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英雄傳

兒女英雄傳

清代文康著古典小說
《兒女英雄傳》是清代滿族文學家文康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又名《金玉緣》《日下新書》,或稱為《兒女英雄評話》。是中國小說史上最早出現的一部熔俠義與言情于一爐的社會小說。 《兒女英雄傳》描寫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的一樁公案,書中的主人公十三妹,其父親遭朝廷大員紀獻唐殺害,十三妹無處申冤,浪迹天涯,學得一身武藝,欲報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骥與張金鳳,結果還未及為父報仇,紀獻唐獲罪遭誅。後來經張金鳳與衆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給安骥。十三妹前段仗義行俠,英氣外發;後段嫁為人婦,又盡顯兒女情态,堪稱兒女英雄之典範。《兒女英雄傳》揭露了封建官場吏治的腐朽,道盡科舉文化的醜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寫實俠義小說。小說娓娓動聽;語言生動幽默,繪聲繪色,問世以來一直為 人們所稱道。
    書名:兒女英雄傳 别名:金玉緣、兒女英雄評話、日下新書 作者:文康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創作年代:清代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字 數:約 551,000

内容簡介

漢軍世族舊家子弟安骥的父親安學海被上司陷害入獄,于是安骥變賣家産,不遠千裡前往贖救,途中夜宿能仁寺遇上歹徒,幸好得到俠女十三妹解救,同時被救的還有一位村女張金鳳,由十三妹做主,二人結為夫婦。後來安學海打聽到,十三妹就是其故交中軍别将何杞之女何玉鳳。玉鳳因父親被大将軍紀獻唐所害,隐姓埋名,避居他鄉,志在待機複仇。安學海告訴她,紀獻唐已經被天子處死,她尋思父仇已報,母親又已經去世了,無家可歸,便打算出家,卻被張金鳳等人勸阻,最後也嫁給了安骥。此後,何玉鳳一反十三妹的俠義面目,勤于理家,而又熱衷功名,勸丈夫“奮志成名,力求上進”。安骥得到兩個妻子的輔助,連中舉人、進士,考中探花,連連高升,官運亨通,“辦了些疑難大案,政聲載道,位極人臣”。金鳳、玉鳳姐妹各生了一個兒子,夫妻都活到一百歲,子孫也都很有出息,盡享榮華富貴。

作品介紹

《兒女英雄傳》是清代的一部長篇小說。文康(燕北閑人)著。此書現存最早版本是光緒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題燕北閑人著。首有雍正阏逢攝提格(即甲寅) “觀鑒我齋甫” 的序和乾隆甲寅 “東海吾了翁”的弁言,因書中已經提到《紅樓夢》和道光二十九年才刊行的 《品花寶鑒》,故所署年代顯然是僞托。柳存仁認為年月雖僞,其文則為作者本人所作,并推測兩個“甲寅”是暗示書成于鹹豐甲寅即1854年。(《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另有光緒四年馬從善序,謂書系文康所作,原書53回,因後13回已殘缺,并疑為他人所續,故删去。此後印本甚多,有光緒六年北京聚珍堂“還讀我書室主人”(董恂)的評點本、亞東圖書館排印本等。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等新印本。

作品目錄

第一回  隐西山閉門課骥子 捷南宮垂老占龍頭

第二回  沐皇恩特授河工令 忤大憲冤陷縣監牢

第三回  三千裡孝子走風塵 一封書義仆托幼主

第四回  傷天害理預洩機謀 末路窮途幸逢俠女

第五回  小俠女重義更原情 怯書生避難翻遭禍

第六回  雷轟電掣彈斃兇僧 冷月昏燈刀殲餘寇

第七回  探地穴辛勤憐弱女 摘鬼臉談笑馘淫娃

第八回  十三妹故露尾藏頭 一雙人偏尋根覓究

第九回  憐同病解囊贈黃金 識良緣橫刀聯嘉耦

第十回  玩新詞匆忙失寶硯 防暴客諄切付雕弓

第十一回 糊縣官糊塗銷巨案 安公子安穩上長淮

第十二  安大令骨肉叙天倫 佟儒人姑媳祝俠女

第十三回 敦古誼集腋報師門 感舊情挂冠尋孤女

第十四  紅柳樹空訪褚壯士 青雲堡巧遇華蒼頭

第十五回 酒合歡義結鄧九公 話投機演說十三妹

第十六  莽撞人低首求籌畫 連環計深心作筆談

第十七回 隐名姓巧扮作西賓 借雕弓設局賺俠女

第十八  假西賓高談紀府案 真孝女快慰兩親靈

第十九回 恩怨了了慷慨捐生 變幻重重從容救死

第二十  何玉鳳毀妝全孝道 安龍媒持服報恩情

第二十一 回心向善買犢賣刀 隐語雙關借弓留硯

第二十二 晤雙親芳心驚噩夢 完大事矢志卻塵緣

第二十三 返故鄉宛轉依慈母 圓好事嬌嗔試玉郎

第二十四 認蒲團幻境拜親祠 破冰斧正言彈月老

第二十五 何小姐證明守宮砂 安老翁諷誦列女傳

第二十六 燦舌如花立消俠氣 慧心相印頓悟良緣

第二十七  踐前言助奁伸情誼 複故态怯嫁作嬌癡

第二十八 畫堂花燭頃刻生春 寶硯雕弓完成大禮

第二十九 證同心姊妹談衷曲 酬素願翁媪赴華筵

第三十 開菊宴雙美激新郎 聆蘭言一心攻舊業

第三十一 新娘子悄驚鼠竊魂 戆老翁醉索魚鱗瓦

第三十二 鄧九公關心身後名 褚大娘得意離筵酒

第三十三 申庭訓喜克紹書香 話農功請同持家政

第三十四 屏纨袴穩步試雲程 破寂寥閑心談月夜

第三十五 何老人示棘闱異兆 安公子占桂苑先聲

第三十六 滿路春風探花及第 一樽佳釀酾酒酬師

第三十七 志過銘嫌隙成佳話 合歡酒婢子代夫人

第三十八 小學士俨為天下師 老封翁蓦遇窮途客

第三十九 包容量一諾義赒貧 矍铄翁九帙雙生子

第四十   虛吃驚遠奏陽關曲 真幸事穩抱小星禂

創作背景

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實行優待滿族人的政策,滿族人有所謂的“鐵杆莊稼”政府的高官一 般由滿族人擔任,中央各部尚書都設兩人,滿一人漢一人,滿族實際上成為一個處在社會上層的階層。八旗兵在清初戰鬥力很強,所以能占據中原,統一中國,成為中國的統治者。但是經過100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滿族人日漸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與進取精神,滿族的種族優勢正在失去。文康所處的時代,世風日下,滿族上層人士大多面臨着家族頹敗的趨勢。作者希望這一頹勢得以挽回,創作了這部小說,期望能振奮人心。

這部小說中人物有同時代人或前代人做原,如紀獻唐、蔣瑞藻《小說考證》中說:“吾之意,以為紀者,年也;獻者,《曲禮》雲,犬名羹獻;唐為帝堯年号;合之則年羹堯也。”又如,安骥大概是作者自況。

人物介紹

何玉鳳(十三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兒女英雄”,她忍辱負重,不為一己私仇壞國家大事,是“忠”;時刻不忘父仇,奉母歸西,是“孝”;混迹草莽,守身如玉,是“節”;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義”。其父何杞曾為中軍副将,權貴紀獻唐欲聘何玉鳳為兒媳,何杞不從,遂為紀獻唐所害,冤死獄中。何玉鳳使乳母丫環扮作她母女二人扶柩還鄉,而她自己則和母親避居山林,後投奔江湖好漢鄧九公。何玉鳳智勇雙全,武藝出衆,疾惡如仇,好打不平。偶遇兩個騾夫密謀暗害公子安骥,她雖與安素不相識,卻仗義相救。在能仁寺,殺死兇僧,救了張金鳳一家三口,并使張金鳳與安骥結為夫婦,幫助安骥能平安救出父親。後來母親去世,她欲單身去報家仇,正值紀獻唐已被皇上處斬,她扶母柩回鄉與父合葬。先欲以死表節烈,後立誓出家不嫁。在衆人的巧妙安排和說服下,最後嫁給了安骥,與張金鳳一起鼓勵安公子進取功名。作品前段突出她的俠義,較為生動,後段強調她的守禮,則甚蒼白,前後性格不統一。 

安學海:表字水心。正黃旗漢軍人。天性聰明,見識廣博,學問超群,但屢次會試,都未得進士。近五十歲會考,終于得中,被派到南河玄家堰任職。因為人剛直,不知賄賂,被河台談爾音所妒。後因河堤決口,被革職拿問帶罪賠修。被開複之後,便死了仕宦之心,一心尋找兒子的救命恩人即亡友的遺女十三妹。在鄧家莊與鄧九公意氣相投,結為兄弟,在衆人幫助下,制止了十三妹的複仇行為,說服并幫助她扶母親靈柩回京與父親合葬,此後又打消了十三妹立志不嫁的念頭,使她嫁給兒子安骥以安身立命。他一生謹行仁義禮智信,言合于經學。他又以德報怨,給鄧九公祝壽時遇到談爾音窮愁潦倒,不得歸鄉,便贈與銀兩。又喜授業講學,在鄧家莊使四個儒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安骥:表字千裡,别号龍媒,乳名玉格。從小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長大,學識淵博,溫文爾雅,但又幼稚而缺乏世事經驗。但他有主見。其父安學海在外任官被陷遭參劾後,他籌集銀兩前去救父,途中被兩個騾夫欺騙,他卻相信騾夫而懷疑前來救助他的俠女十三妹。到了能仁寺,又被寺裡的和尚暗算,幸虧十三妹救助,才逃得活命,在十三妹逼迫之下,與村女張金鳳結為夫妻。後來同父親回京,又娶了十三妹。自此學業上有些怠惰,追求酒詩風流。十三妹,張金鳳二人借開菊花宴激勵他,使他閉門發憤讀書,力争求取功名。後來參加考試,探花及第,作過國子監祭酒,後任山東觀風整俗使。 

張金鳳:河南彰德府人,因遭災,變賣家産,随父母去京投親。途中宿于能仁寺,住持見其貌美,對之起歹心,她堅決不從,後被十三妹救出,并與同時被救的安公子成親。她性情溫婉賢淑,孝順公婆,克盡婦道,深得安學海夫婦的歡心。後來十三妹仇人被誅,其母又死,安學海欲使她亦嫁安公子,她執意不肯。張金鳳以其伶牙俐齒說服了她,二人共事一夫。作品突出她對父母公婆的尊孝,對丈夫的體貼鼓勵和不專房嫉妒。 

談爾音:号钰甫,河工佐雜微員出身,靠逢迎獻納當上了南河河道總督,待入傲慢,居心陰險,利用職權廣收賄賂。安學海初上任,未給他送厚禮,他便以為是看不起他,同時又嫉恨安學海的才幹,不加重用。在他慶壽時,安學海又未送厚禮,就更增加了對安學海的憎恨,便伺機報複。明知高家堰外河工程偷工減料,不能承受大水,他便派安學海去任通判,果然外河發水,堤岸兩次決口,他便借此将安學海革職拿問。其貪污以及工程的偷工減料問題被欽差查清後,他亦被革職,并追退贓物,他因此破敗。後貧窮不過,隻好扮作道士化了裝賣唱。]

鄧九公:名振彪,排行第九,淮安人,早年習文不成,改去習武,武舉時又因文試而落榜,于是便做了保镖,六十年沒出什麼事,客商們敬給“名鎮江湖”之匾。性格粗犷豪放,仗義疏财,有一副義膽俠肝,因得罪了海馬周三,險些遭禍。十三妹制服了周三,保全了鄧九公的臉面。雖然十三妹拜他為師,并同老母親投奔于他,但他對十三妹卻十分敬重。後與安學海相識,彼此意氣相投,遂為結義兄弟,幫助他使十三妹安身立命。他身體強健,年已八十無龍鐘之态。喜飲酒,且酒量很大。鄧九公這個人物性格鮮明、生動,豪俠好義,受恩不忘恩。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兒女英雄傳》描寫一個沒落的旗人世家,曆盡磨難,始終恪守封建綱常倫理,終于重振祖業的故事。作者感慨萬端地追憶逝去的榮華,憤怒地鞭撻禍國殃民的罪惡勾當,熱情地讴歌忠臣孝子節婦義夫,對滿族貴族未來的興旺發達充滿了熱烈的幻想,寄托了無限的深情。目的是激勵不肖的八旗子弟,以經世緻用為己任,不要辜負天恩祖德,要重振往昔雄風。 [7] 

這部小說作者雖與曹雪芹的境況相似,但沒有曹氏那種深刻的人文關懷和超拔凡俗的審美情思,隻是一個皈依封建道德倫理規範的世俗之人。寫作此書,實是要在精神幻想中圓一個補天的夢。所以曹雪芹寫的是罪惡世家的衰敗史;而他寫的則是積善世家的發皇史,因此,濃重的封建道德說教、陳腐的綱常名教觀念以及玉堂金馬、夫榮妻貴的庸俗人生理想成為小說的主要思想缺陷。 

藝術特色

書中較成功地塑造了英風俠概的十三妹形象。孫楷第考證十三妹的形象淵源于明代淩濛初的《程元玉店肆代償錢 十一娘雲岡縱譚俠》(《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和清人王士祯的《女俠》(《池北偶談》卷二六),然而該二則中的人物形象仍然比較蒼白,不脫詭秘之氣。可以說,直到文康筆下,才完成了一個血肉豐滿的人間俠女形象。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名教的束縛,賦予十三妹以民間俠義色彩。這個出身宦門的女子,身懷絕技,遁迹深山,蔑視權臣,目無王法,由一腔不平之氣激成一副遊戲三昧的性情。小說着重刻畫了她拯人于窮途末路的義骨俠腸。從悅來客店尋根究底,到能仁寺殲滅兇僧,贈金聯姻,借弓退寇,生動地表現出她襟懷磊落、肝膽照人的豪俠氣概。文康筆下的十三妹,心高氣傲,豪爽天真,口角鋒利逼人,又帶幾分诙諧風趣,個性鮮明,氣韻生動。在她鏟除人間不平的俠義行為上寄寓着人民的審美理想。她最終成為安家的賢德媳婦,恪守三從四德,熱衷榮華富貴,前後面目迥異。作家立意要收服“十三妹這條孽龍”,“整頓金籠關玉鳳”(第十六回),把她送入溫馨的家庭生活中去作為最終的歸宿,與其他俠義公案小說之将俠士送至清官手下,表現了同樣的思想趨向。“兒女英雄”模式的确立,又為俠義、言情小說的合流推波助瀾。 

《兒女英雄傳》具有切近世态人情的長處,所謂“描摹世态,曲盡人情”。作家以精細的筆觸勾勒出一幅19世紀中國社會風俗畫面。諸如官場的鬼蜮橫行,下層社會的光怪陸離,悅來老店、天齊廟會的喧阗擾攘,以及當時的各種典章禮俗,無不寫得細膩真切。首回寫蹭蹬場屋的五旬老翁安學海赴考、候榜前光景,笑中有淚,不遜于《儒林外史》筆墨。第二十八回叙安、何結親,文字花團錦簇,滿洲貴族婚禮的一應儀注,皎然揭諸眉睫之下。人物描寫也有相當的功力,安學海忠厚善良而不免迂腐,張金鳳内剛外柔而深心周密,鄧九公豪爽拙直,張老夫妻又怯又土,各具風神。

《兒女英雄傳》采用市井細民喜聞樂見的評話形式,如同對讀者當面娓娓而談,還不時地忙中偷閑從旁插話,點明筋節,或則插科打诨,妙趣橫生,深得評話藝術之阃奧。小說結構的翻新出奇,亦為一時所僅見。蘇曼殊稱譽此書前半部,結構“佳絕”。作家善用伏筆,巧設懸念,悅來店、能仁寺數回,小說主人公十三妹的行動雲遮霧罩,藏頭露尾,作了如許一番驚天動地的事,卻似“神龍破壁騰空去,夭矯雲中沒處尋”(第十回),直到第十九回方才道破她的真名實姓,全然打破了開門見山、平鋪直叙的套數。此書尤為擅長的則是它純熟、流利的北京口語。

出版信息

古代本

1.《兒女英雄傳》三十九回鈔本:一函十八冊,藏于國家圖書館分館。

2.《兒女英雄傳》光緒四年刊本:木活字本,藏于北京隆福寺聚珍堂書房。

3.《兒女英雄傳》光緒六年刊本:木活字本,藏于北京隆福寺聚珍堂書房。

現代本

名稱

出版時間

作者

出版社

《兒女英雄傳》

2010年1月

文康

中州古籍出版社

《兒女英雄傳》

1989年

文康

齊魯書社

《兒女英雄傳》

1983年

文康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品評價

現代文學家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緣欲使英雄兒女之概,備于一身,遂緻性格失常,言動絕異,矯揉之态,觸目皆是矣。……榮華已落,怆然有懷,命筆留辭,其情況蓋與曹雪芹頗類。惟彼為寫實,為自叙;此為理想,為叙他。” 

現代文學家、哲學家胡适《《兒女英雄傳〉序》:短處在思想的淺陋,長處在口齒的犀利,語言的漂亮。

作者簡介

文康(生卒年不詳),中國清代滿族小說家。姓費莫氏,字鐵仙,一字悔庵,号燕北閑人。道光初年至光緒初年在世,出身顯貴,晚年家道中落。撰寫了長篇白話小說《兒女英雄傳》(又名《金玉緣》)。

文康,清滿洲鑲紅旗人,費莫氏,字鐵仙,一字悔庵。大學士勒保孫。以貲為理藩院員外郎。道光三年(1823)、二十二年兩次續修《欽定理藩院則例》,先後充提調官、總纂官和總勘官。後任直隸天津河間兵備道。鹹豐初年任安徽鳳陽通判、徽州知府,以丁憂歸裡。後特起為駐藏大臣,因疾未赴,不久卒于家。晚年家道中落,因著書以自遣。所著《兒女英雄傳》,本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初名《金玉緣》,又名《日下新書》,題“燕北閑人著”。

上一篇:晨光擱淺

下一篇:東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