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思想體系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産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會。
    中文名:儒家思想 外文名:Confucian thought 定義: 别 稱:儒教或儒學 創始人:孔子 思想體系:仁、義、禮、智、信、勇、恕、誠、忠、孝、悌

簡要介紹

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别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隻是諸子之一,與其它諸子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系。"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号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

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在漢武帝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從前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到孔子的仁禮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觀的特征與内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弟子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儒家思想的流變、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東漸的文化回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内容。

形成與發展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士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内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于華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吸收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産生背景

中國文明史經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後,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于曆史經曆着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争霸,社會處于動蕩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曆史舞台,着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争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于社會内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并對傳統文化加以适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沖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争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争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兵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學術與言論的開明為儒家思想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曆代變遷

漢朝以後,儒學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是也滲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時發展為理學,尊周敦頤、程颢、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後取得官方地位。文獻。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内容為考試題目,對思想産生了很大的束縛。直到五四運動才取消了儒學的統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文化。

(2)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的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學。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這是為士族辯護的一種消極思想。《周易》、《老子》、《莊子》稱之為“三玄”。玄學主張君主無為、門閥專政,主要活動在洛陽。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賢。

(5)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6)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是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颢、程頤的思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人稱之為程朱理學。其核心内容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認為人欲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這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秩序辯護。

(7)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8)元朝的鄧牧:自稱“三教外人”,着書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其非君思想,對明清進步思想家有一定影響。

(9)明朝:李贽是明後期“異端”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并非“萬世之至論”,揭露道學的虛僞,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他是中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色彩。

(10)明末清初:

①黃宗羲:在明亡後,隐居着述,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他的思想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也有一定的影響。

②顧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強調“經世緻用”的實際學問。主張把學術研究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着《天下郡國利病書》,他提倡“實學”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學,反對君主專制政治,顧炎武的學風對清代學者影響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為“氣”是物質實體,“理”是客觀規律;提出“氣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義觀點,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給予批判,他還提出“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否定理學家主靜的形而上學思想。他用發展觀點來看待曆史,認為曆史發展是有規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趨時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閃爍着革新的光芒。

曆史演變及其特點

一、早期儒家的“人學”思想

早期的儒學思想形成于春秋戰國社會急劇變動的時代。社會變革的需要沖破了舊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學在官府”的局面,私學興起,社會上出現了一批“缙紳先生”。他們峨冠博帶,号稱“師儒”,熟悉古代的詩書禮樂的古訓和儀式,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但不是“史”、“蔔”之類的文化官吏。從這些人中,儒家蛻化而出,其創始人便是春秋末年的大思想家孔子。他開私人辦學的先河,并把“仁”作為儒學的基本範疇,開始了關于哲學、倫理、政治、教育諸方面的重大課題,即人的價值的探讨。這是孔子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首創功績。孔子,以及後來戰國時代儒家的八派,其中的孟氏之儒和孫氏之儒都廣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價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煉;因此,早期儒家亦可稱之為“人學”。

二、漢代儒學的特色

秦滅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漢承秦制,更從上層建築方面鞏固和加強封建主義統治。漢武帝時期儒學被定于一尊。在這種曆史背景下,漢代儒學成為一種喪失了早期儒學中孔子“人學”思想特色的統治哲學。董仲舒的儒學雖然吸取了孔孟關于人格完善的學說,但更多地吸取了荀子從政治理論方面探讨“人”的思想。在二者的結合點上,他選擇了陰陽家的學說。他附會《公羊春秋》,利用陰陽家的神學觀把思孟學派的“天人合一”論和荀子的政治哲學結合在一起,為皇權裝飾聖光,從而使儒學披上了神學的外衣。在他的思想體系裡看不到“和而不同”的觀點。他把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裝進陰陽的框架,加上一個最高的主宰“天”,成為一種神秘的天人感應論。他所強調的不是從道德倫理意義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論證君臣父子、夫妻之間“三綱”論之不可移位。總之,西漢時期儒學雖然推崇孔子,然而他們所說的孔子已經不是本來的孔子;這種神化了的儒學失去了早期儒學的生動活潑的理論思維,成為後來封建禮教的發端。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的問題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封建制度不穩定的時期,用當時“名士”的話說就是“平路将陂”。他們企圖對漢代儒學進行改造。一些思想家便走向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結合的道路。儒、道結合産生了“玄學”,這可以說是漢代儒學的一種反動。它企圖擯棄漢代儒學神學化所造成的精神壓迫,然而他們卻跳到另一個極端,即夢想擺脫社會制度對于人的影響和作用,脫離開現實而去追求人的逍遙和獨化。

四、唐代儒學的三個趨向

唐代統治者沿襲漢代的經學箋注方式。唐太宗命孔穎達、顔師古等編纂《五經正義》,試圖吸取正統經學和玄學,調和出一個兼容并包的理論來統一經義。但是經學箋注的方式是沒有生命力的,且缺少理論的建樹和創造。唐代出現了所謂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有些思想家想重新恢複儒學的正宗地位,在反對佛、道的同時,或明或隐地吸取了佛學思辨哲學的若幹方面,特别是佛學的思辨方法。

五、宋明儒學(理學)的兩重性

宋明儒學的表現形态是理學。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理學以儒學内容為主,同時吸收了佛學和道家思想,是在三教融合、滲透的基礎上孕育、發展起來的。理學的出現表明儒家經學箋注的沒落,需要有新的學術思想。它主要讨論“性與天道”的哲學問題,而旁及文化的各個方面。理學的思想影響從11世紀到17世紀,曆時700年之久。“天理”成為理學基本範疇。

主要學派

程朱理學

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讨論天道性命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狹義理學專指程朱學派(廣義的理學包括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心學。該文的理學特指程朱理學)。理學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頤,奠基于程颢、程頤,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學體系。他把太極之理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提出了系統的格物緻知說和知行學說,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學說和有關修養方法的學說。

宋朝時,尊周敦頤、程颢、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後取得官方地位,因此程朱理學成為儒學主流。朱熹作《伊洛淵源錄》确立了北宋理學産生、發展、傳衍的曆史統緒,使之具有一個統一的學術流派的地位。

陸王心學

中國宋明時期的哲學流派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南宋時期,針對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陸九淵提出“心即理”;針對朱熹“即物”才可“窮理”的理論,陸九淵提出更為便捷的“發明本心”的主張。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在認識論上主張“緻良知”和“知行合一”。

陸九淵的哲學觀點是“明心見性”、“心即是理”,經明朝王陽明發展為心學,形成了“陸王心學”。程朱理學的理論基礎是《大學》中的“格物緻知”,而陸王心學的根據則是《尚書》中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明代晚期,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之間進行的義理之争轉入了儒家文獻的全面考證,由此産生了顧炎武的漢學。

宋學與漢學

漢學與宋學的對立是清代儒學的主線,又因滿清變成儒學和皇權的道統之争,康熙等以宋學的名義逐漸從儒學士人手中奪取儒學道統。漢學大師惠棟認為“宋儒之禍,甚于秦火”。戴震進而指出無論程朱還是陸王都摻雜了釋道的成分,作《原善》《諸言》《孟子私淑錄》以及《孟子字義疏證》尋找純粹的孔孟之道。

三個主義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仁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具體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禮治”主義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隻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于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德治”主義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人治”主義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并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标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

文化影響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于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對東亞影響

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在韓國,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後,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韓國政府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在朝鮮,早在公元1世紀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誦《詩經》和《春秋》等儒家典籍,這說明儒學早已傳入朝鮮。三國時期,統治階級非常重視儒學,把它視為維護秩序、加強王權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種措施加以引進和推廣。高句麗于372年設立太學,傳授儒家學說。百濟于4世紀建立儒學教育制度。儒學在新羅傳播,大約在6世紀。新羅統一後,進一步發展儒學教育,在中央設立國學,置博士、助教,招收貴族子弟傳授儒家經典。為了推動學習儒學的熱潮,國王甚至親“幸國學聽講”。與此同時,還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狀元,出現了一些著名儒學者,如強首、薛聰、金大向、金雲卿、金可紀、崔緻遠等。

儒學傳入日本,大約是在5世紀以前。據《古事記》所載,百濟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來到日本的儒學者,并且帶來了《論語》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們還都曾作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師,講授儒家學說。繼體天皇時期(507—531)曾要求百濟國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經博士,傳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發展。聖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階”和“十七條憲法”,主要體現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詞彙和資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

南北朝時代,程朱理學傳入日本,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但由于佛教的影響,儒學未能取得優勢地位。隻是到了德川時代,适應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儒學(朱子學)才擺脫了佛教的壓制,達到空前繁榮的極盛時代。德川幕府為了加強封建專制統治,把全國人民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實行嚴格的等級身份制度。因此,需要一種維護身份等級制度的禦用思想,而儒學的“名分論”正好适應了這種需要。于是,儒學(朱子說)被規定為官方哲學,成為德川幕府的正統思想體系。

對歐洲影響

中國古代文化對于世界文明的貢獻,不是隻有“四大發明”,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政治文化,對于人類近代文明也有過積極的貢獻。明清之際,歐洲的耶稣會士曆經千辛,溝通中西文化,把中國當時的主體文化——儒學——程朱理學,用輪船運往17—18世紀的歐洲,在那裡曾經形成過100年的中國文化熱,儒家思想與意大利文藝複興以來所形成的歐洲新思想相結合,成為歐洲近代曆史發展的主導精神——啟蒙思想的一個重要思想淵源。

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是中國儒學在歐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書派”把中國儒學,作為反對神權統治下歐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學——新儒學,成為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創立古典哲學的依據,并用以反對羅馬教廷的啟示神學;被稱為“歐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學為依據,開創了近代歐洲政治經濟學的新紀元,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思想價值

當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産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曆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儒學有其形成的廣闊背景,有典型的博大體系,有漫長的發展曆史。中華文化就像一棵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樹,這棵樹枝繁葉茂、生命堅韌,在不同時期結出了不同的文明花果。把握儒家思想之大體,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思想作用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會影響在于它為封建統治階級創造了整套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論思想體系,并讓中國的統治階級成功的應用于中國的社會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光輝人類發展社會史,這在全世界範圍内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也是中華民族以前、現在和将來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經典名言

道德篇

1.德者事業之基。《菜根譚》

譯: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坤》

譯: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

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修養篇

1.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志也.《申鑒·雜言上》

譯: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志向;隻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漢·曹操《步出夏門行》

譯:老馬雖然卧在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裡的志向。

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譯:不學就不能增加才智,無志向就不能成學業。

治學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譯: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為器物;人如不學習,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賢君,建國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譯:青色從藍草中提取,但比藍草的顔色更深;冰,是由水變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語“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3.養子不教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惰。宋·司馬光《勸學文》

譯: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這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藝術篇

1.詩言志,歌永言。《尚書.舜典》

譯:詩表達志向,歌抒發情懷。

2.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譯:不學習《詩經》,就不會說話。

3.萬卷山積,一篇吟成。清.袁牧《續詩品.博習

譯:隻有積累豐厚學問,才能寫出一首好詩。

哲學篇

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幹》

譯:同類的聲音互相應和,屬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論禮》

譯:天地相合而萬物産生,陰陽相接而變化發生。

3.天有其時,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論》

譯:天有四時,地有資材,人有治理自然與社會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