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物風俗

七夕節物風俗

傳統節日習俗
農曆七月七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又名“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源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于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衆圍繞着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中文名:七夕節物風俗 外文名: 别名: 時 間:農曆七月七日 性 質:民俗活動 地 區:中國

祭月之儀

夏人的文化裡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認為盛于漢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對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裡,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古來自有女子拜月的傳統,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蟬祭月的傳說大約是最動人的畫面了。

婚育戀曲

作為古老的節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夏曆之尚七習俗孑遺下來,發展成為生長、長生的标志,而七月七更是長生又長生,故此這一日被稱為“人日”。《漢書》稱漢武帝七月初七生于漪蘭殿,誕于人日這一天必然有着種族繁榮、子民昌盛的吉兆。傳統文化裡,愛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連。在七夕的節物風俗裡,這兩件事的關聯是很自然的。七夕節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無人,天河私語”了。

天河夜話

七夕蘭夜,許多少女會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也有情人們攜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聽天河私語的。

拜織女會

這是七夕節女眷們的聚會,叫做“拜織女”。少女、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裡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于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化生求子

七夕人們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遊,稱之為“水上浮”。其中有一種蠟制的嬰兒人偶,叫做“化生”。婦女們買回家浮于水土,為宜子之祥。

乞巧之俗

可以說,乞巧之習俗本是來源于七夕的愛情婚育文化,而後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七夕節俗遊藝活動。乞巧風俗日漸興盛,還發展出了許多“流派”: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後世。記載最早見于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緻起于南北朝之時。《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小小蛛網,曆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随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開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