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洞

龍門洞

陝西省隴縣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龍門洞位于隴縣西北陝甘交界處的景福山麓,古名靈仙岩,龍門洞是六盤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它是省級對外開放道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森林公園。龍門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漢,盛于金元。是道教龍門派聖地,同樣也是中國五大懸空寺之一,是曆史最悠久(秦漢至今)、建築最驚險(高差大,海拔高)、道教地位最重要(把祖國道教推到曆史巅峰)、自然地理位置最獨特(昆侖秦嶺銜接地段)、山水聚合,清淨純淨清修地(修行聖地)的懸空道觀。2015年12月,龍門洞景區入選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龍門洞森林公園地處陝西省隴縣新集川鎮,公園面積2014公頃,海拔1286.7—2032.4米,轄6山3河26峰118個景點,近千種動植物。公園是以森林風光為主體,自然景觀為依托,人文景觀為先導的集森林旅遊、攬勝觀光、避暑療養、等為一體的國家級旅遊景區,碑載龍門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漢,聞名金元,興于明清”。成為陝甘邊境地區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 中文名:龍門洞
  • 外文名:Long MenDong
  • 地理位置:隴縣西北陝甘交界處的景福山麓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旺季8:00-18:00淡季9:00-16:00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北極宮(無量祖師殿)、清和宮(丘祖樓)
  • 别稱:靈仙岩
  • 建立時間:始于春秋,建于西漢,盛于金元
  • 淡季門票:20元/人
  • 旺季門票:40元/人
  • 适宜遊玩季節:春季,秋季
  • 級别:AAAA級景區
  • 所屬國家:中國
  • 氣候類型:北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類别:旅遊景點
  • 所在地:陝西寶雞市

基本介紹

景福山主峰海拔1924米,龍門洞在景福山主峰西北面約1公裡處的山腰上,海拔1800米。龍門洞景色優美,山勢險峻,峭壁上懸空建有殿、台、亭、閣等多處,以飛索吊橋棧道,遊客可攀援而上,其樂無窮。

龍門洞東南距隴縣縣城22公裡;西北距甘肅省華亭縣城30公裡。這裡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貌景觀,勝似能工巧匠的自然雕鑿,成為陝甘遠近聞名的洞天風景勝地。龍門洞共有36洞及衆多的古建築名勝。諸如青霞洞、長春洞、飛仙洞、混元洞、水簾洞、雷祖洞、龍門洞、湘子洞、三清洞、早陽洞、婁景先生、邱祖洞。通天洞、無底洞、玉皇洞等;潭也各有其名,如青石潭、蓮花潭、飛玉潭、漾月潭、卧龍潭、鼓玉潭等;古建築名勝:如真武殿、北部、清和宮、王母宮、丘祖樓、鐵索橋、鐵鍊、石階、雲梯、空中棧道、九級空心塔、磨性石、響石等。

龍門洞,以絕壁之奇洞,淩空之險殿吸引着萬千遊客。尤其那倚山崖傍洞窟的殿閣,全用鬥拱架出,鑿空支撐,雕梁畫棟,仰望好似雲中樓閣、天上宮阙,令人神往。然而,風光無限的龍門洞天,卻無坦途捷徑,洞與洞、殿與殿之間的道路,不是石階、鐵鍊,便是索梯、棧道,洞窟與殿閣廟宇廊群,下臨深淵萬丈的大峽谷,谷中河水奔流。仲夏溪水猛漲,湍急的濁流跨岩越澗,吼聲如雷,呼嘯之聲驚心動魄。遊人上下蠕蠕而動,如同“蟻附”。一些身體孱弱、膽小的遊客瞠目結舌,望而生畏。置身于真武殿前,平視對面的早陽洞,則可見洞中之洞。

洞外懸空而架的鐵索橋,壁峭橋懸,不禁讓人想起古人描述早陽洞的詩句:“百丈懸岩斧削同,危橋一道在座空。若無大道真仙手,當面問天路不通。”看完早陽洞,再回首仰觀高懸于絕岩峭壁之上,飛槽鬥拱臨空橫出的樓閣殿宇:王母宮、混元老祖洞龛及懸吊在宮下10多米長的鐵索玄梯,幾十米長、寬不盈尺的空中棧道,《滕王閣序》中“層巒聳翠,上出雲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名句便會頓然泛上心頭。奇險之狀,不用說攀登了,就是靜靜地看着,膽小的人也難免心驚膽顫,毛骨悚然。

“磨性石”是一塊呈圓球狀的頑石,直徑約30厘米,表面光滑異常。為了獲取“神靈”,凡進長春洞的人,都願抱或摸一摸這塊“神石”,天長日久,石圓如蛋,在灰白色洞壁襯映下,加上洞口斜射光線的掩映。使此石閃閃發亮,更加離奇古怪、神乎其神。在底層樓閣後的洞中,泥塑的身後有一個小洞,鑽進小洞前行約30多米,裡邊又是一個很大的岩洞,洞呈葫蘆形,四周渾圓,葫蘆頂一束光線斜射進來,洞壁光滑潔白,這就是玉皇洞,洞内可容納幾千人,從洞中木梯可登上葫蘆頂,頂部有一小窗口。龍門洞除過那些令人驚心動魄的自然景觀外,還有許多引人入勝的人文景觀。其中,太清殿《老子一氣化三清》的“八十一化”壁畫全部工筆彩繪,線條飄逸生動、細膩柔美,人物形神兼備,情态各異,為道教寺觀中罕見的藝術珍品,頗具觀賞和研究價值。

北極宮的一塊雲闆形的“響石”重約50公斤,響聲清脆優美,可聞數裡之遠、大殿柱上的一副對牌楹聯為清朝同治年間的著名書畫金石文字學家、隴州同知雲南人方玉潤手書,墨迹剛勁潇灑、清麗俊逸。大殿山牆頭鑲嵌的一塊半米見方大理石花紋搖錢樹,花紋清晰秀氣,一棵婆娑多姿的老樹枝頭金錢累累,恰似碩果垂枝。奇妙可愛之态悠然可掬,久久觀賞,不禁令人啞然失笑,堪稱世間奇珍。岩頂人迹難至的混元洞旁的摩崖石刻“定日月婁景先生洞”及“全真岩”3字,莊嚴古氣,剛正大方,岩高百丈,古人是怎樣将字刻上去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此外,還有北極宮前東南方向香爐峰頂高高聳立的九級空心鐵塔,造型精巧美觀。上镌的獸紋古雅遒勁,屬珍貴文物。龍門洞無限風光,為關中山水奇觀,是曆代賢人隐土修養之地。周大夫尹喜,西漢婁景先生,大唐孫思邈等曾隐居于此。公元1180年元代道士丘處機栖居龍門洞後。這裡成為道教的宏大教場。曆經元、明、清三代,洞殿亭閣雲梯棧道不斷興建完善。近幾年來,經過修葺的龍門洞,已成為一個新型的風景名勝遊覽區。

龍門洞奇險古今傳。那誘人的洞天,駭人的險峰,會給每一個旅遊者帶來無限的情趣,

曆史沿革

龍門洞景觀以奇險著稱,素享關中第二華山之譽,與“西鎮”吳山(今屬寶雞市)東西相望,相互輝映。它是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為道教徒頂禮膜拜的祖庭,因而馳譽遐迩。龍門山奇峰疊起,森林茂密,飛瀑流泉比比皆是,更有寒潭幽洞遍布山中,為關中山水奇觀。清代隴州知州羅彰彜在《龍門洞常住碑記》中說:龍門洞為天地奧區,藏壑于東隴之麓,窈而深,幽而邃,層巒絕巘,無徑可通,單梯石蹬,層俯而下,群峰峭削,實鬼斧所劈。崖瀑淙淙,時作風雨,隐有神龍變化,疑駭莫測。異哉斯境,非有神術具巨靈手辟草開山,則至今一虎豹穴、蛟龍窟也。(乾隆《隴州續志》卷八)

龍門洞,古名靈仙岩,這塊充滿靈氣風水寶地,早就為曆代隐士所鐘情,是道教徒雲遊栖息之所。碑載,龍門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漢”。相傳西周的(今河南靈寶市函谷關鎮)函谷關令尹喜,助老子作《道德經》五千言後,棄職歸山,隐居這裡,始名靈仙岩。戰國時,這裡又易名都潭洞。西漢景文帝之時,曾任皇帝侍朗官的建信侯婁景先生棄官入道,晚年隐居修行此地,更名景福山。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避诏隐居,施藥濟世。

金元時期,道教“七真人”之馬丹陽、丘處機在此修煉傳道,丘處機由寶雞磻溪來此栖居,在此修行七載,時稱龍門山,後山腳下僅有奉祀大禹治水的一座禹王廟。後改山名為龍門洞,繼增景觀,創立了道教龍門派,丘亦為道教龍門派的創始人,成為中國道教史上成就最大的全真高道。丘處機受到南宋、金、元三個王朝的尊崇,先後多次被金世宗和元太祖召見,被成吉思汗策封為國師,執掌全國道教,龍門洞自此聲名大振,步入輝煌,譽滿神州,達到鼎盛。其門徒依山從水,借景取勢,修觀建廟,宏大山門,擴張規模。此後,龍門洞曆經包括楊虎城、孫蔚如等一批軍政要人和善男信女的修葺擴建,又屢遭兵火劫焚,最終形成了今天風貌。

據元代的玉宸宮碑記載,龍門道派創始人丘處機殁後52年中,門下法孫賀志真等于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協議興修丘的舊居,十六年(1279)建成,其規模無考。賀志真等遵照全真道道規,離家入林定居修煉,大修宮觀,宏大山門,加上丘處機被金、元王朝封為國師,總領全國道教,受到道教内外的尊崇,龍門洞聲譽随之大震。後人修宮建廟,添色補景,道觀格局逐步充實完整,成為陝北道教一大叢林,江山勝迹得以綿延永存。龍門洞地處陝、甘兩省的接壤地帶。層巒疊障,山奇水秀,洞深潭邃,林木青茂,景緻引人入勝。

春秋佳日,群山裹翠,山花鬥妍,晴日朗月,紫霧缭繞,風前雨後,白雲出山,群鴉晚噪,溪水鳴琴,為關中山水奇觀。人們到此暢遊,曠心怡神。“文革”中雖遭受嚴重破壞,但經近年對廟宇和道路進行整修,解決了供水供電問題,不僅舊觀漸複,而且風彩頻添。1984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批準龍門洞為全省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點,遊人逐年增加,1989年達1萬多人次,已成為關中西部重要旅遊地之一。

交通信息

從寶雞汽車站乘坐發往隴縣的班車,在隴縣縣城轉車前往。

上一篇:永泰公主墓

下一篇:珍珠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