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急救措施
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又叫心肺複蘇術、人工呼吸,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内,然後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内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複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中文名:人工呼吸 英文名:Artificial Respiration 其他外文名:cpr 适應症:窒息、呼吸肌麻痹、溺水 方法:指用人為的 原理:運用肺内壓與大氣壓之間壓力差

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1.有效心髒按壓:要求産生适當血流,頻率100次/分,壓/放比相等,中斷按壓時間控制在5秒鐘以内。

2.雙人,單人CPR按壓/通氣比均為30:2。

3.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氣時間1秒鐘以上,并要見到胸部起伏。

4.電除顫:用單向波電除顫時,每給300J(雙向波能量為150J)電擊後即行5組30:2 CPR,2分鐘後再檢查心律

5.如已用高端通氣,直接按壓100次/分。

6.進一步生命支持:心髒起搏用藥首選腎上腺素,也可單用加壓素替代第一劑第二劑腎上腺素。

7.抗心律失常藥首選胺腆胴。

口鼻吹氣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潔。

(3)使患者頭部盡量後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4)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着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将氣吹入,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将捏住的鼻孔放開,并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複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适。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俯卧壓背法

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内将舌頭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氣體交瘓量小于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在搶救觸電、溺水時,現場多用此法。但對于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向一側,兩臂伸過頭,一臂枕于頭下,另一臂向外伸開,以使胸廓擴張。

(2)救護人面向其頭,兩腿屈膝跪地于傷病人大腿兩旁,把兩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約相當于第七對肋骨處)、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餘四指稍開微彎。

(3)救護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壓縮,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壓。當救護人的肩膀與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線時,不再用力。在這個向下、向前推壓的過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氣壓出,形成呼氣。然後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氣進入肺内,形成吸氣。

(4)按上述動作,反複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14--16次.

單人複蘇術

當發現被救者的心髒、呼吸均已停止時,如果現場隻有一人,此時應立即對被救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髒按壓。

1:開放氣道後,捏住被救者的鼻翼,用嘴巴包繞住被救者的嘴巴,連續吹氣兩次。

2:立即進行體外心髒按壓30次,按壓頻率每分鐘80到100次。

3:以後,每作30次心髒按壓後,就連續吹氣兩次,反複交替進行。同時每隔5分鐘檢查一次心肺複蘇效果,每次檢查時心肺複蘇術不得中斷5秒以上。

(注:舊的建議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率為15:2,為簡化程序,便于大衆操作,新的标準規定胸外心髒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率為30:2)

仰卧壓胸法

此法便于觀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氣體交換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點是,傷員的舌頭由于仰卧而後墜,阻礙空氣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時要将舌頭按出。這種姿勢,對于淹溺及胸部創傷、肋骨骨折傷員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墊,使胸部凸起。

(2)救護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兩旁,把雙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當于第六七對肋骨處),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餘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壓,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領與俯卧壓背法相同。

(附:最新2008年修正大綱,按壓比吹氣更有效,故按壓吹氣比無論雙人抑或單人都改為30:2)

标準

1.新2008指南最大修改之處:

将胸外心髒按壓與人工呼吸的交替比例,由過去的15:2改為30:2(I級推薦)

理由:中斷胸外心髒按壓明顯降低生存率,而過度通氣會造成神經受損,強調"應不間斷地心髒按壓"

不管哪一個年齡階段的患者(新生兒除外),不管是單人法還是雙人法搶救,按壓與呼吸的比例統一為30:2

除此以外,僅針對新生兒或者雙人法兒童CPR,其比例則改為15:2

而一旦建立了高級人工氣道,急救人員不再需要胸外心髒按壓與人工通氣交替實施,即30:2比例不複存在.取而代之,以連續100次/分的頻率進行心髒按壓,同時以10次/分的頻率持續人工通氣,各唱各的調,按壓/通氣不再交替進行.

2.強調胸外按壓的重要性:

新指南進一步突出胸外按壓建立人工循環的重要性,要求向搶救者說明(I級推薦).胸外按壓必須做到"用力"(能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快速"(按壓頻率100次/分).應允許胸廓充分回彈,盡量縮短每次胸外按壓的間歇期

新指南建議:在所有搶救努力過程中,包括實施高級生命支持的手法 諸如氣管插管.反複除顫.給予複蘇藥物以及重新檢查病人時,均應盡量減少中斷胸外心髒按壓;不得不暫停胸外按壓時,中斷時間不能超過5秒鐘

為了保證按壓的效果,新指南提出當多名急救人員到場時,BLS每2分鐘或做完5個CPR周期後,而ACLS每3-5分鐘(因不再需要按壓/吹氣交替),急救人員應輪換"胸外按壓者",換人應在5秒鐘内完成.相互輪換之前快速檢查病人的循環征象,動态評估CPR的效果

有關心搏驟停的快速判斷,除了評價病人的無反應性:包括意識突然喪失.自主R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肢體活動和咳嗽反射均喪失外,新的改進為臨終前的異常R亦按心髒停搏對待.急救人員應詢問旁觀者,特别注意将臨終呼吸作為心搏驟停的标志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