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齊山登高

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創作的七言絕句
《九日齊山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為安撫友人張祜的失意情緒而作,詩以看破一切的曠達乃至頹廢,來排遣人生多憂、生死無常的悲哀,表現出封建知識分子的人生觀的落後、消極一面。但是此詩看似曠達不羁,而實内含不平,因此盡管消極頹唐,而實際卻不無不甘落拓消沉之意。
  • 作品名稱:九日齊山登高
  • 作者:杜牧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樊川詩集注》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創作背景

公元845年(唐會昌五年)張祜到池州拜訪杜牧,二人命運相仿,皆是懷才不遇,所以在登齊山時有感寫下此詩。

注釋譯文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與朋友帶上美酒一起登高望遠。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讓人開口一笑的事,滿山盛開的菊花我定要插滿頭才歸。

隻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不必懷憂登臨歎恨落日餘晖。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皆是如此,不必像齊景公那般對着牛山獨自流淚。

注釋

九日:舊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舊俗登高飲菊花酒。

齊山:在今安徽省貴池縣。杜牧在武宗會昌年間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這裡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裡糊塗。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

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齊景公泣牛山(齊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終有一死而悲哀下淚。後遂以“牛山悲”等喻為人生短暫而悲歎。指對事物叠代感到悲哀。),即其地。

作品鑒賞

首聯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緻。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裡,“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于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颔聯為唐詩名句,夾叙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頸聯與颔聯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夾叙夾議的手法,表達了詩人想隻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同時也表達了及時行樂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陽節的習俗。颔聯和頸聯都用了對比,一是塵世不樂與佳節盡情快樂的對比,一是大醉無憂與怨恨憂愁的對比。兩聯也多次提到重陽。節日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使人們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束縛、抛開日常生活的煩惱,讓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這裡所表現的正是趁着重陽節抛開世事、盡情放縱快樂的思想。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尾聯是說,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着牛山流淚。這裡詩人進一步安慰自己。春秋時,齊景公遊于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呢?

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将“抑郁之思以曠達出之”。從詩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懷的郁積,但詩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曠達的話,來表現他的苦悶,而是在登高時交織着抑郁和欣喜兩種情緒。詩人主觀上未嘗不想用節日登高的快樂來排遣抑郁。篇中“須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詞語的運用,都可以清楚的讓人感受到詩人情感上的掙紮。至于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從抑郁中掙紮出來,那是另一回事。

詩人的愁悶何以那樣深、那樣難以驅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懷有很高的抱負而在晚唐的政治環境中難以得到施展外,還與這次和他同遊的人,也就是詩中所稱的“客”有關。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詩人張祜,他比杜牧年長,而且詩名早著。穆宗時令狐楚賞識他的詩才,曾上表推薦,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見用。這次張祜從丹陽(今屬江蘇)特地趕來拜望杜牧。杜牧對他的遺棄是同情的,為之憤憤不平。因此詩中的抑郁,實際上包含了兩個人懷才不遇,同病相憐之感。這才是詩人怎樣力求曠達,而精神始終不佳的深刻原因。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别于杜甫。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上一篇:登科後

下一篇:秋風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