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

候鳥

随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鳥類
候鳥是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它們每年春秋兩季沿着固定的路線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有些鳥可随着1年中季節的改變而作定時遷徙來變換栖息地,這類鳥稱為候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前者指在春夏季飛到某一地區築巢安家、生兒育女,幼鳥長大時,正值深秋,它們又陸續飛往南方較暖地區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飛臨這一地區繁殖,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夏候鳥。如家燕等,夏季遍及我國各省市,冬季遷徙到我國雲南南部、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台灣等地;又如杜鵑、黃鹂等也屬夏候鳥。後者指冬季在某一地區越冬,次年春季飛往北方繁殖,幼鳥長大後,正值深秋,又飛臨原地區越冬,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冬候鳥。如鴻雁、天鵝、野鴨等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即為冬候鳥。
    中文名:候鳥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含義:随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 英文名:migrant 影響因素:氣候 分類:夏候鳥、冬候鳥

基本簡介

種類

就特定觀察地點而言,這些南來北往的候鳥可依照它們出現時間的不同予以歸類,以台灣為例,夏天由南方來到台灣繁殖的候鳥稱之為「夏候鳥」(summer visitor),冬天由北方來到台灣渡冬的候鳥則稱為「冬候鳥」(winter visitor)。如果候鳥在比台灣更北的地方繁殖,在更南的地方過冬,它們在秋季南下與春季北返經過台灣時隻做短暫的停留,則稱之為「過境鳥」(transient)。同一種候鳥在不同的觀察點,可能被歸為不同的類别。例如赤腹鷹在台灣是過境鳥,在日本則是夏候鳥,而在菲律賓則是當地的冬候鳥。

留鳥

相對于來來去去的候鳥,有很多鳥類則是一年四季都在同一個地方生活,這類鳥稱之為留鳥(resident)。在一個地方,除了留鳥、夏候鳥、冬候鳥、過境鳥之外,還有一些鳥類,它們的主要分布區域在很遠的地方。

迷鳥

在一個地方,除了留鳥、夏候鳥、冬候鳥、過境鳥之外,還有一些鳥類,它們的主要分布區域在很遠的地方,隻是偶爾有少數個體因為迷失方向或其他原因,來到該地,這些鳥類可能好幾年才會被發現一次,稱之為「迷鳥」(vagrant)。

遷徙詳解

遷徙途徑

鳥類遷徙的途徑是鳥類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經過的區域,決定鳥類遷徙途徑的因素包括地表的地形、植被類型、天氣、鳥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等。傳統認為,遷徙途徑一定是南北走向的,但是環志研究顯示,一些大型鳥類的遷徙途徑是東西走向的。

按照鳥類遷徙途徑複蓋的面積可以将鳥類的遷徙途徑分為寬面遷徙和窄面遷徙兩類。

所謂寬面遷徙是那些本身分布範圍很廣泛的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朝着基本一緻的方向向目的

地遷徙,不同個體之間遷徙的途徑相距很遠,整個遷徙途徑複蓋的面積很大;窄面遷徙是指那些栖息于廣闊範圍的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沿着基本相同的路線遷徙,整個遷徙途徑所複蓋的面積很小。窄面遷徙的鳥類大多對生境有一定的要求,如瀕海涉禽隻能沿着海岸線的走向遷徙,以便獲得途中的補給站點。

遷徙結群

遷徙中的鳥一般會結成群體,在遷飛時有固定的隊形。一般有人字形(西文稱為“V”字形隊)、一字形和封閉群。一字形隊又分為縱一字和橫一字形兩類。這種方式的結群中鳥類之間是有相互關系的,有的群體具有一定的社會結構。遷飛中,保持一定的隊形可以有效的利用氣流,減少遷徙中的體力消耗。一般雁形目的鳥、鹭、鹳、鶴等體形較大的鳥通常采用人字或者一字的隊形;雀形目等體形較小的的鳥在遷徙中常采用封閉群,封閉群的個體數量大小不一,多者如虎皮鹦鹉、滅絕前的旅鴿等,結群達上萬隻,遷徙時撲天蓋地,經日不絕。

遷徙時間

不同的鳥類遷徙的時間也各自不同,大型鳥類以及猛禽由于體形較大或由于性情兇猛天敵很少,因而常常在白晝遷徙,夜間休息,以便利用白天由于日照引起的上升氣流節省體力;但是更多的候鳥,包括體形較小的食谷鳥類、涉禽、雁鴨類等,則多選擇夜間遷徙,白晝蟄伏、覓食的方式,選擇夜間遷徙的鳥類會在淩晨異常活躍,在一些鳥道,遷徙季節時候淩晨鳥類的喧鬧聲甚至能夠吵醒熟睡的人。研究顯示,白晝遷徙的鳥類多利用太陽或者地面景觀導航定位,夜間遷徙的鳥類則利用月光和星座導航。部分鳥類在穿越沙漠和大洋時由于沒有落腳點會采取晝夜兼程的遷徙方式。

遷移原因

很多動物都會遷徙,其中鳥類每年春秋兩季的遷移過程中,遷移距離可從數百公裡到數萬公裡。鳥類能飛越沙漠或海洋等難以停栖休息或補充能量的區域,因此被認為在因應遷移上,是演化最成功的一類動物。

鳥類每年定期且大規模的遷移,在很早以前就吸引人類的注意。候鳥為什麼要遷移?從哪裡來?要去哪裡?是否所有族群都會遷移?為什麼有些鳥遷移得比其它的鳥還遠?什麼機制促使候鳥在每年幾乎固定的時間開始遷移?候鳥用什麼方法在茫茫天際間往正确的方向遷移?等等,一直是科學家深感興趣的課題。行為生态學研究動物行為的生态意義;行為生态學常以代價(cost)與利益(benefit)來說明某一行為為什麼會發生。要解答「候鳥為什麼要遷移?」,也可以用行為生态學的角度來解釋。

遷移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可能遇到不良的天氣、遷移方向定位錯誤、要适應不熟悉的新環境、并且與其它候鳥及該地的留鳥競争資源等等。同時,當所有的鳥類都采取有較大好處的行為模式(遷移)時,競争變大,原本沒有很大好處的行為模式(不遷移)就會相對變得較為有利。因此不同的行為模式在演化上就都會存在,并達到一個演化上穩定的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ESS)。這同時也是為什麼有些鳥類會部分族群遷移,部分族群不遷移的原因。

進一步說,同一族群中冬季不遷移的個體可能必須忍受食物缺乏的危機,但可以在下個繁殖季來臨前盡早占據較好的繁殖巢位,增加生殖成功率;相反的,遷移個體則可以在溫暖的渡冬區獲得較豐富的食物來源,但須冒遷移時的危險及繁殖巢位可能較差的代價。遷不遷移是個體生存與繁殖策略的問題,若遷移個體的生殖成功率遠高于不遷移者,則演化将趨向于遷移的行為模式;反之,若遷移個體的生殖成功率遠低于不遷移者,則演化方向将不利于遷移行為;若兩種策略的生殖成功率類似,則兩種行為模式在演化上都将被保留。

遷移過程

鳥類何時開始遷移一般受日照長短影響,但是氣候條件及風向、風速大小也會影響遷移時間。日照長短會影響鳥類的内分泌,在遷移時節來臨時使鳥類的行為變得焦躁不安,稱為遷移性焦躁(migratory restlessness),此時若氣候及風向、風速條件都合适時,鳥類便開始遷移。日照長短的變化是很規律的,因此候鳥遷移也多半很固定,這也是為什麼每年固定在十月上旬會有大量的灰面鹫過境墾丁,八卦山春季北返的灰面鹫則固定在三月二十一日前後達到最高峰。

遷移時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是體脂肪。小型非遷移性鳥類之體脂肪占身體正常體重的3~5%,短距離遷移的鳥類則在13~25%之間,而長距離或洲際遷移的鳥類,體脂肪則可以達體重的30~47% (Berthold 1975年)。小型鳥類通常遷移數百公裡後必須以1~3天的時間補充能量。河口濕地因為食物資源豐富,常常成為這些遷移鳥類補充能量的中途站。。

一般認為鳥類遷移的路徑是遺傳而來,尤其一些鳥種的亞成鳥第一次遷移時,在沒有親鳥帶領下仍可順利到達渡冬地,由此可以說明遺傳的重要性。但也有很多鳥類的遷移是經由學習而來的,亞成鳥經由跟随親鳥遷移而習得遷移路徑。

影響因素

影響鳥類遷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即有外在的氣候、日照時間、溫度、食物等,也有鳥類内在的生理因素。

氣候:在緯度較低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候鳥較少而留鳥較多,而在中高緯度地區候鳥較多而留鳥較少。其主要原因低緯度地區氣候變化較小,每年間各項氣候指數相對穩定;而中高緯度地區季節鮮明氣候變化較大。

溫度:溫度不僅僅影響了鳥類本身的感受同時也會影響鳥類的食物來源,當高緯度地區溫度降低時,鳥類便會随之遷徙,而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響中高緯度地區也會有一些區域會保持相對較高的溫度,生活在這裡的候鳥就有可能轉變為留鳥。

日照時間

有相當一部分候鳥,每年開始遷徙時間非常穩定,據室内實驗的驗證,這與日照時間有關,當日照時間達到一定長度以上或以下之後,會觸發鳥類體内的某種反應機制,誘發其遷徙行為食物:食物狀況是影響鳥類遷徙一個重要因素,有學者認為,由于鳥類是恒溫動物,本身對環境溫度的變化較不敏感,因而溫度因素對鳥類遷徙的影響主要就是通過食物來實現的,溫度降低不僅食物本身的活動停止,而且鳥類的覓食活動也受到很大限制,正是這一因素迫使鳥類開始遷徙。

鳥類生理因素

根據對籠養鳥類的觀察,每到繁殖季節鳥類會出現所謂“遷徙不安”的行為,部分物種會終日朝向遷徙方向站立;或不斷試圖起飛,一些夜間遷徙的物種會颠倒晝夜節律,在夜間顯示出異常的活躍,由于在籠養條件下,氣候、溫度、光照、食物的條件終年不變,因而籠養鳥在遷徙季節的“遷徙不安”行為說明至少對部分物種而言,遷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調節。

遷徙起源

鳥類和其他生物遷徙行為的起源至今沒有定論,較多學者認為,地球上交替出現的冰川期與鳥類遷徙行為的起源有着密切的關系,冰川活動期生活在緯度較高區域的鳥類被冰川逼迫南移,冰川北退後出于本能鳥類又遷回高緯度的繁殖地,從而形成遷徙的行為;也有學者認為遷徙行為源自自然選擇的壓力,由于遷徙行為是鳥類生命周期中最為艱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階段,因而有着遷徙行為的鳥類在遷徙過程中都經曆了嚴苛的自然選擇,有着這一行為的鳥類種群會在生存競争中占據有理地位,正式這種原則壓力造就了鳥類遷徙的行為。

遷徙研究

追蹤方法

人類研究鳥類遷徙的主要方法便是環志與無線電追蹤。

環志

鳥類環志是将野生鳥類捕捉後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編碼的腳環、頸環、翅環、翅旗等标志物,再放歸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鳥類的遷徙路線、繁殖、分類數據的研究方法,為制定合理環境保護和鳥類資源保護政策提供科學依據。現代環志研究起始于1899年的丹麥,至今全球每年有超過百萬鳥類被環志。早期的環志使用的是雕有環号的金屬腳環,固定在候鳥的足部,現在的環志不僅使用金屬足環,還使用頸環、翅旗、腳旗等标志所使用的材質也擴展到工程塑料等,并利用彩色環編碼,由于最新的環志标志可以在不捕捉鳥類的條件下被識别,因而極大地提高了環志的回收率。

無線電追蹤

無線電追蹤是近年來随着微電子技術的發展而産生的一種研究鳥類遷徙的方法,它通過安放在鳥類身上的一具無線電信号發射機來精确定位鳥類的位置,從而可以繪制出鳥類遷徙的路線,但是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無線電追蹤技術隻能應用于鹳、鶴、雕等大型鳥類,同時需要支付昂貴的代價,因而應用範圍不廣泛。目前保持無線電追蹤世界記錄的是一隻名叫Donna的白鹳,它于1999年被套上衛星定位發報器,2005年3月5日在法國南部Calvados的塞納河口觸電線身亡,期間它背負無線電定位器為研究者提供了2033天的科學數據。

上一篇:青藏高原

下一篇:香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