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

三皇

中國上古傳說人物
中國創世神話中的“三皇”是指距盤古開天辟地已經五十五萬年,陸續出現的三位偉大的神祇,稱為天皇、地皇、人皇。“皇”的原意就是神祇,但神性略次于盤古和玉皇大帝,可列為第二級别的神祇,此說法記載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丞相王绾、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與秦博士所議後引用之說,即天皇、地皇、泰皇(指人皇)。徐整的《三五曆紀》,皇甫谧的《帝王世紀》也論三皇以來之事,蓋“三皇”稱謂僅是一種傳說,都是遠古時期為人類做過特别重大貢獻的部落群體和首領,象中華民族的黃帝部落。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三皇 外文名:san huang 神話體系:中國遠古神話 所屬:華夏神族 居所:神州大地 象征:龍 子女:炎黃子孫 貢獻:燧人取火;伏羲命龍;神農農耕 組成: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起源:上古時期

溯源

起源于民間傳說,其實就是原始社會為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群體和個人(例如上古洪荒時代的水災,鲧率領衆人治水),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和懷念這些群體和個人的功績,将他們一一神話,歸類為神祇人物以供奉祭祀,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一個個美麗的民間傳說。

稱謂

三皇之号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外史》,此前三代以前無此稱也。未有專指其稱者,《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博士所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泰皇”即指“人皇”,其實是說“天皇、地皇皆神祇人物及傳說,惟“人皇”是統治現實社會的真實統治者,所以王绾、馮劫、李斯與秦博士皆曰泰皇最貴。”

因為《史記》是記述的中華正史,蓋三皇是神話傳說,司馬遷不想因此誤導後人,故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未敢采用從三皇本紀起,而從五帝本紀起,不象黃帝姬軒轅确有其人其事,隻不過後世一些人為歌功頌德把黃帝神話。

曆史源引

《史記·秦始皇本紀》:“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

《史記·補三皇本紀》引《河圖》、《三五曆紀》:“天皇、地皇、人皇。”

《太平禦覽》引《春秋緯》:“天皇、地皇、人皇。”

《尚書大傳》:“燧人、伏羲、神農。”

《白虎通義·号》:“伏羲、神農、祝融。”

《風俗通義·皇霸》第一,引《春秋緯運鬥樞》:“伏羲、女娲、神農。”

《帝王世紀》:“伏羲、神農、黃帝。”

《辭海》合訂本:“最後一說反映了原始社會的經濟生活發展情況。”

來曆

(1)天皇、地皇、泰皇(《史記》)

(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禦覽》)

(3)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白虎通義》)

(4)伏羲、女娲、神農(《風俗通義》)

(5)伏羲、祝融、神農(《白虎通義》)

(6)伏羲、神農、共工(《通鑒外記》)

(7)盤古、女娲、伏羲(民間傳說)

(8)自羲農,至黃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經》)

(9)伏羲、神農、黃帝(《帝王世紀》、《古微書》)

最後一種說法由于《古微書》引用《帝王世紀》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所以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上古社會三位傑出的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地位

道教神靈排位:三清、四禦

儒教神靈排位:天、祖(三皇五帝)、聖(至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關羽)

中國部分神話小說及民間傳說中的神靈排位:盤古、三皇、鴻鈞老祖。三清、四禦道教中沒有盤古、鴻鈞。神話小說及民間傳說中,一部分傳說盤古、鴻鈞、元始天尊為同一人。一部分傳說盤古為兄,鴻鈞為弟,盤古身隕後元神化為三清并尊鴻鈞為師。

女娲的地位,有時在三皇之上,有時在三皇之内,有時在三皇之下。據說原因有三:一、神話傳說中女娲化生萬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傳說中伏羲、女娲既為兄妹又為夫妻,均為一家人,列入三皇時有時兩個人都選中,有時隻選一人作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書(僞尚書)在經書中的顯赫地位使得它所宣傳的伏羲、神農、黃帝三皇觀點為大多數人認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會,之後是父系社會,以男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藝文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曆記》:“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太平禦覽》卷七八引《春秋緯》雲:“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為九州長天下也。”晉王嘉《拾遺記》卷九雲:“(頻斯國)有大楓木成林”,“樹東有大石室,可容萬人坐,壁上刻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

”此蓋神話之三皇。其餘說三皇者甚衆,如《尚書大傳》(清陳壽祺輯)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漢班固等編撰《白虎通》以伏羲、神農、燧人或伏羲、神農、祝融為三皇;《春秋緯運鬥樞》以伏羲、神農、女娲為三皇;晉皇甫谧《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唐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以伏羲、女娲、神農為三皇,等等。參見“五帝”。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為黃帝、颛顼、帝喾、堯、舜。

故事

燧石取火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迹,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

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

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一個人,叫做“燧人氏”。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随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鼈、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伏羲漁獵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裡的遊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看、養着,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ī,疱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神農嘗草

有一天,神農在采集奇花野草時,嘗到一種草葉,使他口幹舌麻,頭暈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藥袋,背靠一棵大樹斜躺休息。一陣風過,似乎聞到有一種清鮮香氣,但不知這清香從何而來。擡頭一看,隻見樹上有幾片葉子冉冉落下,這葉子綠油油的,心中好奇,遂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雖苦澀,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食後更覺氣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奮,且頭暈目眩減輕,口幹舌麻漸消,好生奇怪。

于是再拾幾片葉子細看,其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樹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葉、花果而歸。以後,神農将這種樹定名為“茶”,這就是茶的最早發現。此後茶樹漸被發掘、采集和引種,被人們用作藥物,供作祭品,當作菜食和飲料。二是說天神所賜,神農發現。當時神農氏給人治病,不但需要親自爬山越蛤采集草藥,而且還要對這些草藥進行熬煎試服,以親身體會、鑒别藥劑的性能。

有一天,神農氏采來了一大包草藥,把它們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幾堆,就在大樹底下架起鐵鍋,放入溪水,生火煮水。當水燒開時,神農打開鍋蓋,轉身去取草藥時,忽見有幾片樹葉飄落在鍋中,當即又聞到一股清香從鍋中發出,神農好奇地走近細看,隻見有幾片葉子飄浮水面,水中湯色漸呈黃綠,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緩緩散發。他用碗舀了點汁水喝,隻覺昧帶苦澀,清香撲鼻,喝後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頭腦也更清醒了,不覺大喜。于是從鍋中撈起葉子細加觀察,似乎鍋邊沒有此樹,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邁心善。采藥治病之苦,賜我玉葉以濟衆生”。

自此,一邊繼續研究這種葉子的藥效,一邊涉足群山尋找此種樹葉。一天,神農終于在不遠的山幼裡發現了幾棵野生大茶樹,其葉子和落入鍋中的葉片一模一樣,熬煮汁水黃綠,飲之其味也同,神農大喜,遂定名為“茶”,并取其葉熬煎試服,發現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腦、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被認為是一種養生之妙藥。據說,當年神農發現的這種“茶”,就是被人們稱作茶的樹葉。

黃帝戰蚩尤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着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

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他們還制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準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關于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

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音chū)、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兇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

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刹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裡,終于把蚩尤打敗了。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制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争是非常激烈的。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沖突,雙方在坂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

女娲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娲補天,在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娲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還有傳說女娲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另傳說女娲制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于是人們又奉女娲是音樂女神。《風俗通義》記載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關于女娲的傳說很多,一直流傳至今,影響甚為廣泛深遠。至今中國雲南的苗族、侗族還将女娲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稱女陰、女娲娘娘,風姓,生于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一說她的名字為風裡希(或為鳳裡犧)。是中國曆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一說女娲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曆史人物,主要活動于黃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東的侯村。女娲陵的存在時間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黃帝陵一樣,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祭奠的廟宇。當地在每年農曆三月初十前後,均舉行長達7天的大型廟會和祭祀活動。

漢文古籍關于伏羲和女娲的記述,大多是經曆漢族長期口耳相傳之後,再由後世曆代文人加工載錄的。所以在有些内容上,存在不少怪谲、重複和難解之處;還有一些内容則有着明顯的虛構、夢幻和錯謬的地方。但是,這些古代華夏的創世紀神話和傳說,絕非是全然的荒誕和虛幻性的騙言。

事實上,正是這些神話和傳說,蘊含着漢族對自己創世紀曆史的深邃認識和淺近質樸的表述。關于伏羲和女娲傳說的記述,在漢文古籍中顯得比較淩亂。根據《世本·帝系篇》的記載稱:“太昊伏羲氏。”由此可知,漢族早就明确認為,伏羲即為太昊伏羲氏。而在漢文古籍中,太昊又被記作大昊、大皞、太皞;伏羲也可記作包羲、庖羲、疱犧、伏犧、宓犧、炮犧和伏戲等。值得一提的是,伏羲的事迹有許多是和女娲的事迹,相互聯系在一起的。

如五代蜀杜光庭,在《錄異記》卷八便記載了:“陳州不太昊之墟,東關城内,有伏羲女娲廟。”根據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大約是在唐末之時,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繁衍後代的傳說,就已經在華夏民間廣泛流傳着了。按照曆史唯物主義和社會學、民族學的解釋,實際上這正反映出傳說時代漢族,所經曆的氏族内部兄妹互相婚配的社會發展階段。

女娲造人傳說對漢族影響深遠。《淮南子·說林訓》對此的記述頗具神化色彩:“黃帝生陰陽,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按漢末學者高誘所說:“黃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時,化生陰陽。”“上骈、桑林,皆神名。”所以,《淮南子·說林訓》是說明“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變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這不僅較客觀地折射出了,女娲是在“衆神”的襄助下,才能完成“造人”這一社會進化大業的。

同時,也科學地反映了,伏羲和女娲時代的漢族,正處于母親氏族社會的曆史實體。《太平禦覽》引《風俗通》所載的女娲造人傳說,是這樣記的:“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舉以為人。”這個記載雖然較晚,但其起源或許更早于《淮南子》所說。它最浪漫和最有意義的地方是,女娲“抟黃土”造人。女娲用“黃土”孕育了漢族,既浪漫而生動地揭示了女始祖,孕育漢族的社會發展蹤迹;也科學而經典地反映了漢族,與滋養他們和農耕文化的黃土地,有着生俱來的、不可分離關系的曆史根基。

《風俗通義》還記有一個傳說:“女娲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這個傳說所反映的内涵,既耐人尋味,又令人發思。它一方面固然是女娲造人後,社會進化的繼續和發展。另一方面則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伏羲和女娲時代的漢族,正在發生着的婚姻,以及由婚姻而引起的,社會制度上的重大變革。那就是,處在由女始祖率領“禱神祠”的母系社會,正在逐步向“為女媒,因置昏姻”的父系社會過渡。

黃帝時代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明的,但是後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嫘(音léi)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隻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缧祖教婦女養蠶、缫絲、織帛。

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倉颉(音cāng jié),創制過古代文字。我們沒有見到過那個時期的文字,也沒法查考了。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後代的人還在陝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

共工觸山

據傳說,颛顼是黃帝的孫子,号高陽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衆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地城。古代曆史書上描寫說,傾項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衆的熱情接待。但是颛顼也辦過不合情理的事情。有這麼一條律令就是他定的:規定婦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須避讓一旁;如果不這樣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頓。

這條法律雖然是傳說,但是說明了在颛顼那個時期,由于生産方式的變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導力量,婦女的地位已經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會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上的權威已經确立。與颛顼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二人首蛇身,長着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他的部落在現在的河南北部。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産,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産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産,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于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産。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挖下窪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産大有好處。颛顼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隻聽從他一個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用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理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劃。

于是,颛顼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鬥争,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争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争奪。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衆,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數民衆的支持。共工氏不能得到民衆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确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

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共工氏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霧時間,一聲震天巨響,隻見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隻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裡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他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關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奪帝位,怒撞不周山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

帝喾的故事很少,傳說帝喾從十五歲起開始輔佐颛顼,即位那年已經三十多歲,帝喾為人大公無私,能明察秋毫。他在位的時候能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天下人都很信服他。帝喾在位七十一年,到一百零五歲那年去世。

結語

前邊講的兒個神話,說明在那時我們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規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樣的無力,因此把各種疑惑歸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創造了神話傳說,歌頌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話中盤古、女娲、黃帝等等傳奇人物來。

至于傳說中的共工氏,當然并不一定實有其事,然而他那種勇敢、堅強,願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盡管前邊所講的神話和傳說是後人的臆想和藝術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會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曆史的真實,象部落首領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來是服務于部落的首領轉化成了高踞于社會之上的權力。原始社會也就開始有了階段的分化。

曆史時期

三皇:曆史時期名,即“三皇時代”,指的是公元前?

年-公元前3077年這段曆史時期。

天皇氏:簡稱天皇

地皇氏:簡稱地皇

人皇氏:簡稱人皇

燧人氏:簡稱燧皇、燧人

華胥氏:簡稱華胥、華皇、胥皇,是燧人氏之妻、伏羲與女娲之母

伏羲氏:又稱羲皇、伏羲、太昊、太昊伏羲氏

女娲氏:又稱娲皇、女娲、女希氏、女娲娘娘、後土娘娘

有巢氏:簡稱巢皇、有巢

少典:前?年-前3216年在位

神農氏:又稱農皇、神農、帝石年,即炎帝,本名姜石年,少典之子,前3216-前3077年在位,據說在位120年(不可信)

詞語解釋

【名稱】:三皇

【拼音】:sān huáng

【注音】:ㄙㄢ ㄏㄨㄤˊ

基本解釋

三皇Sān-Huáng

[the Three Emperors—Sui Ren,Fu Hsi,and Shen Nung;or Tian Huang,Ti Huang and Ren Huang]中國傳說中的古代三個帝王。通常指燧人、伏羲、神農或者天皇、地皇、人皇。

詳細解釋

釋義:傳說中上古三帝王。所指說法不一。

【出處】:(1)伏羲、神農、黃帝。《周禮·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鄭玄注:“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孔穎達疏:“《三墳》,三皇時書。”按,孔安國《書序》雲:“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莊子·天運》:“餘語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成玄英疏:“三皇者,伏羲、神農、黃帝也。”

【出處】:(2)伏羲、神農、女娲。《呂氏春秋·用衆》:“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高誘注:“三皇,伏羲、神農、女娲也。”

【出處】:(3)伏羲、神農、燧人。漢班固《白虎通義·号》:“三皇者,何謂也?謂伏羲、神農、燧人也。”

【出處】:(4)伏羲、神農、祝融。漢班固《白虎通義·号》:“《禮》曰:伏羲、神農、祝融,三皇也。”

【出處】:(5)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秦始皇本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

【出處】:(6)天皇、地皇、人皇。《藝文類聚》卷十一引《春秋緯》:“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長天下也。”

《古微書》記載的三皇

上一篇:喬恩·沃伊特

下一篇:愛新覺羅·啟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