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筆記

全宋筆記

2003年大象出版社出版圖書
《全宋筆記》由大象出版社出版,2003年完成第一編,至2018年完成第十編。将該書與20年前台灣新興書局有限公司出版的《筆記小說大觀叢刊》(1984年6月)相比,後者雖然收錄了許多宋人筆記,但缺點一是宋人筆記與小說、譜牒、通俗演義、詩話雜糅,二是有些版本不精。當然筆者隻是從宋人筆記的角度評判此書,并不否定其總體文獻價值。2018年7月,曆時19年,全10編,共計102冊約2266萬字的《全宋筆記》在上海師範大學首發。
  • 書名:
  • 别名:
  • 作者: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
  • 頁數:
  • 定價:
  • 開本:
  • 裝幀:
  • ISBN:
  • 中文名:全宋筆記
  • 出版時間:2003年10月
  • 作 者:朱易安、傅璇琮等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定 價:22.5元

特點

綜觀該書第一編,筆者發現該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該書在科學的界定“筆記”含義的基礎上,盡可能輯錄宋人所撰的筆記,真正的體現全宋筆記的“全”的特點,避免出現挂一漏萬和雜亂無章的現象。

編纂者堅持“筆記”乃“随筆記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限于收錄“宋人著述的筆記專集”,而不包括“未成專集的、散見的單條筆記”,也不包括“題材專一、體系結構堅密的專集”,如“專門的詩話、語錄、譜錄類的茶經、畫譜、名臣言行錄、官箴等”,當然更不包括逐條叙述故事之類的小說和傳記。

比較

将該書與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曆代筆記小說集成·宋代筆記小說》(1995年2月)比較,後者的缺點:一是收錄的宋人筆記僅188種,有些重要筆記不知何故沒有纂入,如洪邁《容齋随筆》、周密《癸辛雜識》、周《清波雜志》、王觀國《學林》、嶽珂《木呈史》、羅大經《鶴林玉露》、王辟之《渑水燕談錄》。

歐陽修《歸田錄》、何《春渚紀聞》、彭某《墨客揮犀》(已纂錄《續墨客揮犀》十卷)、趙令田寺《侯鲭錄》、葉夢得《石林燕語》、陸遊《老學庵筆記》、龔明之《中吳紀聞》等。缺少了這些筆記,便難以反映兩宋筆記的全貌,令人深以為憾。

同時,後者所編宋人筆記小說目錄錯訛頗多,如《燕翼诒謀錄》的著者王木永誤作“王泳”,《丁晉公談錄》的著者丁謂誤作“丁渭”,《宋景文公筆記》的著者宋祁誤作“宋祈”,《萍洲可談》的“洲”誤作“州”字,《己酉避亂錄》的“己”誤作“已”字,《晝簾緒論》的“晝”誤作“書”字,《鼠璞》的作者戴埴誤作“戴植”,《養疴漫筆》的著者趙溍誤作“趙溍錄”,《負暄野錄》的著者陳誤作“陳”,等等。

特點新

其次,該書大多數宋人筆記系首次經校勘和标點提供世人閱讀,體現了“新”的特點。在該書第一編的49種筆記中,已經由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出版的有13種,而此次新點校出版的有36種,占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三多。

這些首次點校出版的宋人筆記中,比較重要的有張洎《賈氏譚錄》、王曾《王文正公筆錄》、宋祁《宋景文公筆記》、江休複《江鄰幾雜志》、曾布《曾公遺錄》、蘇轼《仇池筆記》、題蘇轼《漁樵閑話錄》、晁說之《晁氏客語》、王欽若《王氏談錄》等。這些筆記有的盡管篇幅不多,但其内容涉及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習俗等,為後人留下了頗有價值的史料,彌足珍貴。

特點準

再其次,該書與此前點校出版的宋人筆記相比,具有比較“準”即點校較為準确的特點。參加該書的整理點校者大都是在中國古代史和古代文學領域,尤其是唐、宋文學和史學方面研究成績卓著者,雖然不敢過譽為極天下之選,但堪稱一流人選。

仍以第一編為例,其中尤以整理點校《東坡志林》、《仇池筆記》、《漁樵閑話錄》、《龍川略志》、《龍川别志》等的孔凡禮先生,《涑水紀聞》的整理點校者鄧廣銘和張希清教授,《南部新書》和《近事會元》、《釣矶立談》、《丁晉公談錄》的整理點校者虞雲國教授,《孫威敏征南錄》等的整理點校者黃純豔教授,等等,都是在宋代曆史或宋代文獻研究方面有口皆碑的專家。

由此足以保證該書的整理和标點、校勘以較高的質量呈現在讀者面前。比如此前出版的釋文瑩《湘山野錄》(中華書局,1984年版)存在一些标點錯誤,如卷中原作“仆射相國王公至道,丙申歲,為谯幕”(第23頁),誤将宋太宗的最後一個年号“至道”當作“仆射相國王公”的名諱。此次便加以糾正,改為“仆射相國王公,至道丙申歲,為谯幕”。

又如宋敏求《春明退朝錄》(中華書局,1980年版)卷上原作:“開寶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國主舟行。”(第5頁)此次也改正為“開寶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國主舟行。”這些進展都是有目共睹的,從而得以保證該書點校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目前出版情況

總之,《全宋筆記》是中國宋代文史學界繼《全宋詩》和《全宋文》後第三部大型總集,盡管目前初結碩果,隻出版了第一編,且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錯标、斷句舛錯等缺點,但按照編纂者的計劃,全書約分10編,用五六年的時間全部完成這項工作,筆者相信,随着編纂者逐漸積累經驗,點校者逐步提高水平,屆時一定會将一部全新的高質量的文獻總集奉獻給廣大讀者。

作者介紹

傅璇琮,1933年生,浙江甯波人。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奠定學術基礎,後因中國院系調整,轉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年畢業留校任助教,遭受政治運動錯誤批判,被調至中華書局接受改造,并由此走上學術道路。曆任中華書局總編輯,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秘書長、副組長,兼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等。

上一篇:冠軍之心

下一篇:長物志校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