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

漢語漢字
優是漢語一級字,讀作yōu。此字最早見于金文。優的本義是多愁善感的美貌演員。後引申為美麗的。由美麗的引申為好的,最佳的。由好的,最佳的引申為充足的,富裕的;特别好地,照顧地。[1]
  • 中文名:優
  • 拼音:yōu
  • 繁體:優
  • 部首:亻
  • 五筆:WDNN,wdny
  • 倉颉:oiku
  • 鄭碼:ngr
  • 筆順:321354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平聲十一尤
  • 名稱:優
  • 筆畫:6
  • 部首筆劃:2
  • 四角号碼:NGR
  • UniCode:U 4F18
  • 注音:ㄧㄡ
  • 部外:4
  • 字形: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人,憂聲。漢字簡化,聲旁更作“尤”。“優”從人,表示與人的行為有關;“優”可視為由“頁”、“心”、“夂”組成:“頁”為頭部,這裡可引申指意識、精神,為理性;“心”指心情、心境,為情感;“夂”的甲骨文是腳的象形,具有行動、動作之意,為實踐。一個善于理性思維、擁有熾熱的情感并樂于實踐的人,必将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優”的本義指表演樂舞、雜戲的藝人。“頁”為人的面部,表示藝人的表演借助于面部表情;“優”中有“心”,意為表演者要用心體會角色,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說明藝人的形體動作亦是表演的一部分。《說文·人部》認為“優”又稱為“倡”。“倡”即優伶,即以表演為生的藝人。

簡化字“優”由“人”“尤”組成。“尤”為特異的、突出的,則“優”為特異之人,優伶是伎藝突出之人;突出的人一般均具有過于他人的本領,故“優”又有優良之意。後引申為對所從事的事能勝任有餘,與劣相對。而後又引申指高于一般。

古人認為音樂是天地的精華,是事物得失的關鍵,音樂能調和陰陽之氣,所以“優”字又引申為“調和”、“協調”。陰陽調和,則萬物化生,物産豐富,所以“優”又派生出“充足”、“富裕”。“充足”、“富裕”,又引申為“優良”、“美好”。又引申為“優厚”、“優待”。又引申為“悠閑自得”。又引申為“猶豫不決”。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動詞

引申為優厚,給予好的待遇。

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然而未至乎是者,蓋亦有說雲。豈非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禮未甚優!”

使……豐足。

漢‧桓寬《鹽鐵論‧疾貪》:“古之制爵祿也,卿大夫足以潤賢厚士,士足以優身及黨,庶人為官者足以代其耕而食其祿。”

猶豫,缺乏決斷。

《管子‧小匡》:“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衆,不敏不及事。”

勝過,比别的好。

《漢書‧王吉等傳贊》:“王、貢之材,優于龔、鮑。”

漢‧王充《論衡‧須頌》:“世見五帝三王為經書,漢事不載,則謂五、三優于漢矣。”

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詩:“彭薛裁知恥,貢公未遺榮。或可優貪競,豈足稱達生。”

清‧黃宗羲《陳葦庵年伯詩序》:“陳葦庵先生風度閑綽,早優名輩。”

優待;嘉獎。

《漢書‧車千秋傳》:“初,千秋年老,上優之,朝見,得乘小車入宮殿中。”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昔蕭相國加以不名,優忠賢也。”

唐‧韓愈《論孔戣緻仕狀》:“雖求退罷,無不殷勤留止,優以祿秩,不聽其去。”

宋‧範仲淹《邠州建學記》:“增其廟度,重師禮也;廣其學宮,優生員也。”

戲谑;娛樂。

《左傳‧襄公六年》:“宋華弱與樂辔少相狎,長相優,又相謗也。”

漢‧王褒《洞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翺翔乎其間。”

形容詞

寬綽,有餘力。

《論語‧憲問》:“子:‘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孟子‧告子》:“好善優于天下,而況魯國乎?”

唐‧韓愈《進學解》:“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舊說以‘仕優為優閑有餘力,學優為德業優長’,豈有一字而二義,不若皆訓為有餘力也。”

悠閑,安逸。

晉‧陸機《演連珠》之三十:“臣聞傾耳求音,視優聽苦;澄心徇物,形逸神勞。”

宋‧王禹偁《拾簡牍遺事》:“丁壯之勞者精其食以充之,嬰耋之優者半其菽以供之,故卒歲而家無菜色焉。”

和順,協調。

《淮南子‧原道訓》:“其德優天地而和陰陽,節四時而調五行。”

寬和;和緩。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豈布政未優,将罷民業難。”

優良;美好;優越。跟“劣”相對。

漢‧王充《論衡‧書解》:“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二儒在世,未知何者為優。”

《晉書‧束晰傳》:“稷契奮庸以宣道,巢由洗耳以避禅,同垂不朽之稱,俱入賢者之流。參名比譽,誰劣誰優?”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裁》:“至如士衡才優,而綴辭尤繁;士龍思劣,而雅好清省。”

唐‧韓愈《驽骥》詩:“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優。”

饒,多,博。

《詩‧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優矣。人之雲亡,心之憂矣。”

《國語‧魯語上》:“今将惠以小賜,祀以獨恭。小賜不鹹,獨恭不優。不鹹,民不歸也;不優,神弗福也。”

《淮南子‧俶真訓》:“渾渾蒼蒼,純樸未散,旁薄為一,而萬物大優。”

唐‧韓愈《劉統軍碑》:“奏聞怛悼,俾官臨吊。悲不聽朝,贈督潞州。存殁之赉,于數為優。”

名詞

指樂舞、雜戲。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陳氏、鮑氏之圉人為優。慶氏之馬善驚,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且觀優。”

《資治通鑒‧後梁均王貞明四年》:“知訓狎侮吳王,無複君臣之禮。嘗與王為優,自為參軍,使王為蒼鹘,總角弊衣執帽以從。”

古代表演樂舞、雜戲的藝人。宋元以後,亦泛稱戲曲藝人、演員。

《國語‧晉語二》:“優施曰:‘……我優也,言無郵。’”

《晏子春秋‧内篇問下》:“今君左為倡,右為優,讒人在前,谀人在後,又焉可逮桓公之後者乎?”

宋‧王安石《詳定試卷》詩:“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将相中。”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補遺》、《子集》、《人字部》

優·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五谷精,如人發白也。

(優)《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爾雅·釋訓》優優,和也。

《詩·商頌》敷政優優。言人君德政和樂也。又優遊,和柔也。

《詩·大雅》優遊爾休矣。

《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

《傳》渥也。

《箋》寬也。

《說文》饒也。

《詩·小雅》旣優旣渥。又有馀力也。

《論語》仕而優則學。勝也,對劣之稱也。

《小爾雅》優,多也。

《正韻》調戲也。

《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辔,少相狎,長相優。又伊優,屈曲佞媚貌。又倡優。

《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诙諧,武帝以俳優畜之。

《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為優。

《正義》優者,戲名也。《晉語》有優施。

《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為優戲,而以優著名。又姓。

又《集韻》烏侯切,音讴。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亞音鴉。又通作要,平聲。

《禮·深衣》要縫半下。

《鄭注》要或為優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八】【人部】優

饒也。從人憂聲。一曰倡也。於求切

說文解字注

饒也。食部饒下曰。飽也。引伸之凡有馀皆曰饒。詩瞻卬傳曰。優,渥也。箋雲。寛也。周語注曰。優,饒也。魯語注曰。優,裕也。其義一也。引伸之為優遊,為優柔,為俳優。商頌。布政憂憂。小雅。旣瀀旣渥。今本皆假優為之。從人。憂聲。於求切。三部。一曰倡也。倡者,樂也。謂作妓者。卽所謂俳優也。左傳。陳氏,鮑氏之圉人為優。晉語。公之優曰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