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栖動物

兩栖動物

脊椎動物
兩栖動物(學名:Amphibia)擁有四肢的脊椎動物,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衆多,混合型血液循環。兩栖動物表面沒有鱗片,毛發等複蓋,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體的濕潤;其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進行呼吸,長大後用肺兼皮膚呼吸。兩栖動物可以爬上陸地,但是一生不能離水,因為可以在兩處生存,稱為兩栖。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栖到陸栖的過渡類型。現在大約有三千多種兩栖動物,兩栖動物是冷血動物。兩栖動物由魚類進化而來。長期的物種進化使兩栖動物既能活躍在陸地上,又能遊動于水中;與動物界中其他種類相比,地球上現存的兩栖動物的物種較少,目前正式被确認的種類約有4350種,分無足目、無尾目和有尾目三目。
    中文名:兩栖動物 拉丁學名:Amphibia 别名:兩栖綱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栖綱 亞綱:滑體亞綱 目:無足目、無尾目、有尾目 亞目: 科:40科 亞科: 族: 屬:400屬 亞屬: 種:4350多種 亞種: 分布區域:分布範圍廣泛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地位:最原始的陸生脊椎動物 出現時間:3億~2億3千5百萬年前

基本特征

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态發育,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水陸兩栖。一般來說,兩栖類動物都是卵生。

1、變态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

2、成體大多數生活在陸地上,少數種類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3、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賴于濕潤的的環境,有輔助呼吸的作用;

4、心髒兩心房,一心室,血液為混合血,不完全的雙循環;

5、體溫不恒定,是變溫動物;

6、體外受精,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胚胎沒有羊膜;

7、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

8、抱對受精,不僅可以刺激雌雄雙方排出生殖細胞,還可以使精子和卵細胞向相同方向排出,提高受精率;

9、有脊椎。

眼和耳

大多數蛙類、蟾蜍和蝾螈都有良好的視力。洞穴蝾螈因長期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逐漸喪失了眼睛的功用,但陸地生活的蝾螈都有良好的視力,用以發現行動緩慢的獵物。蛙的眼睛很大,因而它們能注意到危險并發現獵物。許多兩栖動物都有極靈敏的聽力能幫助它們分辨求偶的鳴聲和正在靠近的敵害發出的聲音。

呼吸系統

兩栖動物的幼體要通過鰓呼吸。這些鰓的表面多是肉質的。呈羽毛狀,且有良好的血液供應,便于從水中獲取氧氣。成體用肺和皮膚呼吸,具有一對囊狀的肺,結構簡單,肺内僅少數褶皺,呼吸面積小。肺缺少毛細血管,皮膚用毛細血管呼吸。無胸廓,采用口咽式呼吸。皮膚為輔助的呼吸器官,對蟄眠的蛙蟾類和鲵螈類來說,皮膚成為代替肺的呼吸器官。

感覺

兩栖動物有五種主要的感覺:觸覺、味覺、視覺、聽覺和嗅覺,它們能感知紫外線和紅外線,以及地球的磁場。通過觸覺,它們能感知溫度和痛楚,能對刺激作出反應。它們可以通過一種叫側線的感覺系統感覺外界水壓的變化,了解周圍物體的動向。又如蝾螈,在頭上有感覺觸須,可以幫助它們嗅出和發現周圍道路的情況。

生活習性

中國由于生物環境的多樣性。現有兩栖類動物302種。而雲南由于特殊的地理和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具有十分豐富的兩栖類物種,約100馀種。占全國兩栖類動物種數的40%。在後面動物多樣性-兩栖類僅介紹幾種代表性的種類。人們通過認識兩栖類物種的多樣性。關注它們的生存狀态,進一步保護兩栖類動物。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種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達5000米。個别種能耐半鹹水。在熱帶、亞熱帶濕熱地區種類最多,南北溫帶種類遞減,僅個别種可達北極圈南緣。有水栖、陸栖、樹栖和穴居等。産熱和散熱機能不夠完善,一般于黃昏至黎明時在隐蔽處活動頻繁,酷熱或嚴寒季節以夏蟄或冬眠方式度過。攝取動物性食物(蛙類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為主)。魚、蛇、鳥、獸等都能成為它們的天敵。

發展曆程

作為第一批登陸的脊椎動物,兩栖動物有着最長的發展曆史,但是關于兩栖動物起源和演化的曆史,現在仍然不很明确。

兩栖動物的祖先是肉鳍魚類,但是到底是起源于哪類肉鳍魚尚不明确。過去一般認為以泥盆紀的真掌鳍魚Eusthenopteron為代表的總鳍魚中的扇骨魚類是兩栖動物比較理想的祖先,但是新近的研究否認了這種說法,因此兩栖動物的祖先到底是肉鳍魚類中的扇骨魚類、空棘魚類或者肺魚類尚待研究發現。

最早的兩栖動物是出現于古生代泥盆紀晚期的魚石螈和棘魚石螈,它們擁有較多魚類的特征,如尚保留有尾鳍,并且未能很好的适應陸地的生活。魚石螈和棘魚石螈代表魚類和兩栖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它們隻是兩栖動物早期進化的一個旁支,不是其它兩栖動物的祖先類型,真正最原始的兩栖動物尚待發現。

進入石炭紀後,兩栖動物迅速分化,并在古生代的最後兩個紀石炭紀和二疊紀達到極盛,這個時代也因此稱為兩栖動物時代。這個時期的兩栖動物多種多樣,适應不同的生存環境,有些相當适應陸地生活,有些則又回到了水中,有些大型的種類如石炭紀的Eogyrinus可以長到4~8米長,習性頗似現代的鳄魚,還有不少相貌奇特的種類。與現在的兩栖動物不同,這些早期的兩栖動物身上多具有鱗甲。在古生代結束後,大多數原始兩栖動物滅絕,隻有少數延續了下來,而新型的兩栖動物則開始出現。

魚石螈和棘魚石螈的牙齒有類似總鳍魚的迷路,被歸入兩栖動物綱的迷齒亞綱。魚石螈和棘魚石螈組成了迷齒亞綱的魚石螈目,魚石螈目自泥盆紀晚期出現後延續到了石炭紀早期,而在石炭紀早期迷齒亞綱的另外兩個目也已經出現。迷齒亞綱的這兩個目分别代表兩栖動物的主幹類型和兩栖動物中向着爬行動物進化的類型。

離片椎目是兩栖動物的主幹類型,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時遍布世界各地,而在古生代結束時離片椎目的一些成員仍然繁盛了一段時間,是原始兩栖動物中唯一延續到中生代的代表,有些甚至到中生代後期才滅絕,這些中生代的迷齒類分布廣泛,體型巨大,如三疊紀的乳齒螈(Mastodonsaurus),頭骨長度就超過一米,主要生活在水中。

向着爬行動物進化的類型是石炭螈目,主要發現于歐洲和北美,一直不很繁盛。石炭螈目中最著名的當屬二疊紀的蜥螈(Seymouria),蜥螈同時具有兩栖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征,對于其到底是兩栖動物還是爬行動物曾經有争議,直到發現了蜥螈的蝌蚪才确認其是兩栖動物。因為蜥螈生活的時代要晚于最早的爬行動物,所以不可能是爬行動物的祖先,而爬行動物的祖先尚待發現。另一類與爬行動物非常相似的兩栖動物是闊齒龍類(Diadaectes),它們曾經被置于爬行動物的杯龍類,後來發現世界上是兩栖動物。

在石炭紀和二疊紀還曾經生存着一類牙齒沒有迷路的原始兩栖動物,被歸為殼椎亞綱。殼椎類多體型較小,非常特化,其中包括一些相貌奇特的成員,如石炭紀的Dolichosoma完全沒有四肢,而二疊紀的笠頭螈(Diplocaulus)有着獨特的三角形的頭。古生代結束時殼椎類全部滅絕,是否留下了後代尚不明确。

進入中生代後,現代類型的兩栖動物開始出現。現代類型的兩栖動物身上光滑而沒有鱗甲,皮膚裸露而濕潤,布滿粘液腺,被歸入滑體亞綱。這種皮膚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有些兩栖動物甚至沒有肺而隻靠皮膚呼吸。最早的滑體兩栖類是三疊紀的原蛙類,如三疊尾蛙(Triadobatrachus),與現代的蛙有些類似,但是有短的尾。有尾目和無足目出現的晚些,有尾目出現于侏羅紀,而無足目到了新生代初期才有可靠的紀錄,不過無足目特征比較原始,可能更早便以起源。

現代兩栖動物的起源現在沒有定論,有人認為無尾目起源于迷齒類而有尾目和無足目起源于殼椎類,也有人認為三者的共性很多,有着共同的起源。

種類分布

無足目

無足目或稱蚓螈目通稱為蚓螈,是現代兩栖動物中最低等、最奇特,人們了解的最少的一類。

蚓螈完全沒有四肢,是現存唯一完全沒有四肢的兩栖動物,帶骨退化,也基本無尾或僅有極短的尾,身體細長且身上有很多環褶,看起來極似蚯蚓,多數蚓螈也象蚯蚓一樣穴居,生活在濕潤的土壤中。蚓螈的雖然有眼睛,但是比較退化,有些隐藏于皮下或被薄骨複蓋,而在鼻和眼之間有可以伸縮的觸突,可能起到嗅覺的作用。一些蚓螈背面的環褶間有小的骨質真皮鱗,這是比較原始的特征,也是現代兩栖動物中唯一有鱗的代表。

所有的蚓螈都是肉食性動物,主要捕食土壤中的蚯蚓和昆蟲幼蟲。不少蚓螈是卵胎生,但是也有一些是卵生。蚓螈共有160馀種,分布于大多數熱帶地區,但是不出現于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和加勒比海諸島,而在印度洋的塞舌爾群島卻有分布。蚓螈可以分成6個科。

吻蚓科

吻蚓科(Rhinatrematids)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地區,有2屬9種。吻蚓科擁有最多的原始特征,如保留有尾部,口開在頭的前方,頭骨數量多,眼相對比較大,觸突與眼相連,鱗很多和身上的環褶上又有很多小的褶子等。吻蚓科為卵生,幼體有小的外鰓,在水中生活,變态為成體後返回土壤中。

魚螈科

魚螈科(Ichthyophiids)有2屬36種,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魚螈與吻蚓非常相似,有人将二者歸為同一科,魚螈也有很多類似吻蚓的原始特征,但是觸突已經位于眼的前方等特征比吻蚓略微進步些。魚螈科為卵生,雌螈用身體盤繞這些卵直到卵孵出。魚螈科在我國有雙帶魚螈和版納魚螈兩種,其中版納魚螈曾經被認為就是雙帶魚螈,後來才确認為獨立的種,它們是無足目在中國的僅有代表。

盲尾蚓科

盲尾蚓科(Uraeoptyphlidae)有1屬4種,分布限于印度。盲尾蚓同時具有一些原始和進步的特征,原始的特征包括鱗片較多,頭骨多和有短尾等,進步的特征包括嘴位于頭部下方、觸突遠離眼睛和身上的環褶不再進一步分褶等。盲尾蚓為卵生,但是幼體階段很短暫。

蠕蚓科

蠕蚓科(Scolecomorphids)有2屬5種,這兩個屬分别分布于赤道東非洲和西非洲。蠕蚓是進步的蚓螈,嘴位于頭部下方、頭骨減少、沒有鱗片和尾巴。平時蠕蚓的眼睛被薄骨複蓋,但是觸突伸出的時候眼睛則顯露出來。東非的蠕蚓為卵胎生,沒有水生的幼體。

真蚓科

真蚓科(Caeciliidae)有23屬88種,分布于熱帶美洲、赤道非洲、印度和印度洋中的塞舌爾群島,是蚓螈目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科。真蚓科是進步的蚓螈,擁有很多進步的特征,但是也有少數種類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真蚓科成員的體型、習性和生活史都多種多樣,體型有大有小,有卵生也有卵胎生。體型最大和最小的蚓螈都屬于真蚓科,體型最大的南美洲的湯氏真蚓(Caecilia thomsoni)體長超過一米半,最小的塞舌爾的短格蘭蚓(Grandisonia brevis)身長隻有11厘米。

盲遊蚓科

盲遊蚓科(Typhlonectidae)有4屬12種,分布遍及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盲遊蚓科是唯一的水生蚓螈,其中比較原始的成員為半水生性,而進步的成員如泅盲遊蚓(Typhlonectes natans)等為完全水生。盲遊蚓無尾無肺也沒有鱗片,水生的成員背後有皮膚皺褶形成的鳍,身體後面側扁,看起來似尾。

有尾目

有尾目是兩栖動物中最不特化的一目,終生有尾,多數有四肢,幼體與成體比較近似。有尾目有水生的也有陸生和樹栖的,有些水生成員還終生保持有體形态。有尾目成員中的個體差異是兩栖動物中最大的,其中最大的中國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身長可達1.8米,而最小的墨西哥的一些索裡螈(Thorius sp.)身長不到3厘米。

有尾目出現于侏羅紀,現在則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其中半數以上的科和種都分布于北美洲,東亞和歐洲也有一定數量,南美洲隻有少數成員,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大洋洲則沒有分布。有尾目可分為原始的隐鰓鲵亞目和進步的蝾螈亞目。

隐鰓鲵科和小鲵科在外表上和習性上相差很大,但共同擁有一些原始的性狀,如體外受精并有不少幼态性狀,因此被同歸入隐鰓鲵亞目,作為有尾目中最原始的代表。隐鰓鲵亞目的成員分布基本限于亞洲特别是東亞,但是隐鰓鲵科的隐鰓鲵分布于北美而極北鲵除了分布于亞洲北部外,也分布于歐洲北部。

隐鰓鲵科

隐鰓鲵科有2屬3種,即美洲東北部的隐鰓鲵(美洲大鲵)和中國和日本各一種大鲵。隐鰓鲵科成員終生生活在活水中,成體仍然保持有鰓裂,體側有皮膚褶皺以增加皮膚面積用于在水中呼吸,前肢4趾後肢5趾。隐鰓鲵科的三個成員是現存最大的三種兩栖動物,其中中國大鲵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鲵身長1.5米,隐鰓鲵身長0.75米。

中國大鲵也是我國有尾目中最著名的代表,由于叫聲似嬰兒啼哭,又被稱為娃娃魚。歐洲現在沒有大鲵分布,但是史前時期卻有大鲵生活,而在亞洲的大鲵被科學界發現以前在歐洲就已經發現了大鲵的化石。當1726年大鲵的化石初次被發現時,人們還以為是諾亞時期在洪水中死去的人類的遺骸,大鲵也被稱作洪水的見證者。

小鲵科

小鲵科有9屬35種,我國就有7屬15種。小鲵科成員體型很小,身長不超過25厘米。小鲵科依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群,一類為陸栖,包括小鲵、極北鲵、爪鲵等,生活于林間潮濕的地面,僅在繁殖栖回到溪流中;另一類為水栖,包括北鲵、山溪鲵等,多生活在寒冷山溪中,不遠離水源。小鲵科分布基本限于東亞一帶,但是極北鲵分布于歐亞大陸北部北至北極圈,西到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極北鲵也十分布最北的兩栖動物,另有一種分布限于伊朗。

蝾螈亞目

有尾目的大多數成員屬于蝾螈亞目,這個亞目代表有尾目中比較進步的成員,均為體内受精,其中有些成員為胎生或卵胎生,有部分成員終生保持幼體形态。蝾螈亞目分布廣泛,但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美洲。

鳗螈科

鳗螈科有2屬3種,分布于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東北部,其中大鳗螈(Siren lacertina)身長接近一米,小鳗螈(Siren intermedia)身長約70厘米,而拟鳗螈(Pseudobranchus stratus)身長隻有25厘米。鳗螈是有尾目中最奇特的一類,身體細長,沒有後肢,外形似鳗,終生有外鰓,并可能是體外受精,其中大鳗螈和小鳗螈有三對鰓裂,4個手指,而拟鳗螈隻有一對鰓裂,3個手指。鳗螈終生水生,生活于流動緩慢的淺水中,有時上岸,在幹旱時身體分泌粘液形成與非洲肺魚類似的硬繭。鳗螈是高級類型還是原始類型尚不明确,有時被單列為一個亞目。

兩栖鲵科

兩栖鲵科為中生水生的大型蝾螈,終生有鰓或者鰓裂,身體細長似鳗而又被稱為剛果鳗螈,四肢微小而不易被注意到。特産于北美洲,生體細長似鳗,四肢很小。兩栖鲵科僅分布于美國東南部,由1屬3種,這三種的腳趾數分别不同,其中一趾兩栖鲵(Amphiuma pholeter)身長隻有30厘米,而二趾兩栖鲵(Amphiuma means)和三趾兩栖鲵(Amphiuma tridactylum)身長超過一米。

洞螈科

洞螈科是終生保持幼體形态的水生蝾螈,長有外鰓。洞螈科有2屬6種包括歐洲巴爾幹半島的洞螈和美國東部和中部的5種泥螈。洞螈(Proteus anguinus)身長不到30厘米,由于生活于洞穴中,身體呈粉紅色,眼睛則隐藏在皮膚下,如果離開洞穴受到陽光照射身體會呈黑色而回到洞穴中則恢複成淺色。泥螈中的斑泥螈(Necturus maculosus)身長可以超過40厘米而其它4種泥螈身長不到28厘米。

鈍口螈科

鈍口螈科有2屬34種,分布幾乎遍及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整個北美洲。鈍口螈的成體穴居于地下,隻有在繁殖期返回水中。鈍口螈中的有些種類終生保持幼體特征而生活于水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僅分布于墨西哥的一個湖泊中的墨西哥鈍口螈(Ambystoma mexicanum)或稱美西螈,基本上終生保持幼态,隻有極少數完成變态,而主要分布于美國的虎紋鈍口螈(Ambystoma tigrinum)在東部低地很短時間就完成變态而在西部高山區則保持幼體形态,虎紋鈍口螈也是體型最大的陸栖蝾螈之一,身長最大可達到40厘米。

陸巨螈科

陸巨螈科有2屬4種,特産于美國西北部。與鈍口螈相似,陸巨螈也穴居于地下而隻有繁殖期返回水中,也有時會終生保持幼體形态,但是陸巨螈喜歡在山溪中産卵而鈍口螈喜歡在靜水中産卵。陸巨螈和虎紋鈍口螈同屬于體型最大的陸栖蝾螈。

無肺螈科

無肺螈科的成員完全無肺而用皮膚呼吸。無肺螈科有大約27屬220種,是有尾亞目中的最大一科,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地區,但是也可以見于北至阿拉斯加最南部,南到巴西和玻利維亞的廣大地區,這些到達中南美洲的種類也是有尾亞目在中南美洲僅有的代表。無肺螈科還有一屬拟穴螈屬(Speleomantes)分布于南歐。無肺螈科的成員适應多種生存環境,陸栖、水栖、樹栖和穴居的都有代表,體形相差也比較大,大型的如貝利涓螈(Pseudoeurycea belli)身長超過30厘米,小型的如索裡螈(Thorius sp.)身長不到3厘米。

蝾螈科

蝾螈科是蝾螈亞目的進步成員,有14屬60馀種。蝾螈科中的4個屬為陸生,它們分布于歐洲、北非和中東,其馀的10個屬主要為水生,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其中在亞洲有少數種類進入熱帶、亞熱帶地區,是有尾目中分布最廣的一類。蝾螈科多數成員在水中産卵,但是也有少數為胎生或卵胎生。蝾螈科在中國多分布于南方,其中有不少種類為中國所特有。蝾螈科有不少種具有毒素,如分布于中國西南以及鄰近的東南亞地區的紅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紅瘰疣螈是泰國北部一帶僅有的有尾類,還有一些種類的疣螈則為中國特有。

新蛙亞目

新蛙亞目包括了無尾目中96%的種類,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甚至包括一些偏僻的島嶼,隻是不出現在新西蘭,在新西蘭隻有始蛙亞目而沒有新蛙亞目。新蛙亞目的成員主要分布于熱帶地區和南半球,其中以拉丁美洲種類最為豐富。

細趾蟾科

細趾蟾科兩栖動物的最大一科,多達52屬和接近800種,分布于從美洲最南端到墨西哥一帶以及加勒比海島嶼,還有5個種到達美國南部。細趾蟾科中僅卵齒蟾(Eleutherodactylus)一個屬就有超過450種,這個屬的成員有奇特的生殖方式,其中一個種為卵胎生,其它種則在卵中完成變态,孵化出來就是小蛙而不是蝌蚪。

細趾蟾科的衆多成員适應多種不同生活方式,相貌也各不相同,有些似蛙,有些似蟾蜍,有些樹栖似雨蛙,還有些穴居。細趾蟾科其它著名的種類還有五趾細趾蟾(Leptodactylus pentadactylus),即南美牛蛙,其外表和習性都與北美牛蛙類似,體型大而兇猛,但是二者沒有什麼親緣關系,不屬于蛙科而屬于細趾蟾科。另一種著名的大型細趾蟾是顔色豔麗的飾紋角花蟾(Ceratophrys ornata),身長達20厘米,粗壯而兇猛,甚至敢于攻擊比自己大很多倍的動物。

龜蟾科

龜蟾科分布于大洋洲,是細趾蟾在大洋洲對應的成員,也有人将其歸入細趾蟾科。龜蟾科有大約20屬100種左右,和細趾蟾科一樣,既包括一些似蛙的成員,也包括一些似蟾蜍的成員,還有不少穴居的種類以适應澳洲幹旱的氣候,但是缺少樹栖的成員。龜蟾科最奇特的成員是胃育溪蟾(Rheobatrchus silus),這種二十世紀年代才被發現的新種将卵放在雌蟾的胃中孵化,最後将小蟾從口中吐出。

更奇怪的是,胃育溪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突然消失了,離其被發現僅十馀年時間,它們的滅絕原因現在還不得而知,成為不解之謎。

塞舌蛙科僅2屬3種,分布于印度洋中的塞舌爾群島。塞舌蛙科是小型的陸栖蛙類,卵産于陸地上而不是水中,卵直接孵化成小蛙或者将蝌蚪背在直到變态成小蛙,而這些附在背上的可都沒有嘴,不用進食。塞舌蛙分類地位不定,可能與龜蟾有一定親緣關系。

沼蟾科

沼蟾科僅1屬4種,分布于非洲最南部開普敦一帶的山地急流中,趾端有吸盤,其蝌蚪嘴上有也吸盤,可以附着在岩石上而不被急流沖走。沼蟾的分類地位不定,可能與龜蟾有一定親緣關系。

雨蛙科

雨蛙科兩栖動物的第二大科,有40馀屬超過700種。雨蛙科的絕大多數成員分布于美洲特别是美洲熱帶地區,但其中最大的屬雨蛙屬的少數成員除了美洲以外還分布到了歐亞大陸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國境内有9種,另有4屬近150種分布于大洋洲,分布于大洋洲的這些成員有時被單列為雨濱蛙科。

雨蛙科主要是樹栖蛙類,趾端膨大成吸盤,是美洲和澳洲主要的樹栖蛙類,而在亞洲和非洲則被樹蛙和非洲樹蛙所取代。作為一個大科,雨蛙科的成員也适應不同的生活方式,除了典型的樹栖蛙類外,無論美洲還是大洋洲均有些地下生活的穴居成員和陸地生活的成員,但是沒有完全水栖的成員。雨蛙科的不少成員有很好的保護色,與環境混為一體,也有一些色彩鮮豔,最奇特的是美洲的紅眼蛙,靜止不動時隻顯露綠色,不易發現,行動時則顯露出體側鮮豔的顔色,以迷惑敵人。

附蛙科

附蛙科包括2種附蛙(Centrolene)和70多種小附蛙(Centrolenella),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東北的的拉丁美洲廣大地區。附蛙體長7.5厘米,生活在多岩石的瀑布中,也在那裡産卵,卵附着在岩石上。小附蛙體型非常小,多數不過3厘米,多是些樹栖蛙類,在樹葉上産卵。附蛙科成員的腹部皮膚為半透明,能夠隐約看到内髒。

疣蛙科

疣蛙科僅疣蛙(Allophryne ruthveni)一種,分布于南美洲北部,是小型樹栖蛙類。疣蛙科的分類地位尚不明确,可能與蟾蜍科、細趾蟾科或者雨蛙科有一定親緣關系。

短頭蟾科

短頭蟾科有2屬2~3種,分布于巴西東南部的海岸森林中。短頭蟾科是體型最小的兩栖動物,其中最小的一種不到一厘米,其它的也隻是剛剛超過一厘米。短頭蟾的身體為明亮的金黃色,四肢細小,每肢隻有三個有功能的腳趾。短頭蟾生活于森林地面的落葉層中,在陸地上産卵,卵直接孵化成小蛙。

多指節蟾科

多指節蟾科有2屬7種,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和東部從哥倫比亞到阿根廷一帶的低地水域。多指節蟾科最著名的種類當屬奇異多指節蟾(Pseudis paradoxa),即不合理蛙,成蛙身長7厘米,但是蝌蚪卻長達25厘米。多指節蟾為水生蛙類,而埋在泥穴中度過幹旱。

箭毒蛙科

箭毒蛙科有6~8屬130~170種,分布于拉丁美洲從尼加拉瓜到巴西東南部和玻利維亞一帶。箭毒蛙毫無疑問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類,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屬于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們擁有非常鮮豔的警戒色,是蛙中最漂亮的成員。箭毒蛙科的成員并非全部有毒和色彩鮮豔,有毒的成員彼此之間的毒性也有差異,其中毒性大的種類一隻所具有的毒素就足以殺死兩萬隻老鼠。箭毒蛙多數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厘米,但也有少數成員可以達到6厘米。

蟾蜍科

蟾蜍科有24~31屬340~360種,分布廣泛,遍布大洋洲和馬達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蟾蜍是适應力很強的動物,可以生活于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我國最常見的兩栖動物大概也要屬蟾蜍了。蟾蜍科中超過一半的種類都屬于同一個屬,即蟾蜍屬Bufo,這個屬的成員幾乎遍及本科的所有分布區,而在北方則是本科唯一的代表。蟾蜍屬的成員體型差别很大,最大的美洲的海蟾蜍身長達到25厘米,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長隻有其1/10。

蟾蜍雖然大小差别很大,但是相貌和習性均比較相似,都是些行動緩慢不擅跳躍的路栖動物,皮膚粗糙而高度角質化,使得蟾蜍有較強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制成蟾酥。蟾蜍非常貪食,人們用其來消滅害蟲,但是也帶來了一些生态災害。澳洲引進了海蟾蜍來防治蔗田的害蟲,但是海蟾蜍卻對當地生态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海蟾蜍排擠本土的龜蟾類,捕食當地的小動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對想捕食它們的當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脅,海蟾也被引進了其它很多種植甘蔗的熱帶地區,大多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蟾蜍科的其它屬多隻有少數成員,有些外表和習性與蟾蜍屬有一定差距,比如東南亞的漿蟾(Pedostibes)是樹栖的蟾蜍,身體輕盈纖細,與地栖的粗壯笨拙的蟾蜍屬略有不同。

蛙科

蛙科是無尾目的第三大科,有50馀屬650馀種。蛙科的分布比其它任何兩栖動物都要廣泛,幾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現在一些島嶼上,最北可達到北極圈。蛙科在非洲最為繁盛,光是特有的屬就有18個,其中在馬達加斯加島就有3個以上的特有屬,而蛙科也是無尾目的最大成員巨蛙(Conrua goliath)也分布于非洲。蛙科在亞洲東部、南部和東南部也比較豐富,如我國常見的黑斑蛙和各種林蛙。但歐洲和美洲的蛙科則隻有蛙屬Rana的成員,其中在南美洲隻見于北部地區。

蛙科在澳洲也隻有極北部才有,而在臨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島嶼上卻能見到,而這些地方幾乎沒有其它的兩栖動物,蛙科成員在這裡則占據了不同的生态地位。在斐濟島有兩種扁手蛙(Platymantis),分别為路栖和樹栖,其中樹栖扁手蛙看起來與樹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員非常相似,樹栖扁手蛙有多種色型,看起來好像不同的種。扁手蛙的其它種類也均局限于亞太地區的海島上,其中包括不少樹栖的成員。扁手蛙在卵中完成變态,孵化出來的就是小蛙。

樹蛙科

樹蛙科有10~12屬200~300種。樹蛙科外形與雨蛙非常相似,但和雨蛙沒有很近的親緣關系而與蛙科親緣關系比較接近,這種相似是對樹栖生活的适應,其它幾個科的樹栖成員也大多外表相似。樹蛙分布于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也能見到。最著名的樹蛙當樹亞洲的幾種飛蛙,如黑掌樹蛙(Rhacophorus nigropalmatus)和黑蹼樹蛙(R. reiwardti),它們的腳掌大,腳蹼非常發達,可以用其在空中滑翔。

非洲樹蛙科

非洲樹蛙科有16~19屬200~300種,分布于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并有一個特有種分布在塞舌爾群島。非洲樹蛙體型很小,既有樹栖也有路栖,還有穴居成員,其中不少種類喜歡生活于沼澤地區,攀附在蘆葦等植物上。

節蛙科

節蛙科有8屬70馀種,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地,有時被并入蛙科。有些節蛙的卵孵化出來就是完成變态的小蛙,有些則尚保留有尾巴。節蛙科最有趣的種類是壯發蛙(Trichobatrachus robustus),分布于喀麥隆到剛果一帶的熱帶雨林中,雄蛙在繁殖季節在體側和腿上長有毛發狀皮膚衍生物。

姬蛙科

姬蛙科有65屬超過300種,其屬的數量是兩栖動物種最多的。姬蛙科在世界大多數溫熱帶地區都能見到,其中在某些地區,如馬達加斯加和新幾内亞成為當地的主要蛙種,包括了當地将近半數的無尾目成員,但是在其它分布區姬蛙科均不是主要的蛙類。姬蛙科多是小型蛙類,最小的身長不到1.5厘米,但是也有少數身長科達到8~9厘米。

很多姬蛙生活在比較幹旱的地區,如非洲的短頭蛙,短頭蛙平時很難見到,隻在短暫的降雨期開始活躍。姬蛙在熱帶森林的落葉中生活,也有一些為樹栖成員,樹栖成員在馬達加斯加和新幾内亞尤為常見。也有些很多姬蛙在植物上産卵,其中生活在澳洲和新幾内亞地區的全部一百馀種姬蛙都沒有蝌蚪階段而直接孵化出小蛙。

物種發現

2021年1月19日,浙江省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一期)階段性成果公布。調查中發現的一個兩栖動物新物種被命名為百山祖角蟾(Megophrys baishanzuensis)。

上一篇:豹貓

下一篇:椋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