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

龐統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
龐統(179-214),字士元,号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将。在進圍雒縣時,統率衆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内侯,谥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現于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城西的鹿頭山白馬關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龐統祠墓。[1]214年進圍雒縣時,龐統率衆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内侯,谥曰靖侯。葬于落鳳坡。
    本名:龐統 别名:鳳雛 字:士元 号: 所處時代:東漢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輔佐劉備入蜀得川 官職:軍師中郎将 追贈:關内侯 谥号:靖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龐統小時候為人樸實,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聰明。時颍川司馬徽為人清雅而擅長識人,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司馬徽坐于桑樹上采桑,而龐統坐于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為人所知。

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卧龍,司馬德操為水鏡。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龐統後來被本郡征為功曹,喜歡評價人物,培養别人的名聲,所以被他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問龐統,龐統說:“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善人會越來越少。

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

東吳送喪

建安十四年(209年),孫劉聯盟于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南下的幾十萬大軍,而後周瑜又擊退駐守在南郡的曹仁,曹操為了制造孫劉聯軍之間的矛盾,假天子之名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準備進攻西川,卻突然暴病,死于巴丘。

龐統時為周瑜功曹,送喪至東吳,東吳人大多聽說過龐統的名号,等到龐統準備回去的時候,一起送龐統到昌門,其中包括陸績、顧劭、全琮等人,龐統知道他們的來意,于是告訴他們說:“陸績可以說是一匹驽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可以說是一隻驽牛能負重遠行。”

對全琮說:“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佳人。”陸績、顧劭對龐統說:“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評四海之内的名士。”

事後,有人曾問龐統:“照您看,陸績比顧劭好嗎?”龐統說:“驽馬雖然精良,但乘坐的隻是一人罷了。驽牛一天走三十裡,所負載的哪裡隻是一個人的重量呢?”據說,顧劭去見龐統,住在龐統那裡,兩人談論起來。

顧劭問:“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綜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給帝王出謀劃策,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的話有道理,和他親近起來。

投奔劉備

劉備占據荊州,領荊州牧,龐統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在任期間不理縣務,被免官。東吳魯肅寫信給劉備,告訴劉備龐統不是百裡之才。諸葛亮也對劉備說起過龐統。于是,劉備召見龐統,經過一番交流過後,劉備對龐統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于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将。

有一次,劉備與龐統閑談,問他:“你曾經擔任周瑜的功曹。聽說那次我到吳國,周瑜曾上秘信給孫權,讓孫權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誰的手下,當然就該忠于誰,你不必隐瞞。”龐統回答:“确有此事。”劉備慨然歎息:“當時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孫權,所以不能不去見他。去了,竟差一點落到周瑜手中!”

劉備還說:“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孔明那時也勸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堅持,想來也是怕孫權扣留我。我當時卻認為孫權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應該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堅持去見他,一點也沒有疑慮。現在想來,這确實是一步險棋,并非萬全之計。”

獻計征蜀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借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他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而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産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可成就大業。”

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嗎?”龐統說:“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随機權變才好。

況且吞并弱小,攻擊暗昧,逆取順守,報之以義,正是古人所重視的。隻要事定之後,封還他一塊土地,還有誰能說您有負信義呢?不趁現在攻取益州,到時就會被别人占了先機。”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

益州牧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勸劉備于宴席中挾持劉璋,但劉備以自己初來蜀中恩信未立為由而拒絕。劉璋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連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将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将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大會将士,置酒作樂,志得意滿。他乘着酒興對龐統說:“今天這場宴會應該快樂吧。”龐統卻說:“把讨伐别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

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義之師嗎?你話說的不好,快點出去。”于是龐統起身退出。但是劉備馬上後悔,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隻顧自己吃喝。劉備問道:“剛才我們的讨論是誰的過失?”龐統說:“你我兩人共同的過失。”劉備大笑,酒宴上又恢複了歡樂的氣氛。

戰死雒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衆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谏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内侯,景耀三年追谥為靖侯。

龐統死後,葬于落鳳坡,墓地隻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曆史評價

龐統自評:論王霸之馀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劉備:統殺身成仁。

張存:統雖盡忠可惜,然違大雅之義。

陳壽: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于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司馬徽: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魯肅:龐士元非百裡才也,使處治中、别駕之任,始當展其骥足耳。

楊戲《季漢輔臣贊》:軍師美至,雅氣晔晔,緻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諸葛亮: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習鑿齒:夫霸王者,必體仁義以為本,仗信順以為宗,一物不具,則其道乖矣。今劉備襲奪璋土,權以濟業,負信違情,德義俱愆,雖功由是隆,宜大傷其敗,譬斷手全軀,何樂之有?

龐統懼斯言之洩宣,知其君之必悟,故衆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謙之道,矯然太當,盡其蹇谔之風。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納勝而無執,是從理也;有臣則陛隆堂高,從理則群策畢舉;一言而三善兼明,暫谏而義彰百代,可謂達乎大體矣。若惜其小失而廢其大益,矜此過言,自絕遠谠,能成業濟務者,未之有也。

臣松之以為謀襲劉璋,計雖出于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内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宴酣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雲“君臣俱失”,蓋分謗之言耳。習氏所論,雖大旨無乖,然推演之辭,近為流宕也。

袁宏:士元弘長,雅性内融。崇善愛物,觀始知終。喪亂備矣,勝塗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風。綢缪哲後,無妄惟時。夙夜匪懈,義在緝熙。三略既陳,霸業已基。

裴松之:謀襲劉璋,計雖出于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内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言“君臣皆失”,蓋分謗之言耳。

程公許:蜀将如關、張、龐統,吳将如周瑜、魯肅,志長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馬超、黃忠、趙雲、費祎、呂蒙、程普、歩骘、甘甯輩皆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面。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诩、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方孝孺:然徽以孔明、龐統并稱,吾竊有疑焉。論者惜統早死,故功業不及孔明;餘謂使統不死,終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學,庶乎王道;而統之言,皆矯詐功利之習。

劉璋之迎昭烈,或說昭烈就取益州,昭烈恐失信于天下,統則請就其來迎而襲殺之;昭烈之不即從,所以堅益州之民服從之志,猶有王者之用心也;統獨切切焉欲奪璋之位,其器量何淺哉?王者患孚德不弘、道不洽,不患土狹民微也。

李光地:“龐士元論人才,不肯求全責備,這個心胸,便可以稱‘鳳雛’。”

人際關系

從父

龐德公,字尚長,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名士、隐士。

兄弟姐妹

龐林,蜀荊州治中從事,後任魏钜鹿太守,封列侯。

龐山民,龐德公之子,魏黃門吏部郎,娶諸葛亮二姐為妻。

龐宏,蜀漢涪陵太守,死于任上。

轶事典故

卻說法正與那人相見,各撫掌而笑。龐統問之。正曰:“此公乃廣漢人,姓彭,名羕,字永言,蜀中豪傑也。因直言觸忤劉璋,被璋髡鉗為徒隸,因此短發。”統乃以賓禮待之,問羕從何而來。羕曰:“吾特來救汝數萬人性命,見劉将軍方可說。”法正忙報玄德。玄德親自谒見,請問其故。

羕曰:“将軍有多少軍馬在前寨?”玄德實告:“有魏延、黃忠在彼。”羕曰:“為将之道,豈可不知地理乎?前寨緊靠涪江,若決動江水,前後以兵塞之,一人無可逃也。”玄德大悟。

彭羕曰:“罡星在西方,太白臨于此地,當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玄德即拜彭羕為幕賓,使人密報魏延、黃忠,教朝暮用心巡警,以防決水。黃忠、魏延商議:二人各輪一日,如遇敵軍到來,互相通報。卻說泠苞見當夜風雨大作,引了五千軍,徑循江邊而進,安排決江。隻聽得後面喊聲亂起,泠苞知有準備,急急回軍。

前面魏延引軍趕來,川兵自相踐踏。泠苞正奔走間,撞着魏延。交馬不數合,被魏延活捉去了。比及吳蘭、雷銅來接應時,又被黃忠一軍殺退。魏延解泠苞到涪關。玄德責之曰:“吾以仁義相待,放汝回去,何敢背我!今次難饒!”将泠苞推出斬之,重賞魏延。玄德設宴管待彭羕,忽報:荊州諸葛亮軍師特遣馬良奉書至此。

玄德召入問之。馬良禮畢曰:“荊州平安,不勞主公憂念。”遂呈上軍師書信。玄德拆書觀之,略雲:“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将帥身上多兇少吉。切宜謹慎。”玄德看了書,便教馬良先回。

玄德曰:“吾将回荊州,去論此事。”龐統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書相阻耳。”乃對玄德曰:“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兇事。統亦占天文,見太白臨于雒城,先斬蜀将泠苞,已應兇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

祠墓

龐統祠墓又名龍鳳祠。在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側。龐統祠墓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中流矢卒後,蜀漢昭烈帝劉備所建。王屏蕃亂蜀,墓、祠均毀。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複,現存大門、正殿、兩側亭、栖鳳殿,祠外為龐統墓。

祠、墓周圍松柏千株,郁郁蔥蔥,風景如畫。祠内天井有大柏兩株,相傳是張飛所栽。正門、側門皆刻有楹聯匾對:“明知落鳳存先帝,甘讓卧龍作老臣。”正殿背後的石壁上,刻有晉代陳壽撰的龐靖侯傳。二馬亭分建于兩側,一個是白馬亭,一個是胭脂亭,二亭象征劉備、龐統換馬之事。

龐統祠墓位于老陝路旁,距德陽僅15公裡左右,三進四合布局,石木結構(石牆、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樸敦厚、肅穆莊重。依次排列着山門、“龍鳳”二師殿、“栖鳳”殿、龐統陵墓。

祠内存有龐統及諸葛亮雕塑像,曆代匾聯、碑刻、字畫等大量珍貴文物史料。祠墓周圍古柏參天、郁郁蔥蔥、自成方陣。祠墓旁有車轍深邃、長滿苔藓的古驿道,有諸葛亮長子諸葛瞻與魏軍鄧艾浴血奮戰的将台,奇石溝壑、溶洞山泉,堪稱蜀漢遺迹之一絕。

龐統祠中的龐統墓隻是後人為紀念龐統而建,其真墓在不遠處的落鳳坡旁。2006年5月25日,龐統祠墓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主要影響

龐統這位三國時期最為璀璨的人物是怎麼死的呢?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衆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

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谏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内侯,定其谥号為靖侯。

藝術形象

小說形象

劉備之軍師中郎将。統号鳳雛,與諸葛亮齊名。赤壁之戰,統避亂江東,為魯肅薦于周瑜,入曹營獻連環計,助瑜火攻大敗。瑜卒,亮往吊孝,因得見統。時肅亦薦統,因統貌陋,慢孫權,不用。統遂往荊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輕之,任為耒陽令。

統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張飛往責,飛識統才,遂拜統為副軍師中郎将,與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後統随先主取蜀,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攻雒城,因疑亮欲争功,不從亮書勸阻,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為亂箭射死。

歇後語

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

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5

《諸葛亮》

劉明凱

1985

《諸葛亮》

曾偉權

1994

《三國演義》

祝士彬

金書貴

1996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鄭安甯

1996

《諸葛孔明》

石玉昆

1999

《一代枭雄曹操》

石玉昆

2001

《卧龍小諸葛》

劉曉虎

2010

《三國》

杜旭東

2012

《回到三國》

馬曉軍

2016

《武神趙子龍》

馬曉軍

上一篇:趙秀美

下一篇:羅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