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

2666

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666》是羅貝托·波拉尼奧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羅貝托·波拉尼奧(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親是卡車司機和業餘拳擊手,母親在學校教授數學和統計學。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全書由五部分構成,被稱為21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共獲得美國全國書評人協會最佳小說獎,《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之首,《時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說,《洛杉矶時報》年度最佳小說,25年來百部最佳西語小說等獎項。超越《百年孤獨》的驚世之作,從倫敦到紐約,人人都愛波拉尼奧。一部偉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氣勢磅礴、把讀者引向未知之處的小說。
    書名: 别名: 作者:(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 類别:長篇小說 原作品: 譯者:趙德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頁數:869頁 定價: 開本:16 裝幀:精裝 ISBN:9787208102019 中文名:2666 價格:69.00元 語種:簡體中文

内容梗概

《2666》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名為“批評家的部分”,講述了四位分别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的文學教授,三男一女

由于對一位名叫本諾·馮·阿琴波爾迪的德國作家産生濃厚興趣而走到一起。他們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從而演繹出一段多角戀的愛情故事。這位名叫阿琴波爾迪的作家越來越受到世人推崇,甚至傳說有望獲得諾貝爾獎,但他本人卻遠離塵嚣,行蹤隐秘。幾位教授偶然得知他的蹤迹,于是開始了尋找這位神秘的作家的漫長旅途,來到了一個名叫聖特蕾莎的墨西哥邊境小城。第二章名為“阿瑪菲塔諾的部分”,叙述了一位因皮諾切特政變而流亡的智利哲學教授阿馬菲塔諾的故事。妻子瘋狂地愛上一位患有精神病的詩人,從此一去不返。失意的阿馬菲塔諾帶着十七歲的女兒羅莎從西班牙來到了聖特蕾莎。在這座危機四伏的城市裡,阿馬菲塔諾精神恍惚,噩夢連連,總是聽到父親的靈魂在耳邊說話,心中對女兒的命運充滿憂慮。第三章名為“菲特的部分”,講的是一位名叫菲特(意為命運)的美國黑人記者剛剛為母親操辦了簡單的葬禮,情緒低落,百無聊賴之中接受了前往聖特蕾莎采訪拳擊比賽的任務。到這裡後,他得知長期以來這座城市的很多婦女慘遭強奸和殺害,并被棄屍荒野,于是試圖報道墨西哥的現狀以及這一系列駭人聽聞的慘劇,卻發現困難重重。最後,他帶着阿馬菲塔諾的女兒羅莎離開了這座陰森恐怖的城市,前往美國。第四章名為“罪行部分”,是全書最長也是最壓抑的一章,作者用三百餘頁的篇幅像紀實報道一樣記錄了1993年至1997年間聖特蕾莎上百位青年甚至是幼年女性被殘忍殺害的血案,觸目驚心,令人毛骨悚然。第五章名為“阿爾欽博蒂的部分”,故事終于又回到起點,講述了這位名叫阿琴波爾迪的德國作家的傳奇經曆。原來阿琴波爾迪是筆名,這位作家的真名叫做漢斯·雷特,普魯士人,1920年出生。二戰中參軍的經曆讓他經受了戰争的洗禮,親眼見證了戰争的可怕和納粹的恐怖。從同盟國的戰俘營裡逃出來後,他隐姓埋名,開始了作家的生涯。妻子去世以後,他過着一種清心寡欲、超脫塵世的生活,全身心緻力于文學創作。直到有一天他的妹妹偶然讀到他寫的小說,于是找到了他,請求他前往聖特蕾莎去營救她的兒子克勞斯·哈斯,後者因被指控為一系列少女謀殺案的兇手而身陷囹圄。于是,當時已經年近八十的阿琴波爾迪決定隻身前往聖特蕾莎,小說就此戛然而止。

作者運用巧妙的構思将幾個故事聯系在一起,看似不經意實則暗藏玄機地不斷提醒着讀者他所要揭示的主題。在第一章裡,幾位文學批評家為尋訪作家毅然來到偏遠的聖特蕾莎,而當地大學的文哲系主任為他們指派的接待人便是第二章的主人公阿馬菲塔諾。起初批評家們對這位哲學教授并沒有多少好感,但當得知他曾經翻譯過阿琴波爾迪的作品《無邊的玫瑰》後,他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但作者并沒有立即破解阿馬菲塔諾的秘密,叙述他究竟經曆過何種滄桑為何從繁華的歐洲來到這個邊陲小鎮,而是任由讀者的好奇心急劇增長,直到第二章才給出答案,讓讀者得以走進阿馬菲塔諾的世界。接着,第二章中的人物阿馬菲塔諾的女兒羅莎又進入到第三章主人公菲特的世界中。菲特愛上了羅莎,并最終帶她離開了這座恐怖的城市。從第一章至第三章,輕松的氣氛逐級減退,而壓抑恐怖的氣氛逐漸濃郁。從批評家們偶然聽說聖特蕾莎接連不斷的謀殺事件,到阿馬菲塔諾産生幻覺,時刻擔心女兒的安危,再到菲特企圖調查這一系列的命案卻處處碰壁,就在讀者被神秘而恐怖的氣氛壓得喘不過氣時,作者終于将情節推至高潮,讓恐怖的事實一覽無餘地暴露在讀者眼前,用第四章中一樁接一樁、鋪天蓋地的命案證明一切并非空穴來風,數以百計的少女已經或正在血淋淋地死于非命。菲特曾經采訪過的嫌疑犯克勞斯·哈斯是第五章的主人公,也是全書最重要的人物阿琴波爾迪的外甥。哈斯的被捕似乎給所有的命案劃上了句号,但随着閱讀的深入我們發現事實似乎遠非如此。這一切注定懸而未決,真相仍然是謎,就像小說的題目“2666”一樣,永遠有待讀者去破解。

正如胡安·魯爾弗的《佩德羅·巴拉莫》,《2666》開篇的主題便是尋找,

而且小說的展開也始終圍繞着這一主題,直到末尾:尋找文學的真谛(幾位批評家),尋找愛情(批評家、阿馬菲塔諾的妻子、菲特等),尋找自我(阿馬菲塔諾),尋找逃避(菲特),尋找救贖(阿琴波爾迪和哈斯)。讀者的閱讀過程也是尋找的過程。尋找什麼?尋找真相。但就像卡夫卡的《審判》,審判是漫長的,既不知罪名是什麼,也不知努力有沒有結果,每每以為業已接近真相,又眼睜睜地看着其消失,而最終的厄運可能早已注定。

關于“2666”的意義,作者并未給出明确的解釋,但書中的聖特蕾莎确有所指,其原型應是墨西哥的華雷斯。華雷斯是墨西哥北部邊境的重要城市,與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艾爾帕索市隔河相望。1662年建城開埠,1888年為紀念墨西哥前總統貝尼托·華雷斯而改為現在的名字。然而,這座工業發達的城市卻聲名狼藉,素有“死亡之都”、“鬼城”、“少女死亡城”之稱,因為那裡是墨西哥乃至世界暴力犯罪活動最為猖獗的地區之一。事實上,暴力犯罪問題一直是困擾拉丁美洲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拉美被認為是世界上暴力最嚴重的地區,兇殺率高居全球榜首,而墨西哥則名列前茅,華雷斯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據最新統計,2008年墨西哥共有五千多人死于有組織的暴力事件,創曆史新高,而僅在華雷斯市就有一千六百餘人遇害,以緻于2009年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向飽受犯罪分子肆虐的華雷斯增派近四千名軍警,旨在恢複當地的治安秩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墨西哥已有數百名年輕女性被殺害,數千婦女失蹤,被害者多數遭到強奸、折磨、毒打,最後被槍殺或被利器刺死或扼死,而且最為可怕的是這些案件至今未破。小說第四章所赤裸裸地展現的無辜少女被強奸、折磨、勒死、燒死的景象顯然是對華雷斯種種兇案的真實寫照。

《2666》共有1125頁,約合中文80萬字,直接涉及的國家有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美國、墨西哥、智利,主要人物多達近百人,其中有文學評論家、作家、教授、出版家、拳擊手、殺人犯、軍官、士兵、販毒分子、警察、乞丐、貧民、妓女……是地地道道的洋味的文學《清明上河圖》。

2666的五部分講述了五個獨立又彼此呼應的故事。

第一部分《文學評論家》講述四個來自歐洲不同地區(英法西意)的文學評論家,因為共同喜歡及研究一位德國作家阿琴波爾迪而成為朋友進而成為情人的故事。幾人得知阿琴波爾迪曾在墨西哥現身時,便共同前往。這個部分的基調很平靜,甚至有輕喜劇般的輕松可人。但進入尾聲時,氣氛開始詭異起來,有很強的夢幻色彩。

第二部分《阿瑪爾菲塔諾》是舉家遷居到墨西哥的智利教授的故事。在第一部分裡他曾是幾位評論家的向導,因為他宣稱曾與阿琴波爾迪有一面之緣。這一部分裡,幾位評論家已不見蹤影,隻留下這位日漸迷幻的教授,他不隻能聽到死人對自己說話,更是在某天效法杜尚,把一本偶然發現的幾何學著作挂在自家的晾衣繩上,看風吹動書頁。這部分也交待了教授的妻子迷戀上一位瘋詩人抛家棄女的情節。這部分的情緒相對來說超現實,很迷幻。氣氛壓抑詭谲。甚至配有一些另人費解的圖示。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紐約《黑色黎明》雜志的黑人記者,因同刊的拳擊口記者遇害身亡,接替那人來

到墨西哥報道一場拳擊賽。在這裡,他結識了一批各地媒體同僚,還遇到阿瑪爾菲塔諾的女兒。他逐漸地了解到在這個墨西哥北方城市聖特萊莎發生了多起殺害婦女的案件,手段殘忍,抛屍荒野,他想進行報道,但困難重重。這部分寫法上非常寫實,叙述簡潔有力。特别之處在于(也貫穿于2666全書),線性叙事之間,穿插有非常多的“離題”之言,比如法特乘飛機時聽乘客講的一段海上求生故事,尋訪某人時在教堂聽到的大段個人獨白,某個美國導演的八卦等等。再如前文那曬書的杜尚,也特書了一段。這部分的結尾交待法特在某人幫助下到監獄找一個這些連環殺人案的嫌犯采訪,可在見到那人時,卻不知道該問些什麼了。

第四部分《罪行》可說是全書的高潮部分。這部分看似警方檔案,因為按時間順序記錄了自1993年1月到1997年12月,每月甚至每周發生的一起或多起殺害婦女案件,簡明扼要,某時某地某人被誰誰發現,死狀如何,衣物怎樣,周遭環境,死者有否确認身份,法醫學檢測死因是何,有否嫌犯,警方又是怎樣處理的。當然其間穿插了警方故事,販毒集團背景,政治人物幹預,來自FBI的偵探,亵渎教堂的“忏悔者”,能預言未來的女巫師,監獄中呼風喚雨的嫌犯(此嫌犯與第三部分結尾那位巨人嫌犯聯系起來),等等。這部分“警方報告”的羅列,讓人震驚憤怒,繼而失望無奈,直到隻能接受這現實的殘酷。對讀者而言,閱讀這部分将會是一次極為震撼的心理過程。

第五部分《阿琴波爾迪》回歸開篇引入的懸念人物,他出場了。這個部分甚至可作為獨立的曆史小說閱讀,講述了阿琴波爾迪的一生,他的出生,成長,貴族家的用人生活,參軍,二戰,與家人失散,目睹酷刑,成為戰俘,耳聞屠猶親曆,開始寫作,一家漢堡出版社社長的高度認可關注甚至是資助,傳聞其極有可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隐姓埋名混迹于歐洲各地,再到遇見家人,直到決定去聖特萊莎那個充滿死亡的墨西哥北方小城。這部分的情緒悠然回蕩着一首哀傷的歌曲,盡管一些細節的震撼力并不比第四部分弱,然而這更是一種盡在不言中讓人既恐懼又哀傷無奈的調子。

作品目錄

本書作者遺産繼承人說明

第一部分 文學評論家

第二部分 阿瑪爾菲塔諾

第三部分 法特

第四部分 罪行

第五部分 阿琴波爾迪

初版附言

譯後記

附錄《2666》初探(趙德明)

點評鑒賞

1、自從在學校圖書館裡看過了你的荒野偵探,你的身影如同透過被緩緩拉開的大門的光芒,一點點一點點的向我展開,原來你是這樣的,擁有消瘦的身形,卷曲的頭發,又有點胡子拉碴。嘩啦一下,當語言的大門完全被推開的時候,你被深深烙刻在我的腦海。更為巧合的是,我上高中接觸的第一首詩就是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隻絕望的歌

“俯視着黃昏,我把悲傷的網

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每當讀到它,都會令我不由自主想到你悲怆而又完美的一生。

我無比期待再次與你相遇。

2、小眼睛,卷發,大眼鏡,黑夾克,手上永遠夾着一根煙。

波拉尼奧拍照從來都是這麼酷。之前看過他的《荒野偵探》,也是一本大部頭,非常喜歡。早就聽聞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666》,苦于之前隻有外文版。

3、《2666》中譯本太漂亮了,愛不釋手。俺非常讨厭腰封,每次買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将腰封扯下,扔掉,但《2666》沒有。一直喜歡上海版圖書的版式,包括開本、頁面留白和字号,《2666》在這幾方面都舒服。這樣,更加凸顯文字的簡潔和幹淨,否則,這樣的大部頭,讀起來會很累。《2666》不同,一開始讀就有快感。

讀了24頁,然後讀書中夾的導讀冊頁,全書五個部分的簡介。五卷本,整體結構,有一種氣象學式的恢弘,錯綜複雜、瞬息萬變。又有一種波拉尼奧的從容。想起早年在西藏看雲,烈日藍天,大塊雲朵突然移過,臉剛感受到陰影,雨點便落在身上,瞬間後,又是藍天和晴日。陰暗的初冬,讀《2666》,感到溫暖和平靜。

4、這本書在歐美出版的時候,是引發一股巨大風潮的。當時是2008年金融危機,很多人都以為《2666》的出版是注定要失敗的,沒想到發售那天卻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個效果自然離不開出版公司的營銷,但後期的持續熱是作品本身的魅力所緻。波拉尼奧40歲之前沒有做過任何與寫作有關的事,但在生命的10年完成了十部小說,真是神人一個,膜拜之。

5、《2666》屬于這樣一類小說:它會讓一部分讀者興奮不已,奔走相告,也會讓另一批人皺起眉頭、不以為然。可以借助波拉尼奧自己的文字來形容這部書:這是一部偉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氣勢磅礴、把讀者引向未知之處的小說。讀者看到的并非一位拳擊手在練拳時擺出的完美造型,而是一位富有才華的作家真正的肉搏戰。雖然這位作家的生命最後被死亡奪去,但他的文字也許可以戰勝時間。

6、西班牙著名女作家阿娜·瑪利亞·莫伊斯在西班牙國家報上說“《2666》毫無疑問是一座豐碑,是波拉尼奧全部創作最佳之作”。評論家羅德裡戈·富雷桑說:“《2666》是全景小說,它不僅是封頂之作,而且是給長篇小說重新定性的作品,同時它把長篇小說提高到一個令人感到眩暈的全新高度。”伊格納西奧·埃切維裡亞說:“《2666》是波拉尼奧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滔滔大河般的巨著,作為全景小說,它的能力是既連結和統一起以前的全部作品又大大超越前輩”。

作者簡介

羅貝托•波拉尼奧(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親是卡車司機和

業餘拳擊手,母親在學校教授數學和統計學。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奧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卻遭到逮捕,差點被殺害。逃回墨西哥後他和好友推動了融合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以及街頭劇場的“現實以下主義”(Infrarrealism)運動,意圖激發拉丁美洲年輕人對生活與文學的熱愛。1977年他前往歐洲,最後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結婚定居。2003年因為肝髒功能損壞,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羅那去世,年僅五十歲。

波拉尼奧四十歲才開始寫小說,作品數量卻十分驚人,身後留下十部小說、四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三部詩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偵探》在拉美文壇引起的轟動,不亞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獨》出版時的盛況。而其身後出版的《2666》更是引發歐美輿論壓倒性好評,均緻以傑作、偉大、裡程碑、天才等等贊譽。蘇珊•桑塔格、約翰•班維爾、科爾姆•托賓、斯蒂芬•金等衆多作家對波拉尼奧贊賞有加,更有評論認為此書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帶至塞萬提斯,斯特恩,梅爾維爾,普魯斯特,穆齊爾與品欽的同一隊列。

書目後記

翻譯《2666》的過程如同長征,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消耗體力,磨練意志。尤其是翻譯到第500多頁的時候,很有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感覺。幸運的是這塊“巨石”隻向上,不下滑。終于有推到山頂上的這一天: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下午六點整。

《2666》閱讀了三遍,用漢語“筆耕”了一遍。但仍然感覺裡面有許多内容需要好好消化。初步的體會是,書中彌漫着淡淡的哀愁。這與媒體宣傳的“幸福指數”、“快樂時光”大相徑庭。

在加工潤色《2666》期間,有兩次乘坐出租車的機會,巧合的是兩位出租車司機師傅都是1958年出生,經曆相似:沒有機會好好讀書,當過兵,下過鄉,進過工廠,下了崗……,講話的口氣很像阿琴波爾迪,充滿了淡淡的哀愁,而且有些無奈。這讓我感到驚異。難道《2666》中的情緒屬于全人類?

與兩位出租車司機叙事口氣(憤怒)不同的是,《2666》對于殺人、強奸、滅絕猶太人運動、政治大清洗等等令人發指的滔天罪行,作者的口氣是冷漠和鎮定的,全然沒有憤怒的表現。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态度?難道是“哀莫大于心死”?莫非作者對人類的醜惡和兇殘本質已經絕望了?人類自我毀滅的前景不能逆轉了嗎?

期盼中國讀者能有高見!

趙德明

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下午18點15分

青島大學外院西班牙語系

官方推薦

《2666》21世紀最偉大的作品,超越《百年孤獨》的驚世之作,從倫敦到紐約,人人都愛波拉尼奧。一部偉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氣勢磅礴、把讀者引向未知之處的小說。

最獨一無二的波拉尼奧式閱讀體驗。長篇小說的裡程碑,美國全國書評人協會最佳小說獎,《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之首,《時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說,25年來百部最佳西語小說,知名西班牙語譯者趙德明傾力翻譯,鼎力推薦!

媒體推薦

波拉尼奧高高地翺翔于很多拉美年輕作家之上……

就像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經翺翔于他那個時代的人和追随者之上。

——《紐約時報》

它革新了拉美小說的叙事藝術,是典型的全景小說。思想深刻,挖掘出了人性複雜的變異。

——略薩

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最令人欽佩的小說家。

——蘇珊•桑塔格

當代西班牙語文學中最勇敢和無畏的作家。

——《明鏡周刊》

波拉尼奧的寫作優雅,有氣魄,且風格十足,有極強的可讀性……他讓你覺得因為閱讀他而産生變化,是他改變了你認識世界的觀念。

——《衛報》

你一定會為這現代小說中最偉大最獨特的聲音入迷……認為村上春樹這類作家的作品僅為小吃的讀者,會認為波拉尼奧的作品是一場盛宴。

——《星期日時報》

正如阿根廷作家Rodrigo Fresan所觀察到的,這裡所追求及達成的就是一種全景式小說,這也将波拉尼奧放在塞萬提斯、斯特恩、梅爾維爾、普魯斯特、穆齊爾與品欽的同一隊列中。與那些響當當的人物一樣,波拉尼奧已臻至重構小說之境。

——《獨立報》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創造了一種關于拉美現實的神話,給人的印象是拉美處處有魔幻因素,到處都是馬孔多。《2666》與此相反,它不承認這樣的神話。……如果說馬孔多是拉美起源的神話,那麼聖特萊莎就證明了,任何對拉美起源或者末日的神話解讀,都會是滑稽可笑的,結果是徒勞和荒謬的;用波拉尼奧的話說,就是怪異和畸形的。

——阿爾瓦羅•彼薩瑪(智利作家)

略薩長久以來追求寫“全景小說”,就是要在一本小說的容量裡包羅萬象,但是他沒有一部作品達到這個理想。而《2666》的作者波拉尼奧,我認為初步達到了。他把社會、文學、哲學、曆史、人類學熔于一爐,從古代“隐”的古希臘,一直寫到21世紀的2002年。如此的寬度與廣度,很多細節還寫得非常生動。他超過了我看過的西語世界很多大作家,包括加西亞•馬爾克斯和巴爾加斯•略薩。

——趙德明

《2666》與《百年孤獨》完全不同,它以拉美文學少見的深度,拷問着物欲橫

流的社會和道德堕落的人類。

波拉尼奧對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嘲弄與挑戰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功。

——《中華讀書報》

《2666》是用生命寫下的作品,無論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是大師之作。它是‘宇宙小說’,有摧枯拉朽的力

量,像洪水猛獸,令人感到驚奇和恐懼;它有永恒性和完整性,是二十一世紀的經典作品。

——伊格納西奧•埃切維裡亞(波拉尼奧的好友、文學評論家)

他的寫作跨越了他對文學能做什麼的那一絲疑慮,以及文學能發現多少或敢于言說多少這個世界的災難,波拉尼奧證明了文學能做任何事。

——《蘇格蘭人》

他天生是個講故事的人。但最重要的,他有能力為做愛與做詩這兩種行為賦予極大的魅力。

——愛德蒙•懷特

小說的裡程碑。波拉尼奧證明小說可以實現一切。

——《紐約時報》

傑作。今年最激動人心的文學事件。

——《時代》

上一篇:卅街檔案館

下一篇:海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