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

五蘊

佛教術語
早期佛教以說明人生現象為重點,而要說明人生,就必須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現象為何物的問題。佛教對這個問題所給出的答案就是五蘊理論。也就是說,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于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五蘊的“蘊”是梵文的音譯,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
    中文名:五蘊 外文名: 别名: 拼音:wǔ yùn 包含: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意義:世間一切事物都由五蘊和合而成 宗教:佛教

版本零

十八界十二處,于心境開合,各有不同。若詳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蘊是也。觀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蘊。蘊者舊譯作陰,又作衆。陰者積集之義,衆者衆多和聚之義,皆雲數多積集,顯有為法之自性也。有為法之作用,無純一之法。或同類,或異類,必由數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謂陰或蘊。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質,謂之色蘊。色者,質礙之義,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者,有形質之互起障礙是也。變壞者,轉變破壞也。變礙者,變壞質礙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極微所成物之總名。又色者示現之義,諸色法中,獨取五境中之色塵,名色者,以有質礙義與示現義之兩義,色之義轉為勝故也。色蘊者,謂眼耳鼻舌諸根和合積聚也。

五根謂眼、耳、鼻、舌、身根。

五境謂色、聲、香、味、觸境。

色境謂顯色、形色二種,或總說有二十種。

顯色謂青、黃、赤、白等四種。

形色謂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總說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煙、塵、霧、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種。

聲境謂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複各差别有四,共為八種。

有執受無執受言手等所發音聲,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前者謂有執受,後者謂無執受。

有情名非有情名言有情名者謂語表業,餘聲則是非有情名。

香境香謂好香、惡香、平等香等三種。

味境味謂甘、酸、堿、辛、苦、淡等六種。

觸境觸謂四大種地、水、火、風及滑、澀、重、輕、冷、饑、渴等十一種。

無表色無表謂無形表,謂亂心、無心、随流、淨、不淨等。亂心者,謂此餘心。無心者,謂入無想及滅盡定等,言顯示不亂。有心相似相續,說名随流。善與不善,名淨不淨。

受蘊對境領納事物,為心之作用。謂三領納随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複分别,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

想蘊對境想像事物,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也。又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複分别,成六想身,應如受說。

行蘊對其他之境,關貪嗔等之善惡,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說名為行;又有為法之因緣集起,遷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為法之因緣而遷流于三世,謂之行蘊。

識蘊對境了别、識知事物,為心之本體。謂各各了别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蓋識者心之異名,為了别之義,對心境而了别曰識。心王有種種差别,集于一所,則曰識蘊。

版本一

法界次第雲:‘名色開之為五陰。’所以開為五陰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聖教門,開名則為四,心對色合為五也。此五通稱為陰者,一往而釋。陰以陰複為義,能複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集散不絕,故通名為陰。大乘廣五蘊論名五蘊,蘊者集聚之義,謂衆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複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翻譯名義雲:‘積聚有為,蓋複真性也。’五蘊者,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色蘊有形質礙之法名色,色有十四種,所謂四大、五根、五塵。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名色蘊者,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色蘊也。但如論所雲:雲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

雲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雲何四大所造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及觸一分、無表色等。

雲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茲略不釋。

雲何色謂眼之境,顯色、形色及表色等。

雲何聲謂耳之境,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俱大種因聲。

雲何香謂鼻之境,好香、惡香、平等香。

雲何味謂舌之境,甘、酸、堿、辛、苦、淡等。

雲何觸一分謂身之境,除大種,謂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饑渴等。

雲何無表色等謂有表業,三摩地所生無見無對色等。

受蘊領納所緣名受。受有六種,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俱境既有違順非違順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之異也。名受蘊者,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受蘊也。但如論雲:雲何受蘊?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受謂色之領納也。

想蘊能取所領之緣相名想。想有六種,謂取所領六塵之相,為六想也。名想蘊者,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如論雲:雲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

行蘊遷流造作名行。行有六種,謂于六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無動業也。名行蘊者,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但如論雲:雲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雲何餘心法謂與心相應諸行,觸、作意、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舍、不害,貪、嗔、慢、無明、見、疑,忿、恨、複、惱、嫉、悭、诳、谄、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是諸心法,三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為善,六為煩惱,餘是随煩惱,四為不決定。

識蘊了别所緣之境名識。名識蘊者,謂于諸塵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積聚,故名識蘊。如論雲:雲何識蘊?謂于所緣了别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采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轉識複生,待所緣緣差别轉故,數數間斷還複生起,又令生死流轉回還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複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随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衆生意義

五蘊組成生命的自體,世間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動,佛教把這些生命分為無情生命和有情生命兩種。

1、無情生命:有生理現象,沒有精神活動,也沒有我執,稱為無情生命。如植物、我們身體裡的細胞等,都是無情生命。

2、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動,也有精神活動,并且執着我、愛他所執着的我,這種有情生命才有資格稱為有情衆生。

佛陀說衆生是由名、色組成的聚合,這個名色略分為五種類聚--五蘊。

名:我們的精神活動,不可見,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稱之為名。此名既是我們的心,它又可分為心、意、識或八識。

色:生理的活動,它有色相可見,是屬于物質的。在五蘊中的色主要是指我們的身體--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組成我們的精神和身體活動。

容易誤解的地方:

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是指五蘊都無自性。其性是空,而相可見,不是斷滅空。

版本三

〔色〕--色法--物質

〔受〕--感受

〔想〕--思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動

〔識〕--心王

版本四

色蘊

色蘊的意義:色是有質礙,占有一定的空間,久後會變壞。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質,以及一切物質的活動現象。比如:礦物是物質,它肯定是屬于色蘊;但是聲音,并非物質,是物質所震動的現象,故它也屬于色蘊。

古代印度人把世間的物質,分為四種性質稱為四大。色是由四大種造,一切物質皆具四大種。

所謂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堅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動潮濕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熱暖性之元素;四者,風大——輕浮流動性之元素。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此四大是指物質的三态以及熱的能量:地大——物質的固态;水大——物質的液态;火大——熱的能量;風大——物質的氣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風,它是指物質的四種性質,隻是用地、水、火、風做代表罷了。

經綸上說每一種物體都具有四大,比如說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風大少。如果海水加熱,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說一塊石頭,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風大少。如果石頭冷的話,火大少;石頭熱的話,火大就多。

佛教對物質的分類比較注重直覺的分析,即是我們的感官接觸物質時,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學那樣,用各種儀器來研究,發現、明白裡面包含何種元素,佛陀是依據當時的社會人文條件方便說法。它着重于指導我們認識物質和心之間的關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質的活動與精神的活動,在心與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個很特别的分類方法,既是将色法分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種;外色有色、聲、香、味、觸五種,合稱為五雙色。

談到五雙色,那就要講到“根”,我們經常說六根清淨,六根不淨,那六根是指什麼呢?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六根所對的境稱為六塵,既是色、聲、香、味、觸、法。其中意根和法塵的一部分是屬于心法,既是法塵可分為兩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處所攝色。佛法中把物質(色法)分為五雙色和法處所攝色,共十一種。

受蘊

“受”是内心領納所緣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領取納受外境,生起一種心念,它會對順、逆的外境産生三種不同的感受,既是苦、樂、舍(不苦不樂)受,稱為三受。

苦受:領納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強,身心感受到苦。

樂受:領納順境,我們所喜愛的境,身心适悅。

舍受(不苦不樂受):領納中庸性的境,身心處在不苦不樂的感受。

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東西,它是看到光線(物體表面之顔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觀看電影,看到的是光線,光線告訴你電影裡面有一個“李小龍”,而你看到的是光線,看不到“李小龍”。同樣的道理,現在大家坐在大悲殿裡,看到的是佛像的顔色(即光線),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對顔色有三種感受,比如說光線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馬上閉起來,當時眼睛在受苦;如果當時的光線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樂;如果光線沒有什麼作用,你沒感覺到什麼,這時的眼睛是處在不苦不樂受(舍受)中。

不同的衆生對顔色有不同的愛好,碰到所喜愛的光線,就感覺樂受;人類喜愛柔和的青色和藍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顔色,眼睛看不清楚,就會很辛苦。同樣的,我們看到強烈的光線,眼睛感覺的刺痛,那時的眼睛在受苦。

耳根所生受--耳朵聽音調的高低,以及聲量的大小。如果音調太高、聲量太大的話,它受不了,苦死;耳朵聽到和諧的聲音受樂;如果沒有聲音,耳朵就處在不苦不樂的狀态。

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為濃烈與清淡。如果味道很濃重,我們一聞,鼻子就塞住,它抗議受不了--苦,如果聞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暢,它受樂。

舌根所生受--舌頭舔到味道,會生起苦、樂、舍三種感受。

身根所生受--身體接觸到東西,也會生起苦、樂、舍三受。

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們的法塵,也就是心念。我們的心裡念:do、re、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這就是心念。我們的意識對這些法塵會有什麼感受呢?我們念:一、二、三、四、五會辛苦嗎?不會,如果從早念到晚,那“意”就會受不了,覺得很辛苦;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絞盡腦汁,還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們不讓意根起心動念,它會覺得無聊,很苦,我們稍微讓它動一動,它就樂了。這些都是從六根所得來的受,它發生在心、境接觸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觸一過後,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現在我用燈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燈關了,那苦就沒有了。

我們還有思想上的憂授與喜受。憂受是擔心、憂慮種種的事務;喜受就是對事務産生快樂的心情。憂受與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續而産生,并非由六根而來。比如你想起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内心很快樂,這就是喜愛。苦、樂、舍三受是六根“接觸外境後”,加上煩惱而生起的感受,所以憂、喜是煩惱,苦、樂、舍不是煩惱。

色蘊有形狀,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蘊中是理所當然的,那受蘊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蘊,是因為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都跟六塵接觸,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們坐在這裡,屁股坐着座墊就有受了;皮膚接觸空氣,空氣熱一點,冷一點你都在受;耳朵聽我講話,從擴音機裡發出來的聲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機所放射出來的燈光,你也在那兒感受。當時的眼睛與耳朵都在受苦、受樂,所以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都在受苦、受樂當中,它的作用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一覺醒來就在感受,甚至在睡夢中也是如此。

因為凡夫對這個受的作用不知不覺,而佛陀覺悟到這個受的作用力非常強大,沒有一刻停止過,隻要你一知道有事情發生,心念在動,就有受在作用,這個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蘊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蘊是無量無數相續不斷的受心所集為一聚。這個受心所是無量無數刹那生滅的苦、樂、舍三種感受,它們生生滅滅不已,稱為受心所。

想蘊

六根與外境接觸,内心構畫出種種外境的相狀,對外境起決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種種的名稱,既是所謂名相的安立。這個名相是衆生主觀的安立,而在這名相中執着有一個實有的個體。我們以“山”來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這個形色,那個顔色的形狀多次的出現在眼前、過後,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認為實在有這樣的東西,就開始構畫種種相狀。接着給此相狀的物體名字,稱它為“山”。過後卻颠倒過來,不知道“山”的實體,是因為有這樣的形狀,我們把它稱為“山”罷了。從此以後,我們一件到這樣的形狀,就執着生起“山”的“想”,這就是所謂的想蘊。所以這個想蘊并不是一次得來,而是累積了多次的經驗後得到的。

再舉一個例子:當一個人出世後,沒有看過下雨,母親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紛紛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認定世間有這樣東西,會從天上掉下來,後來他從大人那兒學習到那是“雨水”,結果以後他就執着,認為這個世間真的有“雨水”,這就是想的作用。

想蘊跟受一樣,也是從六根而來。眼睛接觸的境所生的這個想,既是顔色的相貌,稱為色相;耳朵分别聲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氣味的相貌;舌頭分别味道的相貌;身體分别接觸的相貌,那麼我們的意則分别心念想的相貌。這些種種的相貌都是我們内心把它構畫出來的。這個想與受一樣重要,因為隻要我們在受的同時,我們的意識--心,就來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兒作想,由這個想我們分别外境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所以說一切的語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隻要心中有語言的活動,就是想蘊的作用。

甚至不出聲,眼睛一打開來看到景物,耳朵聽到聲音,想蘊就告訴我們那是什麼。比如你聽到蟲叫聲、車聲,都能确認那是蟲叫聲或車聲。如果第一次聽到車聲,你可能會被吓死,因為從未聽過,太可怕了。不過,多聽幾回後,就構畫出車聲的形狀--聲相,以後一聽到那個聲相,就給它一個名稱,稱為車聲,這就是所謂的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聽到的事事物物,過後心中區别它們,那一樣不是由想得來的?所以“想”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為五蘊當中之其中一蘊,稱為想蘊。

行蘊

行蘊是很複雜的,我在此隻作簡單的解說:我們的心所生的種種心念,稱為心所。這些心所除了受與想之外,其餘的一切心所生法,這些心的行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遷流變化,都稱為行;這種種的“行”聚合在一起,則稱為行蘊。比如貪、瞋、癡的心:人家罵你,起瞋心,這就是“行”。此外,貪、瞋、癡、忿、恨、惱、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們的心念中,除了識、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這些心會造業,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們念一部《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

因為我們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兒變化,這個行是屬于善的:如果我們被人家罵,起瞋心是屬于惡的,那就是造惡。行蘊所生的心是造業的主要力量與原因,因為這些心念驅使我們的身、口、意去造業,所以行蘊是五蘊中造業的主要心理作用。

講到五蘊,我們就要講到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關系。我們的内心接觸外境時,它們之間會發生關系,根--六根、塵--六塵(外境)互相接觸,它們接觸的同時,心作意(也稱注意),如果根、塵不接觸,識是不會生起來的;如果根、塵接觸,同時心也作意的話,這時候知覺的心稱為識。根、塵、識三個一起作用的時候,所産生的心理稱為觸心所。比如說:我們能夠看到顔色的心理,稱為眼識。這個眼識依靠眼根來接觸色的境,在這個過程當中,了别外境的心稱為識。如果根、塵不接觸,我們是不會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當你的眼睛蓋住的時候,心多數就不會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

但是根、塵接觸的時候,心有時會同時、同境注意,有時候不會;比如說,我們坐在那兒看書,看到入神時,外面有聲音在耳朵那裡作用,我們卻不知道;那就是根、塵接觸時,心當時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聲音)那兒作用,耳識就不生起來,耳邊有什麼聲音,就沒聽到了。所以我們要明白,内心、六根與外境的作用有這樣的區别。

識蘊

很多識聚合在一起,稱為識蘊。依唯識宗說:識可分為八種,稱為心王。前面六種:眼、耳、鼻、舌、身、意是屬于了别的作用,故稱為識。識是依根緣外塵了别外境。

了别的意思是:我們的心第一念知覺所對的境,沒有加任何的語言去稱呼它,稱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後,我們的心對于外境進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這裡聽我說法,聽到我的聲音,知道我的聲音是男人的聲音嗎,知道。但是當時你有沒有加語言去分别?沒有,對嗎?所以我每講一句話,你都知道是廣超師的聲音,是男人的聲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隻是知道而已,這種知道的作用稱為了别。但是當我提起我的聲音是男人的聲音時,你就去想:男人的聲音是低沉的,與女聲不同;過後就很确定那是男聲,這就是分别。

我們的心對外境有兩層的作用,第一層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層的作用稱為分别。我們知覺的第一念時時刻刻都處在了别所對的境,與此同時,我們的心時時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們先了别,而後分别。了别是現在的心識在知覺,它知覺現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們了别以後,很多連續的心念去了解剛才已發生過了的境。比如我把手舉起來;你們看到這樣的動作,當時眼睛是了别這隻手的顔色,然後内心分别這是手。

眼識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顔色,我沒說那是什麼?你看到是一堆顔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顔色所表現的景物、意境等是什麼時,那叫做分别。在舉一個例子,你看這個白闆,上面寫這黑字,當你的眼睛在看時,眼識在那邊作用,眼識是知道黑白罷了;那黑白裡面表達的是什麼?眼識是不知道的。過後,我們的第六意識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聯系起來,才發現裡面的内容,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單獨的一個,我們隻要看一下,眼識已經不知道多少百千萬念飛奔而過。

如果我們隻保持看而不想的時候,那就是處在了别當中;這個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過去。所以眼識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滅。比如我用五顔六色的燈光在銀幕上,一下紅、一下白;你的眼識就一下子知道紅、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兒一念一念的作用。紅白顔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紅白顔色裡的圖畫形象是什麼?它就不知道了,必須利用我們的第六意識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識依耳根了别聲境,所以耳識也是知道聲音罷了,它不知道聲音裡有什麼内容?比如我們聽到貓叫聲,就分别是貓的聲音而不是狗的,那叫聲表達什麼意思,我們沒有去分别;在了别貓的叫聲的同時,我們又在分别那個聲音是貓的叫聲。

因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飛奔而過,很難感受到。我們所知道的都是處在分别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修禅定,心念的覺悟不夠快,不懂多少個念後才知道,那個時候就是分别;當第一個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識(第六識)依意根了别法境,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講到六根,六塵,你們知道什麼是法塵嗎?法塵就是我們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來的法。能夠知道法塵的才是我們的心--識。請大家坐好,閉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彌--陀--佛。……”現在你們注意:阿、彌、陀、佛的這些念--法塵;能夠知道這些念(法塵)阿彌陀佛的心--意識。你們知道嗎?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塵當成能知的心。

同樣的,眼睛看到顔色,當時知道顔色的那個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聽到聲音,知道聲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聲音。所以這六個識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剛才我們念阿彌陀佛時,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個意識知道那個聲音,當我們念“阿”的時候,那個意識知道“阿”;當我們念“彌”的時候,那個意識知道“彌”;……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塵與意識在生滅。

我們的眼識,耳識也是這樣的作用,此即是識。我們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外,根據大乘唯識宗的講法,我們還有第七識,這個意根就是第七識。此外我們還有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我們凡夫對此識不知不覺,它能夠收藏所有造業的種子,同時那些種子依靠這個識的因緣而能夠形成果報。第七識又稱為末那識,翻譯成中文稱為意,這個識一直執着阿賴耶識是“我”,所以它是執着“我”的一種心理作用。我們的第六意識是依靠第七識而生起的,所以被稱為意根。好像我們的眼識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稱為眼根;第六識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稱為意識。

真相

五蘊中的色蘊,分為内色與外色,就是根與境(塵)。塵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們的識所依靠來知道外境的。心與境接觸的那個心理稱為觸。觸當時能知外境的是識,心、境接觸之後,就會連續的生起受、想、行。過後苦、樂、舍三種受即生起。同時心構畫種種的形相。給它們種種名稱,此即是所謂的想。安立名言後,加上煩惱,就生起善、惡之心,甚至發動身、口、意去造業,這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之間的關系。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直連續不斷的活動。

五蘊的真相是五行。因為五蘊中的每一念都在生滅變化,故它是無常的;因為它無常,每一念生起後,終歸會消滅,故苦;因為在五蘊的聚合中,任何的一個東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獨立的,不是單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沒有主人,沒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緣生滅,故無我;因為五蘊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東西沒有自性,即使沒有自己的性能,所謂沒有自性,無自性故空。

觀察

佛陀在《五蘊譬喻經》中教導我們要怎樣觀察五蘊,經曰:“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佛陀教導我們觀察五蘊中的“色”如河水沖擊時形成的肮髒的泡沫,虛有其形,實無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滅;“受”如水中一個一個浮上來的氣泡,一下子就破滅了,我們受的心念也是這樣,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過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時陽光照在地上,水份蒸發成為水蒸氣,它有時會反射,形成各種影像,它是一種幻象,我們的想蘊就有如春時焰那樣,虛幻不真實;諸“行”如芭蕉,就是我們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樹,一片一片的剝開來,是沒有種子的,沒有寄托的。

我們的心念亦複如是。比如說:阿彌陀佛,你看“阿”裡面有東西嗎?沒有。“彌”裡面有東西嗎?沒有。但是你把它組合起來,你看到“阿彌陀佛”四個字所代表的東西;諸“識”法如幻,“識”就是我們能夠知覺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術師,它變化出一些東西,我們被它迷失了,以為真的有這些東西,同樣的,我們也認為有一個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上一篇:護國中學

下一篇:永和豆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