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海戰

九二海戰

國共内戰料羅灣海戰
九二海戰發生于1958年9月2日,亦稱為料羅灣海戰,屬于八二三炮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海戰兩方分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與國民黨海軍。1958年9月1日夜至9月2日晨,人民海軍海軍魚雷艇和護衛艇突擊群協同作戰,在金門島以南海域再次攻擊國民黨海軍運輸及護航編隊。由于風大浪高,魚雷艇攻擊未獲戰果,反遭重大損失。護衛艇采用集中兵力,分割包圍,近戰夜戰的戰術,重創國民黨海軍“沱江”号獵潛艦,獲得了重要戰果。
  • 名稱:九二海戰
  • 地點:金門島
  • 參戰方:
  • 結果:重創國民黨海軍“沱江”号獵潛艦,獲得了重要戰果
  • 參戰方兵力:
  • 傷亡情況:
  • 主要指揮官:彭德清
  • 别名:料羅灣海戰
  • 時間:1958年9月2日
  • 交戰各方:中國人民解放軍,國民黨國民革命軍
  • 目的:攻打金門島,解放全國

國内背景

明崇祯時期,受小冰河期影響。中國北方長年幹旱、中原和東部數次特大地震、北方瘟疫流行。除江浙閩粵一帶受災影響後仍然恢複富裕外,在北方,特别是李自成造反地區,部份災區,比如地震區,赤地千裡、餓殍遍野,百姓吃樹皮甚至餓死,以及因為饑餓而搶劫殺人,搶縣衙都有發生。

明天啟四年(1624年),鄭芝龍在台灣設旗号、豎帥旗,整軍經武,組建了一支完備的武裝力量。但其目的不僅僅是劫掠和走私,他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就是用武力脅迫官府招撫,進而以合法地位控制海疆,沖破海禁的羁絆。從1626年開始,鄭芝龍對福建沿海城鎮展開了一系列攻擊行動,但與其他海盜集團不同,他的部屬“禁侵掠,放還所獲軍将。每戰勝,追奔,辄止兵”,這種獨樹一幟的方式很快讓他成為明朝官府招撫的對象。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鄭芝龍接受熊文燦的招撫。随後,在官民和荷蘭人的支持下,相繼平定了李魁奇、鐘斌等其他海上武裝力量,聲望日隆。

遭遇

1958年9月1日16時30分,國民黨海軍“美堅”号中型登陸艦(為前美制LSM一249号艦)在“永”字号系列,舷号42的“維源”号護航炮艦(為前美制admirable級AM-226号USSEmbattle艦),“江字”号系列,舷号104的“沱江”号(為前美制PC一461級PC一1247号艦),和舷号123的“柳江”号獵潛艦(為前美制PC一461級PC一1169号艦)的護航下,自馬公駛往金門,輸送台灣及國外記者37人組成的金門戰地采訪團、休假返回金門的美軍顧問團成員和金門駐軍士兵以及運補金門的一部分軍事物資。20時52分,人民海軍鎮海觀通站距離27海裡發現國民黨海軍護航運輸隊,成單向縱隊向金門料羅灣方向航行,觀察查明為“美”字号、“永”字号各1艘,“江”字号2艘,航行序列為:“江”字号、“永”字号、“江”字号、“美”字号。

東海艦隊副司令員、海軍廈門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清少将彭德清考慮:任何一種類型的戰鬥均隻有一次,戰鬥模式沒有雙胞胎。1958年8月24日海戰國民黨吃大虧後,肯定已對我方魚雷艇高度警覺,再靠魚雷艇偷襲制勝恐難以奏效了,必須有新招數。思考良久,決定将魚雷艇和高速炮艇混合編隊,實戰中用炮艇同敵護衛艦周旋糾纏,魚雷艇則以堅決果敢動作殺出,乘勢圍斬“美堅”号。指揮所遂令海上兵力立即出擊,在海岸炮兵兩個連的掩護下,于料羅灣正南5海裡以外海域,打擊國民黨海軍護航運輸隊,不讓其進入料羅灣,并力求擊沉“美堅”号登陸艦,并争取擊沉2艘。整個戰鬥謀劃,與前1958年8月24日海戰略有不同,相同的是魚雷艇仍唱主角。古人雲:察天官,明時日,乃兵發之要道。古代的陸戰尚且重視研究天氣變化是否于己方有利,現代海戰對此就更不容有毫厘的忽視。當日氣象:晴,夜間能見度15-20鍊。風向東北,風力5-6級,陣風7級。中浪大湧(處于兩次台風間隙)。戰後,我方關于此日氣候是否利于魚雷艇出海作戰的認識始終不統一。但在制定方案時未把氣候做為一個作戰要素慎加考慮則是肯定的。

執行這次海上封鎖任務的作戰兵力包括快艇1大隊的6艘魚雷艇,舷号為103(3号)、105(5号)、174(4号)、177(7号)、178(8号)、180(1号),180艇是指揮艇。其中有雷達裝置的K型艇4艘,無雷達裝置的B型艇2艘,護衛艇31大隊的3艘55甲型75噸汕頭級護衛艇(556、557、558艇,558艇戰後授海上猛虎艇)和4艘53甲型50噸黃埔級護衛艇。以上兵力均由鎮海指揮所統一指揮,指揮方法仍以岸上雷達引導魚雷艇群實施海上攻擊為主。

此次戰鬥,岸上指揮員是快艇6支隊副支隊長兼1大隊大隊長劉建廷,魚雷艇突擊群海上指揮員是快艇1大隊參謀長張逸民,護衛艇群海上指揮員是護衛艇31大隊大隊長魏垣武。指揮所決定以6艇魚雷艇為主要打擊力量,在護衛艇和岸炮的掩護下,堅決擊沉敵“美”字号1艘,争取2艘。7艘護衛艇作為保障兵力。作戰海區為第二次台風到來的前夜,風力7━8級,海面風大浪高。國民黨海軍護航運輸隊正是選擇這樣的惡劣的氣象條件,認為魚雷艇不便出擊,才冒險運補金門。

19時10分,7艘護衛艇從廈門港起航,21時20分,6艘魚雷艇從虎嶼起航。22時03分,我方鎮海觀通站岸上指指揮在方位110°、距離27海裡處,發現敵護航運輸隊成單縱隊向料羅灣方向航行,航速11節。遂下令混成艇隊出擊,争取在北緯24.14°以南、東經118.24°以東海域對敵艦實施攻擊。我方各艇群分别由待機點出擊,計劃在料羅灣以東5海裡處攻擊敵艦,主要攻擊目标是航行在編隊最後的“美堅”号中型登陸艦。人民海軍突擊兵力出擊後,我鎮海觀通站發現敵國民黨海軍護航運輸隊連續轉向271度和215度航行,爾後,敵“江”字号一艘離開編隊駛向西北,距離其編隊5海裡,又改向295°微速前進。因敵艦行動可疑,為查明敵艦編隊企圖,鎮海指揮所命令各突擊編隊停止前進,停車待命。

魚雷艇編隊返回至鎮海角以南2海裡處漂泊待命,護衛艇群原地停車待命。22時48分,鎮海雷達站發現敵“維源”号出列(雷達誤判,實則為“美堅”号進港卸載),離開編隊,航向355°、航速12節向料羅灣航行。據此,鎮海指揮所誤判對我海上突擊兵力威脅最大的“維源”号已離開編隊,對攻擊“美堅”号運輸艦極為有利,故在23時決定對“美堅”号(實為“維源”号)實施魚雷攻擊。

經過

第一次出擊

戰鬥初級階段的這一誤判對爾後戰局的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後果。誤判造成指揮員決心上的失誤。“美堅”号單獨出列,正好與接敵的魚雷艇群相遇,因誤判為“維源”号,岸上指揮所恐一旦交戰魚雷艇受損,便命令魚雷艇轉向110度避開“維源”号(實為“美堅”号),錯過了攻擊這一主要目标的絕好戰機。誤判還帶來戰術上的失誤。魚雷艇群把600噸的“維源”号當成900噸的“美堅”号,将魚雷定深3米(攻擊“維源”号應定深2米),發射8顆魚雷,無一命中。誤判還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維源”号是一艘炮艦,火力配備很強,魚雷艇向其攻擊時,“維源”艦向魚雷艇編隊實施攔阻射擊,形成一道道彈幕,阻擋我編隊通過,指揮艇就是在這時被擊中舵機,使舵機失靈,為後來碰撞沉沒埋下了隐患。對目标的誤判是魚雷艇攻擊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還有3個重要原因:一是氣象條件惡劣。鎮海雷達站的誤判本身就與天氣惡劣、觀察識别困難有關。由于風浪的影響,指揮艇雷達和報話機先後發生故障,沒有及時發現距離很近的“美”字号。接敵過程中,3中隊連續2次報告在前方和左舷發現大目标(“美”字号),可惜指揮艇報話機發生故障沒有收到,繼續執行岸上指揮所引導,離開“美堅”号迂回接敵;二是接敵速度太高。指揮所為阻止“美堅”号進料羅灣,命令魚雷艇群以36節高速接敵。

海面湧浪很大,敵艦火力很猛,加上高速航渡,很難保持戰鬥隊形,結果形成單艇作戰。單艇攻擊受炮火威脅大,魚雷命中率低。大風浪中開高速,阻力太大,快艇和湧浪的相對運動所産生的巨大惰性把魚雷從發射管中拉了出來,有2條魚雷自動出管,掉入海中,另有2條魚雷出來小半截,等于自動點火,報廢了。戰鬥還未爆發,就失去4條雷,喪失了三分之一的戰鬥力;三是喪失了攻擊的突然性。國民黨海軍是有組織有準備的輕型艦艇運輸編隊,“永”字号标準排水量650噸,“江”字号标準排水量280噸,艦艇機動能力強,火炮威力大,魚雷艇是攻擊有防備之敵,不同于8月24日是攻擊無防備之敵,大大增加了攻擊的難度。魚雷艇群從虎嶼出發,經過敵占島嶼青嶼,就遭敵炮火攔截,在待機點梧嶼,快艇前後左右不斷有炮彈爆炸掀起的水柱。就是說,魚雷艇群起航接敵的全過程,始終處在敵人的監視之下,已無偷襲的可能性,隻能強攻。

指揮所誤判“維源”号出列,認為是攻擊“美堅”号的最好戰機,遂命令各艇群第二次出擊。'23時,指揮所命令各艇群打開雷達,經過一段準備魚雷艇于23時7分,護衛艇于23時10分開始行動。6艘魚雷艇成單縱隊,航速36節(後增大到40節),3艘75噸護衛艇和4艘50噸護衛艇随後行動,位于魚雷艇右側接敵。23時32分,魚雷艇隊成單縱隊,以航向75°、航速35節接敵。鎮海指揮所發現我魚雷艇與敵“維源”号(實乃“美堅”号運輸艦)有相遇的可能,遂令魚雷艇轉向110°避開。此一指令大概為全役最大的錯着和敗筆,等于白白放跑了已撈到網裡的大魚。否則,此時“美堅”号正滿載軍火,俨然一座海上火藥庫,中雷一發,都有可能緻其起火燃爆,命歸黃泉。6艘魚雷艇、12條雷,隻需十二分之一的命中率呀!吃柿子不揀軟的捏偏找硬的啃,美堅”号與上邊的四百餘國民黨軍虎口餘生。戰後,東海前指上上下下無不扼腕歎息,雷達兵更因誤判而悔恨大哭。23時40分,178艇雷達在左前方40鍊處發現敵視。張逸民下令展開。

距離約30鍊,敵艦向魚雷艇群實施攔阻射擊,敵艦“維源”号密集的炮彈在海上形成一道道彈幕,快艇沖越彈幕時不同程度受損,指揮艇從艇首到艇尾被打中5發炮彈。加之航速過高,海上湧浪又大,艇隻逐次掉隊,未能保持隊形。大隊指揮艇在距敵8鍊時,見後續艇未跟上,一面命加速跟上,一面準備實施單艇攻擊。

23時48分━51分,我5艘魚雷艇相繼以單艇進入距離3-4鍊以内,此時,靠目視和敵猛烈火力已可判斷,前方敵艦并非“美堅”,而是“維源”,但部隊已經撒開,不可能再收攏兵力轉移攻擊目标了。此時發現當面有3艘敵艦隻有2艘“江”字号,1艘“永”字号,沒有“美”字号,重新尋找接敵已不可能,遂決心集中攻擊“永”字号。23時48分,1中隊各艇相繼開始攻擊。180、178、177、103分别占領敵左舷40°~50°射擊陣位,105占領右舷80°、距離5鍊陣位,相繼發射。

指揮艇近至敵“永”字号約1.5鍊,在劇烈的颠簸中發射2雷,敵艦進行規避,沒有命中。放雷後以右舵退出戰鬥,因左主機中彈加不上速。随後趕來到的8号艇距敵1鍊左右發射1雷(左管雷出來一半報廢),敵艦規避亦未命中。5号艇穿過“永”字号航向距敵2.5鍊發射1雷(右雷因風浪大颠入海中),敵艦沒有規避,也沒有命中。% e- B: E0 Z J( k23時49分至50分,3中隊各艇距1.5━3鍊向敵“永”字号實施魚雷攻擊,相繼發射4雷(3号艇魚雷出來一半,7号艇魚雷右管颠入海中),敵艦進行規避,無一命中,其中7号艇主機中彈加不上速。

6艇魚雷艇在3分鐘内對敵“永”字号發射8雷,敵艦靈活規避,艦上2門76炮、1門40炮、5門20炮瘋狂攔阻,魚雷無一命中。174艇向敵艦“沱江”号發起攻擊,同樣未果。從技術角度分析,魚雷沒有命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單艇攻擊,敵艦容易規避。6艇中有5艇攻擊時敵艦都進行了規避,即以艦首對着魚雷艇,使魚雷從兩舷通過;二是目标較小,攻擊難度大。“維源”号标準排水量650噸,長度67米。條令規定,魚雷艇隻能攻擊載重1000噸以上,艦長100米以上的目标。從理論上說,目标越大,命中率越高;目标越重,吃水越深,魚雷的命中可能性越大。三是風浪太大,艇身失去了平衡,很難瞄準目标,也很難測定準确的敵向角。

23時50分,大隊指揮實施魚雷攻擊後,以右舵撤出戰鬥,約3分鐘後,發現左後方有1艇(4号174艇)高速接近,相距僅1鍊。大隊指揮員急令左舵避讓以免碰撞,不料舵機失靈。由于4号艇速度很高,即在瞬間發生碰撞事故。指揮艇碰撞後,艇首嚴重破損,前機艙底龍骨被撞斷裂,加上艇身多處中彈,前進十幾米後,艇尾翹起當即沉沒。人員落水。+4号艇左舷水線以上被壓壞,機艙部分破損嚴重,右舷機艙前甲闆被撞破3米多長的大裂口。

該艇相撞後繼續航行,因機艙燈光外露,敵艦炮集中火對其射擊,中彈數發,前後機艙大量進水,8分鐘後艇尾翹起沉沒,人員落水。兩艇相撞後,人員全部落水。加之前八二四海戰之役損失之175艇,戰功顯赫的魚雷快艇一大隊一中隊3條艇至此全軍玉碎。指揮艇人員落水的地方距敵“維源”号隻有100米,随時可能被敵艦發現。海上指揮員、大隊參謀長張逸民号召大家把救生衣脫下來,不當俘虜。無線電班長汪維元第一個響應,帶頭脫下救生衣,戰士們紛紛效法。

後來敵艦漸漸遠離,大家才重新穿上救生衣。落海人員吸取八·二四海戰魚雷艇沉沒人員失蹤的教訓,圍成一圈,保持體力。等待救援。兩艇沉沒人員落水後,指揮所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命令7艘護衛艇在8架飛機的掩護下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戰區進行海上尋找急救,同時沿海各縣動員400艘漁船出海協助尋找,擔任海上急救任務的75噸級護衛艇在出事海區嚴密觀察,反複搜尋,天亮後仍在繼續尋找。終于在8小時之内将兩艇落海人員全部安全救回。快艇突擊群主要因海上風浪太大,岸上指揮所雷達錯判目标,沒有完成預定任務。

第二次出擊

9月1日23時10分,廈門水警區護衛艇31大隊護衛艇接到鎮海指揮所“立即出擊”的命令,即尾随魚雷艇戰鬥群接敵。3艘55甲型75噸護衛艇以20節航速接敵。3艘53甲型50号護衛艇以18節航速接敵。魚雷艇隊損兵折将無功而返的同時,高速炮艇便正式擔當起戰鬥主角的重任了。雖然他們并不知道那邊魚雷艇隊打得究竟怎樣,也沒有意識到這一仗全仰仗他們的超常發揮了。國民黨海軍又遇到了一個面孔全新的輕量級快攻手。

55甲型護衛艇中隊組建剛1個月(7月25日成立,7月31日奉命由上海南下廈門前線),一建立就南下福廈前線,未經過專門訓練,技術水平低,對武器裝備的性能不熟悉;士兵中有60-75%是1957年入伍、1958年上艇的。全中隊軍官9人,參加過海戰的6人,士兵86人中,參加過海戰的隻2人。全中隊三分之一是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技術水平低,戰術素質差。進駐廈門前線後,廈門水警區司令員高立忠每天赴中隊駐地督促戰前突擊訓練約1月,戰術技術基礎有所提高。正是憑借這1個月臨戰訓練的基礎,該中隊參加了封鎖金門作戰中的3次海上戰鬥。

8月24日海戰,75噸護衛艇配合魚雷艇作戰,由于聯絡不通而沒有打上,9月19日海戰,該中隊作為支援兵力已經出擊,因編隊運動耽誤戰機也未打上;9月1日海戰75噸護衛艇不僅打上了,而且打得很精彩。

9月1日23時35分。緊緊跟進的3艘75噸高速炮艇航行約25分鐘後,發現左舷15°、約5海裡處(料羅灣方向)有一艘執行左翼警戒任務的國民黨海軍“江”字号獵潛艦(104艦“沱江”号,标準排水量280噸,滿載排水量460噸),右舷45°約6海裡處有一“美”字号。

為阻止敵“江”字号進入我魚雷艇戰區,争取戰鬥提前打響以吸引左舷之敵,密切配合魚雷艇攻擊,護衛艇編隊指揮員決心使用3艘75噸護衛艇插入敵護航運輸隊編隊序列,即以左梯隊高速插入敵編隊序列,單獨攻擊左舷之“沱江”号獵潛艦。這是一個絕對正确的戰術動作!問題是,魚雷艇們壓根就沒有捕捉到“美堅”号。戰場上的情勢有時竟很像“正負得負”、“負負得正”的數學公式,此刻高速炮艇隊如能以“誤”對“誤”進行處置,果斷右轉攻擊防護力相對脆弱的“美堅”号,戰鬥企圖仍有可能修得“正”果的。

3艇組成左梯隊,高速接敵。23時50分。相距3000米,“沱江”以5門20毫米和1門40毫米炮率先向我護衛艇群開火,進行猛烈的攔阻射擊。高速炮艇不予理睬,全速前沖,距700米處,我3艘護衛艇上6座雙管37炮共12門速射37炮驟然還擊,一串串火龍流星般越過波濤,奔向“沱江”。雙方對射,比強比烈比狠比韌,料羅夜海炮聲激蕩心弦。我3艘護衛艇的6座雙管37炮同時開火還擊。敵我火力對比是6門對12門,我軍在火力上占絕對優勢。

雙方對射不到2分鐘,敵艦火力即被我護衛艇強大炮火壓制下去。密集的彈雨将“沱江”艦上無線電天線及桅杆上的旗繩全部打斷。此時,金門方向發現情況,90毫米岸炮陣地開始射擊支援,炮彈落在護衛艇周圍,密集的水柱擋住視線,人民海軍護衛艇群海上指揮員護衛艇31大隊大隊長魏垣武無法指揮戰鬥。混戰中,大陸岸炮陣地開火,很快将金門岸炮火力壓制,人民海軍護衛艇群海上指揮員魏垣武趁勢率艇貼近“沱江”号,越打越近,從700米打到500米。相距300米,高速炮艇減速側身,以左舷敵向角70°-80°與敵同向同速運動、緊貼身長短射交替打。

如同拳擊台上三個小個子通力合揍一個大個子,這基本上是一場讓“沱江”喘不過氣來沒反應沒脾氣的一邊倒海戰,透過朦胧昏暗的夜幕,依稀可見3艘護衛艇密切配合,逼近猛打,“沱江”遍體鱗傷千瘡百孔。人民海軍護衛艇群持續攻擊15分鐘,一直打到艙面彈藥告罄,因炮彈一時供應不上不得不停止射擊,火力中斷約3分鐘。。這種情況是不應當發生的。海上戰鬥一旦打響,應組織專門隊伍運彈,保證彈藥供應源源不斷。“沱江”号的表現亦堪稱堅忍頑強,趁我艇暫停射擊之機,又以20毫米炮向我艇射擊,緻使558号指揮艇中彈3發,大隊通信業務長張文彬同志受傷,操舵員阙水金同志陣亡。

彈藥供應中斷的主要原因是戰鬥計劃不嚴密,戰鬥組織不健全。戰鬥打響後,各艇均無人運彈,待發現艙面彈藥告磬,臨時組織人員下到彈藥艙搬運,已經來不及了。此後,雖恢複射擊,臨時從彈藥艙搬運上來的炮彈也隻能保證一座雙管37炮的射擊,減少了一半的火力威力。75噸護衛艇裝備的37炮是速射炮,彈藥消耗很大,戰前指揮員對此性能缺乏了解,沒有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證彈藥的供應,造成戰鬥中出現被動局面。

另外,由于缺乏訓練,艇上各炮手不知道夏季南方沿海濕熱氣候條件下怎樣保養武器器材,槍炮機件生鏽較多,影響了戰鬥中機器正常運轉;不熟悉艇上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及各開關的作用,炮手錯把炮管冷卻裝置的“關”當成“開”,使6号、7号艇前主炮炮管因未能及時冷卻而影響連續射擊;不了解火炮瞄準射擊的技術要領,發射炮彈的命中準确性較差,往往是一發上天一發落水,命中率較低。3艇共發射近4400發炮彈,隻命中不到200發。

9月2日0時08分,一俟底艙彈藥搬運補充完畢,3艘艇緊急補充彈藥後37炮二度梅開,恢複射擊,兩分鐘内再次打啞巴“沱江”号。3艘護衛艇緊急補充彈藥恢複發射後,把“沱江”号圍在核心,越打越近,越打越猛,打得敵艦甲闆上空無一人。敵艦先是在海面上原地打轉,見逃不脫我猛烈火網,便依仗其艦重體大,斜刺裡加速向558号指揮艇沖撞,準備以小山似的龐大身軀,将兩艇撞翻,企圖突圍。558号指揮艇即以右舷避讓,556号、557号艇迅速跟進,敵艦仍處于我艇包圍之中。敵艦無奈,轉換目标向557号艇沖撞,557号艇避讓後,另2艇集火猛打,打得敵艦失去機動能力。

輔機艙進水,右主機停車,但我艇隊隊形已被沖亂。“沱江”号再無良計可施,不得已向海面發出求救信号,同時閉燈熄火,中斷射擊,隐藏在夜色中,喪失了戰鬥力。在搜尋“沱江”号時,三艘高速炮艇位于“沱江”不同方位,指揮艇在左前方發現1艘敵艦,誤判是“沱江”号,實為前來拖救“沱江”号的另1艘敵艦,我艇隊立即組織火力轉向射擊。敵艦不戰南逃。

我艇隊因追擊新目标而丢失了“沱江”号。未能将其擊沉。因擔心相互誤射,并判斷“沱江”即使不沉,也已是傷及内髒、無可救藥的危重病号了,乃停止射擊,撤出戰鬥。1時08分戰鬥結束,3艘75噸護衛艇遵令返航。約3分鐘後回航途中,在海面發現魚雷艇指揮艇落水人員,積極搶救魚雷艇落水人員約10分鐘,該艇16名落水人員全部營救上艇,包括快艇1大隊的政委和參謀長。此後,4艘50噸護衛艇接鎮海指揮所命令,去東碇島以東25海裡區尋找4号174魚雷艇失事人員,于9月2日8時10分左右将該艇9名落水人員全部救起。

雙方損失

“沱江”号被重創後,亡中尉醫官陳科榮以下11人,傷29人,多處進水,艦體下沉,随時可能沉沒。1958年9月2日5時10分,“沱江”号由“維源”、“柳江”兩艦合力拖救,脫離戰場。7時10分,台灣當局令“丹陽”、“信陽”2艦靠幫搶救。下午因進水增多,抽水不及,再度告急。适美驅逐艦ATP━48攜械趕到,方轉危為安。

當台艦“丹陽”、“信陽”号趕抵金門時,我艇隊已打撈完畢返航,但台艦仍撈獲兩件我海軍的救生衣、防風帽,上面均有“海軍後方勤務部”制發字樣,号碼為5618213、5621012。U.9月3日上午9時30分,“沱江”号勉強停靠澎湖馬公碼頭。完全失去戰鬥能力,已無修複可能,3個月後解體,艦長劉溢川少校因功後升至中将退伍。國民黨軍後為紀念“沱江”艦,将“渠江”号(為前美制PC一461級PC一1263号艦)命名為“沱江”号。

台艦“美堅”号雖未傷毫毛,僥幸身免,但已是驚弓之鳥,勿敢卸載,匆匆駛出料羅灣,撤返澎湖。盡管大陸方面此時在台灣海峽并無潛艇活動,它還是神經質地多次進行反潛備戰,向四面八方亂丢了一陣深水炸彈之後方敢繼續前行。“美堅”号上的幾十名記者,親眼目睹了一場火爆缭眼的海戰場面,一個個冷汗涔涔、餘悸難平。戰火餘生,又喜極而泣,你擁我抱,握手相慶。甫返澎湖,他們紛紛搶發海戰親曆記,結論都是:金門已被完全封鎖了!記者們沒有言過其實,五天之内,台灣艦船無論白天夜晚,再不敢貿然駛向料羅灣。

此次海戰,人民海軍首創75噸護衛艇以37炮重創敵艦的先例。但整個戰鬥消耗及損失較大,魚雷艇突擊群損失K━123型魚雷艇2艘,戰鬥消耗魚雷10條,12.7毫米槍彈493發,人員沒有傷亡;護衛艇戰鬥群消耗37炮彈4399發,人員傷亡11人。

上一篇:空襲東京

下一篇:宋楚泓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