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漢語詞語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釋義是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出處《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後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别的好辦法;隻能出走。[1]
    中文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外文名: 别名: 出處:《南齊書·王敬則傳》 釋 義: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 類别:漢語成語

基本信息

【釋義】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别的好辦法,隻能逃走。

【出處】《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淵材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

【用法】複句式;作謂語、分句;用于勸說詞

【示例】餘易木《初戀的回聲》:"女婿比較機靈,一看形勢不妙,~,溜之大吉。"

【近義詞】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溜之大吉

【反義詞】坐以待斃

含義

指戰争中看到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時就逃走。現多用于生活中,工作中,社交中,如果形勢對自己不利時,敵強我弱時,就選擇暫時退卻,重新再來,或另謀他法的心态。

原典

①全師避敵②左次③無咎④未失常也

注釋

①全師避敵:全軍退卻,避開強敵。

②次:駐紮。

③咎(jiù):危險。

④未失常也:語出《易經.師》卦(卦名解釋見前二十六計注)。本卦六四.《象》辭:"左次無咎,未失常也。"是說軍隊在左邊紮營,沒有危險,(因為紮營或左邊或右邊,要依時情而定)并沒有違背行軍常道。

按語

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如宋畢再遇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衆,難與争鋒。-夕拔營去,留旗幟于營,豫縛生羊懸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懸,則足擊鼓有聲。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乃覺,欲追之,則已遠矣。(《戰略考.南宋》)可謂善走者矣。

來源

本計為三十六計第六套第36計,"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計語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濟,相傳有《檀公三十六計》。此外,我國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論述。《淮南子.兵略訓》:"實(力量強大)則鬥,虛(寡不敵衆)則走"。我國另一部兵書《兵法圓機.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則避也"。

《孫子·虛實篇》:"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吳子·料敵》也說:"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由此可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指在我方不如敵的情況下,為了保存實力主動撤退。所謂上計,不是說"走"在三十六計中是上計,而是說,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方有幾種選擇: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四種選擇中,前三種是完全沒有出路的,是徹底的失敗;隻有第四種"撤退"才可以保存實力,以圖卷土重來,這是最好的抉擇。因此說"走"為上。

典故

南北朝時期,齊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則倉卒在東面起義,朝廷十分震驚。東昏侯在東宮召集手下密議反叛,派人登樓觀察,看到征虜亭發生火災,說王敬則來了,假裝要走。有人告訴王敬則,王敬則譏笑檀道濟父子逃走不負責任。

何時走?怎樣走?這裡要随機應變,學問大得很。按語中講的畢再通用縛羊擊鼓蒙蔽金人,從容撤走的故事,就顯出畢再遇運用"走為上計"的高超本領。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采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以退為進。這在謀略中也應是上策。

這句話,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其實,我國戰争史上,早就有"走為上"計運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盛,楚将子玉率師攻晉。楚國還脅迫陳、蔡、鄭、許四個小國出兵,配合楚軍作戰。此時晉文公剛攻下依附楚國的曹國,明知晉楚之戰遲早不可避免。子玉率部浩浩蕩蕩向曹國進發,晉文公聞訊,分析了形勢。他對這次戰争的勝敗沒有把握,楚強晉弱,其勢洶洶,他決定暫時後退,避其鋒芒。

對外假意說道:"當年我被迫逃亡,楚國先君對我以禮相待。我曾與他有約定,将來如我返回晉國,願意兩國修好。如果迫不得已,兩國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現在,子玉伐我,我當實行諾言,先退三舍。(古時一舍為三十裡。)"他撤退九十裡,已到晉國邊界城濮,仗着臨黃河,靠太行山,足以禦敵。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國和齊國求助。于玉率部追到城濮,晉文公早已嚴陣以待。晉文公已探知楚國左、中、右三軍,以右軍最薄弱,右軍前頭為陳、蔡士兵,他們本是被脅迫而來,并無鬥志。

子玉命令左右軍先進,中軍繼之。楚右軍直撲晉軍,晉軍忽然又撤退,陳、蔡軍的将官以為晉軍懼怕,又要逃跑,就緊追不舍。忽然晉軍中殺出一支軍隊,駕車的馬都蒙上老虎皮。陳、蔡軍的戰馬以為是真虎,吓得亂蹦亂跳,轉頭就跑,騎兵哪裡控制得住。楚右軍大敗。晉文公派士兵假扮陳、蔡軍士,向子玉報捷:"右師已勝,元帥趕快進兵。"子玉登車一望,晉軍後方煙塵蔽天,他大笑道:"晉軍不堪一擊。"其實,這是晉軍誘敵之計,他們在馬後綁上樹枝,來往奔跑,故意弄得煙塵蔽日,制造假象。

子玉急命左軍并力前進。晉軍上軍故意打着帥旗,往後撤退。楚左軍又陷于晉國伏擊圈,又遭殲滅。等子玉率中軍趕到,晉軍三軍合力,已把子玉團團圍住。子玉這才發現,右軍、左軍都已被殲,自己已陷重圍,急令突圍。雖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護衛下,逃得性命,但部隊喪亡慘重,隻得悻悻回國。這個故事中晉文公的幾次撤退,都不是消極逃跑,而是主動退卻,尋找或制造戰機。所以,"走",是上策。

再說一個城濮大戰之前,楚國吞并周圍小國日益強盛的故事。楚莊王為了擴張勢力,發兵攻打庸國。由于庸國奮力抵抗,楚軍一時難以推進。庸國在一次戰鬥中還俘虜了楚将楊窗。但由于庸國疏忽,三天後,楊窗竟從庸國逃了回來。楊窗報告了庸國的情況,說道:"庸國人人奮戰,如果我們不調集主力大軍,恐怕難以取勝。"楚将師叔建議用佯裝敗退之計,以驕庸軍。于是師叔帶兵進攻,開戰不久,楚軍佯裝難以招架,敗下陣來,向後撤退。象這樣一連幾次,楚軍節節敗退。

庸軍七戰七捷,不由得驕傲起來,不把楚軍放在眼裡。軍心麻痹,鬥志漸漸松懈,戒備漸漸失去了。這時,楚應王率領增援部隊趕來,師叔說,"我軍已七次佯裝敗退,庸人已十分驕傲,現在正是發動總攻的大好時機。"楚莊王下令兵分兩路進攻庸國。庸國将士正陶醉在勝利之中,怎麼也不會想到楚軍突然殺回,倉促應戰,抵擋不住。楚軍一舉消滅了庸國。師叔七次佯裝敗退,是為了制造戰機,一舉殲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