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

OTT

Over The Top的縮寫
OTT是Over The Top的縮寫,來源于籃球等體育運動,是“過頂傳球”之意,指的是籃球運動員(player)在他們頭之上來回傳送而達到目的地。現在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服務由運營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不少服務商直接面向用戶提供服務和計費,使運營商淪為單純的“傳輸管道”。[1]
    中文名: 外文名:Over The Top 别名: 簡稱:OTT 應用:通信行業 來源:體育運動 定義: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

簡述

OTT是“Over The Top”的縮寫,這個詞來源于籃球運動中的一個動作“過頂傳球”,用在電視業上是指通過公共網絡向用戶提供内容分發業務。這裡所說的公共網絡是相對于專業的軍方或其他專用網絡而言,它隻面向公衆提供。借用“過頂傳球”這個詞彙來表述OTT的概念,也在于說明OTT是繞過傳統的有線電視系統、直播到戶衛星電視系統等為用戶提供視頻等業務。國際上,OTT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當年3月,美國微軟公司高層批準“維納斯”計劃正式啟動。“維納斯”是微軟公司計劃在機頂盒或VCD中内置嵌入式的Windows CE操作系統簡化版本,該操作系統能讓與互聯網相連的智能電視機具有上網功能。由于價格較低,僅為當時普通個人電腦價格的1/5,微軟公司雄心勃勃,從1999年3月開始在全球範圍推廣此業務。OTT可以使用任何網絡接入,内容和服務可以跳過運營商通過網絡直接面向用戶提供,這對内容牌照方和終端生産商來說自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OTT完全以互聯網架構為基礎的,美國谷歌電視(Google TV)、Hulu、Netflix等是典型代表。

發展現狀

OTT是傳統“看”電視模式的一場革命,讓用戶對“用”電視有了新的認識,将帶動新型電視服務的發展,在國内外逐漸形成了以下3種模式:

1)美國開放式OTT

數字電視作為互聯網的終端,植入浏覽器軟件,開展網頁浏覽、點播、視頻通話等數字電視業務。這種模式下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硬件設備商以及内容生産商等都将自身定位于視頻産業的參與者并獲取相應價值,是一種以開放互聯網服務為核心的模式,視頻服務不再成為廣電運營商的專利。OTT視頻服務向PC終端以及iPhone,iPad,Android,Xbox,Wi,PS3,藍光播放器及互聯網電視等多終端覆蓋,滿足用戶多方面的觀看需要。

2)歐洲HBBTV(Hybrid Broadcast/Broadband TV)模式

HBBTV是一種混合廣播的技術,除最傳統的廣播外,提供聯網方面的服務像VOD、時移電視、互動廣告、在線購物等應用。在歐洲電視服務是核心,在電視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增值業務,并對在電視上的互聯網應用進行有限度的管理。

3)中國可管可控模式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181号文件的下發,标志着中國可管可控的OTT模式的建立,通過牌照制方式實現對OTT的可管可控,由廣電總局認可的集成牌照方負責提供内容播控,且互聯網電視與牌照方客戶端完全綁定,通過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對客戶端實行控制和管理。

這3種模式都是通過IP網絡來傳輸電視節目,突破了内容傳輸在地域上的限制,它将電視、互聯網、新媒體的潛能激發了出來。OTT可以面向全球用戶提供電視播出服務,其終端類型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電視機、計算機、機頂盒、Pad、智能手機等,通過互聯網就可以享受OTT服務,Google TV和Apple TV就是典型的OTT服務。

另外,據Digital TV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預測,中國OTT收入将從2010年的5000萬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3.8億美元,收入增長達27倍,面對龐大的OTT市場前景,衆多廠商都推出了OTT的建設理念,逐漸形成了包括終端廠商(如創維)、牌照商(如CNTV)、技術提供商(如華為、烽火)乃至内容提供商(如樂視)等在内的産業格局,各大SP/CP都在通過不斷地整合,力圖成為運營主體或平台,從而占據家庭娛樂中心的主導地位,OTT将迎來更大的發展。

建設優勢

OTT傳輸的基礎網絡是IP網絡,在具有基礎設施的網絡裡開展OTT業務沒有太多的限制,通過廣電的有線網開展OTT服務不需要建專網,節省了網絡建設費用。同時OTT對内容的質量要求并不高,不需要保證那麼高的質量,内容的生産制作成本降低,這為傳輸内容的極大豐富提供了可能,而豐富的内容正是吸引觀衆的基礎。

另外,廣電運營商有良好的市場基礎,據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國内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49.43%,用戶首次突破2億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突破1億戶,達到11489萬戶。在雙向網改方面,首批三網融合的試點城市網絡改造已經全面完成,第二批三網融合的試點城市也已大部分完成網絡改造。其中浙江省整體轉換率達到97.1%,大中城市有線網絡雙向化改造率達到98.5%,其他城市達到90.8%。随着三網融合的發展,雙向網絡數字電視用戶将不斷增加,而雙向網絡數字電視用戶正是OTT的優質目标用戶群,這些用戶的增加為開展OTT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OTT業務

OTT業務包括即時消息和VolP業務。即時消息功能包括文字消息聊天、文件傳輸、傳情動漫、閃屏振動以及語音通信、視頻通信等。VolP業務實現了聲音以數據包的形式在IP數據網上的實時傳遞,支持語音、傳真、視頻和數據等業務的傳送。

OTT業務的發展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基于固定接入的互聯網的OTT業務

這一階段的OTT業務主要特點為發展陌生人社交,缺點為移動性差。此階段的OTT業務面向的用戶有限,發展緩慢。

·移動互聯網OTT業務

移動互聯網OTT業務已經發展到熟人社交,用戶可在移動終端使用業務,移動性強。此階段,傳統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短信業務基本已被即時消息替代。OTT業務的用戶數量大幅度增加。

同時,移動互聯網OTT業務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缺點。例如,語音受帶寬因素影響、服務質量差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