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第湯

三及第湯

客家小吃
三及第湯是一道漢族小吃,屬于客家菜。相傳,清朝時,廣東林紹棠中狀元回鄉拜祖,他每天都喜歡用豬肝、豬肉和豬粉腸熬湯而食。有一天,一位退居廣州的禦史前來探訪林紹棠,剛巧林狀元正在喝湯,禦史便問他喝的是什麼湯。林紹棠知道老禦史盼望兒子能科場高中,因此指着那湯恭敬地回答:“及第湯。”禦史喝過及第湯後,回到家裡便命廚人依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湯給兒子吃。後來,他的兒子果然高中狀元,禦史大喜過望,逢人便講及第湯的好處。因為在科舉取士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後人就把用豬肉、豬肝、豬粉腸三種豬雜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湯也由此得名。
    中文名:三及第湯 外文名: 分類:小吃 口味:鮮美 主要食材:豬肝、豬粉腸、瘦肉、枸杞葉

所需食材

原料:豬肝二兩,豬粉腸二兩,瘦肉三兩,枸杞葉若幹。

配料:糟汁10克、鹹菜20克、鹽5克、味精5克。

做法

先将豬肝、瘦肉切成薄片,豬粉腸刮淨,腸内異物洗淨,切成段,把切好瘦肉拌入薯粉。起镬放入湯水,加鹹菜、糟汁待湯水滾沸時再加入豬肝、瘦肉、粉腸調味,滾煮到剛熟時上碗即成。

現在也時興煮三及第湯時加“一點紅”、“蘿蔔青”、“甜菜葉”等蔬菜。還可加點紅粬,起暖胃之功效。

注意:豬肝、瘦肉、粉腸等一定要新鮮,最好不要過水。

營養成分

在梅縣,三及第湯,用的野菜葉子,就是一部藥食同源的小書,體現了客家人就地取材、日常養生的習慣和智慧。也體現了客家人的飲食中喜好“食野”的特點”,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從小把自己當鹿來養,自然好養且又強壯得很。n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裡面說的,與其說人類掌控了小麥,不如說,小麥把人類掌控了。客家人喜吃野菜,就大體上緩和了這種被稻谷和小麥掌控的局面,直接在生态中獲得營養,反客為主了。

三及第湯中的野菜,最常見的,是明目清肝的枸杞葉。主要功效,降血壓、益氣、堅筋骨、止消渴、滋肝腎。“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生津補肝”。不過梅州枸杞葉似乎和甯夏産果的枸杞葉不太一樣。梅州的枸杞葉子,葉片大些嫩些,帶刺兒,沒等結果就被吃掉了。

菜品特色

三及第湯,作為客家地區美食的一張名片,正在走向全國各地并深受大衆喜愛。它營養均衡、味道鮮甜、食材綠色,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異鄉的時候,美食,隻需要一個名字,就可以勾起潛藏在舌尖的鄉愁。

上一篇:草根律師的搜主義

下一篇:海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