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中型坦克

59式中型坦克

軍事武器
59式中型坦克(工廠産品代号WZ120)是中國仿制的中型坦克,50年代參考蘇式T-54A中型坦克而研制,59式坦克亦是中國的第一代主戰坦克。1959年開始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在1980年代以前,它一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的主要裝備。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裝甲防護和機動性能,重量較輕,體積較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維護比較方便。坦克戰鬥全重34噸,乘員4人,最大時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主要武器有1門59-100線膛炮(見火炮),戰鬥射速4發/分,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2挺7.62毫米機槍,配有紅外夜視儀可夜間駕駛。車體首部和側面的裝甲較厚,炮塔成流線型,具有良好的抗彈能力。
    中文名:59式中型坦克 外文名: 别名:Type-59 類型:中型坦克 定型年代:1959年 坦克原型:蘇聯T-54A 裝備:100毫米59-100線膛炮 國家:中國

發展曆史

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生效後,1955年11月,中國曾從蘇聯獲得T-54及其改進型T-54A中型坦克的樣車,并決定選擇T-54A進行仿制。蘇聯在1956年同意援助中國T-54A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産工藝,于1956年4月在蘇聯工程師的幫助下動工建設中國國内第一家坦克制造廠——617廠​。

1958年底第一輛用蘇聯提供的配件生産的T-54A坦克下線。至1959年,617廠已經開始生産完全獨立制造的T-54A。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産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周年大閱兵。1959年底,該型坦克正式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

60年代初,新型裝甲鋼的研制與應用為大批量生産59式中型坦克創造了條件。70年代,根據部隊的反映及坦克技術的發展,逐步開展對59式中型坦克的改進。

59式坦克家族龐大,改進、改裝到衍生型号69、79也有龐大的家族,都屬于二戰後第一代坦克。55年11月采購T54中型坦克一小批,還購買過1輛T55樣車。

59式中型坦克使用62式紅外駕駛儀,447廠生産59式100毫米線膛坦克炮,一挺59式12.7毫米高射機槍,一挺59式7.62毫米并列機槍,一挺59式7.62毫米航向機槍,616廠520馬力12150L1型柴油機。後期可配挂膠履帶。

1960年後,蘇聯和阿爾巴尼亞鎳鉻斷絕,生産幾乎停止。63年試制成功國産稀土601鑄造裝甲鋼,車體603軋制厚裝甲鋼,開始大批生産。

1971年裝備59坦克2300多輛,三分之一的坦克團隻有40至50輛坦克,全軍缺編坦克1280輛。85年59坦克占當時坦克總數的一半以上。從1963年3月開始,59式坦克及其改進型開始生産并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總共有超過10000坦克被制造并交付到解放軍和國外用戶手中。至少6000輛59式坦克包括改型今天仍然在解放軍中服役,而且這些坦克很有可能還要繼續服役到下一個十年。

59坦克長期是一種“标準坦克”,多廠計劃生産過。生産初期就有改進、改型打算,直到80年代外銷良好的情況下,才出現眼花缭亂的改進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适應性改進、改裝,主炮不變;第二種情況是換用105毫米線膛炮。90年代出現增強裝甲的改進,換用105、120、125主炮的改進等,發動機、附件等随之改進。

第二個59坦克生産廠家是洛陽的第一拖拉機廠,72年9月确定生産59坦克,74年首台,81年通過鑒定。到81年底共生産25輛,截止85年生産499輛後停産。

第三個生産59坦克的是541坦克基地,617廠内遷山西建立完整的第二套坦克生産體系。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120億建設17個廠。最初計劃生産122型坦克,72年調整生産59坦克。541工程于1988年完工,沒有生産坦克的記錄,于1988年轉交中信集團生産機電産品。

59-1式中型坦克:研制代号WZ120A,裝備代号也叫59A型、59I型。

19處改進,外形幾乎無變化。使用炮上73式激光測距器、6610型紅外大燈,有部分新生産,大多是老車改裝。後期改裝使用微光夜視儀取代紅外夜視儀等。

59-1式改:有二期改進、三期改進、防護試驗車等多種試驗改進。側裙、炮塔栅欄、73式激光測距器。未發現裝備。

59-1A中型坦克:80年研制,火炮雙向穩定,光點注入式火控,8發煙霧。彈發射器。未發現裝備。

59式掃雷坦克:73年研制。加裝犁刀掃雷器、機械掃雷器、火箭爆破器。加裝套件1985年設計定型,轉入技術儲備。

59式坦克在誕生的年月,其水平與當時服役的如美國M48、日本61式等坦克比較,在火力、機動、防護三大性能方面還是比較先進的。從防護和機動性方面分析,也優于英國的遜邱倫坦克。

80年代,59式中型坦克批量生産已經停止,但作為59式坦克的改進和現代化工作仍在繼續。

結構特點

總體布置

該坦克由車體和炮塔兩部分組成。

車體由軋制鋼闆焊接而成,駕駛艙在車體前方左側,車體中段是戰鬥艙,其上有炮塔,車體後部為動力-傳動艙,發動機橫向布置。

炮塔為鑄造件,車内有4名乘員,駕駛員位于車内左前方,便于向前觀察;車長位于火炮的左後側,炮長位置在車長位置的前下方;裝填手位置在火炮右側。

車内攜帶炮彈34發,右前方炮彈架内有炮彈20發,左側甲闆固定有2發,右側甲闆固定有4發,炮塔右壁固定有2發,炮塔尾部固定5發,另有1發彈存放在炮尾下方戰鬥艙的底闆上。安全門設在駕駛員座椅後方。

武器系統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00mm線膛炮,身管長5350mm,身管前端有抽氣裝置,反後坐裝置的駐退機和複進機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火炮可以發射鈍頭穿甲彈和榴彈,最大射速為7發/min。

輔助武器有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的12.7mm高射機槍,1挺同軸安裝在火炮右側的7.62mm并列機槍和1挺安裝在駕駛員右前方的7.62mm前機槍。

該坦克裝有1959年式100mm坦克炮炮長瞄準鏡。在車長指揮塔門周圍裝有4個觀察鏡;在指揮塔前部裝有1個車長指揮觀察鏡。在炮塔右側裝填手門前裝有1具供裝填手觀察用的潛望鏡,在炮塔左側前邊裝有1具供炮長觀察用的潛望鏡,這2個潛望鏡可以在垂直面上俯仰,也可在水平面上轉動。

該坦克裝有高低向單向火炮穩定器和水平向電驅動裝置,高低向穩定精度為±1密位,穩定瞄準許角度範圍為-3.5°~+16°。車長通過目标指示器超越調炮時水平最大瞄準速度為10°/s,炮長通過操縱台操縱時水平瞄準速度為0.05~10°/s,高低瞄準速度為0.05~4.5°/s。

推進系統

該坦克采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機,标定功率382kW(520馬力),标定轉速2000r/min,最大扭矩2256±98N·m(230±10kgf·m),最大扭矩時轉速為1200~1300r/min,最低穩定轉速不大于500r/min。平均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g/kW·h(175g/馬力·h);平均機油消耗率不大于10.9g/kW·h(8g/馬力·h)。冷卻系和潤滑系采用管片式水散熱器和機油散熱器。

該坦克采用固定軸式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并采用多片幹式離合器、二級行星式轉向機和單對外齧合直齒輪側減速器。

行動裝置采用扭杆懸挂,每側有5個鋼制負重輪,在左、右側第一和第五負重輪位置上各裝1個液壓減振器。采用單銷式金屬履帶闆,每側91塊。

防護系統

該坦克采用均質鋼裝甲,車本由軋制鋼闆焊接而成,炮塔為鑄造件。車内裝有半自動滅火裝置及手提滅火器2個。車後裝有電點火煙幕筒2個。

消化吸收改進提高

59式中型坦克開始是按照蘇聯提供的T-54A坦克的圖紙仿制的。1962年以前,一些重要的部件,如穩定器、坦克炮等,還要由蘇聯來提供。可以說,沒有蘇聯方面的援助,就不會在三四年的時間裡生産出現代化的坦克來。不過,坦克廠的廣大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并不滿足于半組裝坦克,他們立志要造出完全國産化的59式坦克。1960年以後,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方面不再提供關鍵的零部件,使59式坦克的生産一時面臨着極大的困難。

面對着巨大的困難,坦克廠的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并沒有氣餒,他們迅速組成了三結合的攻關小組,查資料,外出請教,分析圖紙,消化吸收,一遍又一遍的試驗,一次又一次分析失敗的原因,終于在特種鋼和精密的穩定器的制造等方面,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無鎳鉻合金鋼的研制成功,是早期坦克工業上的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獲得了國家級的獎勵。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到1963年59式坦克生産定型時,所有的原材料和絕大多數部件也立足于國内。

59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6噸,乘員4人,裝一門100毫米坦克炮(帶單向穩定器),發動機功率為520馬力(383千瓦),公路最大速度為50千米/時,有駕駛員用夜視儀。由于它火力強,外形尺寸小,重量較輕,制造成本低,在50年代末期,可跻身世界優秀坦克之列。1959年10月1日,首批生産的59式坦克32輛參加了國慶閱兵式,勝利通過了天安門廣場,令國人揚眉吐氣,大長了國威和軍威。

1960年1月,裝甲兵技術部委托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所對59式中型坦克進行了全面的考核性試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9000千米大試車。通過一年多的試驗表明:59式坦克具有良好的戰術技術性能,能較好地适應我國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大部分機件工作可靠,保養工作簡單,深得廣大裝甲兵指戰員的喜愛。

59式中型坦克是中國裝甲兵部隊裝備的最主要的一種車型,最多時裝備總數超過5000輛,占裝甲兵部隊裝備的各型坦克總數的一半以上。到1980年底,人民解放軍裝甲兵部隊已經成為擁有萬輛鐵騎的鐵甲雄師(各型坦克超過8000輛,裝甲車等配套車輛超過4000輛),使我國成為僅次于蘇聯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坦克大國。與此同時,59式坦克還以軍援方式出口到10多個友好國家,總數超過2500輛,其中援助阿爾巴尼亞、朝鮮、越南、巴基斯坦幾個國家的59式坦克均超過500輛。59式坦克已經走向世界。

在1979年2月至3月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有一個59式坦克團參加了戰鬥,經受了亞熱帶地區山高林密、溝壑縱橫、路窄坡陡、河流湍急等複雜地形條件下的實戰考驗。實戰運用的經驗表明,59式坦克不僅适用于中國北方平原地區、高原和硬戈壁地區,隻要運用得當,也能适用于中國南方地區。這對于裝甲兵裝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從1980年起,對59式坦克做了23項改進,其中包括:新結構的圓形安全門、采用熱電偶式自動滅火裝置、采用液壓助力轉向操縱裝置、車體兩側安裝橡膠屏蔽、增裝一個紅外大燈、車尾增加一個200升的備份油箱、坦克外表面塗三色迷彩等。改進後的59式坦克,被命名為59-1式中型坦克,1984年12月設計定型。59—1式中型坦克通過局部的改進,提高了坦克的生存力,改善了操縱性能,增大了貯備行程,提高了可靠性。

與此同時,又在59式中型坦克上換裝了105毫米線膛炮,配用三種新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旋轉穩定碎甲彈,在戰鬥室裝自動滅火抑爆裝置,換裝新型無線電台。改進後的坦克被命名為59-2式中型坦克,也于1984年12月設計定型。59-2式中型坦克的穿甲威力有大幅度提高,可以擊穿70年代列裝的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這使得59-2坦克具有同70年代敵方主戰坦克相抗衡的能力。

由民用動員線生産的59-2A式坦克,也于1988年12月設計定型,被命名為ZTZ59C中型坦克。這種坦克的總體性能與59-2坦克的性能大體相同,但在一些分系統上又有若幹改進。

在60年代前半期,我國獨立研制成功62式輕型坦克、63式水陸坦克和63式裝甲輸送車,并開始大量裝備部隊。這些不僅使我軍有了适用于不同地區的戰鬥車輛,也标志着我國的坦克裝甲車輛從完全仿制到改進和自行研制階段過渡,我軍裝甲裝備的國産化和系列化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特别是62式輕型坦克,部隊的指戰員稱它為“小五九”、“縮小了的59式坦克”,可以說,沒有59式中型坦克,就沒有62式輕型坦克。

這一時期,還開始了輪式裝甲輸送車的研制工作。代号為521的輪式裝甲輸送車于1964年11月設計定型,開創了我國輪式裝甲車研制的先河。

60年代前半期,是我國裝甲裝備科研工作從創立到發展壯大的重要時期。1961年11月,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所擴編為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院,我國的一大批坦克裝甲車輛技術精英,就是從那時起培養的。在這一時期内,建成了多條标準的試驗跑道,亞洲第一的潛渡池,南方試驗站初具規模,珍寶島成功繳獲T-62中型坦克,核效應試驗取得極為寶貴的數據……,一派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上一篇:莫卧兒王朝

下一篇:M500轉輪手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