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

作揖

漢民族的傳統見面禮節
作揖,是漢民族見面禮的一種,行禮時,雙手合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拱手禮,作揖的另一種形式,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抱拳禮,也是作揖的另一種形式,古人以左為敬,通常用左手在外;另因在攻擊别人時,一般用右手,所以以左手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1]
  • 中文名:作揖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make a bow with hands folded in front
  • 拼音讀法:zuò yī
  • 适用場合:見面,道别,祝福
  • 起 源:周代以前

詞語釋義

中國傳統行禮的一種形式。兩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

作揖與拱手、抱拳等基本同義。作揖的早期使用,主要是書面化,而拱手、抱拳等更加口語化,比如拱手相讓、抱拳示好等等。

用例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那後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金老)隻得作揖别了。”

《官場現形記》第二五回:“(賈大少)說着,便作揖下去。黃胖姑連連還禮。”

艾蕪《我的青年時代》二一:“在山頂上看見下邊的村子,籠着過新年的氛圍……有穿新衣的男子,恭恭敬敬地跟遇見的人作揖(古代的一種表示敬重的方式)。”

曆史起源

“揖”據考證大約起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曆史了。揖

禮屬于相見禮,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其中就包括建立起了周朝的各項典章制和禮樂制度。自此,揖禮開始大行于天下。

據《周禮·秋官司儀》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系,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對衆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區分許多等級,盡可以不去管它,現代人隻要吸取最簡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從許多種作揖的方式中,要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舉手。宋代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說:“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清代的閻若璩,在《論語·述而》的注釋中說:“古之揖,今之拱手。”這兩人的解說可以認為基本一緻。如果我們吸取這種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見的點頭或輕微的鞠躬,那末,這在一般的場合下,應該是行得通的吧。

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相比于跪拜,它又不是最恭敬的,有時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郦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出狂徒郦生對劉邦的不服氣。

左手手掌在上挺直,是武人常用的抱拳禮。

古代婦女行禮方式與男子有很大區别,唐宋時期漢族民間白話小說有相關記載,婦女相見行禮,往往是口稱“萬福”。這種禮節要求兩手松松抱拳重疊(右手複左手)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作鞠躬的姿勢。這種禮在京津地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節、祝壽等莊重場合使用。

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禮,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謂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喪拜反是。”

但是,根據唐宋以後白話小說,并不支持此種說法。以宋代小說《錯斬崔甯》為例,男女相見,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則“還了萬福”。這說明,當時男女已各行其禮。

古代是男權社會,記錄了作揖禮的古畫、古文字等,幾乎都是關于男性的,為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唐代吳道子畫的孔子像)。在講究男女有别、陰陽和合的時代,段玉裁這段話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順序描述成與男士正相反,是合情合理的。

行禮方式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

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緻謝、祝賀、道歉及托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

作揖的正确手勢是:作揖的基本手勢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對右拳或包或蓋,這樣的作揖手勢是“吉拜”,反之則為兇拜,可用于吊喪。而在賀歲廣告中經常出現的,正是這樣的“兇拜”。

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盡管現代人對待傳統禮儀沒有必要像古代人那樣嚴謹,但原則性的東西不能弄錯。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見面、告别等場合;相反的手勢則是“兇拜”,一般用于吊喪。女性的手勢和男性是相反的,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是“吉拜”。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是跟尊卑有關,因為古代人以左為尊,左手在上面表示尊敬,但也不能說右手在上表示不尊敬,畢竟喪禮也是很嚴肅的場合,隻是為了不同的情況區别對待。這樣也能解釋為何男女相反,因為在古代女性地位比男性低。

優點

衛生

握手可傳播某些細菌病毒。握手時雙方中如有泥帶水,也會給另一方帶來不舒服。而中國的作揖,施受雙方完全沒有身體接觸,即便到傳染病醫院去慰問一大群病人,回家後也無須急匆匆先去衛生間洗手。

方便

當代人的交際繁多,假如一個人會見十多位客人,與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個人同時會見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陣工夫。既然說時間就是金錢,為何不用作揖這種方式來惜金?一拱頃刻之間,以一當十乃至當百,即使有成千上萬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對客人們的親切。

優美

人在握手時含胸曲背,低頭引頸,姿态實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際雙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見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懸吊之險,難免把某種莊重的外交或某種歡樂的重聚,搞得有點滑稽。作揖則無須有這種擔心,完全可以擡首挺胸,立身如柱,氣宇軒昂,雄姿英發,高出手高懸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體形和美的氣度。讓周圍的人眼睛一亮——壯士也。

自主

人們多有這樣的體驗:握手時,有一方已伸出手來了,另一方沒有看見或故意裝作沒看見,使對方的手停在空中縮也不是,不縮也不是,時間一秒秒過去,尴尬透頂。有時也有另一種情況:剛才沒看見的一方突然看見了,趕忙補救,雖然已把對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緊緊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經造成,心中難免留下歉意。這種多發性事故,暴露了握手這一方式的最惱人的缺點--它必須由雙方協調配合,同時動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訓練有素的交際家,已經經過了長期實踐摸索,臨場仍需要聚精會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時候。這種事幹多了,沒有不累的道理。作揖當然比握手簡單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麼時候出手就什麼時候出手,完全不受對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約,絕不可能被對方冷落得進退兩難,遭其他人暗笑。

發展延伸

拱手禮

拱手是謂斂拳沓手也。一般當胸拱手,手心向下(内相對),手不前伸。拱手禮是行、住、坐、卧等生活化使用的萬用方便禮,為在胸前攏手,由前向後收為厭,加磬折鞠躬為現代适合的禮;往前推拱為宋明清時期的拱手禮,沓掌呈拱手形,一般站立男子是腳與肩同寬,女子是略窄于肩。向前小推一到兩次是常禮,打招呼的不躬身,問候的躬身就是拱手磬折作揖了;适合現代的中國大禮是抱拳掌靠于胸前,同時磬折鞠躬45度,重禮是磬折鞠躬90度。

現代更加簡便的拱手禮就是抱拳拱立胸前,可以視距離遠近皆用,手可擡高遙祝,甯高不低,不能低于胸。

右圖1是清代漢民族使用的拱手作揖禮,是民間常用的拱手禮,為日常平輩之間的相見禮,送别禮等。後世作禮省事,拱手加鞠躬當做拱手作揖了,那是簡化的了。而拱手侍立或拱手說話是對長輩等以示尊重。

抱拳禮

又稱"拱"、"揖禮",是漢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

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用左手抱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不尊重對方的"兇拜"。所以很多不了解這一情況的外國友人用右手抱左手,反而成了隻用于古代葬禮時的"兇拜"。古代曾多用于習武之人之間。

叉手禮

是唐、宋、金遼、金、元時

期的一種行禮方式。宋人《事林廣記》載"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如果這段文字太過複雜,那麼您隻需要想象一下現今很多女報幕員站立時的手部動作,那就是傳承自古代的"叉手禮"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