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龍

五角龍

較大型的植食性恐龍
五角龍的身長約8米,體重估計約為5500公斤。五根角除了兩根額角與一根鼻角以外,還有眼睛下側的尖刺。化石大部分發現于美國新墨西哥州聖胡安盆地的Kirtland地層,地質年代為晚白垩紀,約7500萬年前到7300萬年前。五角龍的第一個化石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發現于新墨西哥州的聖胡安盆地,并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3年所叙述、命名,并将種名取為sternbergii,以紀念斯騰伯格。五角龍外觀和開角龍相似,但體形較大,可是卻擁有比開角龍更歎為觀止的中空的頸部盾闆,因此科學家認為其盾闆不夠堅固,應該是用來威吓敵人或如孔雀尾部用來求偶用的。
  • 中文名:五角龍
  • 拉丁學名:pentaceratops
  • 别名:pentaceratop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目:鳥臀目
  • 亞目:角龍亞目
  • 科:角龍科
  • 亞科:角龍亞科
  • 族:
  • 屬:斯氏五角龍
  • 亞屬:
  • 種:鳥臀目>開角龍亞目>角龍科
  • 亞種:
  • 分布區域:北美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五角龍
  • 活躍時間:7000-6500萬年前,晚白垩紀

基本資料

拉丁文名:pentaceratops

恐龍種類:鳥臀目>開角龍亞目>角龍科

恐龍

體長:5-8米

恐龍體重:2500-7875kg

恐龍食物:植物

生存年代:7000-6500萬年前,晚白垩紀

生存環境:多樹平原

生存地點:北美

形态特征

五角龍(拉丁文意為“五角臉”)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古生物學家一開始認為它面部長有5隻角。實際上,它隻有常見的3隻角——鼻拱上1隻直角。眉拱上2隻角。古生物學家看到的另外2隻角,不過是拉長了的顴骨。5角龍最特别的地方時它頭部的大小。1998年複原的1隻顴骨,長度超過3m。它頸部的褶邊也十分巨大,邊緣上有三角形的骨突。五角龍的整個身體構造很結實,尾巴短,末端很尖。

五角龍是生活在北美洲的白垩紀草食恐龍,體重5噸,身長6到7米。五角龍正是因為有在頭上長着五隻角而被稱作“長有五支角的面孔”

五角龍外觀和開角龍相似,但體形較大,可是卻擁有比開角龍更歎為觀止的中空的頸部盾闆,因此科學家認為其盾闆不夠堅固,應該是用來威吓敵人或如孔雀尾部用來求偶用的。

考古發現

五角龍的第一個化石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發現于新墨西哥州的聖胡安盆地,并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3年所叙述、命名,并将種名取為sternbergii,以紀念斯騰伯格。五角龍的頭顱骨大于三角龍的頭顱骨,上面有兩個大型洞孔。

在1930年,卡爾·維曼(Carl Wiman)叙述了第二個種,孔五角龍(P. fenestratus),但後來被發現與斯氏五角龍是同一種動物。在2006年,于科羅拉多州發現的更多的五角龍化石。五角龍目前隻有一個種,斯氏五角龍(P. sternbergii)。

古代王者恐龍王

古代王者恐龍王中的70隻恐龍之一

五角龍(初次登場第一季第41集)

屬性:雷

絕招:蓄電雷擊

在世界出現的地方:美國洛杉矶的好萊塢

五角龍(初次登場第二季第66集)

屬性:雷

絕招:蓄電雷擊、奇異盔甲

在時空出現的地方:1572年日本的中部

上一篇:客房服務員基本技能

下一篇:動物與人二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