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螯蝦

克氏螯蝦

蝲蛄科原蝲蛄屬
淡水龍蝦,學名克氏螯蝦,又稱龍蝦、大龍蝦、大紅蝦。該蝦原産于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下遊。[1]龍蝦屬蟲殼類動物,與蟹相似,有一對特别發達的螯,有掘洞穴居的習慣,一般在水邊近岸掘穴。[2]龍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光線強烈時,則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甲殼亞門 綱:軟甲綱 亞綱: 目:十足目 亞目: 科:蝲蛄科 亞科: 族: 屬:原蝲蛄屬 亞屬: 種:克氏螯蝦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克氏螯蝦 中文别名:龍蝦、大龍蝦、大紅蝦、大蝦、龍頭蝦、蝦魁、海蝦 英文名:Palinuridae 分布:原産地為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此物種也被引進亞洲、非洲和歐洲等地

基本習性

淡水龍蝦廣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溝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遊生物及各種水草均是适口餌料,在這些水域中生長良好。幼蝦生活在淺水區或池邊,喜穴居,有時躲藏在石礫水草的隐蔽處,通常蝦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較多沼澤地蘆草叢生的灘岸地帶,蝦穴一般圓形,向下傾斜,深達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

淡水龍蝦栖息地點常有季節性移動現象,春天水溫上升,蝦多在淺水處活動;盛夏不溫較高時就向深水處移動;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龍蝦蛻皮、生長和繁殖也在洞穴中進行,以防被傷害,并且該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雨水季節,淡水龍蝦也經常會爬上陸地活動。該蝦并具有較強的耐饑餓能力,一般能耐餓3~5天;秋冬季節一般20~30天不進食也不會餓死。

攝食的最适溫度為25~30℃;水溫低于15℃以下活動減弱;水溫低于10℃或超過35℃攝食明顯減少;水溫在8℃以下時,進入越冬期,停止攝食。淡水龍蝦雄蝦的壽命一般為20個月,雌蝦的壽命為24個月。

淡水龍蝦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間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時間不一,過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過遲則卵子過熟而老化。交配的适宜水溫為22~25℃,交配季節最好不要捕撈,讓其抱卵孵化,繁衍後代。淡水龍蝦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産卵3~4次,一般體長7~10厘米、體重15~30克的親蝦,其懷卵量為220~270粒,而個體大小不同,其懷卵量差距很大。

正常情況下,交配産卵後的抱卵蝦需有1~2月的孵化過程(即胚胎發育),需消耗很大的體力,因而要加強對抱卵蝦的營養和培育。抱卵蝦孵化的适宜水溫為22~27℃,孵化時間6~10周。蝦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過濾進水,然後施有機肥以培育天然餌料生物供蝦苗攝食。一般蝦苗培育時放養幼體密度為15~20萬,如用“豆漿”法培育,則放養密度可為16~18萬。

外形特征

龍蝦的頭胸部較粗大,外殼堅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體長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間,重0.5公斤上下,是蝦類中最大的一類。最重的能達到5公斤以上,人稱龍蝦虎。體呈粗圓筒狀,背腹稍平扁,頭胸甲發達,堅厚多棘,前緣中央有一對強大的眼上棘,具封閉的鰓室。腹部較短而粗,後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寬短。

龍蝦有堅硬、分節的外骨骼。胸博具五對足其中一或多對常變形為螯,一側的螯通常大于對側者。眼位于可活動的眼柄上。有兩對長觸角。腹部形長,有多對遊泳足。尾呈鳍狀,用以遊泳;尾部和腹部的彎曲活動可推展身體前進。

龍蝦的前三對胸足具爪,第一對足上的爪極長。覆蓋頭部和胸博的背甲前方有明顯的額劍或吻。

右螯與左螯:龍蝦有兩種不同的螯,一是碎螯,一是刺螯。如果您自己觀察一隻龍蝦,您會發現其碎螯在右側而刺螯在左側。

硬殼與軟殼:大西洋龍蝦的成長需要換殼,新換的蝦殼又薄又軟。在加拿大,龍蝦捕撈季節盡量錯開換殼的夏季,而捕獲的大多數加拿大大西洋龍蝦都是硬殼龍蝦。

換殼:換殼活動伴随着龍蝦成長的一生。在龍蝦出生的頭一年,它将經曆10次換殼。龍蝦将繼續經曆大約每年一次的換殼活動直到其成熟。成熟的龍蝦可能每三年隻換殼一次。

龍蝦長到1磅重(可以上市)需要6-8年的時間。龍蝦在溫水中生長更快,并可在更短的時間内長到上市規格。

肢體再生:龍蝦可以丢下自己的肢體迷惑捕食者,可丢棄的肢體包括螯、腿、大小觸角等。有些時候龍蝦也會由于某些未知因素丢棄自己的螯。

硬殼營養:硬殼龍蝦肉被認為是最美味的,并被證明是最有營養的。軟殼龍蝦會在換殼時失掉一部分營養并吸收大量水分。是消費者最健康的選擇。

自然的顔色:龍蝦的自然的顔色從藍綠色到鏽棕色有所不同,并且有藍殼或白殼的龍蝦。(除了白殼龍蝦外)各種顔色的龍蝦煮熟後,都将變成紅色,并且不同顔色蝦殼的龍蝦都同樣美味。

多顔色的内髒:龍蝦肉大體上為白色。但當食用龍蝦時會發現幾種其他的顔色。緊挨着龍蝦肉的暗紅色是雌龍蝦的龍蝦籽。帶有紋理的綠色部分是龍蝦肝,很多人非常喜歡龍蝦肝并認為這也是龍蝦獨特口味的一部分。而經常出現的白色泡沫狀物質則是龍蝦的脂肪及血液,這些也是可食用的。

同類相食:由于在龍蝦的内髒中發現過龍蝦殼,龍蝦曾經被誤認為是同類相食的生物。實際這些蝦殼是龍蝦吃下的自己換殼過程中丢棄的舊蝦殼。雖然龍蝦也屬于食腐動物,但它更喜歡新鮮食物,包括魚、螃蟹和海膽。

龍蝦的牙齒:龍蝦長有牙齒,但它的牙齒并不長在嘴裡而是長在胃裡。

讓龍蝦睡覺:簡單地把龍蝦倒過來讓其背部朝下幾分鐘。一些人很喜歡在煮龍蝦前這麼幹。

足部味蕾:除了嘴部,龍蝦在腳部也有味道識别器官。

分布範圍

龍蝦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品種繁多,一般栖息于溫暖海洋的近海海底或岸邊。中國産的龍蝦至少在8種以上。主要的有:中國龍蝦,呈橄榄色,産于廣東沿海一帶,體形較大,産量也較大;波紋龍蝦,色形均似中國龍蝦,産于南海近岸區;密毛龍蝦,色形均同上兩種,産于海南島和西沙群島;錦繡龍蝦,有美麗五彩花紋,最大可達4公斤-5 公斤,産于浙江舟山群島一帶,産量不大。

此外,還有日本龍蝦、雜色龍蝦、少刺龍蝦、長足龍蝦等,但産量都很少。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确良))和挪威龍蝦(Nephrops norvegicus)價值最高,常常以活龍蝦的形式市售;可食部分為多肌肉的腹部和螯。真龍蝦見于除極地外的所有海洋和較深的水域。歐洲龍蝦(Homarus gammarus, 即歐洲螯龍蝦)呈綠色,見于歐洲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岩石質的海底。好望角螯龍蝦(Homarus capensis)見于南非周遭海域,體長可達10-13厘米,幾無商業價值。

生活環境

龍蝦見于從拉布拉多至北卡羅來納的水域,有時栖于淺水,但深至366米的水中數量更為豐富。體重約0.45公斤、體長約25米的龍蝦在淺水中捕撈。通常用龍蝦籠(一種網箱,内置死魚為餌)捕撈。在深水中龍蝦可長達約2.5米,常用拖網捕撈。特别巨大的個體可重20公斤。美洲龍蝦經常活着市售。身體背側多為淺黑綠色或棕綠色,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腹側黃橙色、紅色或藍色;浸入熱水中後變成紅色。龍蝦主要生活于熱帶沿岸淺海的礁岩間,白晝潛伏于岩縫間或石下,夜間覓食活動,行動緩慢,多為雜食性。n

生長繁殖

雌體成熟蛻皮後交配産卵,受精卵抱于雌體腹肢間,卵粒圓形,橙色。

雌體經約5年的發育即成熟,準備産卵。夏季雄體将精子送入雌體體内,但受精要到春天方發生。每個雌體産卵3,000枚乃至更多,卵産出後附于雌體的遊泳足上直至數月後幼體孵出。幼體身長約1厘米,自由遊泳約12天,然後沉到水底,并停留于此。有些龍蝦的壽命可達50年。狗鲨、鳐魚和鱈魚最常捕食龍蝦的幼體。成年龍蝦的主要天敵是人。

上一篇:死亡之蟲

下一篇:路亞黑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