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苦

三叉苦

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
三叉苦,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的根和葉,全年可采,根洗淨,切片曬幹備用;葉陰幹備用。其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1]用于咽喉腫痛、風濕骨痛、瘧疾、黃疸、濕疹、皮炎、跌打損傷及蟲蛇咬傷等。
  • 中文名:三叉苦
  • 拉丁學名:Evodia lepta (Spreng.) Merr
  • 别名:三丫苦、三桠苦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超目:
  • 目:芸香目
  • 亞目:
  • 科:芸香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吳茱萸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三叉苦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采收時間:全年

性狀

植物高2~8m,全株味苦。樹皮灰白色,有長圓形皮孔。葉為三數複葉,對生;葉柄長3~10cm,基部略脹大;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6cm,紙質,先端鈍尖,全緣或不規則淺波狀,葉上面深綠色,下面黃綠色,有腺點,小葉柄短。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花軸及花梗初時被短柔毛,花後漸脫落。

花小,單性,黃白色,略芳香;萼深裂,廣卵形,長約0.5mm;;花瓣4,卵圓形至長圓形,長1.5~2mm,有腺點;雄花有雄蕊4,較花瓣長,花絲線形,花藥卵狀長圓形,退化子房短小;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4,較花瓣短,花藥不育。蓇葖果常2~3,稀1或2,外果皮暗黃褐色至紅褐色,有乳點;種子黑色有光澤,卵狀球形。

生于丘陵、平原、溪邊,林緣的灌從中。

中藥屬性

中藥名稱

【别名】:三丫苦(嶺南采藥錄),三叉虎(福建),三桠苦,斑鸠花,小黃散,三岔葉(雲南、廣西),三枝槍,跌打五(廣西),雞骨樹(廣東)。

産地分布

【來源】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三叉苦Evodialepta(Spreng.)Merr.,以根及葉入藥。全年可采,根洗淨,切片曬幹備用;葉陰幹備用。

藥理藥效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咽喉腫痛、風濕骨痛、瘧疾、黃疸、濕疹、皮炎、跌打損傷及蟲蛇咬傷等症。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根15~50克,葉15~25克。外用适量,鮮葉搗爛或煎湯洗患處,也可陰幹研粉調制軟膏搽患處。可與其他主治皮膚的草藥混入水中燒成洗澡水,可治療皮膚病(如具有傳染性的疹、瘡)。也可治療胃病,為三九胃泰重要成分。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選方

①治腦炎初期:三叉苦葉二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②治外感痧氣:三丫苦葉二至三兩,煲水分數次服。(《廣西中藥志》)

③治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鮮三丫苦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④治蟲蛇咬傷,疖腫,跌打,扭傷:三丫苦鮮葉搗爛外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⑤治耳内生疖:主丫苦鮮葉搗爛取汁,滴耳。(《廣西中草藥》)

⑥治創傷,止血埋口:三丫苦葉适量,搗爛外敷。(《廣西中藥志》)

⑦解鈎吻中毒:三丫苦葉,幹者用二兩,生者酌加,煎水服。(《嶺南草藥志》)

⑧治鼠咬傷發作,引起淋巴腺腫:三丫虎葉二錢,黃糖酌量,共搗爛沖滾水服,連服數次。外用黑葉荔枝肉敷患處,連敷數次。(《嶺南草藥志》)

⑨治濕疹、皮炎、痔瘡:三丫苦葉煎水外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上一篇:豬肺湯

下一篇:雞蛋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