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貓

亞洲金貓

貓科動物
亞洲金貓屬于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身體總長約116-161cm,其中尾巴就有35-56cm長。金貓也有不同的毛色,在我國它們也因毛色的多變而得到不同的别名:全身烏黑的稱“烏雲豹”;體色棕紅的稱“紅棒豹”;暗棕黃色的則被人稱為“狸豹”等等。它們的眼睛又大又圓,耳朵短小而直立,當然還不能忘了臉部漂亮的斑紋:兩眼内角各有一條粗粗的白或黃白色條紋,面頰兩側還各有白色和深色相間的條紋相襯,十分美麗。主要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山地森林裡。廣泛分布于中國東南部及東南亞一帶。在國内主要集中在陝西及長江以南各省區,包括西藏。屬于奉行“獨身主義”的夜行性動物。它們的活動區域比較固定,活動範圍大約隻有2-4公裡。捕食範圍除了大個兒點的齧齒動物以外還捕食小型有蹄類,野禽等動物。目前野外的金貓數量極少。[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亞洲金貓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食肉目 亞目:裂腳亞目 科:貓科 亞科:貓亞科 屬:金貓屬 種:亞洲金貓 分布:中國東南部及東南亞一帶 拉丁學名:Catopuma temminckii

生長習性

習性

亞洲金貓和它們的非洲親戚——非洲金貓有着親緣關系,盡管這兩種貓科動物之間相隔超過6,400公裡,

金貓屬于奉行“獨身主義”的夜行性動物(嗯,好像沒多少貓科動物是熱愛群居的哦~),白天基本在樹洞裡休息。它們的活動區域比較固定,活動範圍大約隻有2-4公裡。捕食範圍除了大個兒點的齧齒動物以外還捕食小型有蹄類,野禽等動物,和人類居住區相近的金貓還可能捕食村民小型的家畜。

母貓在妊娠期間,防止追趕、驚吓和打傷。在分娩前3-4天,準備好産仔箱,箱内墊上幹淨柔軟的碎布或棉胎細草,把箱放在黑暗人少驚動的地方,然後把貓輕輕抱入箱内3-4次,讓它熟識環境,産時進箱分娩。成年母貓每胎可産2-3隻仔貓。

種類

亞洲金貓有兩個亞種:Catopuma temminckii dominicanorum和Catopuma temminckii temminckii (Temminck's Golden Cat)

生活環境

亞洲金貓主要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山地森林裡。廣泛分布于中國東南部及東南亞一帶,包括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蘇門達臘群島等地。在國内主要集中在陝西及長江以南各省區,包括西藏。

現狀

野外的金貓數量極少,除了森林砍伐等原因以外,人類貪得無厭的濫捕也是造成它們數量急劇下降的一大原因。因為人類垂涎于它們毛皮和肉,盡管如今既不是衣不蔽體也不是食不果腹的年代。

同時中國民間傳統将金貓骨作豹骨入藥,于是那些偷獵者就将黑手伸向了它們。曾一度屬于金貓栖息地的印度和印尼如今已見不到野生的金貓,而在我國,根據對金貓皮毛的統計(真是血腥的統計),估計它們的野生數量隻在3000-5000隻之間。我國也已将它們列入II級重點保護動物名單。CITES已将其列入AppendixI。

2015年1月,白水江保護區野外紅外相機拍到了亞洲金貓的其全身照,經過保護區工作人員仔細辨認,根據其眼内上角有一道鑲黑邊的白紋、尾巴後段的下面是白色,而接近末梢的尾巴上面顔色逐漸變深成為深灰黑色這一特征和全身布滿斑點判定,确認是一隻亞洲金貓(花色型)。

這種金貓是各種毛色變異中數量最稀少的。從紅外相機布設的區域判斷,此次收集到的照片為3隻不同的個體。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一隻金貓悠閑自得地漫步在雪後的林間小道上,一隻蹲坐在地上凝視,另一隻疑似在撒尿做标記。

白水江保護區也成為甘肅省第一次拍到有亞洲金貓活動的區域。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區域布設的紅外相機多次拍到亞洲金貓判斷,白水江區域生存有亞洲金貓的幾個種群,同時白水江保護區自然環境非常适宜于亞洲金貓生存繁衍。

了解亞洲金貓的野外生存狀況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其行蹤詭秘,在野外很難被看到是重要的原因。一般認為,亞洲金貓主要在夜間活動,但白水江保護區拍到的金貓都是在白天活動。

上一篇:EVA材料

下一篇:曼徹斯特城市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