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2004年中央電視台活動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是2004年中央電視台為推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而舉辦的城市形象推廣活動産生的。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名稱: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城 市:三亞、煙台、桂林、九江、洛陽等 推廣開始時間:2004

曆史沿革

地理環境

簡介

CCTV2004年度中國魅力城市頒獎晚會在北京居庸關長城下舉行。福建泉州、雲南大理、海南三亞、江蘇昆山、山東煙台、四川都江堰、浙江紹興、廣西桂林、廣東東莞、河南洛陽在全國600多座地級以下城市中脫穎而出,入選10個“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魅力城市”頒獎。另外鹹陽、吉林、齊齊哈爾、長治、榮成、襄樊(襄陽)、黃山、九江、常德、珠海等十個城市被評為“中國魅力城市”。

“CCTV2004年度魅力城市展示活動”要求魅力城市是一座健康發展的城市,呈現出蓬勃的活力和對于外界的吸引力。按照要求,除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港澳特區、台灣地區以外,中國國内102個地級以下城市報名參加,泉州市曆經3輪角逐最終榮膺“最佳中國魅力城市”桂冠。由于受到了全國範圍的認同,央視表示今後每年都将舉辦此項活動。

各市評語

泉州

泉州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與港澳東南亞聯系密切,擁有豐厚曆史文化積澱,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濃郁的民俗風情,譽稱“花錦山川,人文荟萃”。去年生産總值1380.11億元,經濟總量連續7年居福建省首位。泉州被列為閩南廈泉漳沿海經濟開發區、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和全國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走出一條以“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經濟建設成功路子,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第三。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遺産、名勝古迹星羅棋布,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78處,其中國家級14處。泉州是聞名中外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曾創造過“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曆史輝煌。譽稱“東方第一大港”、“光明之城”、“世界宗教博物館”,留下大量極為珍貴的“海絲”史迹。

“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迹”和“中國泉州南音”已列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将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曆史文化街區中山路的整治與保護項目榮獲聯合國“2001年亞太地區遺産保護優秀獎”、總長28公裡的内溝河整治及排洪排澇工程榮獲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迪拜)獎”40強之一。泉州還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金獎第一名和“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此外,泉州的“文化遺産管理項目”在25個國家城市評比中榮獲唯一的金獎。

大理

被譽為“文獻名邦”的大理,是多元文化與自然和諧共榮的樂土,擁有“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四頂桂冠。

大理曆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大理就是白族先民的生息繁衍之地;秦王朝一統中國時,大理就已醒目于國家版圖上;西漢武帝時期,漢王朝在大理設置郡縣,我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穿越大理,把四川的蜀錦、雲南的普洱茶運到了印度和阿富汗。至今,大理仍是滇西第一大城市。

大理文化燦爛。永鎮山川屹立千年的崇聖寺三塔,承載大理厚重曆史文化的大理古城,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寺登街,以及分布在蒼山之麓、洱海之濱的太和城遺址、元世祖平雲南碑、佛圖寺塔、喜洲白族名居等曆史文化遺迹,貫穿了唐、宋、元、明、清,鮮活地見證着大理的發展史。

大理風光旖旎。相伴相生的下關風與上關花、交相輝映的蒼山雪與洱海月,構成了大理最為浪漫迷人的“風、花、雪、月”四景。大理民俗濃郁。白族的服飾、民居、婚嫁、信仰、習俗和慶典節日,都洋溢着濃濃的民族風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古樸清幽;暗喻“風花雪月”的白族服飾明豔輕快……

大理古有“妙香佛國”之稱。佛教盛行于南诏國後期和大理國,被尊為國教。大理國傳世二十二代皇帝中,就有九位禅位為僧,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三亞

三亞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是建設中的國際熱帶海濱旅遊城市。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古稱崖州,曆史悠久,源遠流長。1992年考古學家在落筆洞發現了一萬年前的三亞人遺址,把海南人類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舊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處遺址;沿海一帶還發現古波斯人的墓群。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宋代成為我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

三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彙集了陽光、海水、沙灘、氣候、森林、動物、溫泉岩洞、田園、風情等十大風景資源,亞龍灣、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等首批國家4A級景點景區。馳名中外。風景優美。三亞擁有完善的接待能力,年接待能力達800萬人次,喜來登、凱萊、萬象、香格裡拉、假日等國際知名品牌酒店紛紛落戶三亞。三亞市區環境極為獨特,山、海、河三種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構成了三亞市特有的自然景觀。市區三面環山,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衆多海灣各有佳景。海上的東、西二島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海霧飄過,兩島掩其中,憑添了幾分神秘;漫步沙灘,作為三亞市标志的鹿回頭隐約可見。

昆山

昆山,東靠上海,西鄰蘇州,是江蘇省的東大門。1989年撤縣設市,下轄10個鎮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昆山兼容并包,50多萬投資創業的外來移民(3.7萬境外人士)被親昵地稱之為“新昆山人”,折射出這座城市開放兼容、海納百川的精神風貌。

昆山,是一座經濟全球化的城市。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的3600餘家外資企業在這裡投入了180億美元國際資本,世界500強企業有23家,筆記本電腦産量占國際市場的1/3。昆山,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城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頭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的昆曲這朵“幽蘭”,一剛一柔成為昆山文化永恒的背景。千年水鄉古鎮周莊、錦溪、千燈,以其迷人的水鄉豐韻,每年吸引着數百萬中外遊客。

昆山環境優美,人均12.7平方米的公共綠地面積,構成了“人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在景中”的城市格局。昆山,是一座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全國第一個殘疾人無障礙行走的城市在這裡誕生,城鄉社會保障率達95.8%,實現了城鄉居民貧有所濟、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醫院臨床用血100%來源于市民無償獻血。去年,年輕護士周萍為徐州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配對成功的骨髓,在兩地掀起了愛的熱潮。數百名市民争相獻血,搶救遭遇車禍的英國工程師艾倫使“愛心大行動”超越了國界。

煙台

煙台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與遼東半島及日本、韓國隔海相望。煙台是一座美麗富庶的濱海城市,也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和國家重點開發的環渤海經濟圈内的重要城市。

煙台地處黃、渤海分界線。黃海水,渤海潮的世代恩澤,使這裡成為膠東半島獨具魅力的仙境城市。

煙台的城市風貌因獨特而誘人,背靠一道翠綠的弧形山脈,懷抱一灣蔚藍的大海,依山傍水的煙台景色如畫。絕佳的緯度和适宜的濕度,讓煙台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榮獲國家“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号。

煙台經濟因開放而發達。煙台素以地饒人富而名揚四海。黃金産量全國第一,海珍品久負盛名,煙台蘋果、萊陽梨、張裕葡萄酒馳名中外。改革開放20年來,引進外資90億美元,有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來煙創業。煙台是重要的會展城市,已代表國家承辦5屆“國際果蔬博覽會”,4次APEC在中國的會議和活動,被海外客商譽為亞太煙台民風因和善而淳樸。為救助社會孤兒,建立了中國煙台SOS兒童村;為救助困難群衆,連續十年開展不計報酬的志願者行動等愛心活動使煙台市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煙台的文化因兼容而繁榮。煙台是全國唯一的教改實驗區,是首批“全國文化先進市”之一,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強市,并憑着城市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都江堰

都江堰市地處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是一座以堰命名的城市。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率衆建成了享譽世界、被人類稱為“活長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此不遠處的道教發祥地青城山更以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卓絕天下的自然風光而名滿全球。

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芒城遺址、龍池國家森林公園、靈岩仙山等旅遊勝地,數不勝數。

2000年底,青山城—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都江堰先後跨入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重點風景區、國家生态示範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市、國家園林城市行列,并榮獲“中國首屆人居環境範例獎”和“迪拜國際人居環境良好獎”市政府系統及都江堰景區、青城山景區通過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2002年位居中國西部縣域經濟競争力排名第十一位,四川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市)之一。

都江堰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都江堰市是一個“山在城中、城在水中、路在綠中、人在花中”的城市。岷江一分為六穿城而過,河、渠、溝枝杈相連,借助地勢落差,自上而下,自流灌溉川西36個縣市,實灌面積1000多萬畝,惠及2000多萬人口,讓岷江下遊的百姓們過着“水旱從人、不知饑謹”的生活。都江堰市的人居環境極為優越。都江堰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海拔從592米到4582米,既有河渠縱橫的“水城神韻”。

紹興

紹興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已有四千多年,若追溯到餘姚(原為越屬地)的河姆渡文化,則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以古越文化為代表的南方文明,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紹興是一座古老的水城,早在範蠡建城時,就有四座城門,33條河道,229座石橋。紹興城内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水城格局,有河道17條(總長31公裡),橋梁110座,其中建于南宋的八字橋,是我國最早的城市立交橋。全市現存形态各異的橋梁1萬餘座。舜禹遺迹、越國古址、府山越王台、文種墓、飛翼樓、蕺山下的戒珠寺、塔山上的應天塔和觀象台等三山園林古迹,使人倍增思古幽情;呂府十三廳及無數古老台門與石橋,你将領略和感受到水鄉古城濃厚的文化底蘊;還有陸遊沈園、蔡元培故居、魯迅紀念館、周恩來祖居、範文瀾故居、古越藏書樓……

紹興人傑地靈,有中國第一王朝夏朝的創立者、治水英雄大禹;有為振興越國,卧薪嘗膽的勾踐;有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論衡》作者王充;有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虞世南、元稹;有大教育家、大學者蔡元培,革命家、政治家周恩來,大文豪魯迅,“和平老人”邵力子,以及著名數學家陳建功,物理學家錢三強,氣象學家竺可桢,人口學家馬寅初等等。紹興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方言土語、物産服飾、茶館酒肆、舟船交通、社戲賽會、四時八節、婚喪禮俗等等,現今仍能較為清晰地傳承着往日風情的以酒店、酒俗、社戲、“三烏”等最具代表性。

桂林

桂林位于廣西東北部,是一座享譽世界的風景遊覽城市和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它擁有甲天下的山水風光,悠久的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一流的生态環境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桂林是一個最适合于人類居住的城市、一個可以滿足現代人多元化旅遊需求的國際旅遊城市。

早在南宋時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揚海内外,以漓江風光和溶洞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

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設始安縣治,建城已有2115年,以甑皮岩為代表的史前文化遺址;以秦代靈渠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水利文化;以明代靖江王府及王陵為代表的古代藩王文化;以桂海碑林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詩文文化;以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為代表的中國革命文化;以壯、苗、瑤、侗等民族為代表的中國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等,構成了“看山如觀畫,遊山如讀史”的文化勝境。

桂林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市環境質量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綜合考評中連續五年名列第一,全市森林覆蓋率66.5%,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或優于國家二級标準。近年先後榮獲“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化模範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号。桂林注重處理好山水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城市環境整潔,空氣清新,市區“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獨具“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山水城市魅力。

東莞

中國東莞,位于珠江口岸,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華南抗日的根據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一座充滿魅力的現代新城。

東莞商賈雲集,經濟發達。20多年來,東莞國民經濟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增幅連續多年居全省第一位,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大中城市前30強行列。“東莞制造”世界聞名,東莞已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加工制造業基地,我國重要的外貿出口基地和創彙基地。

東莞是嶺南古邑,五千年前已有先民漁獵耕織。宋元時期,東莞香市是廣東“四大名市”之一,莞香從香港遠銷海外,香港因此得名。這裡人傑地靈,孕育出抗金英雄袁崇煥、抗元英雄熊飛、抗英英雄林則徐、抗日英雄蔣光鼐等一批民族英雄,中國金文研究權威容庚等一批思想先哲,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居廉等一批藝術名人,還有“中國礦藏之父”王寵佑等一批科技精英,以及中國打破世界紀錄第一人陳鏡開等一批體育明星。

東莞兼容并蓄,以人為本。150多萬本地人口與50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員工、外來投資創業者和諧共處。東莞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了覆蓋城鎮職工和農民的社會保險制度。“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團結務實、勤勞奉獻”是對東莞精神的高度概括。東莞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号。這裡還是著名粵曲之鄉、龍獅之鄉、龍舟之鄉、舉重之鄉、全國籃球城市。的粵曲之鄉、龍獅之鄉、龍舟之鄉、舉重之鄉、全國籃球城市。

洛陽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建都時間最早、曆史最長的古都。四千多年的開埠建城史,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這裡設國立邦,悠久的曆史給這塊土地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69處、市縣級571多處,出土珍貴文物40多萬件;舉世聞名的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千年名刹白馬寺,有“釋源”和“祖庭”的美譽;北部邙山遺存着東周以來曆代王陵形成的中國最大的古墓葬群……

在華夏綿延無盡的文明史中,洛陽一直是曆代文人墨客大書特書的章節。中華民族最早的曆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伏羲氏據此畫成了八卦和九疇。自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寫出《漢書》,司馬光著成《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曾雲集此地,左思的《三都賦》,一時使“洛陽紙貴”……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曆來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現代的洛陽,市井中仍然保留着厚重的文化氛圍,城區内遍布包括河南科技大學在内的五所大中專院校和各級各類學校,人們熱愛學習,崇尚知識,志存高遠,積極向上,是遠近聞名的禮儀之邦。

洛陽,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範。洛陽牡丹根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有詩為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上一篇:金雞山公園

下一篇:神農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