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草

三角草

禾本科三角草屬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壯。具堅韌而又為鱗片所複蓋的根莖。稈直立,光滑,高60一80n,基部宿存有紫色的枯萎葉鞘。葉片質堅硬,長10—40cm。圓錐花序窄狹而緊縮,長10一20cm。小穗常呈紫色,長8—9mm;穎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外稃背部密生柔毛,先端渾裂達稃體之1/3,裂片長2.5—3.5mm,常呈刺芒狀,具5脈,側脈直伸兩側裂片内而不與中脈彙合,中脈自兩齒間向上延伸成12—15mm之芒,芒粗糙,下部稍扭轉;内稃長6一7mm。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山韭菜、土麥冬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百合綱 亞綱:鴨跖草亞綱 超目: 目:莎草目 亞目: 科:禾本科 亞科: 族:針茅族 亞族: 屬:三角草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西藏普蘭、噶爾、仲巴、定日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三角草

植物檔案

種中文名:三角草

種拉丁名:Trikeraia hookeri(Stapf)Bor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三角草屬

屬拉丁名:Trikera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壯。具堅韌而又為鱗片所複蓋的根莖。稈直立,光滑,高60一80n,基部宿存有紫色的枯萎葉鞘。葉片質堅硬,長10—40cm。圓錐花序窄狹而緊縮,長1O一20cm。

小穗常呈紫色,長8—9mm;穎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外稃背部密生柔毛,先端渾裂達稃體之1/3,裂片長2.5—3.5mm,常呈刺芒狀,具5脈,側脈直伸兩側裂片内而不與中脈彙合,中脈自兩齒間向上延伸成12—15mm之芒,芒粗糙,下部稍扭轉;内稃長6一7mm。

生長環境

三角草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種疏叢型導中生禾草,性喜沙,在雅魯藏布江上遊的寬谷、河灘、羌塘南部湖盆外緣和内陸河床上,常形成草叢較大的片斑狀的草甸群落。

分布區氣候較寒冷,土壤為亞高山草甸草原土,質地粗,沙性強。植被總蓋度50%一70%,三角草的分蓋度為35%一55%,在群落中占絕對優勢。草地植被分為兩層結構,三角草居上層,高40—80cm,水分條件好的地段可達100cm以上,

下層植物高5—15cm,主要有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羊茅(Festuca sP.)、固沙草、(orinus、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小葉棘豆(OxytroP7s microphylla)、矮生二裂委陵菜(PotentiIa bifurca var.humilior),并零散分布有一年生的蟲實(CorisPermum SP.)在河谷灘地還有賴草(Leymus seca1inus)、青藏野青茅(Deyenu-xia holciformis)、藏豆(Stracheya tibetdca)等,草地的營養價值及利用價值均高。

主要飼用價值

三角草為建群種的草地,伴生的其他科牧草也有較高的飼用價值,在西藏草地資源等級評價中列為優等草地,是夏秋季的放牧場,各種家畜都喜食,由于三角草植株高大,也可以做為割草場。

該草場類型草群的粗蛋白質含量為19.06%、粗脂肪3.52%、粗纖維29.37%、無氮浸出物43.30%、灰分5.75%,畝産鮮草15kg左右,高産的可達300kg。但是三角草質地粗糙,

應在結實前利用為佳,但刈割及時,調制技術适當,其青于草品質不次于青燕麥,幹草冬季、春季優良補飼草。三角草的化學成分見表42。

與本種飼用價值相近似的有展穗三角草(變種)var vamosa Bor與正種區别在于圓惟花序大而開展,長達30cm,分枝平展,長達15cm,中部以下裸露部分長4—8cm,外稃長3--4mm的柔毛。分布于西藏、青海。

分布範圍

分布于我國西藏普蘭、噶爾、仲巴、定日、隆子,海拔4300—5100m的高原地帶;在國外,錫金、巴基斯坦、印度也有。

其他百合科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小花吊蘭,疏花吊蘭

【中文别名】:三角草,山韭菜,土麥冬

【種拉丁名】:Chlorophytum laxum RBr.

【科屬】:百合科LILIACEAE,吊蘭屬Chlorophytum Ker-Gawl.

生态特征

葉近兩列着生,禾葉狀,常弧曲,長10-20厘米,寬3-5毫米。花葶從葉腋抽出,常2-3個,直立或彎曲,纖細,有時分叉,長短變化較大;花梗長2-5毫米,關節位于下部;花單生或成對着生,綠白色,很小;花被片長約2毫米;雄蕊短于花被片;花藥矩圓形,長約0.3毫米;花絲比花藥長2-3倍。

蒴果三棱狀扁球形,長約3毫米,寬約5毫米,每室通常具單顆種子。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産地分布

産廣東南部(雲浮、東平、高要、徐聞和海南島)。生于低海拔地區山坡蔭蔽處或岩石邊。廣布于非洲和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藥用價值

有毒植物。治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用鮮品搗爛敷患處。

【别名】:山韮菜、土麥冬[廣東萬甯]

【來源】:百合科吊蘭屬植物疏花吊蘭Chlorophytum laxum RBrown,以全草入藥。夏季采收,曬幹。

【性味歸經】:甘、微苦,涼。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适量,鮮品搗爛敷患處,蛇咬傷敷傷口周圍。

【備注】:(1)本品全株以根部較毒。狗吃根2兩,7小時後死亡。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用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主乳癰;瘡疖腫毒;毒蛇咬傷;痔瘡出血;外傷出血。

上一篇:棘胸蛙

下一篇:貴州酸湯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