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

促織

蟋蟀的别稱
蟋蟀别稱蛐蛐、夜鳴蟲、将軍蟲、竈雞子等,為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曆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分布地域極廣。[1]是一類善吃、好鬥的昆蟲,均在地下活動,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争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占有雌性。
    中文名:促織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有颚亞門 綱:昆蟲綱 亞綱:有翅亞綱 目:直翅目 亞目:長角亞目 科:蟋蟀科 亞科: 族: 屬:田野蟋蟀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英文名:cricket 分布:世界各地

簡介

因其能鳴善鬥,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于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發達,強于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胫節上的聽器,外側大于内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産卵管裸出,翅小。

蟋蟀、蝈蝈、蛐蛐的區别

三者是不同的。共同點是三者均是直翅目昆蟲。

蛐蛐屬于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盡管蛐蛐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但是科學分類上他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鈉一定是鹽,但是鹽不一定專指食鹽”這個道理一樣。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鑒别特征是蝈蝈一般是草綠色,不發亮;蟋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發亮!而蝈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蟲。

1,蝈蝈

人稱“叫哥哥”,屬直翅目,螽斯科昆蟲。蝈蝈體長約4厘米,寬近1厘米,身體壯實,蟲體綠色,因産地不同,顔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綠至深綠之間。頭部有黃褐色、細長呈絲狀的觸角,是其感覺器官之一。後足強健、大腹,善跳躍。生于原野草叢、矮林、灌木,平時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莖杆上爬行、栖息、覓食。

2,蛐蛐

屬于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鈉一定是鹽,但是鹽不一定專指食鹽”這個道理一樣。

3,蟋蟀

蟋蟀,北方人俗稱蛐蛐。因其能鳴善鬥,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于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在生物分類中蟋蟀屬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約有1400種,我國已知的有30餘種。

捕捉方法

捕捉蟋蟀最基本的工具是各種捕網,市場有售的小圓錐形尼龍網罩适用于蟋蟀,也可利用透明的小口塑料飲料瓶,剪下帶口蓋的半截作捕蟲罩。随蟲聲找到确切的穴居點後,可用網罩或塑料罩守候,然後用草稈、枝條或灌水将蟲逐出。如能見到蟋蟀停栖于植株上,也可直接用小網罩捕捉。

上一篇:馬來大狐蝠

下一篇:徒河黑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