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13型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

蘇聯研制裝備的一型輪式車載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英文:BM-13 Rocket Artillery,綽号:Katyusha,譯文:喀秋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研制裝備的一型輪式車載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于1941年開始裝備蘇聯軍隊,在整個二戰期間,總共裝備6800門。該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戰效果突出,以“喀秋莎”火箭炮之名而著稱。BM-13型火箭炮采用載重卡車為底盤,安裝8個導軌式發射架構成移動式火箭炮發射系統,可挂載16枚M-13型固體燃料火箭彈,戰鬥射程達8500米。最大行程385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又将BM-13型火箭炮的應用範圍擴大,發展出了完備的火箭炮武器運載平台,使蘇聯成為世界的火箭炮強國。
    中文名:BM-13型火箭炮 外文名:BM-13 Rocket Artillery 别名:喀秋莎 研制國家:蘇聯 火炮類型:車載火箭炮 前型級:BM-8型火箭炮 次型級:BM-14型火箭炮

發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解決飛機武器威力不足,俄國人着手開發航空火箭彈,并對固體燃料火箭彈的從事研制。

1921年,專門研制火箭的第2中央特别設計局成立,并研制固體燃料火箭。蘇聯設計師先後研制出了可以穩定飛行400米的固體燃料火箭和射程達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РС-82型82毫米和РС-132型132毫米航空火箭彈。随後炮兵用的火箭彈即根據兩種航空火箭彈發展起來。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以ZiS-6(吉斯-6)式6X6載重卡車為平台,為了盡可能多搭載火箭彈,火箭炮共有24條工字型發射軌,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發射軌的指向與車頭方向垂直,且隻能做高低調整。該方式的方向射角的精度差,調整速度也慢。但是該試驗證明了采用道軌式發射裝置可靠,火箭彈的飛行正常,關鍵性技術的解決為蘇聯發展火箭炮打下基礎。

研制曆程

1939年3月,蘇聯沃羅涅日工廠通過在載重汽車底盤上安裝8個導軌式定向器的BМ-13-16試制成功,其發射架為工字型,在上下可分别挂1枚火箭彈。BМ-13火箭炮總共可以攜帶16枚М-13型(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尾翼式火箭彈,發射架擁有左右各90度的方向射界。蘇聯軍方的測試結果表明,BМ-13火箭炮特别适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1940年,蘇聯BМ-13火箭炮已經試生産了6門,1941年軍方又訂購了40門,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門的定貨。

1941年4月,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GKO)正式為火箭炮定下軍用編号BM-13-16火箭炮。

1941年6月17日,BМ-13火箭炮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将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6月21日,蘇德戰争爆發的前夜,在BМ-13火箭炮的定型測試尚未全部完成時,蘇聯政府作出決定,全力生産B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彈。6月28日,蘇軍決定組建一個BМ-13特别獨立火箭炮連。由于保密,未公開火箭炮正式名稱型号,但是炮架上有一個К字(共産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蘇軍戰士便稱其為喀秋莎(Катюша)。

1941年6月30日,沃羅涅日的“共産國際”工廠開始批量生産BМ-13火箭炮,大規模裝備部隊。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BM-13型火箭炮采用在載重汽車底盤上安裝火箭彈發射導軌的結構方式,達到能機動行駛并固定發射的作戰目的。火箭炮的汽車底盤的後部,有2個手動的千斤頂。發射火箭彈時,炮手要将千斤頂放下固定,以保證發射平台的穩定性。發射裝置位于駕駛室中,由炮長操作,也可以通過電線連接,由火箭炮連統一發射。

在實戰中蘇軍發現,采用汽車底盤的輪式BМ-13火箭炮在泥濘路況下的越野機動性不夠,曾計劃開發一種履帶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夠搭載132毫米火箭發射架的履帶底盤隻有Т-34坦克和КВ坦克,而在蘇軍前線作戰部隊急需坦克的情況下,陸軍是不可能獲得坦克底盤生産火箭炮,履帶底盤火箭炮的研制計劃終止。

動力系統

BМ-13型火箭炮生産初期,使用蘇聯制造的ZiS-5和ZiS-6卡車上,車輛采用一台普通柴油發動機。

1942年,随着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批美援物資運抵蘇聯。其中包括各種運輸車輛,蘇聯後續生産的BM-13型火箭炮采用美國的通用GMC型6X6卡車底盤,其性能比蘇聯卡車更好。美國卡車安裝一台GMC型6缸發動機,功率為91.5馬力,提高了BM-13型火箭炮的行駛速度和最大行程。1943年以後蘇聯生産的BM-13型火箭炮幾乎都是以通用GMC卡車為底盤,該火箭炮曾改稱BМ-13Н。

武器系統

BM-13型火箭炮的武器裝備是由8個“工”字型發射導軌組成的發射架,每個發射導軌上下可卡住兩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彈,每台BM-13型火箭炮同時挂載16枚火箭彈,可在10秒鐘内将16枚火箭彈全部打出,最大射程8.5千米,形成的短時間密集打擊火力。由于避免了炮筒發射火箭彈膛壓高和高度加速的應力效應,采用導軌發射的火箭彈發射時承受的加速度小,火箭彈彈壁可以制造的較薄,增加了炸藥填充量,因此132毫米火箭彈的威力基本上相當于152毫米普通炮彈,适合打擊暴露的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

長度

6.40米

寬度

2.30米

重量

5.2噸

性能參數

行程

385千米

動力裝置

發動機

一台GMC型6缸發動機

功率

91.5馬力

懸挂車輪

6x6

武器裝備

發射導軌

16

發射彈藥

132毫米M-13火箭彈

射程

8500米

BM-13火箭炮參考數據

衍生型号

1941年底,蘇聯曾經研制了線導的М-13СН火箭彈,具體技術數據不詳。估計由于難度太大放棄了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又将BM-13型火箭炮的應用範圍擴大,發展出了完備的火箭炮武器運載平台,使蘇聯成為世界的火箭炮強國。

服役動态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争爆發,莫斯科軍工廠接到指示大批量生産BM-13-16火箭炮。首批7輛BM-13-16發射車和3000發RS-132火箭彈配屬莫斯科軍區。同年10月,工廠整體轉移到車裡雅賓斯克,在那裡一直生産到1945年。在搬遷的同時,132毫米火箭彈的編号由RS-132變更為M-13,該口徑的火箭彈被劃入重炮的範圍,殺傷力可觀,最大射程為9.05千米。

1941年6月28日,蘇聯編成了BM-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作戰部隊。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在斯摩棱斯克的奧爾沙地區,該火箭炮連首次參加實戰。作戰中,7門BM-13型火箭炮速射112枚火箭彈,猛烈轟擊德軍剛剛占領的火車站,殺傷、摧毀了德軍大量人員和物資。

1943年夏天,為提高射程,蘇軍把兩枚M-13火箭彈合并發展出增程型M-13DD,并配發部隊,最大射程達到了11千米,同時攜彈量也從原有的16枚減至8枚。火箭彈的發射方式也有改進,延長的點火線可使操作人員在駕駛室内完成發射。為了防止高溫尾焰對駕駛室的燒,在其周圍加裝了可折疊的薄鋼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BМ-13火箭炮。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總體評價

BM-13型火箭炮與普通的身管火炮相比,具有明顯的特點。一是火力強大。它能在極短時間内射出幾十發火箭彈,對敵方目标進行火力覆蓋。二是重量較輕。因為發射裝置不需要承受高膛壓和巨大後坐力,簡單的導軌、管束就可以勝任,所以底盤相對較輕。三是射程遠。無需承受後坐力的特點讓火箭炮能較為容易地加大射程,為其長期擔負遠程打擊任務奠定了基礎。

正是因為具有這些優勢和特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曾生産了數量龐大的該型及其改進型火箭炮,對戰争取得勝利起了重要作用。火箭炮也因此名揚天下。

BМ-13火箭炮是車載自行火炮,因此适合打擊突然出現的敵軍以及與對方進行炮戰。不過由于火箭炮發射時,煙塵火光特别明顯,且完全沒有防護,因此不适合在敵炮火威脅比較大的地域裡作戰。(中國軍網、新浪網評)

上一篇:航天母艦

下一篇:核彈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