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立項建設單位,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和優勢特色專業”立項建設單位,江西省首批聯合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試點院校。學校創辦于1960年,前身為九江船舶工業學校,先後隸屬第一、第三、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9年,學校由國防科工委劃轉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升格更名為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西省教育廳直屬高職院校。據2021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濂溪、十裡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400餘畝,圖書155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逾2.3億元,總資産逾15億元,實驗實訓室總量達237個;設有8個二級學院、66個專業;有專任教師1034名,全日制在校生2.2萬餘人。[1]
  • 中文名: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 簡稱:九江職院
  • 主管部門:江西省教育廳
  • 校訓:德行大道,技承天工
  • 主要獎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
  • 英文名: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類别:公立高職高專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 所屬地區:江西九江
  • 現任校長:曾青生
  • 主要院系:機械工程系,機電設備系,電子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等
  • 學校地址:九江市十裡大道1188号
  • 學校代碼:11785

學校曆史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九江船舶工業學校創建于1960年,先後隸屬于原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舉辦高等職業教育,是中國首批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10所學校之一。

1999年學校由國防科工委劃轉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同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改制為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是省教育廳直屬高職院校。

2003年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04年被财政部确定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基礎實驗室院校”;

2005年被國務院七部委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号;

2007年學校被國防科工委遴選為全國15個重點建設的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之一,被财政部确定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院校”;

2010年獲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

2010年6月,學校“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财政部驗收,成為江西省唯一一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1年5月,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号;

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為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21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8個二級學院、66個專業。

部門

專業名稱

專業方向

學制

财會金融學院

稅務

稅務師方向

3

财會金融學院

國際金融

3

财會金融學院

投資與理财

3

财會金融學院

會計

注冊會計師方向

3

财會金融學院

會計

五年一貫制

5

财會金融學院

酒店管理

3

财會金融學院

酒店管理

五年一貫制

5

财會金融學院

商務英語

3

财會金融學院

空中乘務

3

船舶工程學院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3

船舶工程學院

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3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工程技術

3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工程技術

五年一貫制

5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動力工程技術

3

船舶工程學院

航海技術

3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檢驗

3

船舶工程學院

輪機工程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自動化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自動化技術

五年一貫制

5

電氣工程學院

智能控制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工業機器人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船舶電氣工程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無人機應用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應用電子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通信技術

3

電氣工程學院

航空電子電氣技術

3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與制造

3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3

機械工程學院

數控技術

中高職銜接兩年制

2

機械工程學院

數控技術

3

機械工程學院

數控技術

五年一貫制

5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産品檢測檢驗技術

3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産品檢測檢驗技術

五年一貫制

5

機械工程學院

模具設計與制造

3

機械工程學院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3

機械工程學院

機電一體化技術

3

機械工程學院

飛行器制造技術

3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室内設計

中高職銜接兩年制

2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室内設計

3

建築工程學院

園林工程技術

3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

3

建築工程學院

建設工程管理

3

建築工程學院

工程造價

3

建築工程學院

工程造價

五年一貫制

5

經濟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技術

3

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企業管理

3

經濟管理學院

連鎖經營管理

3

經濟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中高職銜接兩年制

2

經濟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3

經濟管理學院

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

3

經濟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

3

經濟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

3

經濟管理學院

市場營銷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中高職銜接兩年制

2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中加國際合作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中德國際合作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五年一貫制

5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電子技術

3

汽車工程學院

新能源汽車技術

3

汽車工程學院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智能技術

3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營銷與服務

3

汽車工程學院

智能交通技術運用

3

信息工程學院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物聯網應用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網絡技術

中高職銜接兩年制

2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網絡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網絡技術

五年一貫制

5

信息工程學院

軟件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動漫制作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

智能終端開發與應用

3

信息工程學院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中高職銜接兩年制

2

信息工程學院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雲計算技術與應用

3

信息工程學院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3

信息工程學院

虛拟現實應用技術

3

信息工程學院

藝術設計

UI設計

3

信息工程學院

人工智能技術服務

3

信息工程學院

遊戲設計

3

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專任教師542名,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6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24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和江西省高校名師等34人,省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首席技師、省技術能手、市拔尖人才等21名,外聘兼職教師357名。

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數控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彭曉蘭)、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魏寒柏)。

省級教學團隊(4個):數控技術教學團隊(彭曉蘭)、檢測技術及應用教學團隊、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教學團隊(熊望志)、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教學團隊(吳毅)。

教學建設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院有5個國家示範專業,8個國防軍工特有專業,7個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8個江西省高職高專示範專業,3個全國機械行業特色專業、2個全國機械行業創新專業。學校是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江西省船舶工業人才培養基地、江西省職業培訓綜合基地、江西省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5個國家示範專業實訓基地、3個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教學成果獎11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精品課程3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

重點專業

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檢測技術及應用、應用電子技術;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10個):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檢測技術及應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船舶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船舶工程技術、船舶動力與裝備技術;

全國機械行業特色專業(3個):數控技術等;

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7個):檢測技術及應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會計、船舶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軟件技術等;

江西省高職高專示範專業(8個):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會計、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技術等;

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船體識圖與制圖、船舶焊接、機械零件常規加工;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船體識圖與制圖、船舶焊接、機械零件常規加工;

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國家示範性數控實訓基地、國家級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等;

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防科技工業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所獲榮譽

2021年7月,該校“船舶及配套數字化制造虛拟仿真實訓基地 ”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拟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公示名單。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1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4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國家協同創新中心:智能電子産品與控制協同創新中心、“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船舶設計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智能制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9-2020學年,學校橫向課題立項80餘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1294.52萬元,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502萬元,新獲批國家專利49項,實現2項專利轉化,知識産權和技術交易到款額412萬元。

2019年,學校橫向課題立項125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1897.83萬元,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565.72萬元,新獲批國家專利92項,實現2項專利轉化,知識産權和技術交易到款額425萬元。

2015-2017年,學校新增縱向科研項目86項,新增到賬經費總額588.97萬元,其中理工類項目為30項,社科類項目56項;新增橫向科研項目323項,新增到賬經費總額3034.03萬元,其中技術交易總額為161.3萬元。

學術資源

據學院圖書館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院圖書館始建于1962年,有文獻百萬餘冊,電子期刊近萬種。訂購有各類紙質中外文期刊400餘種,報紙50餘種,同時建有圖書館主頁,可支持包括館藏數據查詢系統、CNKI中國知網總庫、萬方科技信息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及讀秀學術搜索、書生讀吧電子圖書數據庫等校園網數字化信息服務;

已形成了以理工科類文獻為主體,以制造、船舶、電子、信息等專業文獻為特色,兼收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學文獻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資源體系。

交流合作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多所職業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選派骨幹教師100餘人次赴境外學習培訓。

文化傳統

形象标識

校徽

校徽涵義說明:

1、整個圖案主體由三部分組成,中間部分以學校漢語拼音字母縮寫“JZ”組合造型;下部分線條有機變化為波浪,1960是學校的建校時間,一條巨輪乘風破浪航行在曆史的長河中;天空中一輪紅日正冉冉升起,象征着學校的教育事業如朝陽蓬勃發展。

2、“JZ”組合造型似獨具技能的巧手,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學生技能培養的鮮明辦學特色;造型又似一隻矯健的海鷗,在廣闊的大海上自由地飛翔,體現了學校在創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過程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

3、破浪前行的船體造型,體現了學校船舶軍工的辦學曆史和專業特色,蘊涵着前進的動力和氣勢,也體現了學校面向地方、服務船舶軍工行業的辦學宗旨。

精神文化

校訓

德行大道 技承天工

校訓釋義:

德,即道德。行,即行為。在心為德,施之為行。道,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成規律、原理或道理,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大道,指具有普适性的公理和正理,是對不同哲學體系中“道”的超越,是道的最高境界。德行大道,之于個人指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胸襟寬廣;之于群體指主張公道,倡導公平,緻于昌明。

技,即技藝、技術、本領,指由生産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發展而成的多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承,指繼承和發展。天工,引自明代科技文獻《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宋應星著),寓指合乎天理自然之工,也指高超的技術和技藝。由于該書記載的是勞動人民的生産技術成就,外國學者稱其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因此“天工”可引申為先進的實用技術和工藝方法,而不是簡單的操作技能。技承天工,指的是繼承和發展先進實用的生産技術和工藝方法。

“德行大道,技承天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蘊含着講究規則、遵循規律、崇尚實踐、追求卓越的基本精神。對高職院校而言,“德行大道”有兩層涵義。一是學校的辦學行為應遵循教育規律,承擔社會責任,體現出一種大德,彰顯出一種大氣;二是全體師生員工要有曆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行得端,立得正,恪守職業道德、職業操守。“技承天工”也有兩層涵義。一是對培養目标本質屬性的規定: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既不是普通大學培養的學科型人才,也不是中專學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高素質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對培養目标規格要求的诠釋: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應該掌握先進實用的生産技術和工藝方法,成為技術精英。承華夏文明之源遠流長,傳人類智慧之千秋萬代,為社會培養仁人志士,為建設鑄造技術精英,是高職院校的根本使命;大道天工,德能并舉,行人間之大道,承精湛之天工,乃高技能人才之品格特征。“德行大道,技承天工”既體現了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和根本使命,又诠釋了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方法和規格要求。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胡永紅

黨委副書記、院長

曾青生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殷錫武

黨委委員、副院長

彭曉蘭、汪永根、李海英

副院長

盧緻俊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