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區

九原區

内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轄區
九原區位于内蒙古自治區西部,北靠大青山,南臨黃河,地處土默特平原與河套平原的結合部。[1]九原區轄1個蘇木、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個工業園區。總面積734平方公裡。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九原區常住人口245190[2]人。2020年,九原區全力穩就業,城鎮新增就業4103人,農牧民轉移就業12703人,政策性扶持就業317人、扶持創業470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3.9%以内。2019年,九原區地區生産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8%;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第三産業増加值同比增長7.4%;三次産業結構比為5.0:39.1:55.9,三産比重首次突破50,産業結構更加優化。2020年以來,九原區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去阻力、挖潛力、增動力,全年共實施重點項目101個,居全市第一[3],預計實現固定資産投資99.5億元,增長9.4%,總量和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二。工業園區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1個,為近年來最多,浦景化工、杉杉科技、吉乾稀土金屬等12個項目建成投産,特别是神華二期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威海光威複合材料項目完成基礎項目施工,為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中文名:九原區 外文名:Jiuyuan District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市轄區 所屬地區:内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地理位置:内蒙古西部 面積:734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1個蘇木、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政府駐地:建設路 電話區号:0472 郵政區碼:014060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賽汗塔拉生态園 機場: 火車站:包頭站、萬水泉站 車牌代碼:蒙B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24519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曆史沿革

戰國,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後,九原是趙國最西部的一個建置,也是現九原區境内最早設置的行政建制。

秦朝,區境屬秦九原郡管轄,郡治九原縣(今麻池古城遺址)。九原郡轄境相當于今巴彥淖爾盟的臨河縣和五原縣、今伊克昭盟的達拉特旗和杭錦旗,以及今包頭市九原區所轄範圍。

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區境屬五原郡管轄且是五原郡政治、經濟中心。此前,區境一度為匈奴轄境。

元朔二年,漢将衛青、李恩出雲中郡(治今托克托縣北古城)進擊匈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五原郡轄16個縣。其中有4一個縣在今九原區境内。九原縣為郡治,在今麻池古城;五原縣,今哈德門古城;固陽縣,今古城灣古城;臨沃縣,遺址不詳。

新(8一23年),改五原郡為獲降郡,區境為獲降郡所轄。九原縣為成平縣、五原縣為填河亭、固陽縣為固陰縣、臨沃縣為振武縣。

東漢建武元年至建安二十年(25—215年),區境仍歸五原郡管轄;建安二十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5一219年),區境為新興郡管轄。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東漢政府“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縣領其民,合為新興郡,屬并州。”東漢初,從建武五年到十六年(29一40年),區境曾在盧芳割劇政權的控制之下。盧芳,今甯夏同心縣人,自稱是漢武帝曾孫,于建武五年,割據五原、雲中、朔方、定襄、雁門五郡稱帝,都九原縣。建武十六年降漢。

三國時,未在區境設立建制。220年,鮮卑拓跋部在首領力微率領下人居九原地區。

西晉時,區境為鮮卑人牧地。

東晉時,鮮卑人曾兩度建國。鹹康四年至太元元年(338—376年),拓跋首領什翼鍵建立代國(所轄範圍相當于今内蒙古中部和晉北地區)區境是代國的一部分。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鮮卑拓跋建立北魏,定都盛樂(今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爾縣北土城子),區境成為北魏轄地。延和初年(432年),拓跋焘在陰山設置六鎮,以防柔然侵入,區境位于六鎮之一懷朔鎮的南部。正光五年(524年),懷朔鎮改為朔州,區境為朔州管轄。

隋朝,開皇元年至五年(581—585年)區境為隋五原郡轄境。之後,區境一直為突厥族的牧地,直到唐朝景龍二年(708年)為止。120多年裡,這一帶呈現一派“人民羊馬,遍滿山谷”的景象。

之後,歸唐關内道豐州中受降城(今敖陶窯子古城)管轄。景龍二年,唐朔方軍總管張仁願“于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絕其南寇之路”。中受降城即在現九原區境内。其間,開元十年至天寶八年(723—750年)安北都護府設在中受降城。

宋朝,區境大部歸西夏(1032一1227年)黑山威福軍司管轄。西夏和遼國的國界線遺址就在今沙爾沁村東。

元朝,區境歸大同路雲内州管轄。雲内州農業、陶瓷業發達。元詩人劉秉忠有詩描繪雲内州的風光:“出邊彌彌水西流,夾路離離禾黍稠。”

明朝,洪武無年至宣德十年(1368一1435年),區境歸明東勝衛管轄。宣德十年以後,直到明亡,區境為蒙古土默特部的牧場。

清朝,區境分屬土默特右翼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管轄。同時,區境還先後受歸化城(今呼和浩特舊城)、薩拉齊廳、五原廳節制。境内出現一地二治、蒙漢分理的格局。

清時,今興勝鎮烏拉特後旗(東公旗)管轄;今新城、麻池等歸烏拉特中旗(中公旗)管理;今哈業胡同、哈業腦包、哈林格爾等鎮、鄉歸烏拉特前旗(西公旗)管理;今古城灣、沙爾沁、沙木佳等鄉、鎮為土默特右翼旗六甲之地。境内漢民事宜,雍正元年(1723年)歸歸化城理事同知(正五品)管轄,乾隆四年(1739年)改由薩拉旗協理通判(正六品)管理。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薩拉齊理事廳管轄。光緒十年間(1884年),理事廳改稱撫民理事廳。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又增設五原撫民理事廳,五原廳治隆興長,寄治包頭鎮(今東河區)。薩拉齊、五原二廳以東河區西腦包大照壁為界。從此,境内西部的漢人事宜改由五原撫民理事廳管轄。

1912—1923年(民國元年至民國12年),境内仍沿襲清朝建置,未作大變動,隻是改廳為縣,設知事,廢同知;土默特旗改都統為總管(委任),烏拉特三旗仍設紮薩克(世襲)。其時,區境東部受土默特右旗和薩拉齊縣管轄,中西部為三公旗和五原縣節制。而五原、薩拉齊二縣在1914年(民國3年)以前隸山西省,之後受綏遠特别行政區管轄(民國17年,綏遠特别行政區改稱綏遠省)。

1923一1926年(民國12年至民國15年),區境大部由包頭設治局管轄,東部仍由薩拉齊縣節制。民國12年3月,平綏鐵路通車到薩拉齊縣包頭鎮,包頭鎮始和薩拉齊縣分治、析薩拉齊縣磴口以西、五原縣西山咀以東設包頭設治局。

1926年1月至1937年12月(民國15年1月至民國26年12月),區境大部受包頭縣節制,最東部仍由薩拉齊縣管轄。

1945年8月至1946年2月(民國34年8月至民國35年),區境歸包頭市政務委員會和薩拉齊縣管轄。

1946年2月至1949年12月(民國35年2月至民國38年12月),區境分屬包頭市、包頭縣、薩拉齊縣管轄。1946年(民國35年)綏遠省政府撤銷包頭市政務委員會,分設包頭市和包頭縣。1947年2月(民國36年2月)包頭市和包頭縣又合署辦公,市長兼任縣長。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0年3月25曰至1953年10月5日,仍沿襲民國建置,區境分屬包頭市、包頭縣、薩拉齊縣管轄。

1953年10月5日,區境歸包頭市人民政府郊區臨時工作委員會管轄,境内始單獨設制。

1953年,綏遠省人民政府撤銷包頭縣建置,設立包頭市人民政府郊區臨時工作委員會,簡稱“臨時工委”,為包頭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1954年5月臨時工委被撤銷,設立包頭市人民政府郊區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仍為派出機構。

1960年4月至1963年5月1日,包頭市郊區建制被撤銷,區境分屬昆都侖區、青山區、東河區和石拐礦區管轄。

1963年5月1曰經内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準,恢複包頭市郊區建制。1963年5月1日設立包頭市郊區人民委員會;1968年2月改稱包頭市郊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改稱包頭市郊區人民政府。

1998年,郊區有二個鄉(河東鄉、國慶鄉)和十九個行政村劃歸東河區、石拐區、青山區和昆區,總面積達500餘平方公裡。

1999年8月10日,民政部批準(民發22号)将包頭市郊區更名為九原區。

2000年,九原區轄4個鎮、9個鄉、1個蘇木。

2002年九原區轄5個鎮、5個鄉、1個蘇木:沙河鎮、莎木佳鎮、興勝鎮、麻池鎮、哈業胡同鎮、沙爾沁鄉、古城灣鄉、新城鄉、哈林格爾鄉、哈業腦包鄉、紅旗農場。

2007年,九原區轄7個鎮、3個鄉、1個蘇木:沙河鎮、莎木佳鎮、興勝鎮、麻池鎮、新城鎮、哈林格爾鎮、哈業胡同鎮、沙爾沁鄉、古城灣鄉、哈業腦包鄉、阿嘎如泰蘇木。

2008年6月,包頭市制定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将九原區沙爾沁鎮整建制劃出,将興勝鎮所屬的29個村,麻池所屬的5個村,哈業胡同鎮所屬的15個村,阿嘎如泰蘇木所屬的1個嘎查劃出。區劃後九原區轄區總面積由1858平方千米縮減為734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截止至2013年底,九原區轄4個街道、3個鎮、1個蘇木:沙河街道、賽漢街道、薩如拉街道、白音席勒街道、麻池鎮、哈林格爾鎮、哈業胡同鎮、阿嘎如泰蘇木。區政府駐沙河街道。

人口民族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總人口24.5萬人,由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等19個民族構成。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九原區常住人口245190人。

地理環境

位置

包頭市九原區位于内蒙自治區的西部,處于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結合部。地跨東經10°37″--110°27″,北緯40°5″--40°17″之間,占據包頭的西郊、南郊。它東鄰東河區、石拐區,北靠青山區、昆都侖區,西連巴彥淖爾的烏拉特前旗北依大青山烏拉山,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的達拉特旗相望。

地貌

九原區的地形是北高南低,且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綿延千裡的陰山(昆都侖溝以西為烏拉山,以東為大青山)橫亘于九原區北部。黃河沿九原區南境從西向東婉蜒而過,陰山和黃河之間是沖積平原。九原區東北還有一塊不大的丘陵區。

氣候

九原區屬北溫帶大陸氣候,幹旱多風,春季幹旱少雨多風,夏季溫和短促,秋季涼爽溫差大,冬季溫長而寒冷。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氣溫6.8攝氏度,七月平均氣溫22.5——23.1攝氏度,一月平均氣溫-13.7攝氏度。無霜期約165天,最大凍土深度1.4米。

年平均降雨量33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094米,日平均風速3米/秒;全年日照時數317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是70%,是全國日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水文

九原區經的河流有;黃河、昆都侖河、五當河和三嘲河。

黃河流經九原區長約80公裡,水面寬130~458米,水深1.4~9.3米,平均流量824秒立米。昆都侖河流經郊區長約32公裡,平均流量0.1~3秒立米。最大洪水流量3100秒立米(1958年8月7日)。五當河流經郊區長約30公裡,平均流量0.1~3秒立米,最大洪水流量1660秒立米(1958年7月26日)。三湖河流經郊區長約45公裡,水面寬20米左右,平均流量8秒立米。

另外,還有東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時令河,當地稱“幹河槽”,平時河床暴露,雨季山洪溢滿河槽,南流注入黃河。

總計地表水年總量約2.38億立米,從70年代開始,年利用量約1.1億立米,其中黃河水0.7億立米,其它河水和洪水0.3億立米,污水0.1億立米。

自然資源

礦産

九原區礦産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境内已探明黃金、煤炭、長石、石棉、雲母、芒硝等數十種礦産,儲量極為豐富。不僅如此,聞名世界的白雲鄂博鐵礦距九原區僅150公裡,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田——神府煤田和全國最大的天然氣整裝氣田——蘇裡格氣田與九原區隔河相望。

目前,全區共有鄉鎮企業8360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已基本形成了稀土、黃金、絨紡、釀酒、建材等一批優勢産業,其中稀土産量已占包頭市總産量的80%。2002年全區鄉鎮企業總産值達到129.5億元,入庫稅金達到1.4204億元。九原區鄉鎮企業綜合指标2000年位居自治區農業旗縣區第二名,連續五年被自治區評為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區。

九原區物産豐富,是包頭市重要的蔬菜和副食品生産基地。全區基本菜田4萬畝,保護地1萬畝,蔬菜品種80多個,每年可提供時令鮮菜3。2億公斤,可實現四季長青,周年供應。以大青山一線為重點,全區果樹面積已接近3萬畝,年産鮮果1萬餘噸。莎木佳鎮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之鄉,維信集團已投資2000多萬元在該鎮建成了自治區唯一的葡萄酒廠。

漁業

沿河漁業生産蓬勃發展,養魚水面達1萬多畝,有羅菲魚、武昌魚、俄羅斯鲟、美國大口胭脂魚等數十個名優魚種,年産鮮魚2500噸,占包頭市自産鮮魚的46.3%。萬寶、大聖、農豐等一批現代化的養殖公司迅速發展,畜牧業已成為我區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農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特别是奶牛總量已達到26624頭,是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制品龍頭企業的重要奶源基地。

動植物

野生動物有:鳥類較多,分為留鳥、候鳥、旅鳥。常見的有石雞、麻雀、山雀、貓頭鷹、喜鵲、家燕、太平鳥、綠頭鴨等30餘種。兩栖動物有大蟾蜍等2目4種。爬行動物有蜥蜴、鼈等3目5種。哺乳動物有刺猬、團羊、狐狸、狼、野兔、黃鼬、青羊、黃羊、鼠等。

野生植物有:側柏、山楊、山榆、柞樹、白桦、山杏、虎榛子、山櫻桃、黃刺梅、胡荊子、酸棗、文冠果、胡權子、油松、繡線菊、牛尾蒿、隐子草、白草、萎陵菜、虎尾草、扁穗丙草等。

目前,九原區已基本建成了精确農業、設施農業、生态農業、都市農業、科技農業、出口創彙農業等各具特色的六大高效園區,現代農業在九原區初露端倪。

經濟

綜述

2013年,九原區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完成317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完成229億元,增長18%;财政收入預計完成33.5億元,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38075元,增長9.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15184元,增長11%。

第一産業

2013年年實現增加值13億元,增長1.6%。發放糧食直補、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類政策性資金3700餘萬元。農牧業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投資1.1億元,完成黃河九原段20公裡路壩一體工程,組織實施陳家圪旦中低産田改造、公濟渠節水改造等5個農田水利項目,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1萬畝、高産穩産田1萬畝。哈業胡同農業園區建設成效顯着。啟動農畜産品交易市場,配套完成打不素至民勝通村公路等6個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區面積達到1.1萬畝;呱呱叫生産基地(一期)、蒙泰綠源肉羊等4個項目建成運營,蘊玉農業、田源牧場等8個項目進展順利,菜、乳、肉等農畜産品産量達到61.2萬噸。

第二産業

2013年,九原區實現增加值161.6億元,增長11.8%。産業結構加快調整。神華煤化工、明拓高碳鉻鐵(一期)、愛德建築配件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運營平穩,實現産值60億元;神華碳四綜合利用、騰億鍛造等9個項目投産達效,鑫達金礦擴能、科強保溫材料等23個項目進展順利,形成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新興産業規模擴張的良好态勢。九原工業園區承載力不斷增強。完成綜合商務區(一期)主體工程,實施園中園标準化廠房、污水處理廠等配套項目,入園企業達到70家,2013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0億元,實現稅收7.2億元,成為自治區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

第三産業

2013年實現增加值124億元,增長8.9%。煤炭運銷業運營平穩,金創大廈28家企業完成運銷量3200萬噸,上繳稅金6億元;汽貿服務業快速推進,龐大、利豐等汽車商貿城20個4S店投入運營,實現銷售收入12.4億元;綜合物流業穩步發展,實施萬路通等綜合物流項目,建成呼鐵局包頭現代綜合物流園;商貿地産業加快發展,開工建設包商銀行大廈,完成天福廣場等項目主體工程,實施大成逐鹿會等房地産項目,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9.7萬平米、銷售收入9.9億元;休閑旅遊業蓬勃發展,梅力更景區、賽汗塔拉公園等景點提檔升級,“休閑采摘農業一日遊”等觀光農業逐步興起,全年接待遊客7萬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建成白音席勒、哈林格爾幼兒園,啟動沙河八小主教學樓和49中體育館項目建設。為義務教育階段2639名住校生提供免費午餐,為329名貧困生發放教育救助金60.4萬元。

文化事業

2013年建成大九原曆史文化展廳和青少年文化宮,為14個村(社區)投放168件全民健身器材,為21240戶農牧民安裝廣播電視“戶戶通”,燕家梁元代遺址被評為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醫療事業

2013年建成薩如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哈林格爾中心衛生院,新(改、擴)建3個蘇木鎮計生服務站和村(社區)服務室。

社會保障

2013年,九原區養老、醫療等五大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2萬人,“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8%,将14類重大疾病和無責任方意外傷害事故納入大病保險範圍。按照上級要求提高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标準,為1885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增養老金177元,為599名牧民發放禁牧補貼299.5萬元。

公共服務

内蒙古九原:融合聚力打造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體系

内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堅持區、鎮、村三級共同發力,緊扣農村牧區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糞污利用等關鍵環節,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改進激勵制度,制定村規民約,構建起“建、管、用”一體的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服務體系。

2020年12月11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名單。

交通

京包、包蘭、包神、包白鐵路貫穿九原區全境,“海鐵聯運”大型集裝箱站将貨物直抵天津港發往世界各地;210國道、110國縱橫境内,呼包高速公路與正在修建的丹東至拉薩高速公路相接橫貫該區;包頭機場位于九原區中部,距九原區政府所在地僅5公裡,航班可直達北京、上海、武漢等全國大中城市。全區所有鄉村全部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和網絡傳真複蓋全區的每一個角落。

旅遊

九原區境内留有趙長城、秦長城、漢代古城、元代村落等曆史遺址區内國家級旅遊景區有梅力更景區、賽罕塔拉生态園、包頭世鹿園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梅力更召1處。2011年梅力更召“信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國内旅行社有2家、旅行社分社2家;區内星級休閑鄉村旅遊示範點4處;休閑度假村2處;農業采摘觀光園2處;農、牧、漁家樂43家。

風土人情

九原區是一個曆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少數民族地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蘊。生活習慣、飲食文化、民族服飾、民族習俗、民族禮儀等顯示出少數民族獨有的特色。

境内蒙民早餐時多飲奶茶,佐以炒米、烙餅之類食物,有不飲空心茶之習。蒙民多以炒米、奶茶、奶皮子、酸奶、羊肉為主食。每逢春節,家家炒炒米、拉馓子、炸油食等。蒙古族有飲酒之習,忌吃馬肉,魚被視為聖品。肉食以全羊為最上,款代貴賓時用。食用全羊割分八塊,略用刀叉,但多用手持食,不用筷箸之類。

境内蒙古族,男子穿蒙古袍,其袍左右開岔,一般均系腰帶。腰帶上别一小褡裢,用以裝錢及小什物。婦女也穿蒙古袍,但兩側不開岔。蒙古族服飾大多喜歡色彩豔麗的紅、藍、紫。喇嘛則穿黃色。忌用黑色,黑色為服孝時所用。

境内蒙古族有獻哈達的傳統習俗。一般在佛像前祈禱、拜年、祭祀、婚宴、喜慶、谒見尊長等都行此禮,以表示敬意和祝賀。最為普通的見面禮是遞鼻煙壺。客至,一般都行請安禮。在喜宴或請客時,晚輩對長輩都要按順序請安叩頭,而後敬酒。

曆史名人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将,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内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為袁紹效力,後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并處死。由于《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心目之中。

所獲榮譽

2020年4月,被内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五屆自治區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入選自治區雙擁模範城(旗縣、市區)名單。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确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