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3雜化

sp3雜化

軌道雜化方式
同一原子内由1個ns軌道和3個np軌道參與的雜化稱為sp3雜化,所形成的4個雜化軌道稱sp3雜化軌道。各含有1/4的s成分和3/4的p成分,雜化軌道間的夾角為109°28',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sp3軌道雜化是基于軌道雜化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軌道雜化方式。
    中文名:sp3雜化 英文名:sp3hybridization 性質:原子内電子層的變化 屬于:化學

簡介

“雜化”是同一個原子(例如C原子)的能量相近的各個原子軌道平均混合成一組新的原子軌道的過程。雜化後的一組新軌道(仍是原子軌道),叫做“雜化軌道”。

以甲烷為例:基态C原子中已配對的2s電子拆開,其中1個電子跑到能量稍高的2p軌道中(Pz空軌道)去,這一過程叫電子躍遷;接着進行雜化,一個2S軌道和3個2P軌道雜化,生成4個能量相等的sp3雜化軌道。

因為是平均混合,每個sp3雜化軌道含有1/4s和3/4的p軌道的成份,其中各有1個成單電子。最後這4個電子再與4個H原子中的1s電子配對成σ(sigma)鍵,從而形成CH4。

原因

降低體系能量使之更加穩定。

能量相近的幾個軌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軌道以增強成鍵能力,使之更穩定。

例子

CH4、CCl4、(正四面體)、NH4+。

NH3(三角錐型)、H2O(V型)等也是sp3雜化,隻不過是sp3不等性雜化。

原理研究

以強σ鍵連接的sp2和sp3雜化碳飽和簇模型,即金剛石和石墨兩相和團簇模型為研究對象,通過分子結構、電荷分布、能帶結構、電子态密度和分子軌道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分析,研究了類金剛石薄膜中sp2-sp3軌道雜化的空間結構穩定性的成鍵特性等。

結果表明,成鍵過程中由于微擾作用破壞了原子内部"吸引"與"排斥"的平衡關系,使電子雲重新分布,而鍵能大小和電子雲的重疊密切相關,因而兩相共存對電荷分布和結構均有影響。

能帶結構分析發現sp2雜化C原子将π鍵引入,産生π和π*能帶使帶隙變窄,說明類金剛石薄膜的半導體本質。電子态密度計算結果中費米能級附近出現雜質峰,說明存在中間雜化和/或π态和σ态的轉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