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胡亂

丙子胡亂

清軍入侵朝鮮的事件
丙子虜亂又稱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間清軍入侵朝鮮的事件。這是後金第二次入侵朝鮮,在韓國史書中又被稱為丙子胡亂。丙子胡亂又與之前發生的丁卯胡亂統稱為丙丁虜亂。此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系,朝鮮使用的年号由明朝年号改為清朝年号。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朝鮮向清朝朝貢。朝鮮雖然屈服于清朝的統治,但朝鮮人對清朝非常反感,稱呼清朝為“胡虜”。這種敵對的稱呼和态度,在《朝鮮王朝實錄》中比比皆是。“丙子之役”,不僅解除了清的後顧之憂,粉碎了明的東江防線。從此朝鮮不再支持明朝,卻派兵、運糧參加對明戰争,因此清的軍事實力大增。總之,皇太極通過“丙子之役”,既控制了朝鮮,又削弱了明朝。
  • 名稱:丙子胡亂
  • 地點:朝鮮半島北部
  • 參戰方:
  • 結果:清朝勝利,成為朝鮮的宗主國
  • 參戰方兵力:
  • 傷亡情況:
  • 主要指揮官:朝鮮仁祖,皇太極,多爾衮
  • 時間:1636年-1637年
  • 交戰各方:清朝,朝鮮
  • 各方兵力:清:128000人,朝:不詳

簡介

丙子虜亂是明末清初的時候,清軍為了攻打明朝解除後顧之憂而發兵朝鮮的一場戰争。1636年12月2日,大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僅僅去世三年,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下。

而在此時的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華島避難,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的到來,同時派出崔鳴吉等人赴清營談判,拖延時間。朝鮮請和書中寫道“朝鮮國王謹上言于大清寬溫仁聖皇帝:小邦獲戾大國,自速兵禍,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約,恤小邦生靈之命,容令小邦改圖自新,則小邦之洗心從事,自今始矣。必欲窮兵,小邦理窮勢極,以死自期而已”雲雲。

皇太極見朝鮮君臣求和之切,毫無鬥志,乃對其迫降,下令清軍包圍南漢山城,伐木列栅,繞城駐守,山城内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饑。各路勤王軍隊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隻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經爬到南漢山城的南門,看到城下清軍黑壓壓一片,不禁長歎。清軍在望月峰上升白旗書招降二字,又緻書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則複書“重圍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請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蓋以禮有不可廢,而兵威亦可怕也……”。

見朝鮮方面還在糾纏于出城投降的細節,不耐煩的皇太極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時清軍又攻占了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傳來,見大勢已去,仁祖隻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皇太極降旨赦之。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除明朝的年号,繳納明朝所賜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時貢獻,并送質子二人。此外,朝鮮朝廷中主戰最堅決的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在沈陽就義,号稱“三學士”。此役為朝鮮曆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

戰争背景

1619年薩爾浒之戰後,明朝對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大為下降,女真族的後金政權開始強大起來。1627年,後金君主皇太極遣兵入侵朝鮮,朝鮮被迫與後金議和,與後金結盟。但當時朝鮮由親明的西人派執掌政權,依然保持與明朝的關系,收留明朝戰敗逃至朝鮮的将領,對後金持敵對态度。

1627年丁卯(明天啟七年,朝鮮仁祖五年,後金天聰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極以朝鮮“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毛文龍”、“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歸天……無一人吊賀”四項罪名,對朝鮮宣戰。他命阿敏、濟爾哈朗、嶽托等人率軍東征,阿敏率領三萬餘騎渡過鴨綠江,攻占義州,濟爾哈朗則率領大軍進攻毛文龍駐紮的鐵山,毛文龍退居皮島。阿敏認為皮島隔海相望,沒有水師,無法進攻,而義州則被後金輕易攻取,說明朝鮮防禦力量很弱,足以取勝。

因此,後金把進攻目标轉為朝。阿敏率領大軍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鮮請和。仁祖得到後金大軍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驚恐萬狀,将後妃送到江華島避難。阿敏部将乘勝前進,先後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進,駐營安紮。此時仁祖也已逃往江華島,并命使臣到後金營中投書求和。雙方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朝鮮迫于後金的軍事壓力,基本上答應了後金提出的入質納貢、去明朝年号、結盟宣、約為兄弟之國等要求,惟有永絕明朝一條不同意。

最後阿敏讓步,向朝鮮表示“不必強要”。三月初三,仁祖率領群臣和後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華島焚書盟誓。雖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對朝鮮誓文不滿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擄掠三日,使朝鮮京畿道海邊一帶“盡成空壤”。随後後金撤軍到平壤,奉皇太極命令不再後撤,揚言“大同江以西,不可複還”,又逼迫朝鮮簽訂了平壤誓約,在中江、會甯開市、索還後金逃人、追增貢物。這次入侵,在朝鮮曆史上被稱為“丁卯胡亂”或者“丁卯虜亂”。

丁卯胡亂之後,後金和朝鮮的兄弟關系并不和睦。後金軍一退,朝鮮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節”。崇祯帝在答诏中對朝鮮被迫與後金媾和的行為表示諒解,同時表彰朝鮮“君臣大義,皎然日星”。1629年,袁崇煥為議和誘殺桀骜不馴的毛文龍,為朝鮮除去一害,同時也為滿清攻明和朝鮮掃除了後顧之憂,使登萊巡撫袁可立經營數年的登萊防務土崩瓦解。

而在與後金的交往中,朝鮮多次表現出厭惡、不情願的情緒。邊境開市,被朝鮮以邊地殘破、百姓乏食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納的貢物,朝鮮也找一切機會削減其數額。明朝孔有德自山東叛逃後金,皇太極命朝鮮助以糧饷,朝鮮非但拒絕,而且還幫助明朝追殺。皇太極一度對明朝采取和平攻勢,要朝鮮從中調停,朝鮮看出後金求和之意不誠,加以辭拒雙方關系日益僵化,終于釀成了又一場戰争。

1628年,朝鮮依據與後金的協議,開市于中江。同年,因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決導緻明軍陷入混亂,皇太極計畫趁機進攻明朝,向朝鮮徵調兵船。朝鮮仁祖故意拖延三日後才接見後金的使臣,并對他說:“明國猶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國,可乎?船殆不可藉也。”

1632年,皇太極派巴都禮、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鮮頒定貢額。仁祖僅同意貢獻貢額的十分之一,推托說金銀、牛角不是朝鮮的特産,拒絕獻出。皇太極大為光火,于次年緻書仁祖,責其減歲币額,并竊葠畜、匿逃人之罪,欲罷遣使,專互市。朝鮮索性拒絕同後金在會甯城的互市。此後又多次拒絕互市,并加築京畿、黃海、平安三道白馬等十二城,以加強對後金的防備。

1635年,皇太極攻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哲獻傳國玉玺投降。皇太極準備稱帝,遣使通報朝鮮。朝鮮将後金使臣囚禁,宣布不承認1627年的城下之盟。使者逃回後金,報告皇太極,皇太極大為光火。

戰争過程

在1636年4月,也就是中國的丙子,清朝要推翻明朝後,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國号為“大清”。後來還先把中國此事通報給朝鮮,意在朝鮮能成為清朝的附屬國之一。朝鮮得知之後,并不想再次成為清朝的附屬國。朝鮮臣僚們都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幹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于天下後世也”。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氛圍下,仁祖拒絕不接見從中國來的金使團,也不願意接受其來書。後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後,沿途的老百姓前來觀望,甚至兒童小孩對金使團扔起石頭房瓦,受到莫大的侮辱。愛新覺羅·皇太極在沈陽正式舉行稱帝大典時,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也居然不下拜,使得皇帝很是生氣。

皇太極非常氣憤,認為這是朝鮮國王有意構怨,同年12月,皇太極以朝鮮違背盟約為由,準備入侵朝鮮。派濟爾哈朗守渖陽,阿濟格、阿巴泰守遼河入海口以遏明軍,皇太極親自率領清軍十二萬入侵朝鮮。皇太極令多爾衮、豪格分統左翼滿洲、蒙古兵,從寬甸入長山口;戶部承政馬福塔等率兵三百人突襲朝鮮王都漢陽城,多铎、嶽托等人率數千兵馬接應。皇太極與代善率其他各路軍馬進攻朝鮮。馬福塔、多铎等部襲敗了漢陽守軍,朝鮮仁祖遷王族于江華島避難,自己則退守南漢山城。随後清軍主力渡鎮江,占領郭山城,定州、安州不戰而降。清軍乘臨津江結冰之際渡江攻占漢陽,會合各部包圍南漢山城。

朝鮮各處守軍見國王被圍,紛紛前來支援,但先後被清軍擊敗。1637年(崇德二年)正月,清兵先後擊敗全羅道、忠清道等地的援軍。朝鮮仁祖向清軍求和。皇太極恐朝鮮再次反清,遣多爾衮襲破江華島,俘虜朝鮮王妃、王子、宗室、群臣家屬等衆。皇太極遣使,要求朝鮮仁祖出城投降。仁祖将親明反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館校理尹集、修撰吳達濟及台谏官洪翼漢縛獻清軍,随後出城,脫去王服,改穿青衣,在三田渡拜見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

雙方簽訂和議:

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系。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世子李溰長居沈陽,另外一質子則由鳳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輪流擔任。朝鮮應向清朝朝貢。每年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貂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黍皮三百張、胡椒十鬥、腰刀二十六口、順刀二十口、蘇木二百斤、大紙千卷、小紙千五百卷、五爪龍席四領、花席四十領、白苎布二百疋、綿綢二千疋、細麻布四百疋、細布萬疋、布四千疋、米萬包。

清朝攻打明朝所屬的島嶼皮島時,朝鮮應該出兵、出戰船五十艘協助。清朝禁止朝鮮大量修建城堡等防禦工事。在一系列儀式之後,朝鮮服屬了清朝統治,并在三田渡地區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即三田渡碑)。皇太極随即撤軍歸國。

在滿洲貴族的軍隊入侵朝鮮的過程中,朝鮮對明朝一直懷着等待拯救的信念,甚至打算國家滅亡也不對滿洲人投降。丙子虜亂中,國王的态度是“唯望父母邦之來救矣”。“壬辰之役,微天朝則不能複國,至今君臣上下,相保而不為魚者,其誰之力也?今雖不幸而大禍迫至,猶當有隕而無二也。不然,将何以有辭于天下後世乎?”(《仁祖實錄》十四年十月丁醜)。甯願滅亡也不願背離華夏,重要的理由還有無法面對“天下後世”。

這一切的動機背後是巨大的倫理決擇與價值判斷。朝鮮“甯獲過于大國(指滿清),不忍負皇明”(《仁祖實錄》十五年正月辛亥)。而在戰敗被迫投降之後,即使是“身在滿營心在漢”,朝鮮國王仍在自身心理的道德自律感上背負着沉重的壓力感。“正月朔乙醜,上于宮庭設位西向中原哭拜,為皇明也。”(《仁祖實錄》十六年正月朔乙醜)。而在其子孝宗國王的記載中,這位仁祖大王每當“語及皇明,至于嗚咽不能言”(《孝宗實錄》元年五月甲寅)。

由于此種内在的道德壓力與深切自責,朝鮮國甚至在發生了虛造的傳言。據說“(日本)關白執政輩,以朝鮮與鞑靼合,莫不駭憤,将欲興師而來”(《仁祖實錄》二十五年二月丙子)。驚恐之中,正是集體意識中對道德要求的執着與自責意識。

戰争結果

清朝将五十萬朝鮮人作為俘虜押回國充作奴隸,并掠走朝鮮大量物資,後來朝鮮政府向清朝支付贖金贖回了一些人。根據協議,朝鮮被迫與明朝斷交,接受清朝的冊封,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根據規定,朝鮮使用的年号由明朝年号改為清朝年号。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抓往沈陽殺害,号稱“三學士”。

雖然朝鮮屈服于清朝的統治,但朝鮮人民對清朝非常反感,稱清朝為“胡虜”。這種敵對的稱呼和态度,在《朝鮮王朝實錄》中比比皆是。朝鮮方面僅僅在外交上使用清朝年号,在國内則不使用,稱為“某某王某某年”,例如“仁祖大王十二年”等等。不少士人尊崇明朝,使用“後崇祯”年号,緻使“崇祯”這個年号被朝鮮士人沿用數百年。而在朝鮮孝宗在位期間,朝鮮甚至密謀起兵,聯合日本江戶幕府、南明反對滿清,後來又計劃響應三藩之亂和明鄭政權。但北伐計劃最終因财政困難而計劃擱淺。

在外交方面,朝鮮建立迎恩門以迎接清朝勅使,在1637年至1881年之間,朝鮮先後161次接待清朝勅使。朝鮮每年四次向清朝進貢(1644年後改為每年一次),直到甲午戰争清朝戰敗為止。而在甲午戰争清朝戰敗之後,迎恩門被拆毀,改建獨立門。

曆史影響

具有高度發達的儒家文明、以“小中華”自居的朝鮮,淪為落後的山林狩獵民族建立起來的清朝的藩屬國,在當時的朝鮮是令君臣、黎民都痛心疾首的事情,丙子虜亂對朝鮮社會、文化的沖擊非常大。國王和文武兩班大臣的權威一落千丈。清朝的征索也加重了朝鮮的負擔。經濟掠奪、政治欺壓、文化差異,使得終朝鮮之世,思明反清的情緒一直都是社會思潮的主流。

在華夷秩序的天道倫理之自然性中,“華夏”即意味着對高尚的文化與族群正義性,對中華的徹骨認同即是對文化與族群尊嚴的徹骨認同。因此,朝鮮也向來樂于自已“小中華”的美稱。“吾東方自箕子以來,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風,女有貞正之俗,史稱小中華”。“山川險隘,人民多貧。隻以稍遵禮俗,自古中國亦許之小中華”。

對于丙子虜亂,從一百多年後朝鮮人樸趾源的記載中,仍對當時明朝的态度心懷感激:“崇祯丙子清兵之來也,烈皇帝聞我東被兵,急命總兵陳洪範調各鎮舟師赴援。洪範奏官兵出海,而山東巡撫顔繼祖奏屬國失守,江華已破。帝以繼祖不能協圖匡救,下诏切責之。當是時,天子内不能救福、楚、襄、唐之急,而外切屬國之憂,其救焚拯溺之意,有加于骨肉之邦”。

清朝班師途中順勢攻陷皮島,拔除了明朝在遼東沿海的最後一顆釘子。

上一篇:布匿戰争

下一篇:海灣戰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