(《集成》4201)“揚公伯休”,“伯”乃“伯懋父”之省稱,“公伯”是對伯懋父的尊稱。春秋時代“公”是諸侯的通稱。《爾雅·釋诂上》:“公,君也。”由平分義引申出公共、共同義。甲骨文中有“公宮”之稱,即指公共之宮。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公gōngㄍㄨㄥˉ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正。~心。大~無私。

共同的,大家承認的:~理。~式。~海。~制。

國家,社會,大衆:~共。~安(社會整體的治安)。~衆。~民。~論(公衆的評論)。

讓大家知道:~開。~報。~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國周代指「太師」、「太傅」、「太保」;西漢指「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子。~主。

敬辭,尊稱男子:海~。包~。諸~(各位)。

雄性的:~母。~畜。

對長輩和年老人的稱呼:~~。外~(外祖父)。

姓。

詳細釋義

gōng

【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厶謂之公,或說,分其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公正誠實)

共,共同〖common〗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清·黃宗羲《原君》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公患(共同的憂患,共同的禍患);公拟(共同拟定);公律(公認的規律)

公共,公家,公衆的。與“私”相對〖public;collective〗

漢之為漢,凡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漢·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公中(公衆;大夥兒;公家;公有的。引申為誰也不管的);公揖(向衆人所作的一個揖禮);公本(公衆的奏本);公欲(公衆的欲望);公餞(公衆舉行的餞行宴)

屬于國際間的問題〖international〗。如:公海;公元;公尺,公裡

雄的,雄性的〖male〗。如:公畜

gōng

【名】

朝廷;國家〖thecourt;thestate〗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産,以給公上。——《漢書·楊恽傳》

某姓兄弟,以把持公倉,法應立決。——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公上(朝廷;官家);公币(國家鑄造的貨币);公壤(國家公有土地);公憲(國法)

君王〖emperor〗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左傳·莊公十年》

又如:公邑(國君的直轄地);公王(君王);公府(君主之府;官府);公寝(君主處理政事的宮室);公廟(指國君諸侯之廟)

公事;政府或機關的工作〖officialbusiness〗

被(借作“披”,穿)之僮僮(通“童童,光潔的樣子),夙夜在公。——《詩·召南·采蘩》

矇瞍奏公。——《詩·大雅·靈台》

王公伊濯。——《詩·大雅·文王有聲》

實維爾公允師。——《詩·周頌·酌》

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子遊名,武城宰)之室也。——《論語·雍也》

又如:公人(舊時衙門裡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見(公務繁忙)

古爵位名〖duke〗

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公羊傳》

爾公爾侯,逸豫(快樂)無期。——《詩·小雅·白駒》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稱〖highest-rankofficial〗。後泛稱朝中職高掌權者

光凡為禦史大夫丞相各再,壹為大司徒、大傅、大師,曆三世居公輔位,前後十七年。——《漢書·孔光傳》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孫);公徒(諸侯的步兵);公令(諸侯的命令);公孫(諸侯之孫)

舊時對男性的長者或老人的尊稱〖thereveredMr.〗

凡尊老,周晉秦隴謂之公。——《方言》六

趙中大夫白公。——《漢書·溝洫志》

遊諸公。——《漢書·田叔傳》

公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史記·項羽本紀》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張公;許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爺大娘老兩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屬于個人,不得代替)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親〖father;husband’sfather〗

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盜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論》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嶽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稱“公婆”)

長本人兩輩的男性親屬〖malefamilydependenthigherthanoneselfoftwogenerations〗。如:外公;舅公

通“功”。勞績,功績〖meritoriousservice;achievement〗

當此之時,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權相傾。——《鹽鐵論·輕重》

壽張侯以公德加位特進。——漢《中常侍騎都尉樊——安碑》

又如:無公(沒有功勞);膚公(微小的功績)?

gōng

【動】

公布,讓衆人知道〖makeknownto;publish〗。如:公之于世;公之世人

gōng

【副】

公然;公開地〖openly〗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漢·賈誼《論積貯疏》

公然搶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公讨(公開揭露聲讨);公言(公開談論;公衆的言論);公取(謂公然奪取他人财物)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為公。古紅切

說文解字注

平分也。從八厶。

八厶背私也。今本從八從厶。凡此等從字皆淺人所增。

八猶背也。

鄭注堯典分北三苗雲:北猶别也。證以韋昭吳語注雲:北,古之背字。然則許鄭之語正互相發明,分别之乃相瞬背,其義相因相足。故許不雲八,背也,而雲猶背。鄭不雲北,别也,而雲猶别。凡古訓故之言猶者視此。古紅切。九部。

韓非日:背厶為公。

五蠹篇。倉颉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自環局厶,六書之指事也。八厶局公,六書之會意也。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為厶,背厶為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注:公猶共也。

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又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又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

又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前漢·郊祀志》:天子為天下父,故曰钜公。

又婦謂舅曰公。《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又尊稱曰公。《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又相呼曰公。《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又事也。《詩·召南》:夙夜在公。注: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又星名。《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又姓。《韻會》:漢有公儉。

又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又與功通。《詩·小雅》:以奏膚公。《大雅》:王公伊濯。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為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锺。

又《韻補》:葉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谏》: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隐而避匿兮,讒谀登乎明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